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浮尘 第四章 青年时期

生如浮尘 qiujinghongying 轻小 | 日常 更新时间:2023-04-02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小秋在高一和高二时学习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在高三时英语还考过全校第二,那位考第一的只是比小秋多了三分,又是个复读生。小秋的作文也经常被当作范文被语文老师在班上读,而且还被拿去在别的班里读,别班相熟的同学告诉她她才知晓。代数成绩也是蛮好的,在班里还在前五名,别的科目在班里也是上等成绩,只有解析几何和政治经济学稍差点。但小秋并没有因为自己在班里成绩很好而有丝毫的欣慰,因为她知道这所学校的学生素质普遍较差,如果是在县城里的第一重点高中,自己这成绩恐怕只能排个中等了,在蜗牛堆里跑了个第一并不能说明你就善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前一切都是虚妄的,小秋只能埋头苦学。

小秋是在八八年的秋天入读的高中,在读高一时社会已表现出对求学的冷漠,这从当时学校和社会的风气就能感受出来,能读高中的基本都是男孩,女孩读高中的极少,一个村还没一个。

好多学生读高中只是为了混个高中毕业证,以后好有资本求表叔二大爷们给自己谋个差使,有的男生竟把校园当作猎艳的场所,大谈恋爱。小秋班上就有几对,不可思议的是班上的一位丑女竟也有追求者,这位女生留着齐耳短发,大肚子大屁股的,丝毫没有青春女孩所该有的苗条,五官也是平凡而且庸俗,一双小眼长在一张雀斑方脸上,还略微有点歪嘴,完全就是一个乡下大婶的形象,只是那笑容因了恋爱而带着掺了蜂蜜样的甜。

年轻人恋爱难免会过火,有一天小秋进班时就听见教室后面的几个男生在大声谈论,语气中带着嘲笑和调侃,说的是校中某个男生和女生去麦田约会,把人家快成熟的小麦压倒了一大片。从女生们的窃窃私语里小秋得知,那个女孩正是学校的校花,白晰,漂亮,聪明,苗条,这几个学混儿男生义愤填膺的的高声议论,其实是在以维护道德的名义发泄着心头浓浓的醋意。班上还有一位女生竟然已经定亲,与她定亲的那位男孩有次竟然在上课的时间来找她,在门外喊了她一声,那女孩就红着脸儿低头出去了,娇羞中挟带着甜蜜。

小秋对学校中的这类现象还是颇能理解的:既然他们的目标不是为了考取大学,而只是为了混张高中毕业证,那他们能在校中找到中意的对象倒也是桩好事,最起码学业结束了媳妇也到手了,还省去了老爸老妈操心。高中毕业后都是十八九岁的大人了,在乡下,正是谈婚论嫁的最佳年龄。

小秋有时也想,如果毕业后能找到个称心如意的对象嫁了,那考不考得上大学也无所谓了,但放眼全校,能让小秋愿意和他结婚的男生几乎没有,就那个同届不同班的崔姓男孩小秋看着还顺眼点。那是个高挑身材,面容英俊,气质儒雅,斯文中还带点顽皮的男生。但小秋是那种思想非常保守的女孩儿,从来都不和男生说话,觉得主动去接近男生是件很羞耻的事,要是让她去和男孩子们谈情说爱她都会产生犯罪感,所以啊,小秋这样的女孩子在学生时代是注定谈不了恋爱的,最多也就是远远地多观望几眼自认为还值得欣赏的男孩。

那时小秋对生活对爱情还有很高的期望,她觉得一个人一生如果非得要谈次恋爱的话,那就要和自己完完全全喜欢的人谈,而这个人也完完全全地喜欢自己,不如此就是枉担了谈恋爱的虚名。单相思不叫爱情,小秋认为,爱情之所以美好之所以伟大是因为爱情的两情相悦、两心相许,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再优秀对自己又有什么意义?小秋还自认为,人的一生只要碰上一次真正的爱情就足慰平生了,这样的爱情可以没有结果,世事难料,互相喜欢的两个人不一定能终生厮守,只要两人曾经心有灵犀互相爱慕就行了,当然完美的结局谁也不会排斥,但这是要看个人的福分和造化的。小秋心中偶然也会幻想一下爱情,但理智告诉她,学生时代决不会是自己收获爱情的季节,那虚无缥缈而又美仑美奂、引世人痴迷的爱情,甚至有可能终生也不会垂青自己,因为自己只会喜欢相貌出众的优秀者。而自己却没有什么能足以吸引优秀男孩的资本,内向的性格又注定了自己在爱情上只会是个守株待兔者,不会去主动出击,自己也不屑于去搜寻猎物并研究主动出击的技能,一个女孩儿要是那样的话也太失身份。小秋只觉得自己的爱情可能会像一个美丽的神话,虚无缥缈并不可捉摸,哎,还是先考取了大学再说吧。

