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孝版大隋王朝 137:卫文升诱敌三连败,屈突盖擒贼复潼关

朱长孝版大隋王朝 朱长孝 军事历史 | 历史传记 更新时间:2024-02-14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杨玄感叛乱,隋炀帝被迫暂停东征,调集各路援军驰援东都洛阳,而洛阳一连数日久攻不下,杨氏兄弟顿时慌了神。

杨玄感颇为无奈,他言道:“起兵反隋之时,玄邃先生进献上中下三策,我以下策为上策,先取洛阳,如今连攻数日,迟迟不下,反使隋军三路反扑,腹背受敌,如之奈何?”

进退两难,踌躇不济之时,为杨玄感担当军师的李密言道:“屈突通、来护儿久经战阵,精通兵法,各率雄师,皆是劲旅,势不可挡。唯有卫文升文官出身,年纪老迈,不如先破卫文升,继而进取关陇。”

“唉,”杨玄感叹道:“若是早听军师之言,取上策或中策,何至于今日进退两难。”

杨积善道:“大哥,此时西进取大兴,为时不晚。”

“是啊,大哥下令吧。”杨玄纵道。

一看众人异口同声,主张西进,束手无策的杨玄感也只得如此,便传令叛军舍弃洛阳,向西挺进,直逼潼关,与卫文升展开决战。

眼看叛军挥师西去,放弃东都洛阳,被困城内众人这才松了口气。群臣齐聚乾阳殿,向萧皇后称贺。萧皇后道:“东都解围,贼绕西都,又遇危急,必须另寻良策,保住京师。”

众臣觉得也是,又是一阵商议,樊子盖言道:“臣有一计,可令叛军两面被动。”

“速速讲来。”萧皇后道。

樊子盖道:“可令卫文升诈败,退回京师死守,叛军西不能攻大兴,东不能取洛阳,必陷两难之地,到那时屈突通、来护儿援军来到,叛军死路一条。”

“如此甚好,速派快马,急报卫文升。”萧皇后传下懿旨,快马急报。

杨玄感叛军沿途招收起义百姓,积攒人马,日益壮大,且有大批军粮辎重,队伍臃肿,行军缓慢,反倒是东都的快马先至潼关。

老臣卫文升统率七万兵马已过潼关,就遇到快马急报,信使言道:“娘娘千岁懿旨,命卫文升连败三阵,退守京师,夹叛军于两京之间,待东征援军到达,围而攻之。”

卫文升接了懿旨,商议对策。此时正逢阴世师调任楼烦太守,李渊改任弘化太守,两人刚刚返回京师大兴,急于勤王的卫文升,正愁手下无将,便启用李渊、阴世师,加上皇甫无逸、韦福嗣两员小将。李渊言道:“娘娘之意,不急于决战,既然要把叛军引向关西,不如我与大人分兵把守。”

“如何分兵,说来听听。”卫文升问。

李渊道:“卫大人率精兵守大兴,末将率一路兵马守弘农,再遣一军守潼关,三军成犄角之势,互援互应。”

卫文升捋了一下胡须,大为赞同,传下军令:“命副将李渊率一万兵马守弘农,副将韦福嗣率一万兵马诈败之后退守潼关。”步兵改后队,骑兵为前队,再派大将阴世师、皇甫无逸出关吸引叛军。

李渊、阴世师、韦福嗣、皇甫无逸四将各自领命,以犄角之势,分兵扼守,只等叛军到来,枉费徒劳,阻于关外。

……

再说杨玄感率十万叛军又行一段路,正遇西京的骑兵,为首先锋官长的面如白玉,剑眉双挑,目若朗星,身长七尺有余,年纪二十岁的年纪,头戴八楞卷沿荷叶盔,身穿锁子乌金甲。胯下青骢马,手中浑铁点钢枪,此人名叫皇甫无逸,正是当年汉王杨谅造反时,皇甫诞之子。

杨玄感道:“这位小将军,自古有道伐无道,从来明君讨暴君,杨广穷兵黩武,残暴至极,何必这暴君卖命,我劝你快快归顺,免得再动刀枪。”

“呸!”皇甫无逸怒道:“反贼杨玄感!你枉为将门之后,越国公竟有你这无君无父之子,快拿命来。”皇甫无逸,余音未落,催马杀出。

杨玄纵言道:“乳臭未干,待我擒他。”

皇甫无逸与杨玄纵二人,不容分说,走马盘斗,这杨玄纵武艺并非高强之辈,皇甫无逸反倒虚晃两枪诈败而逃。

杨玄感见官军败退,心中大喜,对麾下将士喊道:“乘胜追击,挺近关内,全在今日。”遂率叛军兴兵西进。

未走多远,又见杀来一队官军,拦住去路。为首一将,眉分八彩,二目有神,相貌堂堂,胯下银鬃马,手中亮银枪,银甲白袍,身后战旗之上,写有一个“阴”字,正是大将军阴世师。一见杨玄感,阴世师喝道:“叛贼杨玄感,可认得阴世师否?”

