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第172章 冯奉世

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叶还生 军事历史 | 人文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20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贾捐之和杨兴这俩哥们儿,关系可是铁得不能再铁了。

贾捐之这哥们儿,老爱吐槽石显,结果呢,官位没捞到,皇上也不怎么待见他了。

反观杨兴,就因为有点儿小聪明,被皇上宠得跟个宝似的。

有一天,贾捐之就神秘兮兮地跟杨兴说:

“嘿,兄弟,京兆尹的位置空出来了,要是我能见着皇上,推荐你上去,那这京兆尹的宝座,你坐上去就稳了。”

杨兴一听,乐得嘴都合不拢,立马回赞:

“捐之啊,你这文笔,简直了,写出来的东西让人看了都想拍案叫绝。你说话更是风趣得让人捧腹大笑。你要是能当上尚书令,那五鹿充宗可就得退居二线了。”

贾捐之听了这话,心里那个美啊,就甭提了,说:

“我要是能顶了五鹿充宗的缺,你杨兴再坐个京兆尹,那咱们可就风光了。

京兆尹是地头蛇的头儿,尚书令是百官的头头,咱俩这么一搭配,天下还不得大治啊,咱们的前途可就一片光明了!”

可是啊,贾捐之这吐槽石显的毛病就是改不掉。

杨兴就劝他了:

“石显现在可是大红人啊,皇上信任他得很。

咱们想要往上爬,就得听我的,先跟石显拉拉关系,这样才能有机会啊。”

于是呢,贾捐之和杨兴就一起写了个奏折,把石显夸得天花乱坠,说他应该被封为关内侯,还建议把他的兄弟们,都塞进朝廷去混个一官半职。

同时呢,他们也没忘了给杨兴美言几句,说他可以试试京兆尹这职位。

这事儿,不知怎么就传到了石显的耳朵里,他立马就跑去跟皇上打小报告了。

结果呢,皇上一听就火了,直接就把杨兴和贾捐之扔进了大牢,让石显去审他们。

最后石显上奏说:“杨兴和贾捐之这俩货,心怀鬼胎,互相吹捧推荐,想要占高位,这就是在骗皇上啊,真是胆大包天!”

就这样,贾捐之被判了个死刑,杨兴也被剃了个大光头,戴上刑具去做苦力了。

这事儿说起来啊,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

司马光那老爷子曾经说过,正直的人要是去挑战邪恶势力,那心里可得掂量掂量,看看自己有没有胜算。

嘿,您说,要是邪恶跟邪恶干上了,那不得闹个天翻地覆,能有啥好结果呢?

咱们再聊聊那位清河王的事儿。

您猜怎么着,他被调到中山去当了个中山王。

那时候啊,匈奴那边有个呼韩邪单于,他们那儿的人口可是越来越多了,周边的野兽都快被他们给打绝了。

这单于啊,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挺牛的,压根儿就没把郅支放在眼里。

他的那些大臣们呢,也都撺掇着他回北边儿去。

过了没多久,这单于还真就带着他的人马回北边儿了,老百姓们也都慢慢地归顺了他,他的国家也就这么安定了下来。

转眼间呐,就到了汉孝元皇帝上位的第二年,也就是永光二年。

那年春天呐,二月份的时候,皇上就大赦天下了,这可真是让天下人都乐开了花啊!

就在二月五号那天,韦玄成这哥们儿就从一个小小的御史大夫,一下子就被提拔成了宰相;

那个右扶风郑弘呢,也跟着升了官,当上了御史大夫,这可真是双喜临门啊!

然后啊,三月初一那天,还出现了日食,这在古代可是个大新闻啊,人们都觉得这是老天爷在给他们啥暗示呢。

等到夏天六月的时候,皇上又进行了一次大赦,这可真是让老百姓们感激涕零啊!

皇上还特地找来给事中匡衡,问他这地震啊、日食啊,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匡衡就给皇上写了个奏折说:

“皇上啊,您可真是太厉害了,努力为咱们国家打造太平盛世。

您对老百姓可真是好啊,连年大赦,让他们都有机会重新做人,这真是国家的大幸啊!

不过呢,我看这大赦之后,坏人还是那么多,犯罪率也没咋降。

有的人今天刚出狱,明天就又犯法了,这是为啥呢?

