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第九章 李恒的决定,应天府朝会

从本章开始听

“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不过,他怎么没考虑叫你小鱼呢?”

李恒好奇地问道。

“这个嘛,我也不太清楚。”

清浅笑着回答。

“哦,对了,你刚才说是你一直在照顾我吗?”

“没错哦。”

清浅在品尝着手中的残余饼干时回应道,“应该是在十几天之前吧,我父亲从山中狩猎归来,你就被人带到了这间小屋。这间小屋其实是我们村里的猎人们为了方便上山打猎、晚上不回家而搭建的临时住处。”

“当初看到你时,你满身是血,处于昏迷状态,听说你是从后山悬崖失足跌落。”

“那个人给你处理了伤口,并留下了一些药,然后让我爸爸帮忙照看,接着就走了。我爸爸是个经验丰富的猎手,他自己在山里受伤时也会处理,所以他稍微懂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

“后来药效用尽,爸爸就到山上采了些草药给你敷上。之后,他就让我每天上山一趟,给你更换草药,喂你喝点稀粥。”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李恒由衷地表达感激之情。

这些人都是他的救命恩人啊!

他感慨自己命大,从悬崖摔落受重伤,没有专业医疗救治,仅靠山里的草药和稀粥就能康复,真是不可思议。

在大城市里,这种伤势可能早就住进了ICU,不仅需要高昂的医疗费用,而且还不一定能治好。

“你太客气了。”清浅脸上笑靥如花。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俗话说得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她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

“对了,你家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吗?”

李恒想起了刚才那碗野菜。

“嗯,本来还有一些的……”

清浅开始说道,但突然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犹豫是否继续说下去。

然而,李恒已然洞悉了真相。

他意识到,在自己失去意识的那些日子里,无法食用野菜,唯有依靠易于下咽的稀粥维系生命,而那份稀粥,却耗费了这个家庭本就存粮不多的粮食。

在这个家庭中,他们并未对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吝啬他们珍贵的大米——那就是李恒。

当李恒想到这一切,他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

这里的村民,他们的淳朴与善良,真是让人感叹!

这一切使得李恒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他要留下来,教育村里的孩子们,帮助他们打开视野,引导这个村庄走向一个更好的未来。

尤其是那个名叫清浅的小女孩,她耐心地、无微不至地照料了自己长达十余日。

他甚至消耗了他们家本就稀缺的口粮,使得她连充饥的野菜都难以保障。

“你的父亲在哪里?”

李恒渴望向她的双亲表达他由衷的感激。

“他去山上狩猎了。”

清浅回应道。

“归期尚未可知。”

“那你妈妈呢?”

“她离开了。”清浅简单地说。

“离开了?”

李恒感到震惊。贫困山区的妇女,只要有条件,都不愿意嫁到深山里。甚至有些已经嫁人的妇女,一有机会也会离开大山。

没想到她家的情况也一样。

“嗯。”清浅点了点头。

“你平时是怎么照顾自己的呢?”

“饥了就往林间寻觅些野果充饥,闲暇之余便同村里的孩童们嬉戏。”

清浅回应道。

“你们都喜好哪些游戏呢?是跳方格还是拣小石?”

两人交谈甚欢,气氛分外和谐。身为教育者,李恒深知与孩子们建立亲昵关系的诀窍。

“哎,还未曾问及,你叫何名字呢?”

清浅抬起头,好奇地打量着他问道。

“我是李恒,来这里作为支教老师。”

李恒答道,“我想,不出几日,我便可以开始教导你们读写文字了。”

“你是一位老师!?”

清浅顿时瞪大了眼睛,立刻站直了身体对李恒充满了敬意。

她不知所措地把双手背到身后。

在古代社会里人们对教师这个职业非常敬重。

尤其是学童们对待老师比对待自己的父母还要敬畏。

“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拘谨了?我又不会吃人。”

李恒笑着说道,“我们刚才不是聊得很好吗?”

