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镇远舰上门给朱棣贺寿! 10章:秦王临朝!上来就剑履上殿赞拜不名!炮轰群臣!都要做东林党?

从本章开始听

借刀杀人!

借一柄天降的神剑。

开改革之大业!

这就是朱棣跟朱文奎深谈后的想法。

永乐二十年的早朝。

来到京城的五日后。

朱文奎正式上朝日。

今日一上朝,就引起诸大臣们的震动。

就见朱文奎着镶金丝朱红底的衮龙袍。

一步步朝着皇极殿走去。

而且腰间挎着一把朱棣钦赐的天子剑。

这时。

皇极殿门口的太监。

朗声高喝:

“圣上有旨,赐秦王,加九锡,赞不拜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太监尖细高亢的声音,划破了大明朝清晨皇极殿前的宫中广场。

久久不绝,回响不断。

两侧的大臣们。

望着不过十六的少年。

纷纷退避两侧,一个个抱拳作揖,躬身行礼。

朱文奎神情冷漠,一步一步的迈向那宫中大殿。

自己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也能享受到那古代影视剧里,乱臣贼子们标配的套餐待遇。

——赐九锡,开府仪同三司,赞不拜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这在影视剧里,只要享受这待遇的文臣武将,不是在造反,就是在准备造反的路上。

而今日的朱棣给自己这一切的厚待恩宠。

为的就是自己昨日答应他的——侄孙会为永乐一朝,开千古未有之盛世!

朱棣信了!

朱文奎不知道为什么。

也许是因为自己给他说的那一切。

还有自己交代了一件最为重要的事情。

——自己得仙人开悟,曾见过未来的大明,那铁甲舰就是后世的科技。

一半真话一半假话。

自己确实见过未来,但不是得仙人抚顶。

而是自己就来自于后世。

但不重要,朱棣深信不疑。

朱棣还问了一句:“大明亡于何处?”

自己当时脑子有千言万语,但最后想想,就只回了一句:“亡在祖制不可改!”

最后自己也跟这个叔爷达成交易。

自己需要钱财,需要金银珠宝。

但大明穷,没钱!

自己得帮叔爷搞钱!

按照自己提的那些意见,去推行去执行。

大明有钱了你也能有!

走到皇极殿门口的时候。

朱文奎回头望去。

百官皆在身后。

旭日初升。

朝霞映衬着整个紫禁城。

身前左右不远。

正站着历史上著名的朱家三子一孙。

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

还有皇长孙朱瞻基!

他们也都一个个望着一身亲王腰配三尺长剑的自己。

朱文奎此时心中也在审视着自己。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区区成败勿须论,千古唯应意气存!

太子:“呵呵,秦王,真是好模样!”

汉王:“看看咱这个侄儿?下朝,你一定要到我府邸吃杯酒!”

赵王:“别说永乐一朝了,就算在洪武年,那也是独一份了——大丈夫当如是!”

皇长孙:“皇弟,日后还盼多走动走动,有什么需要,来找皇兄就是。”

朱文奎抱拳还礼,微微一笑。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锦上添花跟雪中送炭都是赌博!

来吧,大明朝!

……

“蠢货!”

当朱棣怒而将手中奏本扔到一个户部官员脸上的时候。

百官皆是一个个默不作声。

唯独,太子朱高炽走出来,捡起那奏本,再瞧了一眼浑身颤抖,俯身叩地不敢抬头的户部官吏,有些苦恼的站直身子,面朝龙椅上的皇上,抱拳作揖,问道:“皇上,这商税改革,可是大事呀,户部官员反对有其道理,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三杨之一的杨士奇,贵为内阁首辅。

也站出来禀道:“是呀,皇上,从洪武初年,就一直是三十税一的政策,祖训也说,商贾互通有无,对他们不能苛取,当年从洪武一朝,裁撤这么多的税课司,就是最好的作证,如今要增加商税,还是商贩货物的一成左右,未免落与民争利的口实。”

朱棣不怒自威,沉声道:“你们都有理,可户部的这奏本都看到了,一分钱都拿不出来,别说朕要伐漠北,就是要铸造一批那十二磅炮,还有制造一批永乐二十式步枪,国库连一分银钱都拿不出来,这还告诉朕,明年的税收上来也没余钱?

朕记得!去年茶税五万两不到,商税就五千两,市舶司的关税还是零,最多的税收就是我大明的田赋?呵!田赋一共折合税银上来,也就不到六百万两?地里的农民能有什么钱?不冲着富商开刀,难道要朕杀了你们这群脑满肠肥的官员们拿钱?”

朱棣一番话,搞得百官们,一个个那都是汗流浃背,冷汗如雨。

朱棣不停,瞅了一眼,闭口不言的臣工们,又道:“历朝历代其他皇帝都只会刮穷鬼的钱,动不动就相信后人们的智慧,但朕不是,朕要替后人们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免得后人指着我的坟头骂我——大明亡,亡于永乐!”

砰~!

朱棣怒而拍桌!

一声巨响。

百官们一个个那都是耸拉着脑袋。

一个个也怕了起来。

齐声高呼:“陛下息怒!”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色厉而胆薄!”朱棣斥责百官后,站起身来,看向了朱文奎,心下知道是时候了!当即点道:“你们都不做?好,有得是人做!大明离了谁,都一样过日子!秦王,来告诉他们,商税该不该改!”

朱棣显然不想,一边担心着未来,一边浪费着现在。

所有的希望和支持,他都给了朱文奎。

朱文奎站了出来,看向全部望着他的太子王爷,文武百官们,不卑不亢地说道:“洪武初年的情况跟如今早已不一样,时移世易的道理,诸位岂能不知?

低商税不是因而是果,洪武元年消灭商人户籍,全部纳入农民户籍,本身商人就没了,所以后面收商税更为困难,更别提偷税漏税还层出不穷,单单江南一年就只能收上几万两不到的茶税商税,不觉得可笑吗?”

朱文奎说着,见百官们都开始思索自己的话,又道:“千年前,商鞅都知,治国不遵一道,利国不能法古!到今日,哪有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的?穷则变,变则通,自古皆然!还有扬大人的与民争利,恐怕这个‘民’指的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吧?是沿海缙绅士族们?”

富农也是农?

朱文奎觉得就是一个笑话。

自己依然清楚的记得在崇祯时代,东林党干掉了所有其他派系的官员,整个朝廷东林党一统天下,还号称什么——“众正盈朝”!

意思就是,整个朝廷,如今都是“正人君子”了!

最后呢,满清入关,投降最多的也是这群“正人君子”们。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5/31 9:47:01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