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逐于野 第一章 江流入海

鹿逐于野 谦玉有损 武侠仙侠 | 传统武侠 更新时间:2024-05-01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数十丈高的京城西门城墙上,守城士兵严阵以待,手持火把面西而战,但却有一人矗立在正中央。

远方整齐的铁甲摩擦声从摇曳的火光中踏步而来,火光在银羽甲上逐渐耀眼,未等被北风吹紧了的面容出现在众人的面前,矗立中央的人早已手持铁戈单膝下拜。

随着铁甲声齐刷刷地禁音,被北风包裹着声音随后而至,“发生了什么事?”。

“报告将军,有人外逃了!”前面的士兵紧低着头颅,在扑面而来的北风中不自禁地打寒战,这个天气真的是他妈的冷。

“可有看清是何人外逃?”银甲羽领队赵德的眉头更加紧皱,现今是个多事之秋,四皇子刚刚回京述职,晚上皇上大摆筵席,款待有功之臣,刚刚皇宫内外才归于沉寂,要是出了大事,这罪责没人能够担待得起,现在只能希望在皇上发现之前解决问题,并且尽量降低后果——倘若要是再出现五年前的大事,那他也就算干到头了。

“……”听到赵德的问话,眼下的士兵不再颤抖,却仿若冰雕一动不动。在火光的照耀下,赵德有些看不清眼前此人的面容。

“看清了就是看清了,没看清就是没看清,将军在问你话。隐瞒情况,耽误了追逃,你承担得起责任吗?”赵德身后的副手王山怒声斥责。

“……是……是四皇子陛下。”在寒冷的重压之下,热气终于从士兵的口中涌出。

“只有一个嘛?还看到其他人了吗?”赵德皱起了眉头,心脏突然停了一拍,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之前的事情要重蹈覆辙了吗?难道自己也会像之前的上级一样革职查办吗?

“只有四皇子陛下一人骑马而出,并无他人跟随。”

听闻此话,附近只剩下了火焰叫嚣似的爆炸声,沉静许久后,银羽甲的摩擦声打破了宁静:“整队,牵马,随我出城。”

一刻钟后,京城西门下,一个穿着城墙守卫装饰的人走出后,城门缓缓关闭。远方有人牵出了一匹红枣马,在火光的缓慢的靠近时候,这个外出者就是本应早就外逃出门的四皇子景正贞。

“四皇子陛下,路上小心。”牵马的小兵麻昆跪在马下,景正贞一脚越过他的背部,踏在马鞍上,翻身上马。

“行啦,你回去吧,”景正贞低头看着这名小兵,思索了一会甩出一个玉佩,扔到麻昆手里。“这是我的玉佩,他们回来的时候,把这个给他们看,他们自然不会难为你。”

看着景正贞渐行渐远后,麻昆把玩着手上的玉佩,然后头也不转低声说道:“他们出城了,赶快传信出去。”

“是!”麻昆旁边有个黑影逐渐隐去,天气似乎越来越寒冷了啊,麻昆打了一个寒颤转身进城。

时隔百年的安定,天下似乎又要耐不住寂寞了。

天已大亮,京城郊外,伴随着一阵尘烟,一队闪着光的人骑马冲出,之后有一名骑兵加速奔来。

“驭。”赵德勒住了马,旋后,看了看后面骑马赶来飞奔下马的士兵,“四皇子放出城了吗?”

“将军走后,四皇子旋即出门,已抵达荆山域内。”士兵快速禀报。

“好!”赵德率先骑马回奔,该让皇上知晓此事。

御书房中,皇帝景擎乾看着眼前的密报良久,手上毛笔的墨水早已干涸,这恐怕是五年以来最令他在意的消息和最难做的决断。

“陛下!”赵德快步上殿,鞠躬禀报,“四皇子殿下深夜外出,已经对出城路线进行侦查,未追查到昨晚出城车马。”

赵德进殿之前虽找人通报过,但是这一声却依旧让景擎乾的毛笔沾染了一下新的墨汁。景擎乾站起来舒缓了一下僵硬的身子,听着赵德的回报,并没有立刻给出回复。

“哼,是真找了吗?”赵德等待许久,未见答复,稍微抬头往上看,景擎乾负手背立,睃视着身穿银甲羽的自己,然后再次坐回书桌前,从面前的奏折中重新选取了一份今天各郡送达的奏折,头也不抬地说道,“算了,由他去吧,也好,就当是巡视天下吧。”

赵德再次抬头看了皇帝一眼——他正在点墨,批示,似乎丝毫不在意四皇子的去向,也似乎没有责备自己看守不力。赵德收回了思考,低声说了句,“诺。”

赵德起身再看了景擎乾一下,随后瞟了一眼旁边的执笔太监,转身离去。

听到银甲羽的摩擦声渐行渐远之后,景擎乾转身面向执笔太监,缓声说道:“传令下去,加紧对全国秘密搜索,务必确定四皇子的安全。”

“需要将四皇子殿下护送回来吗?”执笔太监细声问道。

景擎乾上下打量了他,一字一句说道:“不,找到后,让京畿内各级官员配合四皇子相机行事,其他各郡暂且不必告知,若是他想玩,便让他去吧!”

