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英杰 第四十九章 治河

贞观英杰 御文台上 军事历史 | 穿越时空 更新时间:2015-10-30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贞观七年三月,王珪以漏泄禁中语,降职担任同州刺史,以秘书监魏征为侍中。

王珪,字叔玠,性情沉静恬淡,为人正直,安于所遇,与人交往不苟且附和。他直言敢谏,一次李世民派太常少卿祖孝孙用乐律来教授宫中的乐人,因这些乐人的技能没有长进,孝孙多次被皇上责怪。王珪与温彦博共同进言说:“孝孙是恭谨之士,陛下让他来教女乐,又责备他,国人岂不认为皇上太轻视士人了吗?”

太宗十分愤怒地说:“你们这些人都是我心腹之臣,竟然附顺下人欺瞒我,替人游说说情吗?”

温彦博惧怕,赶紧谢罪,但王珪不谢罪,他说:“我本来侍奉前皇太子,罪当受死,陛下您怜惜我的性命,任用我,让我担任重要的职务,并要求我忠诚效力。现在陛下因私心而怀疑我,这是陛下对不起我,我没有辜负陛下。”皇上默不作声,感到惭愧,于是就不再追究了。

第二天,李世民告诉房玄龄说:“过去武王不任用伯夷、叔齐,宣王杀杜伯,自古帝王纳谏本来就很难。我夙兴夜寐同前代的圣人差不多,昨天责备王珪等人,痛心自悔,你们不要警戒这个而不进谏言了!”

陆玉成得知王珪降职为同州刺史后,心里很难过,王珪离开京城时,陆玉成与一大帮同僚送至十里长亭,并吟诵了李白那首《送友人》为他送行: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虞书鸿终于如愿以偿,贞观七年七月,李世民降旨,把遂安公主许配给了他。虞理明的思想受到陆玉成不少影响,对与皇室联姻倒也没多大抵触,虞书鸿与遂安公主定亲后,虞理明立即被任命为吏部侍郎,秩正四品上,唐代尚书省六部除吏部侍郎为正四品上外,其余五部侍郎均正四品下。吏部侍郎权力极大,具有很大的官员人事任免权。

由于陆玉成在李世民面前说项,加之张蕴古与虞理明又是棋友,关系不错,张蕴古重新释褐担任了礼部主客司郎中,掌前朝后裔(隋朝杨氏封酅公,北周宇文氏封介公)以各蕃属国朝聘、接待、给赐之政令,这个官职很适合这位**通今的人担任。张藴古知自己这次能复出当官陆玉成起了很大作用,特上门陆府拜谢。

贞观七年九月,黄河出现严重水患,山东(指崤山以东)、河南四十余州为大水所淹,灾民流离失所,损失巨大。李世民知道后非常郁闷,连续十天在朝会上都板着脸,群臣战战競競,个个言行谨慎,生怕触怒了他。

一天上午,宫中一位中年太监来工部传旨,叫陆玉成和虞书鸿进宫面见李世民,俩人匆匆跟这位大监进了宫。

在太极殿一间不大的房间里,李世民皱着眉头在里面踱来踱去,不时停下来观看墙上挂着的一幅地图发呆。

待陆玉成、虞书鸿到来并向李世民行了跪拜礼后,李世民叫他俩起来。李世民望了两人片刻,然后对虞书鸿说:“虞爱卿,此次山东、河南大水,毁损巨大,灾民遍地,治河势在必行,尓有何良策教朕?”语气颇有些考校的意味。

在李世民面前,虞书鸿心里非常紧张,他不由自主望向陆玉成,陆玉成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因为就在得知此次黄河水患后,陆玉成就根据后世的治河经验和成果,与虞书鸿详细探讨过。

在历朝历代,治黄方略如何制订均是我国安民的决策课题.倍受后人推崇的最早的治黄成功事例是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他改进了共工和鲧“围堵障水”的作法,采用“疏川导滞”之策,平息了水患.这一传说,实际上是对先民治河的总结.

