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守府:我的舰娘帝国 奥斯卡(只有几百字的正文,其余一样。另外摘自万物可萌的百科全书。)

从本章开始听

俾斯麦号于1930年开始设计,原本设计时即要求超越英德海军协定的规格(标准排水量42000吨,远远超过英国海军条约战列舰乔治五世级的35000吨)。于1940年服役时,和其姐妹舰提尔皮茨号(Tirpitz)满载排水量甚至达到50000吨,是当时大和以外吨位最大的战列舰(以及比大和还贵的造价)。其主炮采用8门52倍口径(以美英计算标准则为48倍)380毫米/SKC34炮,(在游戏中为其初期装备,也是2014年3月以来新出现的战舰主炮。)。由于德三设计师缺乏经验,俾斯麦级上出现了大量一战时期战列舰的设计痕迹,显得较为落后,例如穹甲防护,垂直的主装甲带,薄弱的上装,战舰首尾的轻型装甲带和(提尔皮茨号后来放弃治疗增设的)鱼雷发射管等。俾斯麦号可以说集中了当时德国的全部力量,但是由于理念的落后大大制约了她的战斗力。

俾斯麦号相对同时期顶尖级的新款战列舰的差距较大。首先,其15寸主炮受制于“高速轻弹”的落后理念(俾斯麦弹重800KG,在二战时期应用的15寸级炮中是最轻的。)穿深有限,美国北卡罗来纳和南达科他的MK6主炮皆为16寸,而黎塞留和维内托的15寸主炮都有比肩16寸的穿深.

防护方面,俾斯麦号采取了介于全面防护和重点防护之间的设计,或曰“不够全面的全面防护”。俾斯麦拥有穹甲(有明显弧度并且延伸到舷侧的穹顶状装甲)和较强的主装甲带(320毫米厚)构成了较强的舷侧防护,这种设计实际上是让穹甲和垂直装甲共同参与了侧舷方向的防护,而非完全沿袭了一战时的穹甲设计。但是,穹甲的高度有限,重要设备又不敢布置在穹甲之上的部分,因此这种设计浪费了舰内的大量空间和一些吨位。穹甲之上的上部装甲防御力不高,在远距离交战中穿甲炮弹有可能从上部装甲区击穿,更重要的是水线下区域的防御力也较差,其与威尔士亲王号对战时,被击中后漏油减速伴有左倾和艏倾,最严重时右侧螺旋桨顶端出水空转。(威尔士亲王自接战开始有3轮的直击命中俾斯麦,其中造成水中破坏的是第六轮和第九轮的齐射,而这关键的命中均在俾斯麦舰艏部位的轻质装甲(注)所以威尔士造成的伤害其实和俾斯麦的水下防御能力并没有太直接关系,暴露的反而是舰艏轻质装甲的设计问题。当然作为代价威尔士被俾斯麦和欧根携手大破8英寸弹5发命中,15英寸弹3发命中,一度右倾达到20,最要命的是有一发命中了乔治五世级防护最薄弱的舰桥,炸死了除舰长外的一票指挥人员,险些当场失控)相对于主装甲区高度接近6m的黎塞留,4.8m的俾斯麦经常和纳尔逊一起被称为皮带式主装甲带。(俾斯麦的设计师之一海因里希·施吕特尔对俾斯麦的防护布置较为不满,他曾对其妻子吐露他认为其侧舷装甲带应该延伸至更低处。当然,纳粹德国在军舰设计上的要求落后是长期的问题……详情可以参考Z计划的O级巡洋战舰和同为1938年提出的克虏伯为荷兰设计的1047号计划战列巡洋舰案的区别)总而言之,俾斯麦的防御体系在近距离接战中效果好,但在远距离炮战中特别是受到高俯角的穿甲弹攻击时,防护力较极为不足。

其孱弱的防空也是一大弱点,性能差劲的的37手拉机经常被人拿来调侃。根据相当资料显示,俾斯麦防空能力的不足绝不仅是37手拉机的问题,更要命的是同时使用了两种火控不一致的10.5cmSKC/33炮塔,前部4座DopLC/31、后部4座DopLC/37,两者根本无法统一火控,导致在迎向英军时一个时间段至多4座、一般只有2座能起作用。这样一来其真正有效的防空火力其实只剩下4座高角炮和20门(其中12门是单装,只有两座四连装)20毫米高射机枪有效……可以说就是个驱逐舰等级的防空啊。(不过同期的战列舰多数都有不重视防空的毛病,事实上美国人也是到了中途岛一战后才开始全方位疯狂配备高性能防空炮,德国坚持37手拉机一直坚持到了最后而已)