“喏。”执笔太监双手跪拜。

天下早应该要有所变动了,也是时候一统了。景擎乾看着峨嵋郡送来的情报,或许这就是破局点。

荆山南驰道上,有人正在奋力奔驰,也有人正在加速出逃,还有人正在努力寻找——后世说书人板儿一敲,这天下间的兴亡,在此刻就开始注定了。

荆山西南的荒林驰道旁,方寸之间尘土飞扬,一匹白马驮着行李快速离去。待到尘落,只看到一个左手持金丝扇,右手握长鞭的身长纤细的白衣男子傲然挺立于中央。左右两名粗布男子持鱼叉快速朝中间插去,白衣男子碎步快退,却听到身后劈空声音,长鞭后甩,将一个手拿铁禅杖从树上跳下的壮汉甩飞至前面,树丛中又跳出几名手持单刀的男子喊叫杀出,手持金丝扇挡住了最左边的男子劈砍,然后腰身一拧,将右手长鞭抡去,把几个持刀男子挨个击倒在地。

一群乌合之众,白衣男子似乎已经耗尽了耐心,看着他们的把戏差不多结束,缓步上前。

“你们惊跑了我的马,害得我丢了行李,你们该当何罪?”男子步步向前,两道细眉聚拢在一块,沉声怒问着几个趴在地上的粗布男子。

他的声音不响,却是吓得几名粗布男子几欲往后爬去,他们几人在这干事十余年,还从来没有碰上这么棘手的茬——虽然这隶属于京畿,但中央衰弱多年,早已无心管理与各郡交界,其他郡碍于京都颜面,也不便过境管辖,并且除非是各郡豪华马车前来朝贡,否则鲜有高手会单枪匹马途经此地,是故现在京畿边境已经是三不管地带,这几个人也很诧异,怎么今天出门就忘了看黄历呢。

见白衣男子步步逼近,其中一名粗布男子色厉内荏吼道:“这里可是京畿,你大爷我在这深耕十余年,今日失手纯粹是准备不足,若是你识货,今日放我一马,以后……”

“以后?”白衣男子突然停步,笑声逐渐变大,然后眼神一凛,手中长鞭一扔,距离最近的一个人双手紧抓长鞭,脸部被憋得通红,鼻孔扩大,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很快舌头吐出,一收,然后白衣男子转身离去,背后只留下几只高举的手臂轰然倒下的声音,这么多年了,还是看不惯死人啊。

“原来京畿地区也已经这么混乱不堪了,果真如师父所说,这天下,是该变动了。”白衣男子掸了掸身上的灰尘,把长鞭收进腰带下,然后踏步走去,三丈一个身影,很快便消失不见。

在行凶男子走了之后,有一个穿着青衣的持剑男子从远处纵马而来,看到眼前的几具粗布男子尸体,立刻翻身下马,仔细查看死因,发现这些人或被勒死,或被胸部、颈部穿孔而死——并非是使用利器,查看伤口边缘,有些许毛发残留,使用的应该是类似于绳子一样的物品造成的。

这是生前造成的还是死后做的?因为几人都未能跑出多远,说明这是突然暴起速杀几人,身手不可能是凡等,但青衣男子不敢细想,因为如果假设成立,这名凶手应该有练过硬气功之类的功法,并且内力深厚,可以稳定的控制住自己的内力集中在一点上造成伤害,这可不是自己目前可以对抗的。

无论如何,还是上报官府吧。青衣男子犹豫再三,觉得自己不便出手,这里毕竟是京畿管辖范围,出了此等惨事,应该让官府参与管理,现在也不是自己意气用事的时候了。

青衣男子取出符箓,口念“太乙救苦天尊听诏,宣赐诰命”,脚踏莲花步。当一切简易化的超脱往生法做完以后,青衣男子似乎才终于松了一口气,然后跨身上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当他走完这条道,无论是罪大恶极还是功德无量,都已经无关紧要,他的道都已经结束了。所以让自己送他们这最后一程吧,这是他的兼爱天下的一种方式吧。

那是景山最后一个皇帝,他死在一百二十年前。有人说,每个朝代百年必然有次大劫,要是能迈过去,便是大盛,能够再续百年。

那时,关外,信奉满教的北狄人兴起,直指中原,关内,蝗灾席卷了华山郡,秋季粮食歉收,后又九嶷郡十月大雪,再加之对外作战,苛税重役的加深,灾荒遍地,凄寒露骨,平民百姓只能夫鬻其妻,父弃其子,易子而食,析骸而炊,惨不忍睹。

在此山河欲坠危难存亡之际,一批英雄人物崭露头角──

有道是:

