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 册封大典

重生大唐 易寒 军事历史 | 穿越时空 更新时间:2013-05-24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恪儿,饿了吧!你都三四天没怎麽吃东西了!小昌子,快去御膳房传膳”

御膳房这办事速度就是快,不到半小时,十二个菜、两个汤、还有几样甜点,就送过来了。这菜看着就有食欲!不一会,李恪就风卷残云的吃完了。

晚饭后,李恪就回到了他自己的屋子,试着把全身的经脉打通了,顿时就感觉功力提到了第二层,他又练了一会,回想了一些唐朝发生的大事,知道了此时是公元627年,李世民刚登基不久。明天就是册封皇后和众妃子及太子…的日子,李恪知道明天李承乾将会成为太子,自己会成为吴王。

公元627年8月李世民在太庙举行了册封大典。

“朕自登基以来,国泰民安……现于今日举行册封大典,封长孙氏为大唐朝皇后、韦氏为贵妃、杨氏为贵妃……大皇子李承乾为储军、李泰为濮王、李恪为吴王、李惜为蜀王……李丽质为长乐公主、李敬为清河公主……众王限时一月搬离皇宫,太子即日搬往东宫!”

钦此

看来因为李恪的原因,历史还是出现了一点小偏差,前世杨妃只是一个妃聘,但是今天封为贵妃了可能是太宗对李恪的一种补偿吧。

这半月李恪就在唐朝的黄昏中过去了,唐朝的天空似乎也没甚麽不一样,李恪此时在千秋殿后凉亭中。他以经接受了穿越附身李恪的事实,但是他知道李恪很年轻就受冤而亡,李恪文武双全是因为甚麽只是他没有登基为皇?一个英年早逝,让后人感到惋惜的皇子。这麽年轻就去世!是因为李治的孝?自己是隋炀帝的外孙?还是长孙无忌的狡诈?还有可能是长孙无忌是国舅、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是开国元老、背后有强大的军方背景,李世民不得不考虑了!不对,不对,要是李恪一心上位还是有可能的,像隋朝旧臣等一些人还是会支持的,李世民也对重大臣说过李恪英明类我这样的话!是因为李恪厌倦这种互相争斗,所以不去争这个位子。如果李恪上位了可能就不会有武则天那一幕了。

不行,我来了我就要改变这段历史,首先就是要上位,才能有更大的权利发展科技、经济…才能不使日后的那一幕幕重现中华大地!李恪想到这他迷茫了!他知道他的路还有很长,任重而道远!

“恪儿,别坐这了,天转凉了你身子还没好利索”只听见杨妃说道

“母妃,儿臣以经全然康复了,这段时间让母妃挂念了,母妃你这段时间都清瘦了不少。”

“母妃就希望你们能够平平安安,你有空去御书房看看你父皇,不要让他太担心,过段时间我们还要去给皇后道谢,皇后娘娘在你生病的时候来看过你”

李恪看到母妃那严肃的样子说到“儿臣谨尊母妃之命”听到这话杨妃才恢复到了和蔼的样子然后又说“等你痊愈了,就去拜访一下封大人,是他接你回来的,还有你先生岑文本”

李恪一一答应了,然后杨妃又交代了一些事情,又把他的一个内侍小宝子留下让他照顾李恪生活。

杨妃一走小宝子就恭身说“小宝子见过殿下”

“小宝子,你真的姓宝吗?”小昌子答道“不是的,只不过是大家都喜欢这麽叫我”

“奥,小宝子,以后你就叫小昌子吧,小昌子比小宝子顺耳多了”

“是,殿下”

“小昌子陪本王出宫走走!,过几天就搬出去了”

小昌子一惊说:“殿下,身体还没痊愈,恐怕不妥吧?”

其实,他一开始是因为好奇才觉着皇宫里舒服,时间一长觉得皇宫里的人都非常虚伪,说话都要小心翼翼,处处受到约束,就厌倦了这种生活,今天好不容易有个熟悉长安城的小昌子,他怎麽能放过这个机会!所以他说“到底是你听本王的,还是本王听你的!”