于是,继续埋头于书堆题海。紧张、抑郁、煎熬,三年的光阴就这样过完了。在九一年的七月七,就梦游一样地进入了设在县城高中的考场,稀里糊涂地就考完了。因为这次考试是小秋学生生涯中的滑铁卢,所以小秋的脑神经拒绝回忆当时的考试情况,时日一久,小秋也就真的记不得当时的细节了,只记得当时自己是暂住在小姑妈家三天,从姑妈家骑自行车去考场的,因为原来就读的高中离县城有三十多里路呢。这次的高考给小秋留下了一个后遗症:那就是以后的岁月里遇到压力时就会做梦,梦见自己参加一场考试,往往是出于各种原因自己还没动笔考试就结束了,干着急。

考试结束后,小秋自觉不会有什么好成绩,因为在考场上自己没有那种过关斩将的喜悦,有的却是一种梦游般的糊里糊涂。果然,小秋等来等去也没等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小秋落榜了!

小秋小时候就立志要考上大学的,这十多年的学习生涯还不就是为了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但小秋却连本省的大专学校都没有考取,小秋失落、自责、自卑,小秋无颜见村中父老!小秋就整天在呆在家里,偶尔去自家农田里帮忙干点活,遇上村里的人小秋也没了原来的活跃,点下头当作打招呼就走过去了。村里的一位叔叔辈的人竟然当着小秋父亲的面对村里的人说:“小秋这闺女上学上傻了。”

小秋也觉得自己越来越傻了,因为村里人对她的态度明显变得冷淡了,尤其是比自己小几岁连初中都没读完的那几个邻家丫头,来家里找小秋大妹耍时对小秋连招呼都懒得打,小秋满腔热情地招呼她们,她们反应冷淡,避之不及地敷衍两句就和大妹谈笑风生去了。大妹呢,自小就和小秋是死对头,自己不爱上学却又嫉妒姐姐比自己知识多,现在姐姐落榜了,她自然心理也平衡了点,原来对姐姐的抵触变成居高临下的卑视了。原来和小秋关系最铁的林黛玉式的多愁善感的善良二妹,现在和姐姐关系还是最好的,只是对姐姐的崇拜不如以前了,敢于质疑姐姐的说的话和做的事了。小妹呢,还在读小学,她只是眼瞅着这发生的一切,并不说那些落井下石的让人寒心的话,和大姐的关系还是和从前一样的好。父亲和母亲还是和原来一样地磕磕碰碰,对小秋的落榜嘴上虽没说什么但那表情上明写着遗憾,好在小秋哥哥在小秋高考的前一年已考上了本省的一所大学,给了父母些许的安慰。

小秋也理解父母的辛劳,供养几个孩子的同时还把自家的楼房建起来了,虽说这楼房和城里的那些装修华丽的楼房没法比,只是砖木结构、白灰粉刷了内墙而已,但毕竟是身为农民的父母节衣缩食、努力劳作、攒钱建起来的,毕竟给了自己和兄妹们宽裕的居住空间。小秋越是理解父母的辛劳,越是对自己的落榜感到内疚,也无颜面对村里的乡亲,同时也感到自己前途的渺茫,内心极度空虚,想想将来都有点害怕。那时的小秋就想自个独处,只觉得脑子里有许多事情要想。每天早上母亲喊她起床吃饭,她都不想起,她不想吃饭,只想想事,就免不了被父亲骂懒。

就在小秋情绪极端低落、内心倍感迷茫时,村小学的校长找小秋父亲谈话了,问小秋愿不愿意到村小学任代课教师?父亲当时就替小秋答应了,小秋呢,虽然无颜面对学校中当年教过自己的老教师,但落榜后在家里暂时也没什么事做,又怕被父亲责骂,也就到村小学报到了。原来村小学的会计有天到小秋就读的高中学校去找人办事,看到张贴的英语成绩榜上小秋名居第二,觉得是个人才,当学校缺少教师时就把她推荐给了校长。

这位村小学的会计也是这所高中毕业的,只是比小秋早毕业了十来年,算来既是同乡也是校友。校长倒也很看得起小秋,就让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她代三年级的语文课、自然课兼班主任,一个月给她开六十元的薪水。

九十年代初的六十元是低工资,村里那些南下打工的女孩子一个月都挣到一千多元了。

当时村小学已破败不堪,这儿已不是当年小秋就读时的校址了。老校址因为是建在第六生产队的地盘上,后来人家看这儿靠着公路做生意方便,就要走了,校址不得不迁移。

小秋印象中,原来这一带的大队部是好大的一个大院子,绕院一圈的房子都是大队部的,平时开社员大会就在这里,能容纳几个村的人。可现在那个偌大的大队部院落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的私宅,现在大队部办公的地儿就龟缩在那些新建的民宅后面,只剩下一个巴掌大的小院和三间办公室了。后来这三间办公室又被大队部的一个妇联主任租去帮初中毕业的女儿开办幼儿园了。