恨天地仁义不施,

斗权势无情残酷,

旧社会剑断刀折,

新乾坤再建浮屠。

由各郡组成的民变军攻破了景山,废死了陶幽王,紧接着他们北上与大将军阮玉阳所率领最后的长城铁骑合兵一处,在平定关血战强悍的北狄满教。

在最后夕阳西下之时,天地一片血红,烟火散尽,英雄无归,从此平定关又被称为红霞关。

此后陶朝皇族趁乱再掌兵权,将新朝迁都至鳌山,但是已无力对付九州万民,为了安抚众人,从此天下设一朝九郡,新朝只对鳌山京畿一带直接管理,其他九郡可各掌军马,每年只需按时纳贡,三年一次会聚京都。

平定关大战后十年,为阻挡新兴的稻罗国的海上侵扰,长白郡主府搬迁乌骨山,改为乌骨郡。

再过二十年,满教联合大白高国再度入侵,大青郡不敌,退至贺兰山,陶朝天子得知之后,命各郡合力击溃满教,除去大青郡收复失地改换为贺兰郡外,崆峒郡追击大白高国,一举安定陶朝西北角,从崆峒迁至天山,改为天山郡,与贺兰郡互为掎角之势,提防北狄再度入侵。事后,为了统一对外军事,但凡对外出兵,皆需上报至鳌山,由陶朝京都派人统一调配附近各郡兵力,一同出战。

之后,陶朝循“老子治国之术”,休养生息,再度开启了五十年盛世,天下瞩目,万国来朝。

“‘英雄铁骑入平定,披甲连关万里喑。日月颠倒改天命,天地红霞景再兴。’这首打油诗啊,讲的就是当年陶朝的生死大战。”

景正贞来到福居客栈,扔给小二一锭银子,把缰绳递给了小二,交代几句后,环顾四周,看见一个说书人坐在客栈大门左侧,弯腰前伸,绘声绘色像众人讲诉百年前的平定关大捷的故事,也不知几分真几分假,但是从周围几桌座无虚席,众人引颈而望来看,倒是有几分口才。

景正贞隔开了一个桌子,吹了吹长凳上的灰,面对着说书人坐下,手衬在桌上,饶有兴致听着说书人说着皇宫内听不到的戏文。在小二端上茶水和猪肉冷盘之后,景正贞转头看向门外的烈烈炎日,日光反射在地面上引起阵阵浪涛,尘土似乎也更加活跃了,远方似乎有什么东西朝这边快速袭来。

“是啊,鳌山陶朝也已经承平一百年了……”景正贞想着,看着远方一白色小虫日渐变大,“啧,这样的天气,居然有人徒步前来,真是有毅力。”

荆山地处京畿和齐云郡的交界处,西北多高山,东南地势低平,天气多炎热,水源却不充足且南下多重镇,是故没有什么人愿意在这荒凉地方开垦,若不是这是南来北往的交汇处,尚且有经商的路过歇脚,恐怕连说书人都不会有一个,但是既然远道而来,大多都是骑马或是趁着早上和傍晚清凉时间徒步,现在这个时间点徒步的人,若不是真傻便是有真功夫傍身。

“小二,来壶绿茶和几盘素菜,多放点辣椒。”一股热气在景正贞旁边散开,但这刚一开口,便让景正贞刚喝进去的茶水喷涌而出。

“怎么,阁下是中暑了吗?”白衣男子扬了扬眉,放下了遮挡的金丝扇,甩了甩后,换了一只手持扇,边朝景正贞那边扇风边询问道——他真的不想让这肮脏的空气污染到自己。

“没事,只是,没听说过在素菜里面加辣椒的。”景正贞掏出绣帕擦了擦嘴,然后继续给自己倒了一杯绿茶后,缓声说道。

“哦,看来阁下久居深宫,应当多出来走走。”白衣男子摆弄着茶壶,给自己倒上了一杯绿茶,低头品茗,这路边的茶水和白水毫无区别,真是费了银两,还好师父不在身边,不然又要唠叨了。

景正贞稍微直起身子,右手不自觉地摸了摸身上的腰带。啧,以后还是要把耀眼的东西收起来,不然总是被人看扁。

“在下景正贞,敢问阁下尊姓大名,在下有意结交,不知可否透露一二。”景正贞虽然之前被嘲讽地有些抬不起头,但想道能够炎日之下踏步而来,定不是凡人,再加之刚出宫门,日后也需要结交各类豪杰,所以厚着脸皮打扰白衣男子。

“赵静野,”白衣男子收起扇子后再次甩开,遮住半边脸,笑着说道,“峨嵋郡人士,日后相遇还请贵人多多扶持。”

啧,虽然知道自己仍然免不了被嘲讽一番,但是只露出上半脸的赵静野让景正贞似乎有些熟悉,好像在哪见过。之后正好也打算前往峨嵋郡,景正贞向赵静野询问起峨嵋郡一些风土人情。

赵静野边跟景正贞描绘着,边看向远方。

战端不易轻启,赵静野是知道的,但不知道这天下会有多少人又会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家破身亡,流离失所,但愿如同师父所说的,这是开始,也是结束。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4 0:12:0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