“李老师,您刚刚提及要指引我读书写字嘛?”

稍过片刻,清浅才攒足勇气发问,“但我是个女孩呀。”

“谁说女孩子就不能钻研学问了?”

李恒的面容转为凝重,“现在已是2024年,这个村落里怎会还有女孩子不能求学的过时偏见?我们得更新这种观念!”

“啊,啊。”清浅似乎有些惊愕,蓦地,她快步走向桌前,捧起桌上的茶碗说道,“老师,天色不早了,我得归家了。”

“回家的路上要留心。”

李恒起身,递给她一包压缩饼干,“收下吧,这是给你的。”

“不不不,我不要。”清浅推辞道。

“你忘了我们之前的礼尚往来了吗?”李恒微笑着说道。

“可您是一位老师啊。”清浅回答道,有些手足无措。

李恒直接把饼干塞到她手里:“快点回家吧,天要黑了。”

清浅犹豫了好一会儿,突然拿着饼干转身跑了出去。

李恒无语地走出小屋,看着清浅小小的身影迅速消失在山路上,他只能祈祷她能在天黑之前平安回到村里。

他仔细往山下看去,发现山脚下隐约可见一些房屋的轮廓。

原来自己现在并不在村子里,而是位于半山腰的临时小屋中。

山林茂密,道路崎岖险峻,从这里走到村子里恐怕需要好几个小时的时间。

李恒曾在山区支教过,深知山区的险恶环境,而大多数城市居民却只对山区美丽的风景有所了解,并不清楚其中的危险。

“希望她能在天黑前赶回村子。”

李恒默默地祈祷着,因为夜晚的荒山野岭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可能会有豺狼虎豹出没,甚至可能有毒蛇从草丛中窜出。

李恒曾在山区执教,深知其环境的艰险,然而现今的都市人,却多只见到山间的秀美而不知其背后的艰难。

又过一日。

应天府,朝堂之上。

“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稳坐龙位,身着尊贵的龙袍,头戴冕旒,不怒自威,尽显皇者霸气。

众臣礼拜后,朱元璋开口道:“伯温。”

“臣在。”刘伯温应声出列。

尽管朱元璋已认定李恒是个奇才,但身为一国之君,他做任何决策都需深思熟虑,不能仅凭一次对话就深信不疑。

前日与李恒一席长谈,确实让他深感震撼,但夜深人静之后,他又逐渐恢复了冷静。

因此,李恒所提的理论,他需要与群臣共同商讨。

毕竟,治国理政并非儿戏。

“伯温啊,你通晓历史,说说看,历史上的各个王朝都存续了多久?”

“启禀陛下。”

刘伯温不假思索地回答,古代杰出的文人学识渊博,对古籍经典了如指掌。

“秦朝十五年,西汉二百一十年,东汉一百九十五年,唐朝二百七十四年……”

朱元璋听后,语重心长地对群臣说:“我常常想,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都是一代明君,他们的朝代都曾开创过百年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但为何这两个王朝,也像历史上的其他王朝一样,存续不到三百年就灭亡了呢?”

“我虽然也是开国皇帝,但也不敢自称能比唐太宗、汉武帝高明多少。咱不希望大明朝也重蹈历代王朝的覆辙,区区三百年便覆灭!”

“你们说说看,历史上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想法,尽管畅所欲言。”

一众文武大臣听后相视一眼,感觉朱元璋今天的问题颇为深奥。

武将们保持沉默,装作没听见。他们大多是只会领兵打仗的武夫,读书不多。

这种高深的历史问题,他们无从回答。

而文臣们则小声议论起来,内心有些激动。他们精通古籍经典,对历史了如指掌,如果能回答得让皇帝满意,升官指日可待。

现在,正是他们各展所长的紧要关头。

“陛下,臣有奏。”

李善长当先一步踏出朝列,“历代皇朝覆灭的深层缘由,多在于后世之君的沦丧。长期承平之后,后世帝王未曾体验开国艰难,容易沉溺于享乐、剥削百姓。”

