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鼻子品天下 第三十七章 盖房风波

半个鼻子品天下 飞云大师 都市言情 | 都市异能 更新时间:2016-05-21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美山公社张社长来古镇找我,说他们想办一个化肥厂,最好是“投资少”、“获利高”又“不愁销路”的项目,我建议他们生产过磷酸钙,用我提供的方法,只要一个搅拌机,两种原料——硫酸和磷矿粉,把这两种原料按配方搅拌均匀堆放“熟化”几天就可以包装出厂销售了。张社长投了一点钱叫几个人去买设备和原料,试产了几批产品,送检“合格”,就开始批量生产了。

赚了一点钱以后,张社长又来找我,希望“再上一个项目”,我建议用我实验改良的“侯德榜法”生产氯化铵副产纯碱。张叫人买了一些原料试产,获得成功,但氯化铵送检时却被告知“不含氮”,我说不可能,让张放一点试产的氯化铵在碗里,加一点石灰,马上就闻到浓烈的氨味。在旁边看的的农民都说:“有氨味就是含氮,不容置疑了。”

张说:“不含氮的结论是县化肥厂的检验科长说的,我们去找找他,看是怎么检测的。”

我们到了化肥厂,找到检验科杨科长,杨说:“我是严格按照标准检测的,不含氮就是不含氮,哪会错呢?”

我让杨把氯化铵样品放在烧杯里,加入一点氢氧化钾,马上又闻到氨味了,杨连声说:“不可能,不可能。”

我说:“你用什么方法测氮含量呢?”

杨说:“按测碳酸氢铵的方法检测。”

我说:“这就错了,我告诉一个检测氯化铵的方法吧。”

杨按我说的方法检测,果然测定结果是“送来的样品含氮量超过26%,符合国家标准。”

我同杨聊起天来,杨抱怨说他“怀才不遇”——全厂唯一一个‘名牌大学’的大学生,整天就是检测一个碳酸氢铵的含氮量:“太没有意思了。”我说:“你应该把这种极其简单的工作交给低学历的工人去做,腾出手来做点真正的技术工作多好。”

杨说:“厂这么小,设备、技术都是移植省化肥厂的,我能起什么作用呢?”

这就是天朝大学生的现状!

张社长回去以后马上张罗投资生产氯化铵、纯碱的事,不久就投产、规模化生产了。我一直兼着这个工厂的“技术顾问”,时不时给张提个建议,后来又上了几个化工产品项目,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我自己的工厂也在不断发展着。“茶籽皂素香波”虽然销售不好,没有取得期望的经济效益,但我并不气馁,又想到小时候看到奶奶每天早晨用芦荟汁涂头发的情形,那时候奶奶就告诉我:用芦荟汁涂头发有许多好处——好梳理、干净、去头皮屑、头发健壮、不容易白等等。我们这里至今还保留着不少跟芦荟有关的俚语、风俗等,比如“爱美抹水,爱嫁抹芦荟”、“芦荟成不了风水树”,有的地方芦荟是少不得的嫁妆,婚礼上新娘子进入夫家要跨过熏燃的芦荟炭炉,每年端午节家家在门上挂艾蒿、芦荟等辟邪,等等。这些都说明芦荟是这里妇女们最喜爱的宝物,古镇的老人们还提起几十年前每天早晨都可以看到有人手提装满芦荟叶子的竹篮沿街叫卖,一个铜板可以换两片芦荟叶子。至于芦荟的药用功效,我在插队务农当赤脚医生的时候已经熟知并使用过,用它来实验做一些护肤护发品应该是可行的。

我发动厂里所有的工人到各地乡下寻找芦荟,几天后才搜集到几十株。我想办法用芦荟鲜叶制出了少量澄清的芦荟原汁,再用这原汁加到洗发水和护发素里,配出了世界上第一瓶芦荟洗发水和第一瓶芦荟护发素,给众人试用后,反应很好。又配制了几瓶发给几个大商场的柜台长试用并征求意见,获得全体试用者的好评,建议大量生产供应。

要大量生产,缺的是芦荟植物。我到厦门、福州、广州等地的植物园求助,答复是可以“试试”无性繁殖(组织培养等方法),要我拿出几十万作为这个科研课题的“开题费”,哪来这笔巨大的开支呢?没办法,我只好拜老农民为师,用“土”办法——分蘖培养法慢慢扩大植株数量,用了整整三年时间才育出了数百万株健壮的芦荟苗,在古镇附近的一个山区种植了一千多亩,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芦荟生产基地。

我们家在古镇里祖祖辈辈租房过日子,现在“发”了,母亲张罗着要盖房子。我让大哥负责基建,先向镇郊的农民买了一小块地,向镇政府申请了盖房手续,交了一些款后,就请工程队画图纸,开始施工。

兄弟们计划盖三层楼,谁知道盖到第二层的时候,公社副书记李庆带了一群人来了,命令我们马上“主动”拆房,否则“后果自负”。大哥赶紧发电报给我,其时我正在上海举办展销会,接到电报急匆匆赶回家,看到李庆正在指挥推土机冲向刚砌好的石头墙,我问李:“我们盖房子又不犯法,你为什么拆房子?”

李从裤兜里拿出一份档,我拿来一看,是几年前公社“关于农民建房的规定”,就说:“这是‘十年浩劫’时制定的法规,现在不行了。”

李说:“只要上头没有通知作废的档都是有效的。”说完又指挥推土机“向前冲”。

我觉得跟这种人讲不清道理,就去找正书记张建斌。张来到现场,把李庆拉到一边说:“人家已经交款,办好了有关的手续,你就不要再管了。”

李恶狠狠地说:“我们贫下中农都还没有盖房,地富反坏右却在盖房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绝不容许他们翻天!”

张书记说:“现在改革开放了,中央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越富越光荣。他们能够盖房子也是好事,公社还增加收入呢。”

李庆还是坚持要“先拆再说”,否则“我一个副书记说话不算数以后怎么做人?”

张说:“你的脑袋瓜怎么就不会开窍呢?”命令推土机开回去,拆房的人员也撤了,李庆骂骂咧咧地回去公社。

这李副书记的头脑果然有问题——此事发生后不久,李突然头痛不止,到医院检查的结果是“脑癌晚期”,手术后几天就一命呜呼见老马去了。

盖好了一栋楼房,兄弟们还是不能全部住进去,我又向附近的农民买了一块地申请盖房,这一次办手续、盖房子都非常顺利,没有人阻扰。有了两栋“全镇最亮丽”的楼房,兄弟们全都住进了宽敞的新家。北京来的客人都说这样的房子在京城要“部长级”官员才住得起。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5/30 10:02:15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