“小昌子不敢,殿下你想去哪里?”

“随便走走,看看长安城的风景!”

出了皇宫,李恪就在小宝子的引领下下来到了长安城最为繁华的市。

眼前的繁华可谓到了极致,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不时的有西域胡商出来叫喊。

不过,看到李恪心事重重的样子,明显心思不在眼前的繁华长安集市上。

历史上想要被立为太子,最终坐上龙椅。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得到皇帝的认可,二是文武大臣的支持。但是,在唐朝除了这两个必要条件之外,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

李唐王朝是由三股力量建立起来的:一支是关陇集团,一支是山东集团,一支是江南文士。

关陇集团就是由北魏鲜卑贵族组成的军事集团,也包括胡化的汉人和西域的胡人。而关陇集团,大部分都是李氏家族的勋亲贵戚,有些还在李唐开国过程中建立了战功,如李神通、李道宗、李孝恭等人。

山东集团则包括山东士族和山东豪杰两部分。山东士族历史悠久,经济实力雄厚,并且具有强大的宗族乡里基础,由此产生出巨大的政治能量,进可以控制朝政,退可以控御乡土。而山东豪杰则是在隋末混乱下崛起的寒门地主集团,换言之,他们是在隋朝末年大动荡中势力迅速崛起的地方豪强。所谓山东豪杰是以暴力提升社会地位的,说白了就是黑社会。

江南文士是在隋朝统一南方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世家大族,他们一方面参与唐朝政治制度、典章则例的制定,另一方面又在江南地区继续发挥影响。这三支力量对于唐朝的建立和前期国力的恢复壮大都起了很大作用。

李恪在想,自己想当上太子,成为未来大唐帝国的皇帝,就不能不重视这三股力量。

但是,重视归重视,但要让这三支力量认可自己,让他们支持自己,这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做到的,需要从长计议。

而除此之外,首要的问题就是发展自己的力量。做任何事情没有人是不行的,而眼下李恪最缺的就是人,现在他身边可谓一个信任的人都没有,更何况是那种为他出谋划策的心腹了。

血淋淋的历史让他明白一个道理,没权没势的王爷是斗不过手无实权的权臣。所以,他要是跟李承乾争皇位,跟李泰和李治争皇位,必须要有权利。

所以,他需要的是一个忠于自己的集团,忠于自己的文官集团和军方集团。只要有了这样的势力,他才有跟能力跟他们争夺皇位,才有资格走上争霸的道路。

说到文官集团,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岑文本。这个在《贞观长歌》里被描写为妖人一般的顶尖的权谋大师。

顶级的权谋家,必须首先是一个干才,这其实是千万行业的定则,技术让你站住脚,处世让你迈开步。而岑文本就是这样的一个干才,他忠于大唐,忠于李世民。

贞观年间,由于李世民在做秦王时曾任尚书令,十几年,此职空缺,而在最后,这个宰相之首的官衔授予的正是岑文本。正是岑文本的忠义和睿智是他让李世民如此让步的。

他作为李恪的老师,毕生都在为李恪入主东宫而努力,可谓是呕心沥血,最终败给了长孙无忌含恨而死。不能说岑文本智谋不行,只是李恪表现的太刚烈,太张扬,才使得岑文本最后功亏一篑。

岑文本可是江南文士的第一人,在贞观后期引领着整个江南的文士集团。并且,他本人又是江南世家子弟。

所以,得到他的支持,就等于江南文士和世家的支持。

现在的李恪已经不是历史上的那个李恪。既然让自己重新做一次李恪,他就要让岑文本发挥他全部的谋略,让他看到自己入主东宫的那一天。想到这里,李恪心里不由暗暗得意。

而他今天突然出宫,名义上是逛街,主要还是想去看看岑文本,想提前把他拉到自己的阵营里。

所以,他问小昌子,“你知道岑先生住在哪里吗?”

“岑先生?”小昌子疑惑的问道:“你是说那个书生?跟在封大人身边的那个书生?”

