三国之谋定天下 逆风航行

三国之谋定天下 辰木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19-06-17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在海参威,一支由总多工匠组建的特殊队伍,在完成日常的海参威建设各方面的问题,还秘密的进行战舰的开发和实验。

诸葛诞不惜代价,耗费巨资,投入造船业。这是建设海参威最基本的目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服务的。

一个简陋的工房内,数十人围成一圈,正在探讨着什么,议论纷纷。

“总所周知,要进行大洋远航,首要的就是风的利用,利用大海的风带领我们的船前进。”马均开始探讨远洋航行。

“而海风的利用就要依赖我们所说的三角帆,三角帆是一个曲面的帆,不是单纯的一面布。”马均指着船上的三角帆,开始讲解,众人里还是很多不懂船的原理的。

“顺风时,一航风顺,我就不多说了。”

“逆风时,这是让船继续前进是至关重要的,这三角帆就是关键。”

马均模拟着航行,熟练地控制着船帆的转动,并用模具模仿最后模型前进的方向。

“当你逆风是,这个三角帆尖端迎向风,把风分割为两部风,从两边吹去。凸面因突起,风前进的路径窄,这样就会挤压空气,进而风的流速就更快,气压就比较小。而凹面因凹陷而增加风的路径,并减少流速,气压就比较高。而气压高会向气压低的压迫,就会形成一个力。这个力朝着船头但偏向侧边。此力可以抵消船前进的阻力,然后推着船向侧前方前进。当然,调整三角帆的角度,可以改变测前进的角度,也可以改变三角帆的凹凸面位置,改变船的侧面前进。所以逆风航行时就会时刻改变三角帆的方向,达到前进。这就是逆风时的‘之’字前进。”

在场的人有些点点头,有些恍然大悟,有些震惊。这就是工匠对航行的见解不同了,向诸葛诞这样,负责渔阳的水军,对这些多少有些涉及。

“先生果然是当今的集大智慧者。我诸葛诞只知道怎么做,却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诸葛诞敬佩道。

“大人不必自谦,能像大人这样熟悉掌控战舰的,少之又少。我们只是懂些原理而已,掌控还在大人之下。”

马均自谦一语,并开始引领各个工匠的智慧,分析原理,开始制作三角帆,并不断改进当代的船只。

在经过多日的探讨,马均等工匠的研发下,终于改进了三角帆。

这只模拟战船不同于以往,配置了三个船帆,中间一个高高的主帆,前后两个较小的三角帆。主帆是在顺风时放下,两个三角帆收起来,巨大的船帆推动战舰前进。两个三角帆是在逆风时使用,此时主帆收起,两个三角帆朝着不同的凹凸面,让左右的侧力相互抵消,实现战舰的直线前进,速度也比一个三角帆快一倍。

战舰采用流水线行,船头长而尖,战舰的两边配置了马均等人研发的车轮。

“这个车轮,实际上就是改进了水车的原理。用小轮带动大轮省力的原理,在战舰的两侧配置了四个大型的车轮,搅动水,推进战舰的前进。这样运用转速,达到大轮的旋转,劳动力小,必要时可以加速前进,做到出其不意。同样在船尾也配置了螺旋桨,旋转推进战舰的前进。这些都是在必要时的加速推进设备,平常远航时都必须依靠船帆进行远航。”马均拖着模型,讲解给诸葛诞等将领和士兵听。

“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学会并熟练掌握船帆的使用,这是每个海参威士兵都必须掌握的技能。”诸葛诞带头学习掌舵的技术以及学习其中的原理。

实际上诸葛诞也是对战舰十分感兴趣的,所以才会在水军方面有建树。

在海参威,第一只远航战舰出世了,此战舰除了原本马均设计的模型那样,还在甲板上配置了一排强弩和一排经过马均改良过后的投石车。这些攻击可达数百米。

而投石车投掷的是燃烧的重量火球,也就是“霹雳车”。这在海上战争,必定会引起又一场轰动。

马均和诸葛诞在新建的海参威港口进行第一辆远航战舰的试水。

马均跪在大海前面,虔诚的祈祷,叩头祭拜。

诸葛诞也不例外,总将领和士兵,准备了丰盛的祭物,祭祀大海,以求一航风顺。

“请求海神大人保佑我们远航顺利,一航风顺!”马均虔诚祭奠,把猪头端上,献给海神。

众人齐齐叩拜,虔诚至极。

这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祭祀,求平安,求大顺。这是一种看似封建的俗气,但这是最有用的心灵寄托,在古代,没有医疗保障,也没有高超的医学,远航意味着冒死,只有把心灵寄托于神明,才会有较坚定的内心。

祭祀结束,马均令人把战舰推进海里,开始了多方位的检测,辅助推动力的测速,最大的航行速度等,这是必要时爆发的速度,都必须一一测试记录。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帆的控制,马均带着众工匠亲手进行测试。

马均几人在彼此默契的配合下,无论在哪个方向的风,都能准确的向前航行。

这辆战舰无疑是成功了!

“成功了!”马均情不自禁地呐喊,笑容满面。

多日来的专研,终于迎来成功的喜悦。

“恭喜先生大功告成,海参威因先生的到来渐渐发光!”

诸葛诞带着士兵进行讲解和实地操作,让他们慢慢学会掌舵。

“远航的生命就在船帆,掌握好就可以一帆风顺,掌握不好就可能命丧大海,沉入海底的深渊。

随着第一辆战舰的问世,马均等工匠就进行批量化的生产。造船所需的原料不断的从周边的国家运过来,特别是扶余国,运来了大量的木材,因为扶余国就在大兴安岭,拥有丰厚的森林资源。

同时扶余国也得到了辽东的粮食和他们所缺的丝绸等,促进了两个的合作以及依赖关系。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4 1:21:35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