文字记载十分确切的是在西汉汉哀帝即位之初贾让提出的治河三策,是继鲧、禹之后较早提出创见并且见于正史记载的重要治黄方略.贾让当时面对的黄河下游河道“河高出民屋”,已是“地上悬河”,堤防宽窄很不一致,布局更是混乱,所以他最不主张的下策是筑堤治河.三策中的上策主张放弃旧有河道,人工改道北流.他认为“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载无患,故谓之一策.”中策主张开渠引水,分洪入漳.“此诚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故谓之中策.”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贾让三策均没能认真实现.东汉王景的宽河行洪之策得到了大规模实施.他选定行河路线较优的线路,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修渠筑堤,并利用沿河大泽进行放淤,取得了无重大改道变迁的成就,一直倍受后人赞赏.

但是这种安澜毕竟是相对的,大量的泥沙淤积,至少隋唐五代出现了泛滥决口,更不可能有“千年无恙”的史实.值得借鉴的是明朝潘季驯“束水攻沙”的治河理论与实践.潘季驯治河实现了由分流到合流,由治水到治沙两个转折,抓住黄河泥沙淤积这个根本问题,显然这一点是很高明的.因此,在他之后的明、清治河举措,多遵循他的治河原则.他的治河思想和方法影响深远。

虞书鸿对着那幅地图,详细地介绍了潘季驯的治河方法,最后,李世民眉头舒展开来,脸上终于露出笑容,温言道:“尔说的办法确实有道理,尔回去后写个详细的方案交给朕吧!”对虞书鸿这位女婿颇为满意。

陆玉成知道历史上贞观八年七月,山东、河南、淮、海之间又发生了大水灾,损失同样巨大,因此最好能抢在明年七月之前疏浚河道。他于是向李世民建议今冬就组织民力整治黄河,并转调正修建水泥马路的四万突厥降众参与此事,得到了李世民的批准。

一天下午,陆玉成来到秘书省的太史局拜见李淳风,他是想看看今年三月李淳风更造而成并上奏的浑天黄道仪,结果看到袁天罡也在那里,正与李淳风围着一架复杂古怪的东西在讨论,经询问,原来那正是新造的浑天黄道仪。

唐初李淳风鉴于当时北魏造的铁浑仪不够精密,因而立意改革,于贞观七年造了一架新型的浑天黄道铜仪。同时写了《法象志》一书7卷,论述前代浑天仪得失之差。李淳风所造的浑仪在前人基础上作了重大改进,它吸收了北魏铁浑仪设有水准仪的优点,下据准基,状如十字。进一步把浑仪由两重改为三重,就是在六合仪和四游仪之间再安装一重三辰仪。浑天仪用三层,是从李淳风开始的。经这样改进后,黄道经纬、赤道经纬、地平经纬都能测定。李淳风黄道浑仪的研制成功,是对天体产生新认识的结果,标志着我国古代在天文学研究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陆玉成前世只看过一些科技史方面的著作,对天文学更是一知半解,听李淳风与袁天罡正在谈论的天文学方面的专业问题完全摸不着头脑,颇觉无趣,又不好一走了之,只得耐着性子呆在一旁。

忽然,陆玉成听他俩谈论起汉代王充提出的关于潮汐是由月亮引起的说法,俩人争辩起来,各执一端来解释,但他俩的解释却都是错误的。

陆玉成见他俩争得面红耳赤,忍不住开口说道:“你俩都错了,潮汐是因为受到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作用产生的。”

“引力?什么是引力?”俩人几乎同时问道。

陆玉成干咳了几声,然后与他们谈起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来,并以苹果从树上掉落为例。

俩人听闻后,沉默良久,均在苦苦思索。最后,只听李淳风一阵大笑,上前一把抱住陆玉成赞道:“尔真是不世之才!”然后扬长而去。多年后李淳风终于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把它命名为“陆氏定律”。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6 10:03:4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