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禾玉露 第四章 留心处处皆学问 田间地头长知识

碧禾玉露 西江碧猫 轻小 | 日常 更新时间:2017-06-21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队上有一个个头瘦高,精神矍铄,谈吐不凡的刘姓老人,善农活,长烹饪,上知天文地理,下知人事苍桑。劳作之余,坐在田间地头,大家都喜欢听他吹牛侃天。一次他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蛇吞象”?凡人遇上是大大的好事呀!,但不是蛇吞青蛙和其他动物,民间说的“蛇吞象”是“蛇吞蛇”。蛇是不分有毒无毒的,总是大蛇吞吃小蛇,吞的方式十分有趣。一般吞三次:第一次大蛇是从小蛇的尾部开始吞,吞了一大半,又会吐出来;第二次大蛇会从小蛇的头部开始吞,吞了一大半,又会将昏迷的小蛇吐出来;第三次又会从尾部吞食小蛇,这是获取“蛇吞象”的最佳时刻,当大蛇吞食小蛇吞到两蛇头相重叠时,由七寸处砍下蛇头,用红布裹之,寻哪家“盘亡斋”(当地一种对死去的先人的祭奠仪式),就偷偷地把红布裹着的两个重叠的蛇头放到那家人家的堂屋神龛背后,超度七七四十九天,这“蛇吞象”就可显灵了。做官的,春风得意,平步青云;做生意的,财通四海,福达五湖;读书的,博学笃志,学富五车。当我们听得如痴如醉时,小队长王安国把我死劲拽到一边说:“这老不死的解放前是甲保主任,满嘴放毒,你要察亮眼睛,站稳立场,明辨是非啊!”我一看,可不是吗,王鉴已远远离开我们,正在奋力抚田坎,防止田坎漏水,一身的稀泥,一脸的坚毅。

下乡第三年的春末夏初,有一天,我和王鉴扛着锄头上山挖土种菜,突然看见“蛇吞象”。是一条略大的无毒蛇在吞食一条比他小一些的有毒蛇,因为小蛇的头呈三角状。果然如刘姓老汉所言,先是从尾部吞食,但是,我看得出,大蛇吞食小蛇是十分地艰难,大蛇伸长了颈项,拼命地向下吞咽,当大蛇蛇口尚有一节小蛇的尾巴露出时,大蛇似乎感到力不从心,又拼命地把小蛇吐出来,此时小蛇已昏迷。大蛇休息调整一下,又从小蛇的头部开始吞食,这次吞食得更加艰难,神态也更加令人忍俊不住,两个小小的蛇眼几乎要暴凸出来,表情十分的痛苦不堪,我和王鉴看到这,忍不住“哈哈哈哈”大笑起来,大蛇愣了一下,拼命吐出小蛇,就想溜之乎也,王鉴赶上前去用锄头三下五除二,从蛇的七寸实施了斩首行动。小蛇一会儿也苏醒过来,感到不妙,也想逃跑,我岂能放其逃生,也乱锄一顿砸死了它。我们在坡上挖了一个坑,把两条蛇合葬在一起。挖完了土我俩才回家。刘姓老汉听说此事后,说我们不听他的话在蛇第三次吞食时砍下重叠的两蛇头,他说这是千年不遇的大事,我俩遇上,今后定是人才。我和王鉴将信将疑,“哈哈哈哈”一笑置之。但后来,全大队二十三个知青,只有我和王鉴是专家学者型人才,你说怪也不怪?

这儿家家都有发家致富的门路,人人心照不宣,那就是“烤酒”。这是当地的土话,就是酿酒。酿好的米酒和苞谷酒,农妇们偷偷拿到集市上又偷偷地卖掉,兑换成人民币。于是我们大队家家都弥漫着酒酿发酵的香味。酿酒的工艺流程也十分的简洁:把糯米或粘米或苞谷煮熟,均匀适量地伴入酒药,装入木桶内发酵,发酵时,须翻转使料发酵均匀,择时入夹缸,加火蒸煮,头酒淡而无味,不要。米酒大都度数不高,30度上下;包谷酒度数较高,达40度以上,所以这里家家有“杜康”,就是人人能烤酒,个个善喝酒,不要说男人了,就是姑娘小媳妇,一人也能喝它个半斤八两的。女人喝酒,脸儿红红,艳如桃花,男人喝酒,精神焕发,豪气冲天。连县里开“三干会”(即公社、区、县干部会),县委书记不知是大队进贡的酒少了还是淡了,总会在大会上义愤填膺地叫道:“坚决砸烂尤谿大队的坛坛罐罐”(即烤酒的夹缸),但村里仍旧美酒飘香,男女老少酒壮英雄胆,依然故我地偷偷烤酒卖,不亦乐乎?

一日,八个女知青,喝了十多斤酒,提着酒瓶,拉拉扯扯,嘻嘻哈哈,直奔大队书记家,进了大院,一人狂吐而七人相呼应,哗啦,哗啦,噼噼啪啪,满院子狼藉遍野,乌烟瘴气。酒醉者百人百态:张牙舞爪者有之,尖声号叫者有之,掩面痛哭者有之,胡说八道者有之,沉默无语者有之,敞胸露怀者有之,披头散发者有之,不一而足。不一会儿,全都醉倒在地,书记忙叫人喊我和王鉴到场,顺一顺二地把这八个女中豪杰抬到书记家的一张原地主婆睡的,土改后分给书记家的雕花镂凤的大床上,左一个,右一个,横一个,竖一个。也不知这八大醉贵妃何时才醒将过来?在当时,我是滴酒不沾的,唯恐酒醉说错了话,那时像我这种出身不好的知青,说错了话,重者枪毙,轻者坐牢,是毫无疑问的。

