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镇远舰上门给朱棣贺寿! 25章:大同府会盟!朱棣震慑蒙古诸部,一盘天下为棋的大局!

从本章开始听

近日江南七省的商业税改革稳步推进。

在大棒胡萝卜政策下。

登记工作在一个月内就完成了。

至于补缴税收的事情。

也在快速进行着。

这一段时间。

朱文奎就坐镇江南。

期间除却为国家搞钱外。

也在为自己搞钱。

还别说这用“国家的账,搞自己的钱”真的会上瘾。

至于市舶司的关税也立了起来。

为了给一些当地大商贾们好处。

朱文奎让市舶司各处牙行里面准许设立钱庄票号。

这顿时引得江南一地那些老字号的票号钱庄。

他们背后的老板们。

一个个那都是纷纷去当地衙门跟市舶司办理手续和申请。

户部派遣各地衙门的官员也配合着审查和报备。

一连十几家大的钱庄票号,全部得以在半月内。

进入到市舶司里面的牙行内。

挂牌自己的钱庄柜台,顺带开设当铺。

二者合并为一,一起经营。

这对于他们而言。

可是极大的利处!

那些来远洋贸易的外国商人们。

要么就是携带大量货品。

要么就是携带大量金银。

他们需要的就是兑换成大明的官银。

这就给了这些江南钱庄极大的赚头。

所以当朱文奎时隔一段时日。

召见他们的时候。

一个个那都是屁颠屁颠的过来。

纷纷给秦王殿下送上厚礼!

那叫一个千恩万谢!

朱文奎也拉拢和鼓励他们好好经营。

同时给他们画大饼,日后大明海外经营。

要建立一些基地在海外诸国。

他们也可以派人跟去做生意。

甚至郑和下次回来。

再下西洋的时候,他们也可以派人随往。

自己会禀报皇上准许。

让他们可以在外面也能,建立钱庄或者当铺。

这些人一听,那简直是恨不得抱着朱文奎的大腿。

喊上一声——殿下,你就是我们的亲爹呀!

借着他们的嘴巴,这样的好处。

也传播到了江南各地的商贾们耳中。

那配合起政策来,更是积极得不行。

更别提太子府派过来的皇庄几大商人。

也都来了。

随时就是一副可以接手他们产业的样子。

他们都是怕得不行!

朱文奎望着逐渐落实的政策,心下也很得意。

至于分好处出去,这倒也是正常的。

这群商贾们虽然坏。

但本身也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

没有他们也不行。

对他们强力的手段,那只是扬汤止沸,饮鸩止渴。

常言道:“韭菜没了可以再种,但地主跑了,那还怎么割韭菜?”

最毒的心思,办最正的事。

问心无愧尔!

一日。

当户部的官员送来消息。

先是金陵的商贾们,开始补缴去年的商税。

江南各地商户们也在一一补缴。

其中最积极的就是那些分到好处的商贾。

特别是钱庄那些大户们。

补缴得最积极!

一切一切的事情,都在尘埃落定。

朱文奎也打算启程返回京城。

太子朱高炽,也派三杨之一的杨薄亲自来江南,接手之后的这段时间坐镇江南的任务。

完成后续的商税补缴工作,再将税银全部送返京城,进入国库。

同一时间。

大同府的朱棣。

在前些时日。

就收到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东西——传送球。

入夜。

朱棣住在大同府军营中。

在自己的帐篷里。

借着火光。

满是好奇的打量着手中的这个小铁球。

再端详着手中文奎给自己的信。

满是怪异之色!

“务必随身携带,此乃瞬息千里之物……”

朱棣念叨着,觉得无法理解,倒也不多想。

毕竟朱文奎身上存在了太多的任何人,都难以置信的东西。

单单就是那些火器!

那就足够令人觉得震惊。

更别提他的那一艘铁甲舰了。

工部跟船舶司,还有匠人所、火器司的那些官员们。

还在研究那铁甲舰的锅炉。

但最近似乎有了不错的发现。

茶壶的热气,掀翻了茶壶盖子!

朱棣记得前几日工部送来的,关于那铁甲舰研究进度的奏报。

对于其中这个“蒸汽”推动的理念,记忆格外深刻。

燃煤,火力,水……再到蒸汽!

