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独守圣唐百年 第4章七十二贤,君子不救

一人独守圣唐百年 大胖头鱼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24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李鑫宇跟家人们一一告别,跟随着眼前的老者孔婆娑一步步走出了皇宫。

李鑫宇回头望了望自己生活了十八年的皇宫,也不知下一次回来是什么时候了。

走在前面的孔婆娑仿佛会读心术一样,回头笑着问身后的少年:"是不是在想下一次回来是什么时候?放心,等带你周游完各国就让你回来。"

李鑫宇愣了一下,拱手做了一个读书人的礼节:"全凭先生做主。"

孔婆娑拉着李鑫宇的手,李鑫宇不解的看着他,:"吾一步可当千里。"

这是儒道四境大儒的手段,言出法随,能带着人一块用的,李鑫宇还是第一次见。

李鑫宇只感觉眼前一阵摇晃,看不清前面,忽然停下面前是一座充满了山野气息的学堂。

上书——田居二字

孔婆娑放开了手,对李鑫宇道:"到了。"

孔婆娑还是往前走,李鑫宇在后面跟着,少年用充满好奇的眼光看着这一切。

"先生回来了!"

"先生后面那个是不是就是小师弟啊?"

"废话,你还见过先生带过外人来嘛!"

"也是,也是。"

孔婆娑其余七十一弟子年龄各不相仿,有的看着比李鑫宇大不了几岁,有的却是中年人的样貌,更有甚者已经是一副花甲之年的模样,但毫无疑问的是李鑫宇最小。

接着在众人的见证下,李鑫宇向孔婆娑行拜师之礼。

孔婆娑面对着众人缓缓开口:"这位就是你们的小师弟了,李鑫宇未到及冠之年。"

众人对着孔婆娑行拱手礼,"是,先生。"

孔婆娑点出一人,:"颜回,小师弟的衣食住行就交给你了。"随后就消失不见了。

颜回站出,面含赞赏看着眼前俊朗的少年,:"小师弟,以后就由我来带你。"

李鑫宇打量着眼前的颜回,粗布漏衣之下也难掩其智慧的双眼,李鑫宇丝毫不敢有轻视之心,:"谢过师兄。"

其余众人也向李鑫宇介绍了自己,李鑫宇也一一作拱手礼。

李鑫宇长舒口气,:还好有过目不忘,要不然还真记不住那么多人。

见众人介绍完毕,颜回带着李鑫宇去了住宿的地方。

住宿的地方一人一屋,屋子虽然不大没有寝宫那么豪华但胜在干净,整洁。

而颜回在一直观察着李鑫宇,见李鑫宇眼神真挚没有不满之心和看不起之意,心里对这个小师弟又满意了几分。

这一切李鑫宇丝毫不知情,这一切都是他最真实的反应,重活了一次李鑫宇对于外物看得很轻。

而后颜回又带着李鑫宇去了膳房,李鑫宇得知这里需要自己动手做饭也没有丝毫不满,反而觉得这与皇宫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完全相反也是别有一番韵味。

颜回对李鑫宇讲,这里的一切都是靠着他们这些弟子一点点做成,没有借助儒家修为亲力亲为之时,李鑫宇露出了一丝惊讶,用后世的理解来说或许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吧。

从颜回的口中得知,孔先生一旬为这加上李鑫宇七十二位弟子讲授儒道。

而平时就由各位弟子互相解惑辩证,彼此互相学习。

在这的学习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选择去跟谁一块做学问选择去跟谁一块读书。

在这里你也可以选择从事农耕去播种种子,也可以选择去看兵书学习兵法沙盘模拟,也可以去从事木工机巧,切瓜做菜。

所以这就造就了这七十一位师兄每人都拥有深厚的学识和突出的能力,每一位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