“对,就是他。”李恪急切的问道:“你知道他住哪里吗?”

“好像在永兴坊。”

“赶快带本王去。”李恪催促到道。

-----------------------------------------------------------------------------------

永兴坊,岑府

岑文本正在书房里看书,他在等待朝廷的任命。

因为杨妃的说情,他被封德彝举荐到了史官当撰官。虽然,当时封德彝问岑文本,他有两个职位可以举荐岑文本,一是从六品上的户部员外郎,一是从七品下的史官修撰,问他选择其一。

但他却选了史官,因为,在他看来,户部员外郎从六品上,虽然是个肥差。然而,在户部有尚书,左右侍郎,左右郎中等,像员外郎这样的小官如果没有人照应是很难再升迁的。

而在史官就不一样了,每一个帝王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所做所为在历史上会留下什么样的影响。而李世民也不例外,这是一个容易见到皇帝的职位,即是见不到皇帝,也能让他发挥自己才能。所以,才会权衡利弊,决定去史官做修撰。

就在这里,他听见吓人禀报说长沙郡王前来拜访。

忙起身好带着府里管家迎上来施礼道:“臣岑文本拜见殿下。”

看着眼前这个三十多岁,一身书生装打扮的男子,李恪暗自感叹他的才华和忠义。见岑文本给自己施礼,忙上前几步还礼道:“先生如此大礼,弟子如何承受得起呢。”

岑文本听到李恪称他为先生,知道如今李恪身为皇子,依然以弟子身份侍他。心里略为感动,随即躬身一迎道:“殿下请。”

于是李恪在前,岑文本慢半步跟着他进了岑府。

来到客厅,婢女上茶之后便退了出去,小宝子也知趣地站在了门外。李恪先行解释道:“恪因遇刺受伤,至今方愈,今天请示母妃,方能出的宫来看望先生,还望先生见谅。”然后,喝了一口茶,继续道:“母妃让我代她向先生问好。”

岑文本对于李恪杨妃甚为恭敬,听李恪如此说,忙拱手道:“多谢娘娘和殿下的挂念,文本万分感念。”

李恪道:“先生被父皇授予秘书郎,专职中书内省和弘文殿间行走,恪给先生道贺了。”

岑文本谦虚道:“文本受之有愧,此全赖娘娘的提携和封大人的举荐。”

“先生初到长安,生活方面还算习惯吧?”李恪看了岑文本简陋朴素的府邸,关心的问道。

岑文本有点感动:“多谢殿下挂念,初是不适应,现在已经习惯了。”

喝了口茶,李恪跟岑文本请教了一些关于学问上的事情,岑文本都悉心给李恪做了解答。如此交谈下来,李恪觉得两人之间还有一点隔阂,如果不把这层隔阂给去掉,恐怕很难让岑文本真心归属自己。便开口道:“恪今日前来除了给先生道贺之外,还要一事要请先生帮忙。”说罢起身长施一礼:“请先生一定要答应。”

岑文本被李恪这一举动吓了一跳,忙一把扶住道:“殿下有什么事情,只要文本能做到的一定尽力。”

李恪道:“我欲禀告父皇请先生做我的老师,还望先生不要推辞。”

岑文本对于李恪如此行为,深受感动。他和李恪在柴绍军中经柴绍介绍认识,李恪对他的才华非常钦佩,非常希望他做自己的老师,那时岑文本以为李恪只是一时冲动,未必是出于诚心,便没有答应。没想到今天他来此,依然是为这件事情。如果,李恪直接让皇帝下道诏书,他岑文本也不敢违皇命不从。但李恪没用权力压他,而是亲自来征求他的意见,可见李恪对他敬的。岑文本只是一个书生,一个从七品的秘书郎,而能让一个皇子诚信的两次邀请自己,这跟当年的刘备三顾茅庐何曾的相似,对于他来说还有什么能让他比这更感动的呢。他哽咽道:“殿下不嫌臣学识浅陋,臣必事必躬亲指导殿下学问。”

李恪高兴道:“那先生的答应了?”起身对岑文本施礼道:“李恪见过先生。”

岑文本道:“殿下无需对臣行此大礼,殿下对臣如此厚爱,臣岂有不答应之理。”

李恪心里欣喜,知道岑文本的想报答杨妃对他的提携之恩,所以才会答应的如此干脆。不然,以他谋略,岂能这么轻易就被李恪所收复呢?