我觉得吧,这都是因为社会风气不好,大家都太爱钱了,不重视道义,就喜欢追求享乐。

亲戚之间的关系都疏远了,反而跟利益相关的人打得火热。

这种情况啊,哪怕一年大赦好几次,也改变不了。

要我说啊,咱们得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社会风气。

朝廷啊,就像是盖墙的模版一样,得给老百姓树个好榜样。

要是朝廷里的官儿们天天瞪眼睛吵架,那老百姓也会学着争斗;要是上面的官儿们玩弄权术,那下面的人就会有反抗的心思。

所以啊,治理国家的人啊,最得注意的就是要倡导啥。

只要让有贤能的人当官儿,让能干的人好好干活儿,朝廷里重视礼仪,文武百官都互相尊敬、互相谦让,那道德行为就会从内心里产生,然后影响到身边的人。

这样一来啊,老百姓就知道该学谁了,不知不觉中,好事儿就会越来越多啦!”

哎呀妈呀,匡衡这番话啊,可真是说到了点子上。

可是啊,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咯!

这改变社会风气啊,得靠大家共同努力才行呢!

话说啊,《诗经》上都讲了,商朝那阵子,他们首都的范儿可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简直就是时尚界的风向标,谁都得模仿一把。

可现在呢,瞅瞅咱们大汉朝的长安城,虽然皇上老爷子亲自在这儿搞思想教育,但这社会风气咋看咋像城乡结合部呢?

各郡、各封国的哥们儿来到首都,本来是想学点高大上的东西,可最后咋都学成了挥霍无度的土豪呢?

所以啊,这思想教育的大本营,也是塑造社会风气的重中之重,得赶紧抓起来啊!

我曾听说啊,天上和人间那可是有着不解之缘的,精气神儿都是相通的,善恶也是相互影响的。

下面一有点风吹草动,上面就能看出点名堂来。

月亮姐姐一变身,连石头都能蹦跶起来,那就是地震了呗;

太阳老哥一耍脾气,光芒都被他遮住了,那就是日食了嘛。

还有水灾、旱灾这些倒霉事儿,都会排着队来凑热闹。

陛下啊,您可得小心点儿,别惹上天的警告,多心疼心疼天下的老百姓,省点儿钱,把国家制度给捋顺了。

多跟那些忠心耿耿的哥们儿亲近亲近,离那些心眼儿多的奸诈小人远点儿。

咱们得大力弘扬大仁大义,把这歪风邪气给扳过来,让高尚的道德先在京城里火起来,好名声传到国外去。

这样,大家的思想教育才算没白搞,礼仪谦让的美德也才能重回人间啊!”

刘奭皇帝一听匡衡这话,哎呦喂,可是高兴得不得了,立马就把匡衡提拔成光禄大夫了。

这匡衡可真是个有眼光、懂行情的人啊!

荀悦这哥们儿,可是个明白人儿,他就说了:

赦免囚犯这种操作啊,说白了就是临时抱佛脚的手段,跟正规的司法流程那可是八竿子打不着。

想想汉朝那时候,秦朝战乱之后,整个社会就像个大杂烩,老百姓们啊,几乎个个都有点儿小辫子。

要是真按法律来抠,那家家户户都得哭爹喊娘了。

所以啊,刘邦这老哥就聪明了,搞了个约法三章,然后大手一挥,大赦天下。

这简直就像是给社会来了个大扫除,把那些罪恶啊、污点啊统统扫干净,让老百姓们能重新做人,过上舒坦日子。

那时候的局势啊,也只能这么玩儿了。

可是啊,到了后来,这帮后人就把这制度当传家宝了,也不知道变通一下,这就有点儿out了。

惠帝、文帝那时候,其实大赦这事儿根本就没啥动静。

到了孝景帝的时候呢,七国之乱搅得人心惶惶,各种猫腻儿都冒出来了。

再到武帝晚年,那赋税压得人喘不过气儿,差役也多得让人头疼,盗匪也跟风似的起来了。

再加上那个皇太子刘据的破事儿,还有巫蛊之祸,老百姓们吓得脸都绿了,生活也过得苦哈哈的,找不着北。

等到刘秀这哥们儿上台之后呢,他就开始收拾这些烂摊子。

跟前朝比起来啊,他赦免罪犯这一招儿才是最六六六的。

这就好比是给大家发了颗安心丸,让老百姓们能喘口气儿,重新做人,过上舒坦日子。

所以啊,这赦免囚犯啊,虽然是个应急手段,但关键时刻啊,还真能救命呢!