“臣表示赞同。”

胡惟庸紧随其后。

“臣同样以为,此乃皇朝衰败的主因。”

大学者宋廉亦如此陈述。

“难道所有皇朝的衰败,都是因为后世的君主不贤吗?”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询问。

“然而据我所知,每个朝代对皇子的教育都极为重视。他们聘请当代名士作为皇子之师,皇子们也求学若渴。”

“但即便如此,他们最终还是走上了衰败之路,这究竟是因为名师教导无方,还是所有末世之君都如此不堪造就?”

“这……”朱元璋的反诘让满朝文武无言以对。

“陛下,臣以为末世之君天生便愚昧难化,无论何等名师都难以教化。”

李善长陈述道,“古籍有言:‘狼子野心,本性难移。’有些人天生便包藏祸心。若这样的人执掌国家,即便名士日日以圣贤之道训诫,也难以改变其本性。他们一旦登基,便会亲佞远贤,视百姓如蝼蚁。”

“此等君主,势必会招致天怒人怨,民众将群起反抗。”

言罢,他又补充了一句。

“既然末世之君都如此不堪教化,那他们当初又是如何被选为储君的?难道选择他们的先君都目光短浅?”

朱元璋显然对李善长的回答很是不满,“历代开国君主多智勇双全,血脉岂会低劣。但为何三百年后,他们的子孙却如此不堪?”

“若只是孤例,尚可理解为偶然,但每个皇朝都如此,便显得蹊跷了。”

一众文臣听后,霎时陷入了沉默,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李善长先前的回答,实则是历代史学家与大学者们广为接受的观点,也是他们欲表达之意。

然而,这一观点不仅未获朱元璋的认同,反被批驳得体无完肤。

这让那些平日里自命不凡、学识渊博的文官们措手不及。

原本打算附和的人,此刻也不得不审慎地收回脚步。

群臣心中暗自称奇,朱皇帝的学识今日似乎突飞猛进,竟能反驳历代史学家与大学者的观点。

回想往昔,他的学问似乎并不出众。

“这些末世之君都是灾星降世,他们的出现,注定要为朝廷带来灾难,这与先君的抉择无关。

他们来到人世,专为祸乱朝纲。”

李善长额头上渗出了冷汗,“例如王莽篡汉便是例证。”

“想当年,汉高祖斩白蛇起义时,那白蛇升天诉说冤情,随后转世为王莽,便是为了报前世被斩之仇。”

“白蛇当初被汉高祖斩为两段,因此汉朝因王莽而一分为二,成为了东汉与西汉。白蛇为‘蛇’,而王莽之‘莽’与‘蟒’相通,所以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陛下,此事千真万确。”

刘伯温接口道。

“唐太宗晚年忧虑唐朝会衰败,于是就此事咨询当时的名相士袁天罡。袁天罡回答道:‘猪上树时大唐亡。’果不其然,不到三百年,朱温便灭唐建梁,史称后梁太祖。由此可见,袁天罡所说的‘此猪’并非真正的猪,而是指朱温。”

“你们的意思是,历代皇朝的衰败都是天数,非人力所能改变吗?”

朱元璋冷冷地问道,“如此看来,我大明也终将难逃此劫了?”

李善长和刘伯温闻言,顿时汗流浃背,惊恐不安。

李善长慌忙跪倒在地:“臣绝无此意!”

“陛下,臣可保证,我大明绝无此等劫数!”

刘伯温也跪了下来,几乎是嘶吼着说道。

“我大明必将万古长青、永世传承。”

陛下今日的提问,简直是一道送命题!

朝堂上的群臣一阵战栗。

就凭刘伯温、李善长刚才的回答,朱元璋便能以大不敬之罪将他们斩首示众。

朱皇帝绝非善类,他行事不可谓不果断、冷酷无情。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5/14 10:09:12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