看到岑文本归心,李恪忙请示岑文本道:“先生,恪对长安政局不是很熟悉,还望先生能够指点一二,好让恪能够少惹是非,少走弯路。”

岑文本见李恪问的诚恳,思索片刻之后低声说:“殿下没有觉得这次的刺杀事件疑点重重吗?”

“疑点?”李恪疑惑道:“父皇对恪说,是建成余党的报复行动。难道,先生另有高见?”

“以微臣的看来,此事是经过精心的策划。”岑文本扫视了客厅一件,字斟句酌的道:“皇上说的没错,表面上看,此次刺杀确实是建成余党所谓。但是,殿下可否注意到一个细节?”

“细节?”李恪顿时来了兴趣,靠近岑文本道:“恪不曾注意,请先生告知。”

“臣先问殿下一个问题,殿下和中山郡王同时回京,又同时遭到刺杀,如果我是凶手,该选哪谁为重点刺杀对象呢?”

李恪道:“中山郡王李承乾为父皇嫡长子,又是本王的兄长。如果,建成余党想伺机报复,应该选择他为重点目标。”

“问题就出在这里。”岑文本盯着李恪道:“殿下你有没有发现刺客这次刺杀的重点不是中山郡王而是你呢?”

李恪大惊,根据他的了解,不但他在回京的路上遭到刺杀,李承乾同样也遭到了刺杀。只是,李承乾和自己在被刺方面的结果截然不同,凶手似乎像置李恪于死地,他身边精挑细选的十五个精壮之士全部殉职都挡不住刺客,自己也是靠着杨恩的救援才虎口脱身。如果,杨恩来迟,那自己就只有命归黄泉了。

而李承乾就不一样,护卫死了四五个而已,他自己也不过受了点惊吓,没有造成多大的伤害。可见,刺客根本就没有想过要置他于死的。

“难道是有人暗中策划,想借刀杀人!”李恪开始后怕,不敢想象这件事情成立的后果,他的脸色阴晴不定,“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东宫而已。”岑文本轻描淡写的说道:“皇上登基,东宫之位空缺,现在,很多人都盯着那个位置呢。可是,能真正入住东宫的人能有几个呢?据臣所知,朝中大臣力主殿下的不少。不过,臣也疑惑的是,谋后主使之人在皇上登基,殿下回京这短短几日就为东宫之位而开始布局。可见此人才华出众,谋略更是世所罕见啊。所以,以后殿下行事还需要谨慎,切不可大意。”

“先生觉得觉得父皇是否知晓?”李恪问道:“如此明显的计谋,父皇不可能察觉不到。”

“皇上深谋远虑,此等计谋怎能瞒过他的慧眼呢。”岑文本干脆道:“正因为此计疑点颇多,想一石二鸟。所以,皇上即是想到此事真正的目的,也不想太过伸张。以臣之见,他或许会暗中派人查探。”

“父皇说,他已经让人彻查此事了。”李恪反驳道。

“殿下”岑文本语重心长的道:“皇上表面上的彻查只不过安定人心啊。试想,他刚登基,自己的两个皇子被刺,最终目地就是为了入中东宫。你想,他会怎么做?一旦牵扯到储位,事情就不会太过简单。大唐刚经历变故,又遭到了突厥的入侵,需要的是一个安稳的环境。如果,他处置不当,稍有不慎会给大唐带来灾难。所以,皇上他不能不慎重啊。所以,他只能作出一个姿态给天下人看。”

李恪其实早就知道了,只不过是他想试探一下。

突然间李恪神情沮丧,这就是天可汗李世民吗?这就是他来到这个世上之后的父亲吗?