话说啊,那年秋天七月,陇西的羌族彡姐旁种突然闹起了反,皇帝老儿一听到这事儿,急得跟啥似的,立马就把丞相韦玄成他们叫进宫里商量对策。

那时候,年年收成都不咋地,朝廷正为这事儿发愁呢,结果羌族又闹叛乱,这不是雪上加霜么!

韦玄成他们这些大臣们啊,一个个都像被掐了脖子的鸭子,不知道该咋办了。

就在这时候,右将军冯奉世站了出来,他说:

“这些羌族人就在咱们地盘上造反,要是不及时收拾他们,咱们还怎么震慑那些远方的蛮子啊?我愿意带兵去讨伐他们!”

皇帝一听,挺高兴,就问他要带多少兵马。

冯奉世想了想,说:

“善于用兵的人啊,不会一再兴兵,粮草也不会运输好几次。

所以啊,咱们得速战速决,别拖太久。

以前啊,咱们老是因为没估算准敌人的数量,结果损失惨重。

要是再三调兵,既浪费时间又耗费钱财,咱们的威严也都没了。

现在叛乱的羌族人大概有三万人,按理来说咱们应该用六万人的兵力去对付他们。

不过啊,这些羌族人手里就只有弓箭和长矛这些破烂货,咱们用四万人就足够了。

一个月内,我保证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可是啊,丞相、御史、还有两位将军都觉得:

“现在正是老百姓收获的时候,不能征集太多兵马。派一万人去守守就够了。”

冯奉世一听就不乐意了,他说:

“这哪儿行啊!现在天下饥荒,士兵和马匹都累得够呛了,守备和战斗力都不行。

那些蛮子本来就看不起咱们的边境官吏,这次羌族首领又带头叛乱。

咱们要是只派一万人,去分驻在几个地方,羌族人看到咱们兵力这么少,肯定得得瑟。

咱们要是出战呢,就会打败仗;咱们要是防守呢,老百姓又得不到救援。

这样一来啊,咱们的软弱就全都暴露了。

羌族人肯定会趁机联合其他种族一起反叛,到时候咱们需要的兵力可就不止四万了,而且钱财也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啊,与其少派兵而拖延时间,不如一次派足够的兵力迅速决战。

这样做的好处和坏处可是天壤之别啊!”

冯奉世那哥们儿,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可最后大臣们还是不买他的账。

皇帝老儿抠抠搜搜的,就给他多加了两千人马。

得嘞,冯奉世就这么带着一万二千人骑兵,浩浩荡荡出发了,美其名曰是去守边疆;

同时呢,还拽上了典属国任立和护军都尉韩昌,这俩得力小弟也跟着他去了。

他们一行人到了陇西之后,就各玩各的,分驻在了三个旮旯。

可是啊,韩昌先派了两个校尉去和羌族人练练手,结果呢?

羌族人太多太横了,两个校尉被打得落花流水,还把小命给搭进去了。

这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悲剧了!

冯奉世一看这形势,得,硬着头皮给皇帝写报告吧,详细汇报了地形和敌我双方的情况,然后请求皇帝再给他加三万六千人,说这样才能跟羌族人真刀真枪地干一场。

皇帝一看这奏章,鼻子都气歪了,但还是一挥手,又派了六万多人去增援。

这可是下了血本了!

八月的时候,还特地提拔了太常弋阳侯任千秋为奋武将军,去给冯奉世打下手。

这可真叫如虎添翼啊!

到了十月,所有的援兵都到位了,就在陇西集结。

十一月,他们一起向羌族人发起了总攻,结果羌族人被打得七零八落,斩首数千级,剩下的都吓得跑出了边塞。

哎呀,真是大快人心啊!

可就在战斗还没结束的时候,汉朝这边又急急忙忙地招募了一万士兵,还任命定襄太守韩安国为建威将军,准备再次出征。

这可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可是啊,他们还没等出发呢,就听到羌族人已经被打败了的消息。

于是啊,这群人就乐呵呵地打道回府了。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最后,皇帝下令让部分士兵留下来屯田,在要害的地方设防。

这事儿说起来可真是曲折啊!

不过呢,最后还是咱们汉朝大获全胜!

哈哈哈!要我说啊,这冯奉世也真是个人才,皇帝老儿最开始不给他人马,他还能打出这么个漂亮仗。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4 6:01:40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