朱棣很精通火器,对于格物致知之道,自然天地之理,比别人更容易理解。

凡人确实可以掌握许多看似犹如仙法神器的东西。

只要发明出一个工具出来!

朱棣放下手中的信,端详着手中这个小小的铁球。

越发的有趣了!

朱文奎的信中,也给他说了:

——“当铁球发光时,就是它生效的时候,扔到地上就是!”

“爹!!!”

“二哥你等等我!”

帐篷外,传来两个熟悉的声音。

还有一阵,冲着这来的脚步声。

朱棣麻利的将小铁球收到贴身口袋中。

藏在胸口的位置。

随即将那一封文奎的信,也扔到火堆里。

扒拉了一下炭火,将它给彻底燃烧殆尽。

朱棣这才整理了一下领口袖子站起身来。

朝着帐篷外喊道:“喊什么?老朱家的老头子,还还没死呢!”

猛的冲进帐篷里的汉王赵王这两个傻儿子。

瞧见自己老爹。

二人相继说道:

“爹,火器司新的火器到了,十门十二磅炮,一百把永乐二十式步枪,还有那虎蹲炮也送来了二十门,哈哈哈。”

“是兵部亲自押送过来的,随行的还有一个火器司的匠人师傅。”

朱棣一听!

果真是一个好消息。

叉着腰,低头一笑,望着眼前炙热的火堆心情大好,“好,在蒙古诸部到的时候,要给他们整个大阅,让他们看看,他们那点道行,朕都降服不了的话,我就不用做这个天子了,他们的承诺没用,还要有压住这承诺的千斤之力!

任何人答应你的事情都不算数,只有自己能做主的才算数,这些火器就是朕,就是大明能做主的底气,来,随爹一起去验货!”

“好嘞爹!”

“对了,老三,拿上一壶我带的酒,在我床边!”

“得嘞!”

“老三快点!爹,我跟你说,那十二磅炮,全身青铜打造……”

父子三人的声音渐行渐远。

……

大同府会盟的日子临近。

凡是归顺大明,臣服朱棣的蒙古诸部。

也在这些时日,火速的赶来。

最先到达的就是那离大同府最近的,鞑靼和宁王跟忠勇王。

他们本来就是在瀚海以南游牧定居。

两个部落加起来有十几万人。

归附大明已久。

至于朵颜三卫的顺宁王跟安乐王。

从捕鱼儿海附近赶来。

是三日后。

唯独是那永乐八年朱棣征讨瓦剌收服的土尔扈特部贤义王迟迟未到。

礼部随行的官员,说是要等贤义王到了要大加责备。

彰显上国天威。

却不想朱棣瞅了这个礼部官员一眼,没好气的道:“你们这些礼部官员,没出过长城者为多,一辈子都在富贵温柔乡的中原,岂不知这贤义王一部是在克鲁伦河跟斡难河之间游牧,八百里加急,从大同府跑过去传旨的人都需要十天,他们还需等上一些日子。”

这个礼部官员顿时尴尬不已。

本来是想表现一番。

谁知道偷鸡不成蚀把米。

朱棣无奈摇头!

——自己的臣子中也不全是聪明人。

树大有枯枝,人多有弱智。

果不其然,三日后。

土尔扈特部的贤义王到了。

不过不是老的贤义王太平。

而是贤义王的三儿子渥伦。

原来老贤义王已经死了。

本来渥伦要向大皇帝报告,以求册封的。

但鞑靼阿鲁台部一直袭扰不断。

他们无奈就得北迁,不敢接近。

朱棣闻之,心中感伤。

当即也给这渥伦册封。

令他接过贤义王爵位。

颁布了一道圣旨。

当着归顺的这些蒙古王爷们的面。

亲自认定了渥伦的地位。

那就是,他也是朱棣照着的人了。

除非自己作死造反,不然都有大明这个大哥照着。

所有人都到了后!

朱棣心中开始盘算起了,他的计划。

宴会上。

朱棣举杯相邀:“诸位我大明蒙古诸王们,今日朕要邀请你们去到大同府校场,一观我大明最近研究出来的新火器!”

(PS:看得开心,来了来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5/31 4:22:47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