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大明对比:这个太孙太毒了! 【22】谁赞成?谁反对?方孝孺:我反对!

从本章开始听

看着迟迟没有开口的朱允炆。

老朱的眼底中也透露着一丝玩味。

终于。

挣扎斟酌一番之后的朱允炆。

开口了。

“回禀皇祖父。”

朱允炆拱手道。

“孙儿觉得朱胤文所说卫所赈灾之法,乃是强军强国之法。”

“此计不仅能彻底解决我朝赈灾贪墨之患,更是能一举将我超百万卫所士卒打造成一支真正的强军。”

“孙儿不才,恳请皇祖父纳谏此策,在我大明施行!”

最终。

朱允炆还是没让老朱失望。

说出了那个他最想听到的回答。

闻言。

老朱轻点了点头。

暗自心道。

‘不错,这才是咱的好大孙。’

‘才智不足,咱可以容忍,但若是为了一时的脸面之争,罔顾天下大事,那才是咱最容不得的。’

老朱心中松了一口气。

觉得自己没看错人。

随即。

看向殿下群臣。

“太孙以为此计甚好,可在我大明施行。”

“你们觉得如何?”

还能觉得如何?

老朱这话问的明显就是有意如此了。

谁还敢反对?

于是乎。

众臣山呼‘陛下圣明’‘太孙所言极是’‘臣也复议’。

一片赞同之声。

老朱见状。

点了点头。

随即就想将此事定下来。

可这时。

群臣之中。

忽然有一人站了出来。

疾步行至御阶下。

“臣觉得不妥!”

这一声‘臣觉得不妥’。

分外显眼。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定睛一看。

哦~~~

原来是他啊~~~~~~

.................

此人是谁?

只见此人中等身材。

面容清矍。

35岁上下的年纪。

一袭青袍官服。

按照大明官服制度。

五品至七品穿青袍。

此时。

在这广场之上。

此等品阶的官员不说多如牛毛。

至少也是多如猴毛~~~

丝毫没有存在感的。

但是他不同。

一见到他。

前排的大员勋贵们。

都是一副‘原来是你’的表情。

可见此人有极高的知名度。

为何?

全因他的名字——方孝孺!

方孝孺。

此人并不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

而是通过推荐进入的官场。

洪武十五年时。

朱元璋亲自召见方孝孺。

觉得此人举止端正。

于是对朱标说:这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才,你可以一直用他到老。

当时。

方孝孺才25岁。

获得老朱如此评价。

一时风头无俩,名声大噪。

可就当所有人都以为他就此要平步青云之时。

老朱却只把他送回了家。

并未录用。

十年后的洪武二十五年。

方孝孺再次被举荐。

这次老朱依然还是不吝夸赞。

可是到了末尾又是一句:现在还不是到任用你的时候。

就随便给了个国子监教授的讲学的职位,把他打发了。

——由此可见,虽然只是见了两面,但老朱已经很清楚这位兄台是个什么货色,腐儒、死读书,教书行,但是出来当官?不可,只夸品行而不论才干已经说明了一切,但是奈何老朱怎么都看不上的‘人才’,最后却被朱允炆当成了宝。

因此。

虽然不是什么朝中大员。

但因为老朱的这两次夸赞,方孝孺的名声享誉天下,被认为是当代大儒,在场没有几个人是没听说过他的。

于是一见他出列。

众人才有这样的反应。

....................

听到方孝孺反对。

老朱一时间也有些好奇。

“方教授。”

对于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儒。

老朱还是有些尊敬的。

他问道。

“为何不可?”

见状。

众人的目光都汇聚过来。

想要听听他能说出什么理由。

值得在这么大庭广众之下,出这样的风头。

众人的如何好奇。

暂且不提。

就单说一人。

此时是有些欣喜的——那就是朱允炆。

要说此刻谁最希望老朱能放弃朱胤文的这卫所赈灾的办法。

必须朱允炆莫属。

然而。

别说能找出反对的理由了。

就算是找出了。

出于身份。

他也是不好当众提出。

以免落下个气量狭小的不雅名声。

所以。

当看到方孝孺站出来反对。

朱允炆心中是既兴奋又欣喜又感动!

兴奋欣喜的是。

若是能真能说服老朱放弃。

这对他是最有益!

而感动的则是......

方孝孺身居教授之职。

这并非他的职责。

而且。

就算是真的觉得此计不行。

也没必要在此时当众驳斥。

大可在日后上书。

陈明利害。

以免落得个出风头、沽名钓誉的匪议。

那么他选择出这个‘风头’就只有一个可能——这是为他分忧啊!

“他日继位,孤一定要重用此人!”

原本就很笃信方孝孺那一套‘克复周礼’的治国之道的朱允炆。

此刻是越看他越觉得顺眼了。

....................

方孝孺先是不动声色的瞥了一眼朱允炆的神色。

心中一喜。

——谁说大儒就没有功名利禄之心?他知道自己在老朱手上是不可能受到重用了,所以现在不遗余力的讨好太孙,让他看到自己的忠心!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才会如此莽撞的站出来。

眼下。

他知道自己的第一步目的已经达到。

于是......

怎么说出个一二三五六,证明自己是真的有理由,而不是沽名钓誉,就是眼下最重要的。

不过好在他心中早有想法。

略微斟酌了一番措辞。

便胸有成竹的开口。

“陛下容秉。”

他朗声道。

“太孙殿下说的不错,此计确实是强军强国之计,若是在我大明施行,有百利而无一害。”

“然而,圣人曾云,治大国若烹小鲜。”

“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

“治国之道亦然。”

“躁而多害,静则全真。”

“故其国弥大,而其主弥静。”

“治大国者当无为,为之则民伤......”

方孝孺慷慨奏对。

引经据典,一口的之乎者也,层出不穷。

百官倒是还好。

毕竟能站在这里的。

可没有几个丈育。

倒也还听得懂。

可是老朱就没那么......

这位泥腿子出身的皇帝虽然在干事业后狂补文化课。

简单的一些圣人这圣人那的。

他能做到无压力。

可是像现在这样......

抱歉,你说啥?

于是乎。

大眼瞪小眼的。

老朱盯着方孝孺。

直到他长篇累牍的终于结束。

直截了当的问道。

“方教授你就直说吧,为何觉得此计不妥?”

方孝孺也没墨迹。

两手一摊。

“没钱~”

早这么说不就完了!

老朱恍然大悟。

而随即。

却也是眉头一皱。

这小方说的......确实啊!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6 2:48:23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