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聚齐十六帝,合力救大明! 第三十八章 进退维谷的儿孙

从本章开始听

屋内死一般的寂静。

朱由校两个人的感觉,就好像站在悬崖边上一样。

进一步是万丈深渊,退一步也是如此,他们深深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进退维谷。

“你们放心,今天晚上的对话我们不会向外说,即便将来我真的找四弟谈的话。

我也不会把你们两个人说出来。

我很清楚,你们两个人在他的面前也是毫无抵抗之力,毕竟你们两人也是他的后辈而分。

作为后辈又怎么可能忤逆祖宗呢?”

朱标十分仁慈,语气柔和,让朱由校两个人放心不少。

朱元璋忽然起身打开了房门,随后叫来了太监在那里说道。

“你去把朱常洛给我找来,就说我有事情要找他,让他越快越好。”

太监不知何事,只能答应一声,一溜烟的跑走了。

一阵冷风吹到屋子里面,朱标起身想去关门,不过被朱元璋伸手阻止。

他让冷风吹着自己的身体,许久用低沉的声音说道。

“元末天下大乱,我苟活于乱世,本来没有想到起兵谋反,更没有想到当皇帝。

是命运把我推到了这个位置,及至后来建立了大明朝。

我活着的时候对各种的制度,都做了完善,目的就是希望大明朝能够万事永存。

我本来以为我的目的可以实现。

可当我来到这里之后,才发现我的想法大错特错。

一百多年的时间,你们就把大明朝搞成了这个样子。”

朱元璋的语气十分平静。

朱标几个人却如芒在背,几个人慌忙的跪了下去,朱元璋摆了摆手让他们平身。

“我没有怪罪你们的意思,毕竟怪罪你们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

我只是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今天的结果?

而想要找到原因,就必须要探究大明朝的各方各面。

因此我才迫不及待的,和朱标来询问这件事情。”

朱标向来以严厉著称,能够说这样的话已经是十分不易。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已经有一点点的心动。

朱元璋的语气此时却又变得严厉起来。

“而为了能够找到灭亡的原因,我是不惜一切手段的。

同时帮助我的人,我会认为他是我的朋友,他是我的亲人。

不愿意帮助我的人,我就认为他是我的敌人,既然是我的敌人的话,那么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朱元璋恩威并施,彻底的征服了朱由校。

“请太祖饶恕我们,我们确实有诸多的顾虑。

但您刚刚的一些话彻底的点醒了,我们现在就请您归座,我向您陈述答案。”

朱由校终于松口,这让朱元璋十分满意。

他让朱标关上房门,重新落座之后,眼神多了很多的慈祥。

“首先是朱雄,他很小的时候就归天了。

不过他并不是被人所害而是受了天花。

最后无药可治而死掉的,这一点我可以以我的性命做担保。”

朱由校有意在一开始的时候,把朱棣说的好一点。

这样的话,后面再把他那些无情的手段说出来的时候,太祖不至于这样的震怒。

这是他的一点点小心思。

朱元璋在听到这个话之后,缓慢的点了点头,最终轻轻的叹了口气。

“我最见不得的就是孩子英年早逝。

不过各人自有天命,早死不一定是坏事,晚死也不一定是好事。

算了,你们继续的讲下去。”

看到朱元璋反应十分的平常,朱由校也松了口气。

他看了看旁边的朱由检,示意他讲第二个。

朱由检无奈,只能够接过话茬。

“第二个朱允炆您就熟悉很多了。

在您活着的时候,您把他立为太孙,您驾崩以后他登基称帝,史称建文帝。

他按照您的意思开始削藩,这也才有了后来的靖难之役。

当然您肯定不会认为这是靖难,这就是赤裸裸的反叛。”

朱由检意识到自己说的话,有一点点的不稳妥,慌忙又拉了回来。

朱元璋知道这位后辈儿孙,有时候说话十分粗糙,也并未在意。

“你继续的讲下去,细细的讲一下,在他登记的这段时间里面。

都做了哪些的事情?”

朱元璋端起茶杯细细的品味了一番,感觉这茶多了很多的味道。

“朱允炆在登基之后重用文人,颁布了一系列比较好的政策,如果这些政策能够延续下去的话。

如果没有后来的靖难之役,百姓也许会过得不错。

不过后来由于那场战争,所有的政策都全部的停止了,太宗在成为皇帝之后,把这些政策全部的否定。”

对于这一点朱标并不感觉意外,他轻轻叹口气说道。

“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他打的大旗就是清君侧。

现在成功了,肯定是要把这些政策全部否定,然后把父皇的政策搬出来。

从而去彰显他的正确性,不知道我说的对也不对。”

朱标一张嘴就指出了这其中的逻辑,以及自己四弟的小心思。

朱由校深以为是。

“您说的很对,太宗确实是这样做的,后轮对于他这一做法的评价也表示理解。

唯一招人指责的实际上,是因为他杀人太过。

像当时的方孝儒他杀的人家十族,实在是毛骨悚然。”

朱由校说到这里的时候,偷偷的看了一眼朱元璋。

他不知道朱元璋会不会嫌弃自己跑题?

而朱元璋对此观点却十分认可,他脸上露出了些许笑容。

“你说的这一点很对。

方孝儒并不是一个人,实际上他代表的是整个文人集团。

从如此残酷的手段去杀掉他,固然可以镇压一批人。

但也让一些人心怀怨恨,心怀恐惧,不敢效忠于他。

很多的人才恐怕会因此而失去。”

旁边的朱标继续接着话茬说道。

“自从汉朝独尊儒术。

文人集团的实力随着朝代的更迭,随着时间的沉淀,可以说是越来越强大。

再加上和地方式身的勾结,往往到了王朝莫西或者天下稳定之后。

他们就会成为欺上瞒下的存在,在下面压榨百姓,在上面欺瞒君主。

如果遇到的皇帝软弱一点,那么颁布政令恐怕都是十分困难的。”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0 0:53:41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