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我是光绪 14 国债

晚清:我是光绪 叫我无敌手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3-11-26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虽然有上亿两白银,可是对于一个四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甚至每个人都分不到一两银子。

不过要是拿数据对比,就可以知道这一亿两白银的意外之财,绝对是一个大数目。

比如经远号战列舰。

经远号是晚清时期北洋水师的一艘装甲巡洋舰(steelarmouredcruisers)由德国伏尔铿(Vulkan)造船厂建造,与“来远”造价共计1739761两银,二舰为同级姊妹舰。

经远号当时有东洋第一坚舰之称。1880年(光绪六年)订购于德国伏尔铿船厂,排水量7340吨,马力6000匹,航速14.5节,造价为110.3万库平银。

也就是说,这一亿两白银,可以订购一百艘经远舰。

别的不说,有了这一百艘经远舰,清朝的海军可以直接暴涨到全球第一。

不过海军的成军很复杂,除了战列舰之外,还有舰炮,水手,以及后勤等等。

而且一个国家内部还很贫穷,搞什么海军啊。

也不是说不搞,拿去一千万购买十艘战列舰,或者是购买一个造船厂就可以了。

小鬼子的海军,实际上在甲午海战前四年都是比不上清朝海军的。

海军方面可以暂时不需要太大提升,最主要的是陆军。

而军队最主要的就是装备,因为清朝四亿百姓,兵员无数。

要是有了重机枪,轻机枪,步枪,手榴弹,迫击炮,榴弹炮,那么在中法战争就可以打一次大胜仗。

自己这个皇位,现在还并不是那么稳定。

要是有了打败高卢鸡军队的威望,那么国内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自己的地位。

除了装备发展,海军发展,陆军建设,像是国内道路也要跟进。

有了铁路,自己的军队数量就可以减少,因为调动更迅速了。

而除了这些,化肥也要研究。

有了化肥,那么华夏就不再有饥饿。

总之一个四亿人口的大国,每天需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而这意外之财只有这一次,所以李光绪必须谨慎着花。

所以面对这一个亿的白银,李光绪也得隐藏起来。

要是下面人知道了,还不都来哭穷?

李光绪问道。“这抄家钱的数据,都有谁知道?”

“大家都知道抄了不少钱,但是具体多少,只有微臣知道。

不过由于参与抄家的有都察院,大理寺,刑部,顺天府,步军统领衙门,估计各家也都有所猜测。”

当初李光绪怕下面人串通一气,特意采取多部门联合办案。

谁知道现在砸了自己的脚,想要封口都不行。

好在总数只有翁同龢知道。

李光绪说道。“对外不要声张,这笔钱朕有大用,且不能一次性放出去。”

天知道以后会有什么事?

虽然要发展,但是手上必须要有自己的钱。

“老臣遵旨。”翁同龢看着李光绪老辣的处理方式,也是非常赞同。

封了口,职务说怎么花,那就没必要告诉翁同龢了。

毕竟他是清朝的纪委枢机,负责的是抓贪官,花钱就算了。

李光绪把他送走,然后又让人叫来户部尚书。

“把户部尚书叫来。”

李光绪处于稳定,并没有多动中央的各部官员,各地督抚也没有动。

此时担任户部尚书的正是阎敬铭。

阎敬铭理财有道,为官清廉耿介,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之一,有“救时宰相”之称。

得到传讯,阎敬铭赶紧来到养心殿。“臣阎敬铭,拜见皇上。”

“嗯,阎爱卿请起。”

李光绪不说废话,直接说正事。“此次捉拿慈禧党羽,朕拿到了五千万两白银。”

“不过这五千万,其中一千万交给新军。”

新军是李光绪的根本,从迟奔到李云龙,丁伟,孔捷,张大彪,段鹏一共六个主力师。

目前抄家第一批一千万交给他们,招募新兵,从全国各地绿营抽调军官。

除了这明面花出去的一千万,手里还有明面上的四千万。

至于说另外五千万,则是存起来不动。

万一哪天黄河发大水,或者是中原起蚂蚱,他可不能手里没钱。

“有四千万也是好事,臣替户部,多谢皇上了。”

阎敬铭可是连慈禧都不怕的人,怎么会怕光绪一个小皇帝呢。

历史上,光绪十一年(1885年),授东阁大学士,继续管理户部,赐黄马褂。

当时慈禧太后打算重修清漪园,遭到阎敬铭的强烈反对,得罪了慈禧,因此革职留任。

但是到了光绪十三年(1887年),复职。

此人的理财能力非常强,但是有一样,岁数大了。

他是1817年出生的人,到了现在已经64岁。

在现代还不算什么,可是古代来说真正是老人了。

李光绪确实是把四千万交给户部,但是这钱不能动。“阎爱卿,钱肯定是要给你户部,但是国家要发展,那么必须得花钱百姓。”

“朕听说,国外有个叫做国债的东西,你可知晓?”

国债(nationaldebt;governmentloan),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皇上真是学识渊博,臣也是和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先生经常讨论,这才知道鹰酱有个国债的东西。”

阎敬铭作为一个国家的首席财政大臣,自然是知道国债的。

但是我国自有国情,之前他可不敢提出来。

最重要的是,国债在不同的人手里,发挥的作用不一样。

要是慈禧知道国债,那就是国家的祸事。

而李光绪不等阎敬铭提出,就已经说了出来,显然人家是做了功课的。

此时,阎敬铭不敢小看小光绪。

别的不说,国债这个东西,很多人听都没有听过。

哪怕是户部大堂的官员们也一样。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9 22:53:42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