然而俾斯麦也并不是一艘没有任何优点的战舰——或者说,其优缺点根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俾斯麦较薄的上部装甲经常遭到批评,但实际上这个设计是与其防护体系紧密相关的:俾斯麦的上部装甲与其布置在甲板下的50毫米甲板装甲,以及纵向的舱室装甲一起构成了第一层防护,虽然较为薄弱,但是这层装甲与穹甲之间有着很大的空间,这使得高爆类武器或者半穿甲弹在穿透这层防护之后能量大幅度减弱,无法击破穹甲。考虑到英国人的巡洋舰根本不配置穿甲弹而只配置半穿甲弹和高爆弹,俾斯麦虽然作为战舰的防护过低,但却很好地克制了英系巡洋舰,作为“战列巡洋舰”是完全适格的。俾斯麦的水密舱结构设计也很复杂,全舰至少有22个主水密舱,独立水密舱多达数千个(严格来说这也是继承自一战时期德国的造舰传统,虽然过于复杂的结构使得其排水量和制造成本居高不下[1],但此设计在抗沉性方面效果还是不错的,甚至创造了一战时的不沉传奇——塞德利茨号),可以有效保护舰体的核心部位。

同期的欧洲三舰客中,维内托级的航速和装甲是牺牲了脚程(续航力)换来的,14节航速下只有4700航程(维内托也被人戏称为“澡盆无双”),这也和其设计上被定义为地中海(即前文所谓的澡盆)区域内作战用舰有关,黎塞留在高续航航速(18节)下航程也会降到5000公里,而俾斯麦却兼具了29节的最大航速(过载下可达到30.1节,部分资料甚至声称过载航速能达到31.5节)和19节8000至9000的海里的较高航程其实设计师本来打算弄到14000海里,后来发现无论怎样也塞不了那么多油只好作罢,这一点让俾斯麦在理论上具有更大的战略作用。俾斯麦优秀的适航性和续航能力、加上其本来就是战舰规格(只是相对于其时代是低了)的攻防使得其即使在原教旨的炮战中斗不过各国新锐舰(……至少斗过英王乔治五世级还是没问题的,咳咳)依然可以作为“战列巡洋舰”使用,而且是完美做到了“打得过(英系)巡洋舰、跑得过(英系)战舰、跑得出巡洋舰航程(虽然第一个是歪打正着第三个是德系必不可少的)”;纵然实力压倒当时欧洲新战舰的H级战舰[2]还止步于造船台,战列巡洋舰“抢战列线优势”的作用体现不出来,至少还可以在破交方面起到作用(元首の超弩级海盗船)雷德尔哭了:渣渣!花了比英国五艘战舰还贵的钱造了两艘结果只能用来当海盗!你可也得能干那么多票摧毁比自己的价格还多的资源……敌在海军建造局![3]。

从这些特性上看,俾斯麦级虽然与同期的欧洲新锐战列舰设计思路迥异,却减小了因为时代的推移而完全被淘汰的风险。至于德国的舰队建设偏重……这不是海军的锅,Z计划的舰队建设还是算得上平衡的,后面的事都是某元首自己决定的。而考虑到二战中战斗形式多样化,战列舰间的纯粹炮战逐步减少而航空战的重要性有所增加,俾斯麦的设计方式(考虑到防空炮相对容易增设)如果有条件的话,反倒可以歪打正着地符合与航母战斗群相结合的战术用途。当然在设计俾斯麦时没啥可能考虑到这一点,毕竟德国的航母没人权。而战列舰的防空装备主要作用是驱散敌机而非干涉制空权,至少在这一点游戏还是符合历史的。37手垃圾反而不是重要问题,只要能生产新型防空炮就可以替换。一言以蔽之,首重“巡洋”的战舰(原战巡)比首重“攻防”的战舰更容易改变应用思路,可惜某位元首的思路……说起来都是泪。至于优质中口径防空炮海军版生产的问题,咱换个话题成不……

俾斯麦号仅仅出击过一次任务--“莱茵(Rheinübung)演习行动”,和她一起同行的为德国祥瑞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PrinzEugen)。1941年5月19日早上,俾斯麦与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秘密离开波兰格丁尼亚的港口,准备进入大西洋拦截来往英国和北美洲的运输船队,切断英国的海上补给线,但随后两舰行踪在挪威卑尔根附近海岸先后被瑞典巡洋舰和英国侦察机发现,英国皇家海军调动舰队前往拦截。5月24日清晨,双方在丹麦海峡爆发海战。

展开时任俾斯麦舰长奥托·恩斯特·林德曼

率先接敌的胡德号遭到了俾斯麦和欧根亲王的联手攻击,俾斯麦在当天早晨6点钟整击中英方战舰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的弹药库引起了殉爆幸运E并使其发生大火灾,胡德号的舰体断成两截,当场沉没(据威尔士亲王号上少量船员的描述,并未有明显的爆炸声传来)。随后两舰转移火力至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交战中,威尔士亲王号的两座四连装炮塔都出现了巨大的问题:一座炮塔无法使用,另一座炮塔则出现故障,在约一小时内无法开火,水线下也被命中一发炮弹但未爆炸。威尔士亲王号在以一敌二并且火力被削弱的情况下,和俾斯麦进行了短暂炮战后迅速离开战场寻找援兵。