随后颜回带着李鑫宇去田居的各个地方转一转,李鑫宇看见了三三两两的师兄读书,见到了某位师兄做的机关鸟,种的稻田果树,还遇见了两伙师兄为了某个道理争得面红耳赤。

李鑫宇很喜欢这样的氛围,不禁嘴角上扬,这里没有圣唐的繁华却有着和圣唐不一样的安宁。

而这上扬的嘴角使得颜回真正认可了这个小师弟,原因无它,只有你先认可陌生的环境,环境才会接纳你。

随后的日子,由颜回带着这个小师弟读书做学问写文章,带着小师弟听孔婆娑讲授。

大家也很是照顾新来的小师弟每次都为他准备好了饭菜,这弄得李鑫宇很不好意思,但师兄们总说照顾师弟是应该的。

李鑫宇占据后世理解之优势,以及过目不忘的能力,每日都跟着颜回认真学习,体内的文气也在快速的积攒。

在一日李鑫宇在做文章时有所明悟,体内的文气汇聚成了一颗星,修身境成了。

一旁的颜回,点了点头,:"师弟果然聪慧,善。"

李鑫宇站了起来对着颜回作拱手礼,"多谢师兄教导。"

颜回也起身回了一礼。

随后二人坐下,李鑫宇向颜回提出了问题,"颜回师兄,儒家五境,修身,齐家,治国,大儒,儒圣往后的路要如何去走?"

颜回捋了捋胡须,缓缓开口,:"儒家五境,分前三境和后两境。"

"当你体内文气能够积攒聚集成一颗星星,我们把它叫做文星,修身境就成了。"

"这时,你就与常人不同文气护体,常规鬼魅不敢侵,"

"而经过继续学习之后,体内的文星会逐渐增多,当数目到达七颗之数,你就成了齐家儒士,可以用文气简单的感受到一个人的善与恶。"

"想要成为治国儒士,你就需要将以往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所以要将体内的七颗星连成线。"

"到了这个境界我们就有了一定的手段可以御敌,唇枪舌剑,在口中蕴含一口文气汇聚成剑,也可以在空中写下诗句来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这个阶段的儒士是所有修炼之法中最不好惹的存在。"

"做大儒先成文,你需要有一篇文章或一番话得到天下读书人半数以上认可,要在体内七颗星旁另起一轮皓月,星月交辉。"

"言出法随就是如此。"

"至于最后的儒圣嘛,我也不了解,全天下只有先生到了那个境界。"

李鑫宇在一旁静静地听完了颜回的讲述,颜回讲的很细,他没有什么疑问。

春去秋来,暑往寒继。

求学的日子过得很快,李鑫宇就在这田居中过了一年,这一年李鑫宇一直在跟随颜回积攒文气。

李鑫宇体内的文星也一颗一颗的多了起来,到了这年冬天春节之际李鑫宇体内的文星到了七颗,成了齐家儒士。

如果有地球人看到李鑫宇体内的文星,一下子就能看出来这是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指引迷路的人回家的路。

李鑫宇,想家了。

而远在圣唐的李家何尝不想他呢?

长安城皇宫

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李世民与大臣们推杯换盏,太子李承乾也逐渐走上了圣唐的政治舞台。

也有不少的大臣过来向李承乾敬酒,李承乾一一礼貌回应。

小孩桌自从李鑫宇提出,后来再也没有取消过。

桌上程处默杜构杜荷他们跟李承乾碰了一杯,询问李承乾,:"太子殿下,鑫宇弟弟他什么时候回来啊。"

听见这句太子殿下,李承乾愣了一下。

既然选择了长大就会有所失去。

这一年李承乾选择了承担起太子应负的责任,上早朝,处理公事和程处默他们几乎没有联系。

没想到这一见面,从小长大的玩伴选择叫他"太子殿下"而不是以前的"承乾"。

而远在异乡的李鑫宇的称呼却一直没有变,李承乾也很羡慕李鑫宇。

李承乾想到那个独自一人在外求学的弟弟,苦笑道:"快了,应该快了。"

其实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李鑫宇能回来。

酒过三巡,宴会散场。

长孙皇后搀扶着李世民回了寝宫,李世民也没有了刚才那种醉醺醺的模样。

也许是母子之间的感应,长孙皇后突然说了一句,:"二郎,我想鑫宇了,也不知道那孩子在外面吃不吃的饱,穿不穿的暖,这孩子还是第一次离开我们身边。"

说完悲伤涌到心头,哭了出来。

李世民只好安慰长孙皇后,把长孙皇后的头靠在自己的肩膀上,:"没事的,有孔圣人在这孩子不会有事的。"

