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辱我,我助曹,你哭啥 第9章 机关算尽,反被算计

从本章开始听

月色朦胧。

刘备率部疾奔于通往樊城的古道之上。

新野与樊城相隔两百里之遥。

加之携众多百姓同行,行程颇为艰辛。

关羽、张飞两位结义兄弟此刻未能并肩作战。

愈发显得时间紧迫,刻不容缓。

刘备心中唯有一个信念——

快!

更快!

再快一些!

身后,军师诸葛亮骑马紧紧跟随。

望着蜿蜒曲折、绵延不尽的人流,眉头微蹙。

他驱马靠近刘备,低声道:

“主公,按当前行军速度,抵达新野至少还需五日。”

“一日之间风云变幻,务必再加速。”

刘备却轻轻摇头,语气坚决:

“不可,这是百姓所能承受的极限速度。”

“队伍中不乏老弱妇孺,他们体力有限。”

“我们已将所有可用的辎重车辆分配给他们乘坐,但仍有不少年迈者徒步跋涉。”

“此行关乎生死存亡,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任何一个百姓因赶路而倒下。”

“否则,便是我刘备失职之责。”

目睹主公在危难之际犹坚守仁德,诸葛亮内心油然生敬。

此时,几骑来自新野的信使风驰电掣般赶到,高呼:

“报!大捷!”

“曹贼先锋曹仁果中我军之计,现被围困新野,遭受火攻,曹军伤亡惨重!”

“报!大捷!”

一名传令兵疾步而至,嗓音激昂。

“曹军援将张辽虽救出曹仁,却误入我军第二计。”

“现已被伏兵重重包围,陷入困境,损失惨重!”

“又报!大捷!”

另一名传令官紧跟其后,声音洪亮。

“张辽、张郃、曹仁三将再遭我军伏击,曹军折损兵力已超五成!”

刘备凝视着这群神采飞扬、斗志昂扬的传令兵。

他们的喜讯如同炽热的箭矢,一拨接一拨从新野战场飞驰而来。

原本紧锁的双眉下,

那久违的笑容终于如春日破冰般绽放开来。

玄德公回首望向身后蜿蜒如巨龙般的百姓队伍。

火把摇曳,映照出一张张疲惫却坚韧的脸庞。

再看向身边汗珠滑落、却目光炯炯的诸葛亮,刘备心头涌起一股暖流。

这些百姓得以生存,自己的大军亦觅得生机。

全赖军师那扭转乾坤的奇谋。

“承蒙军师相助,吾刘备终见匡扶汉室之希望曙光矣!”

刘备激动不已,盛赞之情溢于言表。

“此番大胜,实乃振奋人心!孔明先生智谋超群,不负‘卧龙’之名!”

他高声道。

“你若不鸣,则静如深渊;”

“一旦发声,必是雷霆万钧,震惊寰宇!”

“观曹操麾下猛将,个个英勇善战,未尝败绩,相较云长、翼德亦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面对先生之计谋,纵使他们是铁血雄狮,亦只能如稚子般任由摆布!”

“先生之连环妙计,环环紧扣,招招致命,实乃算无遗策,令人叹服!”

刘备的话语犹如乐章中的高潮,赞美之情淋漓尽致。

听闻主公的慷慨赞誉。

诸葛亮面泛浅笑,眸光中闪烁着满足与自信。

那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恰是他追求的境界——

他欲让世人皆知,未逢卧龙,天下动荡不安;

即便如今刘备身处逆境,得他诸葛亮辅佐,亦能迅速崛起!

与各路诸侯并驾齐驱!

此刻,胸藏谋定江山之略,首战告捷。

诸葛亮心中已描绘出一幅幅清晰的未来图景。

只需步步为营,依计行事,复兴汉室犹如探囊取物,指日可待。

然而,他知道,宏图伟业需稳扎稳打,眼前的难关尚待跨越。

诸葛亮紧握马缰,催马疾行。

面上强挤出的一丝微笑难掩内心的紧迫。

他谦逊道:

“主公谬赞,亮所献之策仅是寻常之计,何足挂齿。”

“若真能料事如神,断不至于令主公率众投靠刘表。”

刘备闻此言,心中熨帖,面上笑意渐敛。

诸葛亮的眉头再度紧蹙。

忧虑之色浮上脸庞。

“尽管新野连番告捷,但我们仍不可掉以轻心。”

“现有计谋并非无懈可击,最大的短板在于兵力不足。”

“倘若曹操识破虚实,调遣精锐骑兵直扑而来。”

“我们携众多百姓行进,恐将难以抵挡,陷入灭顶之灾!”