呵呵,不是,什么都不是。只要生在帝王之家,不管父子还是兄弟,那份感情已经不存在了。有的只是尔虞我诈,只是阴谋诡计。

看来我还是想的太简单了,太天真了,哈哈,我还是太天真了。好啊,既然,上天让我生在这样一个帝王之家,那就让李恪重新开始吧!

李恪从痛苦中解脱了出来,他终于明白岑文本的意思,也终于确定了自己所处的环境。突然间对这个朝代又有了不同的理解。终于想通了自己的目的,那就是为了胜利,可以不择手段。

“那先生觉得恪现在该怎么做?”李恪询问道。

岑文本看着李恪时而痛苦,时而沮丧,时而愤怒的表情,暗自摇头。这就是生在帝王之家所要面对的,如果,连这样的打击都受不了,那又何必再谈以后更为复杂的斗争呢?

就看眼前这个殿下是否能够在打击中振作起来。岑文本想道:“如果,他能从打击中找回自己从前的坚毅,能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份镇定,那么此生把自己的才学献给他又有何不可呢?”

见李恪从沉思中醒悟,问他问题,从李恪眼里,岑文本看到了一种坚毅,他于是果断的道:“趁现在发现及时,必须铲除它。这是一双可以置人于死地的手,如果,殿下不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将幕后策划者一举歼灭。那么,以后做什么事情都要时刻提防,步步小心。假如某一天让这双手抓觉得有机可趁,对殿下一击必杀。如此,殿下将永无翻身之日。”

岑文本说的没错,李恪也想到了这点。他的目标是皇位,他不想在自己争储的紧要关头被这么一双无形手的给破坏了自己的事情。

“先生的意思是剁了这只手?”李恪语气坚决,霸气外露。

岑文本看到李恪突然间变得成熟起来,心中一喜,调整了一下情绪说道,平静的道:“对方很明显是想置殿下于死地,即使这次失手,恐怕还有下次。殿下如果不及时解决了他,就只能永远处在被动中。”

李恪对岑文本的话深感赞同,道:“还请先生教我。”

“化被动为主动。这次计谋失手之后,不到万不得已,没有十足的把握置殿下于死地的情况下,对方不会轻易出手。如果,殿下想要找出谋后黑手,恐怕要下大本钱。”岑文本分析道。

“以身作饵,引蛇出洞,一击必杀!”李恪突然笑了,笑的很无奈“先生是这个意思吧?”

“除此之外,殿下还有别的办法可用吗?”岑文本叹道:“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李恪沉思,他要好好的想想,是否值得自己这么做。

岑文本也知道,这是一招险棋。所以,他也不打扰李恪。

半响,李恪心中似乎有了决定,道:“那就按先生的意思。”

“不知道殿下有没有想好什么办法?”岑文本见李恪主意已定,不适时宜的问道。

李恪望向岑文本,道:“先生有什么高见?”

“此事可大可小。”岑文本沉思片刻道:“殿下需要做一件大事,但事情的成败对殿下影响很小。也只有如此,才能降低风险。”

听到岑文本如此说,李恪神情激动,问道:“莫非先生已经想到了计策?”

岑文本道:“殿下可以做一件对大唐来说有意义的事情,前提是,即使失败,对你自己的影响也很小。并且,这件事情对大唐没有根本利益损失。臣想,对方不会对于此时置之不理,到时候肯定会有行动。只有他敢出手,我们再做详细的布置也不迟。”顿了顿,岑文本又道:“至于,殿下想做何事?还是由殿下自己拿主意吧,臣可以参谋一二。”

“好,就按先生的意思。”李恪意气风发的道。“先生请放心,恪立马筹划此事。”

“那臣就等殿下通知。”岑文本沉着的道:“只是殿下以后还需少出皇宫为妙,以防不测。”

李恪明白岑文本的意思,感激道:“多谢先生,恪记住了。”

如此,两人又说了半天,李恪见日头已高,便要告辞。岑文本也没有挽留李恪。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9 10:53:30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