击沉胡德号并非没有代价,俾斯麦被威尔士亲王号的第六轮和第九轮齐射命中,受到三发炮弹的直击,其中两发分别击伤了俾斯麦的2号锅炉区域和一个油料舱,导致这两部分被水淹没不知所措,有约1000吨的燃油泄漏。[4]这一情况后来使得提督吕特晏斯决定控制航速在20节左右,以便节省油料防备来自于法国方面被占领的空军基地的攻击。俾斯麦被迫放弃原本的运输破坏计划并与欧根亲王分开,准备返回法国圣纳塞。

另一方面,英军成功地截获到德军与俾斯麦间进行联系的无线电信号,并开始集结舰队准备追击俾斯麦号。但是,海军上将托维率领的包含战列舰乔治五世号和航母胜利号等主力舰无法立刻与威尔士亲王合流,并且他们竟然搞错了俾斯麦号的位置,因此向着与俾斯麦号相反的方向航行了整整7个小时。他们意识到错误后立刻折返并追击俾斯麦。另一艘老式战列舰罗德尼号从一开始便确认了俾斯麦号的方位,但是由于速度问题国王陛下の铁王八尚未追上。

5月26日,英军另一支舰队从直布罗陀方向前来截击俾斯麦,其中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放出了15架因果律武器剑鱼式鱼雷攻击机,对俾斯麦号发动了致命的先手攻击。2发鱼雷击中了俾斯麦,一发只造成轻伤,但另一发击中了船尾部分,造成了大规模且难以修复的结构破坏和撕裂,并且将其尾舵卡死在左12度(俾斯麦号其实是双尾舵,水下残骸显示鱼雷的爆炸直接使左舵在航行中脱落,右舵则被打弯,即前文中的“卡死”),国王陛下の断腿狂魔。其实如果命中的部分不是尾舵,俾斯麦的多重水密隔舱本来可以对鱼雷的伤害进行有效的防护,剑鱼从船只后方近距离发射,因此舰队指挥层没有料到卡舵的发生选择躲避。这使得俾斯麦不得不以7节的航速向着英国舰队的方向驶去。在26日夜间,英军的驱逐舰袭击了俾斯麦号,但几乎没有取得战果,仅有毛利号的一发炮弹命中并引起了小规模火灾。不过这些袭击使得俾斯麦不得不开火反击,阻止了俾斯麦在静默状态下继续航行和进行进一步的损害控制。

展开专治各种不服,谁也逃不过的命运

5月27日早上,俾斯麦号终于被英国主力舰队追上,乔治五世号,罗德尼号两艘战列舰和声望战神号战列巡洋舰等其他舰船赶到后对俾斯麦号进行了密集的炮击,约9时20分到9时30分之间,俾斯麦号的两座炮塔被瘫痪,同时锅炉房被命中一发炮弹(这些损害一般认为来自于罗德尼),在俾斯麦彻底丧失战斗能力后,英军仍对俾斯麦进行持续的、不以击沉为目的的炮击洗甲板泄愤。据某些统计,从8时47分起到10时19分为止,英舰队对俾斯麦发射了共计2876枚炮弹,估计其中有300发左右命中了俾斯麦。最后在上午10时左右,俾斯麦号战舰沉没,结束了其短暂却不平凡的一生,比较可信的说法是被鱼雷击沉。英军原本也准备对其登艇的乘员进行救助,但由于现场发现了U艇的声纳反应实际上那些U艇(9型的U108和7型的U556、U74、U552)却并没有发现俾斯麦沉没的地点,当然这个英军就无从得知了而在仅仅救援了115名乘员后就中止了,剩余的两千余名乘员则殒命于大西洋的波涛中。

在俾斯麦被剑鱼重创断腿之后,自知已经毫无生还希望的冈瑟·吕特晏斯暂停了对俾斯麦的直接指挥,向德军总部拍了一封持续时间数个小时的超长电文一说也因此耽搁了求援的最后一点时间……不过真的发展成英德舰队决战,怎么看也是对德更不利就是了。这位之前曾经指挥沙恩霍斯特级遇声望避战,闹出“29节的纳尔逊”笑话的一战老将在电文中详细分析了本战所得的经验教训,把自己在德三海军服役期间所积累的全部意见一股脑全都写了出来,这也成为了日后德国海军修正自己战术的机会不过此战以后雷德尔失势,而希特勒从此战吸取的教训只有“给我更多的U酱”而已那就是纯粹的政治问题了……总而言之在这一战中,林德曼和吕特晏斯倒是“去留肝胆两昆仑”,没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德军后来对俾斯麦号的造舰经验和在战斗中体现的缺陷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并用于对沙恩霍斯特,提尔皮茨等主力舰的改进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5/31 14:00:4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