在诸葛亮话语落下的瞬间。

原本内心忧虑重重的刘备陡然感到一阵揪心的紧张。

他闭目凝思,脑海里赫然浮现出一幅疾风暴雨般的骑兵冲击战阵的画面——

铁骑如潮,气势磅礴!

若此情景成真,他们这仅有的兵力恐将遭受灭顶之灾!

更让他痛心的是,那些抛家舍业、一心信赖他的新野百姓也将面临家破人亡的惨剧。

届时,他又如何能坦然面对这些无辜民众?

又如何去面对那些曾誓死跟随自己、共度风雨的将士们?

一念至此,刘备心跳如鼓,背脊阵阵发凉。

正当刘备陷入深深的惶恐之时。

诸葛亮语气温和却又坚定地转折道:

“主公勿忧。”

他分析道。

“曹仁、张辽、张郃三位骁勇大将此刻困于新野城中。”

“曹操必急于施以援手,故而才会连续派遣兵马前来。”

“再者,曹操生性多疑,对新野地形必然陌生,不会轻易冒险追击。”

“综上所述,我断定曹操绝无可能遣军追袭。”

闻听此言,刘备内心的恐慌情绪稍有缓解。

但一抹挥之不去的隐忧仍在他心底潜滋暗长。

倏忽之间。

一股短促且规律的震动自足下传来,仿佛一支铁骑正在急速逼近。

刘备抬眸远望。

只见一道灯火连绵的骑兵队伍正风驰电掣般向他们疾驰而来。

借助微弱的火光。

刘备辨认出前方领军者乃是一位长髯飘飘的将领。

刘备紧锁眉头,竭力压制住心中的忐忑。

高声询问:“可是三弟?”

然而,回应他的并非期待中的亲切呼唤。

而是一声犹如晴空霹雳、猛虎咆哮般的冰冷怒吼:

“夏侯渊在此!”

这一声震耳欲聋的呼喝,宛如黑暗夜空中猝然炸开的惊雷。

震撼了整个静谧的驰道,使刘备的心瞬间跌入冰窖。

森冷寒意沿着脚底直冲头顶,全身汗毛瞬间倒竖。

豆大的冷汗沿着额头滑落。

虽是汗水,却冷得如同冰水浇身,让刘备顿感寒彻骨髓。

夏侯渊这一声怒吼。

吓得刘备心胆俱裂,心脏仿佛漏跳一拍。

手中紧握的缰绳也不由自主地收紧,干燥的手心瞬间被冷汗浸湿。

刘备心中暗叹:

“怕什么来什么!”

当视线捕捉到那渐行渐近的骑兵队伍时,他的心早已提到了嗓子眼。

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

“是三弟!”

“一定是三弟凯旋归来!”

“只能是三弟!”

然而。

理智告诉他,最担心的情况或许已经发生。

果不其然。

出现在视野中的并非三弟。

而是曹营悍将夏侯渊,以及他率领的曹军铁骑!

“勒紧缰绳!兵士护阵!首要保护百姓!”

刘备面色苍白,嘴唇微微颤抖。

待惊魂甫定后。

他立刻调转马头,纵马疾驰于军中。

嘶声高呼下达紧急指令。

尽管麾下兵力有限,但皆是训练有素之士。

命令一经传出,将士们迅速行动起来,严阵以待。

随着一道严令疾驰而至,士兵们犹如潮水般迅速散开。

形成一道坚实屏障,将新野城内惶恐不安的百姓紧紧庇护其中。

他们本已因背井离乡而战栗不已,此刻更是陷入无尽恐慌。

此起彼伏的呼喊、疑惑与悲叹交织成一片凄厉的交响乐。

弥漫在战火纷飞的空气里。

“军爷!军爷!莫不是敌军已经杀到跟前了?!”