尤谿寨上方是两个大水库,是60年代的产物,寨子的下方是万顷良田,寨子的对面是马坝村,马坝村边是一条浩浩汤汤向东奔流的大河,俗称马坝河。水库的水,沿旧时的河道,潺潺流入马坝河。小河和大河道交汇处,是扳鱼的最佳位置。当地人称这种捕鱼方式为“扳罾”。“罾”,其义为方形鱼网,古已有之。操作方法是,选两根同等粗细长短的竹竿,十字交叉,用绳捆住交叉点,分开两竹竿,把罾的四个角牢牢系在两根分开的竹竿的四个顶点上,再把一根长长的木杆的一头捆在两竹竿的交接处,木杆的另一头插立河岸边,为定点。又用一根绳子的一端系住交接处,另一端则由岸上的渔人握住。在罾网中放一重物,使之能够沉入水下,以木杆的岸上一端为撑点,渔人把罾网放置水下,不时用绳拉起罾网,看一看有没有游弋落网之鱼。此举周而复始,运气好,地点选得好,也会有大收获。

我就在这大河小河河水交叉的地点,用扳罾扳到过一条14斤重的“狗鱼”,又俗称“娃娃鱼”,真正的大名叫“大鲵”,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叫它“娃娃鱼”,十分形象,它头大,四足均有五指,类似人手,叫起来“吱呀吱呀”的,像小孩啼哭声。而我们这地方却叫它“狗鱼”,不知何故?这次运气了我,搬罾捕住了一条大狗鱼,来访者如潮。遂请当地一哥们,叫杨老五的本地厨子烹饪,其操作流程如下:烧一大锅开水倒入大木桶中,此桶须有木盖,一人举着木盖侍机盖上,杨老五紧抱狗鱼,冷不防“哧溜”一下将狗鱼放入桶中,连声高喊:“盖上!盖上!”举木桶盖的小伙子飞快地“啪”地一声盖严了桶口,只听见桶里“噼哩啪啦”一阵乱响,约三十秒钟左右,杨老五将狗鱼拎将起来,用刀轻轻刮去表皮狗鱼分泌出来的粘液,露出了青白色的鱼肉,再开肠破肚,去除内臓,砍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置于沙瓮中,参入河水半瓮,大火煮之,放少许白糖和盐,少许姜末则可,水一开后十五秒钟,即可品尝了。汤呈乳白色,清甜爽口,肉也呈乳白色,味美细腻。众人一顿饕餮大餐,口福大享,抹嘴而去。

有一知青,当天脚上大拇指和食指间的经络上偶长一小疮,米粒般大小,不以为然,大吃一顿狗鱼肉,心满意足地回家就寝,不到半夜,米粒大小的疮红肿得像小鸡蛋般大,硬硬地凸起,直痛得他呼天抢地,哭爹喊娘,恨不得一头撞死在地。后请乡里赤脚医生看之,说此知青着了“疔”这种病毒,又误食了狗鱼,狗鱼为大发大补之物,所以如此。我等方才大彻大悟,狗鱼,是寓义其有狗肉的大补大发功能。由此观之,俗称狗鱼,名不虚传,不可小觑之也。

我还自制了一种简单的捕捉狗鱼的工具,也捕捉到了一条三斤多重的狗鱼。

选用一八号铁丝,大约四十厘米长,把铁丝的一端磨尖磨锋利,用夹钳把它弯曲,做成鱼钩状。再到河边折一柔软的竹枝,捋去竹叶,其长短和铁钩相当。在河边浅水的鹅卵石下,摸一条一两或二两的小鱼,把竹枝的一端戳入鱼口中,并用细绳紧紧地捆牢小鱼,不准它滑落。捕狗鱼的工具就做成了。光有工具不行,还得深知狗鱼的习性。狗鱼喜暗,昼伏而夜出,喜清冽甜润,冬暖夏凉的水质栖息,居住在崖洞和石缝里,并且是潺潺流水覆盖一半石缝者为佳,寸许高和二三寸长的石缝,就可能居住三四斤重的狗鱼,因为它的身体柔软而细长,柔性很好,所以,你拿竹枝捆有鱼的那头,不断地伸入石缝里去晃动,慢慢地晃动着拉出来,就像小鱼在游出来一样,如果你感到有异物拖住小鱼不动了,就要进行判断了。一般是拖出来就跟出来,放松一点,又被拖回去,一定是螃蟹;若是咬住就不放口,拖不出来,送进去就拖不动,定是狗鱼。因为这家伙是食肉类的,十分地贪婪和拙笨,同鳄鱼有类似之处,就是进食和遇到了危险时,会不停地翻滚,死不松口。有狗鱼的地方一定没有青苔,石缝附近的石块会被狗鱼梭的光滑圆润,有一次,我用小鱼探试有流水的一条石缝,有了咬住不放的手感,于是,我弯下腰把铁钩慢慢地伸进石缝,铁钩伸进去超过左手五寸许,我快速地把铁钩翻转过来,一钩,就感到石缝里面有东西在不停翻转,等到我慢慢把铁钩拉出来,随之而出的是一条三斤多重的狗鱼,它不停地扭动身躯,发出“吱呀吱呀”的类似小孩的哭声。恰好我们队上有一年轻妇女生了孩子,没有奶。我就把这条狗鱼送给了她丈夫煲汤给她喝,还真管事,据她丈夫说,第二天奶就下来了,小孩吃都吃不完。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9 16:22:2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