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二)巴音台呈奏章
他和馆里的“达力嘎”把各位安置好,自己回到府中找管帐的先生那米拉克说:“事情办的怎样?”
那米拉克说:“到钱庄抵押房产,很快就把银子拿来入库,黄金缺的几位姨太太不肯还上,还是你自己回去说服吧!”
巴音台认为今天这事办的很好,能拖延他们查帐,也算一个好法,但总不是办法,怎么也得想个两全齐美之策。回到家,几个姨太太怎么也不放过他,为那金子正在恼火,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还为金子吵闹不休,气急败坏地说:
“你们几个在国库内拿的金子,必须如数的还回去,如果不还,那是要人头落地!”
姨太太中有个叫梅花的说:“你说的倒好听,给如数的送回去。”
她不知道这是皇帝的圣旨,巴音台因喝了那么多的酒,忘了把事情的经过告诉她们,再加上喝酒过量,和几位太太吵几句嘴,更加醉了,也该着巴音台出事,他几位太太没把黄金送回去,他的管帐先生那米拉克,也觉得皇帝有那么多的事,还能管这点小事,拖了下来,没料到杜丰等人,第二天酒醒到库房查帐,黄金本来是引人注意的东西,一看少一千两黄金。
接着杜丰等人下了功夫进行细查,其他物资也有短缺现象,加大了查帐负担。只好慢慢的查去,过去了一个多月时间。
巴音台对帐是心中有数的,他想到反正库存不会多,只能是少。假若那米拉克没做到帐上,到时候我也好推拖,怕就怕、帐记得明白,我就少不了关系。
越想越害怕越无方寸,忽然想起圣旨诏告天下。
京都来人说:对可汗皇帝在中原收取的税利交给国有,是削弱和减少了诸王、郡王、侯爵的权力收益,各地对可汗皇帝把税收、由中书省管理都不满意。
他认为时机已到,干脆上书,争得诸王、郡王、侯爵们的支持,以便从中余利,启奏表章上书,他是这样写的:
“先祖成吉思汗不辞辛苦,东征西讨南争北战,收得这些汉民,然这些汉民,不仅无益于国,反而时常造反,骚乱城镇,前例如张致、王友等人,忘恩负义背叛。现有武仙之辈,无故造反,这些刁民,一旦得势,必然加害于我们蒙古。趁其羽毛未丰之际,将这般小民斩草除根乃是上策,空出山川,放牧牛羊。
臣近闻南方万户侯,多半独吞官库黄金、白银、实物等,平民抢、盗、偷等。实为国家之害,或官或民皆蛇鼠之辈,常怀异心,日后势必以怨报德,忘恩负义,欺骗我蒙古,故请陛下降旨,除汉民,空出山川,为放牧之地。”
在奏章最后他属名大都万户侯巴音台。
自己密封后,通过驿站送往京都,礼部上书转呈皇帝卸览。
最近巴音台常到驿馆要求见杜丰等人,可是都没有得到允许见面,这日又去求见巡抚大人,结果只看到二位税吏,在这里行使税收权限。
再问巡抚大人,驿馆里的服务人员告诉:“已去燕京,巡抚大人说各地都要查看!”
巴音台心想儒士不会办大事,看什么都没说,却溜之大吉了,实际杜丰他们带来的核算人员,都在驿馆里核对他所管的所有官库。
杜丰,高宣、单玉三人去往燕京、平州、真定,又是两个月,走这些地方是明察暗访,情况了解的多。
税吏人员已在各地行使了职权,老百姓对他们的到来,都感到亲切,因为减少了老百姓的负担,皇帝的圣旨是对各地世候税务多出种类而发。
这一切都是得人心的策略,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话一点也不假,他们到那里,那里的人就乐意接近他们,把税收多收少讲的一清二楚,老百姓也不担心再交很多税了。
老百姓明白了就好办事,他们不用想怎样应付官差了。特喜的是老百姓看到打开仓库,放出粮食救济没有吃的人家,总算饿不死人了,在中原各地老百姓,听到蒙古军所占领的郡、府,全放粮救济饥荒。
所以老百姓不顾一切,往这些城府来,因为能吃上一顿饭。
这些杜丰、高宣、单玉三位巡抚都看在眼里,而且这是他们做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出乎自己的预料,是个大快人心的事,天下传颂着蒙古出了一个好皇帝。
单玉想自己到京都时间不长,没有晋见之功,而一步登天,可汗皇帝把他安排在重要位置,虽然与皇帝窝阔台有血缘关系,只是自己讲的,没有家谱,想尽忠保国,始终找不出一个机会,今天看出还不敢盲动,拿不定主意,还是和二位讲讲,再做决定,想好后说:
“我看可汗皇帝的两份圣旨诏书,要引来麻烦,不如上书提醒皇帝早做准备。”
高宣这几天也想到这个问题,不便先说,就等适当的时候,插话:
“莫非鱼目混珠,遭致州、府城被袭,多有失地之险。”
杜丰也看出,一时拿不定主意,更加上南方巡抚,是自己全面负责,不敢造次,经二位提出,
慎重地说:“我想二位说的对,不要怀疑,我们应马上起草奏章,通过驿站送往京都。”
三个人都是习文弄墨的人,由一人执笔,刷刷点点把奏章写好,送交驿站直送京都。
杜丰说:“咱们还是要干好主业,到兴元府明查暗访,看他们那里如何?”
三人穿着老百姓普通衣裳,走街串巷来到府衙门前张望,见张万户,在院中放着椅子坐在那,看贴着标致黄金、白银的箱子,往府库里搬运,他看的那么认真,一丝不苟的样子。
更奇怪的是,还办另外一件事,他按顺序问着每个人,在远处看似乎是在征求意见,经过谈话人的同意,就让他们一对一对的走出去,这是哪一出戏?
杜丰等人问临近的那个人,这是在干什么?那个人看看他们几位穿的都是老百姓服装,随声附和地说:
“看你没老婆也叫张万户给你配一个吧,”
想再问那个人走开。
另一个人说:“这是一个好老头,真是大善人,原来就是这样婚配很多人,已在这里安家了,现在老头认为有蒙古皇帝的圣旨,他认为更对了,所以他就又做起来,他不强迫人家,需自己乐意才行,不然他不会生拉硬配,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候,有这么一个人管这事,不是一件大喜事吗?”
各地的老百姓听到这里有这样的好事,不让饿死人给吃的,当然人往这里集的越来越多。
杜丰问刚才那个人:“那得有个人帮助他,不然大事小情还不得把张万户累坏了。”
那个人说:“那不是有个姓程的人在张络伙食吗?给逃荒人准备吃的呢。前几天没有这么多人,看样子这些人,饿的实在没法忍受了。”
杜丰说:“这怎么行,都是稀饭。”
高宣说:“听人家讲,若是长时间没吃过饱饭的人,不能一下子吃的太饱,要让他往饱了吃、会撑死的。”
杜丰是个官宦家子弟,又是官吏出身,他是不懂这些事情。
单玉接过话说:“高兄说的对,不能让饿过头的人吃的太饱。这张万户是个明白人。”
杜丰、高宣、单玉三人走过县城到州郡明察暗访,唯有这里情况特殊,见装满沉重包裹箱子往库房搬的时候,都没有登记,样子杂乱无章,漏洞百出,表现似乎有贪赃枉法行为。
但又这样体察民情,多方照顾老百姓。
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