李世民何尝不想李鑫宇呢,这孩子从小调皮捣蛋比他大哥不省心,但也最喜欢他。

长大后虽然是个纨绔子弟但经历了那次生离死别,李世民只希望他平安,其他什么他不在乎。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田居

感受到李鑫宇的破镜,颜回推门而进,前来道喜。

:"贺喜师弟又破一境。"

李鑫宇起身回了一礼,"多亏师兄教导。"

颜回看李鑫宇兴致不高,联想到今天的日子,一下子明白了,这个十九岁的少年想家了。

颜回跑去自己房间,取了两瓶酒,叫上李鑫宇一同出门。

外面正值冬季,颜回还贴心的用文气给李鑫宇身上附着了一层文气担心这个小师弟感染风寒。

二人寻到了房顶,颜回把两瓶酒打开,递给李鑫宇一瓶。

:"你也喝一瓶吧。"

李鑫宇接了过来,颜回缓缓道:"想家了吧,小师弟。"

李鑫宇拿起手中的酒灌了一口,"嗯。"

颜回也陪着喝了一口,李鑫宇反问道:"颜回师兄,你不想家吗?"

颜回讲出了他的故事,

颜回是跟随孔婆娑最早的弟子,颜回的一家人早就在逃避域外天魔的道路上分散了,如今也不知在何处。

孔婆娑见到颜回时,颜回还是个少年。

那时的颜回浑身脏兮兮,破破烂烂,在大街上乞讨,过往的行人看他可怜有的会赏他一口吃食,而有的却以他为乐。

"来,小叫花子,把本大爷给你的铜钱捡起来!"

颜回不为所动,孔婆娑就很好奇这个孩子,于是暗中观察他好久,发现这个孩子不会因为多一口吃的而高兴,也不会因为少喝一口水而悲伤,在这乱世仍有自己的品格。

于是,孔婆娑出面收下了颜回这个孩子。

对于这个每日在自己身边的颜回师兄,李鑫宇没有想到他还有这样的故事。

李鑫宇对着颜回认真的说道,:"颜回师兄,以后我就是你的家人。"

突然一阵骚动,躲在暗处的其他师兄们跑了出来。

"颜回师兄,我们也是你的家人。"

"对对对,咱们七十二人都是家人。"

众人都笑了,李鑫宇也笑了,远在异乡有你们真好。

屋内的孔婆娑看着眼前的七十二个弟子,开心的样子,也笑了。

一晃又过了一年

李鑫宇二十岁了,到了行及冠礼的岁数。

天地君亲师,双亲不在身边,孔婆娑为李鑫宇举行了及冠礼。

在其余七十一人的见证下,孔婆娑为李鑫宇一点点把长发盘发髻,叫结发,并戴上帽子。

到了取字的环节,孔婆娑考校了李鑫宇一下。

问道:"如若有一天,一头天魔抓住了一对母女,以你的能力能够救她们你会救吗?"

李鑫宇没有迟疑,:"我会救。"

孔婆娑没有做出评价,继续补问:"如果救这对母女的前提是你的生命呢?"

"如果这对母女换成了上万人,牺牲你一人可以救他们你会救吗?"

李鑫宇没有回答,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孔婆娑从怀中拿出发簪,替李鑫宇完成最后一步。

:"记住喽,不救。"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面对这种情况,你可以有恻隐之心,但是如果要牺牲你自己来救他人,不必为外界道德绑架,不必在乎外界眼光,君子不救。"

"李鑫宇,今日我为你取字观棋,观棋不语真君子。"

李鑫宇有所体会,不必在乎外界眼光,以我为中心。

李鑫宇体内的七个文星在今日连成一条线,治国境成了。

孔婆娑见这一幕,"大善。"把随身携带的刻刀送给了李鑫宇。

众人见这一幕,都为小师弟开心,没有一个人嫉妒,或许这就是君子吧。

这最后来的小师弟在两年内连突三境,七十二人中全部都是三四境的儒士大儒。

孔婆娑面向七十二位弟子,:"春来之时,随我周游各国。"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6 1:01:51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