现校址原来是大队部的面粉厂,这面粉厂早就停产了,在小秋的记忆里,恍惚还有关于当年面粉厂热火朝天工作场面的模糊片段,那都是幼年时代的记忆了。这面粉厂中间还转做过别的用途,后来就一直闲置荒废在那儿,成了顽童们嬉闹玩耍的场所,现在就成了无处可去的村小学的校址了。

那些不知建于哪个年代的土坯瓦房看上去已是破坏不堪,房子的窗户由于年久失修,上面的玻璃都已经破碎,有的上面连原来的窗框也没有了,一个个的窗口就像裂开的大嘴巴一样地敞着,仿佛在品味着岁月沧桑的苦涩。没窗的室内夏天倒是凉快,冬天可就不好过了,也只好用塑料布钉上,为孩子们聊挡风寒。

全校十来个教师集中在一个大屋子里办公,这间大屋子高大轩敞,只是已经很破旧了,这儿原是老面粉厂的办公室,那后墙上又高又大的玻璃窗在昭示着这儿往夕的不平常。

这间屋子正中并排摆放着两个大木方桌,老师们就围桌而坐办公、备课、批改学生作业。这些教师中有小秋的启蒙老师张老师,当年是风韵犹存的中年妇女,如今已是鬓角堆霜、背脊佝偻的老人了,但还是兢兢业业、认真仔细地地批改着孩子们的作业,战斗在教育第一线。

当年那位对小秋极为欣赏、随班任班主任的梁老师也还在,还是那样不苟言笑、正襟危坐,只是脸上多了几道深深的皱纹,而且当年业余捕鱼的爱好还保持着,放学后还和当年一样骑上带着渔具和渔篓的自行车去村外的河边捕鱼;那位向校长推荐小秋的会计当年是刚从高中毕业的毛头小伙,如今已是学校骨干,这可是位聪明机变的的人,当上会计不几年,家中已盖起了两层楼房;那位代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女老师,当年是本大队有名的美女,她的婚礼曾经轰动全大队:因为她哥哥当时是公社派出所的所长,她公爹是县里的干部,但世事难料,如今她哥哥早已还原为一介平民,她公爹也已经去世。那一代的干部还不懂得以权谋私,也就没给子女谋取上差使,她老公当年也就是在小学里代课混日子,且也早早过世了,她如今大概是顶老公的名额,因为学历不高,文化不深,也只能代代小学一年级的课了。

面对这几位教师是小秋是惭愧的,想当年小秋的学习成绩是何等的棒啊!整个小学阶段都是班里第一,从来没得过第二,是老师们心目中标准的大学苗子,没想到如今却是名落孙山,面对当年曾对自己寄予了厚望的老师们,情何以堪!但这些老师们表现得都很平淡,竟没有一人问过她落榜的事,或许是顾及到小秋的自尊心,或许是这些老师已看穿世事,不计成败了。

除了这几位当年教过小秋的人外,还有几位是新进之人,那位名叫敬兰的,就是当年曾和小秋一块读过重点初中的那位女孩子,现在在教二年级的数学和自然;那位大眼睛、高个子、热情似火、笑声爽朗的名叫小记的女孩,小秋还认得,当年在小学比小秋低了几届,现在在代二年级的课;那位长得儒雅斯文的高个子年青老师,是从别的大队调过来的,每天都要在家和学校之间往返五六里路,这位外来老师在教四年级的课程;那位长相漂亮的、性格豪爽的年轻女老师,是小秋村西头某人的媳妇,孩子刚五六岁,老公在县里当差,她也和小秋一样,是个高考落榜生,在代教三、四年级的副科课程;那位富态的中年男老师,也是小秋村西头的人,原在公社粮站上班,后被精简下来,就进了村小学代课,和小秋同教三年级的学生。

在这十来位老师中,拥有教师证的就只有五个人,他们是老张老师,小秋的原班主任梁老师,外调来的李老师,校长和会计,最有潜力考取教师证的,当然是小秋和那位漂亮的年轻妈妈,毕竟她们俩个都读完了高中。那位年轻妈妈果然有上进之心,课余时间在自学,想考成人大专,她还曾就数学方面的问题专程去小秋家请教过。

小秋也不想终生只做个小学教师,虽说小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这职业是无尚光荣的,但小秋志不在此,来校代课也只是人生过程中的缓冲而已。

昨天还是学生,今天已成老师,小秋心里有一种恍然如梦的感觉,小秋想,也感觉也许就是书上所说的沧桑感吧。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4日到4月6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5/4 9:57:58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