一名老者嗓音颤抖,眼神中满是绝望。

“诸位将军务必力克强敌,保我等平安哪!”

一位妇人紧搂着怀中的幼儿,泪水涟涟,祈求般的呼唤。

“唉,早知今日,当初说什么也不离开那片熟悉的土地。”

“逃过了新野的大火,却要命丧这荒山野岭,死后怕是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一个男子低垂着头,言语间尽是无尽的哀愁。

生逢乱世,百姓之命如草芥,苟活已是最大的奢侈。

此时此刻。

敌军铁骑汹涌而来,不知又有多少无辜生命将在顷刻间化作尘土。

看着眼前这一幕。

刘备的心仿佛被利刃刺穿,滴滴殷红的痛楚在胸腔内翻涌。

然而,当前首要之事,便是带领众人冲出这重重包围。

刘备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

驱马直抵诸葛亮身边,神色严峻地询问:

“军师,当下局势,我等该何去何从?”

然而,此刻的诸葛亮内心却被一股强烈的震惊所席卷。

他无法接受,曹操竟真的派遣兵马强行冲击阵线!

这怎么可能?

自己的计策丝丝入扣,环环相连。

犹如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曹操牢牢困住。

此刻,曹操理应焦灼万分。

急于解救被困的曹仁等人,怎会突然发起如此攻势?

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差错?!

诸葛亮心绪难平。

按照原计划,火烧新野、连环设伏,步步紧逼。

迫使曹操三员大将相继陷落。

从而将曹军主力吸引在新野战场,为己方争取宝贵的撤退时间。

纵然曹营之中不乏智谋之士。

或许能识破其计,但以曹操素来的多疑性格,必然会对任何行动反复权衡。

荆襄之地山峦起伏,道路曲折险峻,正是伏兵的最佳藏匿之处。

经历数次挫败的曹操,必定对此类追击心存忌惮,担心再度踏入陷阱。

按理推测,待他察觉异样并做出应对,至少需耗费数日之久。

届时,主公一行早已安然抵达樊城,依城固守,立于不败之地。

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

曹操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他在构建连环计时,恰恰是利用了曹操的多疑特性。

无论火烧新野成功与否,都不至于在此处栽跟头。

多疑之人,性情岂能轻易改变?

更何况是曹操这般雄主,更不会轻易摒弃自身特质。

这其中究竟有何玄机?!

究竟是什么缘故?!!

难道……曹营中竟有高人洞悉了自己的布局?!

这个念头甫一浮现在脑海,诸葛亮不禁瞠目结舌,双眸圆睁。

连他自己都感到无比震惊与不可思议。

水镜先生门下弟子虽众。

真正能名震一方者,唯“卧龙”、“凤雏”二人而已。

普天之下,能窥破自己精心布置的谋略之人,恐怕仅此一人尔。

那就是凤雏!

然而凤雏并不在曹营之中。

到底是谁?!

是何方神圣?

曹营中那位洞悉我计谋的高人,究竟是何许人也?!

若仅是计谋被识破,诸葛亮尚不至于如此震惊。

让他内心惊疑难解的是。

在赵云、张飞、关羽三位猛将被困新野之际。

竟能力劝曹操放弃眼前战场,毅然率军追袭主公之人。

曹营之中,除了郭嘉,无人能及!

不仅因其天纵奇才,更在于曹操对郭嘉的无比信赖。

自郭嘉仙逝后,曹营再无谋士能如他一般赢得曹操毫无保留的信任。

究竟何人,竟有这般能耐说服曹操暂时舍弃新野之战,转而对主公穷追不舍?!

诸葛亮愈思量,眉头愈发紧锁。

他抬眼望向远处火光中疾驰而来的夏侯渊身影。

在孔明的眼中,那些并非单纯的铁骑。

而是曹营中那位洞察其谋、力挽狂澜的智者。

正居高临下,戏谑地嘲笑着他,仿佛在言道:

“即便机关算尽,终究不过如此。”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1 22:42:14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