杨玄感一见阴世师,当年幽州总管阴寿之子,暗想此人乃是隋军大将,武艺高强,尚需谨慎。杨玄纵刚胜一阵,胆气十足,对杨玄感道:“兄长稍待片刻,待我战他。”

杨玄纵二番出马,阴世师提枪相迎,阴世师心想卫文升命我诈败,但也需分谁,杨玄纵这点功夫,我若都打不过,岂不被叛军看出破绽,所以必先胜一阵。二人大战三四回合,杨玄纵一个不留神,便被阴世师刺伤手臂,血流不止。

杨玄感一看弟弟受伤,问道:“谁可出战?”

“李子雄愿往。”杨玄感一听李子雄请战,心中大喜,这李子雄要比杨玄纵强出不知多少。

李子雄策马挥刀,替下杨玄纵,迎战阴世师。阴世师多少知道李子雄的武艺,暗想李子雄要比杨玄纵强出许多,不如趁此时诈败。

二人大战十个回合,阴世师虚让几招,诈败而逃。杨玄感不知其中有诈,一看李子雄击退阴世师,大喜不已,对麾下将士喊道:“随我乘胜追击,前面便是潼关。”

众人大喜,加速行军,奔赴潼关。遥遥望见,前面一座险关,雄壮宏伟,矗立眼前,正是西京大兴城的咽喉要道潼关。

卫文升奉旨连败三阵,这第三阵便是潼关,镇守的主将名叫韦福嗣,本来韦福嗣应当诈败之后,据守潼关,拖住杨玄感。

但是韦福嗣未照计而行,既不出战,也不诈败,只等杨玄感兵临潼关城下。

杨玄感派兵列阵,原本以为攻取潼关要大战一场,没想到城门大开,不见兵士,只见韦福嗣素装布衣乘马而出。韦福嗣马上行礼,言道:“内史舍人韦福嗣见过杨将军。”

杨玄感一愣问道:“韦大人应知此行,乃为攻打潼关,险要关口,为何不战,反而布衣相迎?”

韦福嗣道:“下官与潼关将士深知叛军大义,恨杨广暴政久矣,愿献关归顺,共举义旗。”言罢,韦福嗣下马跪拜。

谁也没曾想到,韦福嗣不像先前的皇甫无逸、阴世师,此人是一心反对隋炀帝暴政,心中同情支持造反的杨玄感,同情起义的贫苦流民。

不动一刀一枪,韦福嗣便献出了潼关,这让杨玄感喜出望外,与众将纷纷下马,扶起韦福嗣,大军一同进了潼关。这才是:

连败三阵诱叛军,未知杳变世人心。

潼关未见刀兵起,烽火漫漫逼华阴。

到了潼关之内,安营扎寨,杨玄感召集众人来到中军大帐,商议对策,众人并不了解隋军回援的策略。

刚刚归顺叛军的韦福嗣率先讲道:“杨将军已中了卫文升之计。卫文升传令连败三阵,引开起义军,拖住潼关,解救东都之围。如今将军虽说取了潼关,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夹于两京之见,两京主力,死守不出,拖延日久,只等东征援军,情形不妙啊。”

李密这才大悟,怪不得皇甫无逸、阴世师一战即败,便言道:“不如率领三军,孤注一掷,猛攻西京大兴,坐西朝东,对抗隋军。”

韦福嗣言道:“依照在下之见,不如带兵入蜀,借蜀道天险,割地自立。”

一旁的斛斯政也有一计,言道:“大兴重兵防守,西蜀路途遥远,不如先取弘农,休整兵士。”三个人一人一计谋,使的杨玄感左右摇摆,举棋不定。

思量半天,杨玄感言道:“就依斛斯政之计,先去弘农,休整兵士。”

李密一听,心中猛抖,劝道:“弘农小城不堪一击,追兵将至,怎可久留?若前不得据关,退无所守,百姓一散,何以自保?”

李密苦口相劝,杨玄感却偏偏听了斛斯政之计,亲率大军赶往弘农城,留下大将李子雄、斛斯政把守潼关,后有唐代崔颢作诗怀赞: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峡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再说隋炀帝的两路援军,屈突通兄弟,来护儿父子相继赶到东都洛阳。萧皇后得知援军已到,心里如同一块石头落地,率领东都群臣,出城犒劳将士。

中军宝帐之内,屈突通、屈突盖、来护儿、周法尚、来整等人,拜见了皇后,萧皇后对众将言道:“此番叛乱,百姓揭竿而起,已是民心所向,人心可畏,诸位将军还当善待百姓,以民心为重,谨慎剿杀。”

屈突通道:“娘娘放心,末将兵锋所指,只讨杨玄感等要犯,百姓不知者不罪。”屈突盖、来护儿、周法尚等人也纷纷附言。

萧皇后叮嘱了众将,又对樊子盖言道:“立刻传哀家懿旨,开仓放粮,周济百姓。”放粮之际,两路援军也领得军粮,屈突通兄弟为前军、来护儿父子为后军,两路大军直扑潼关。

不过两日,那边弘农尚未攻克,这边屈突通的援军,直抵潼关。李子雄见屈突通率兵前来心中甚为焦急,斛斯政言道:“时至今日,西蜀无人愿去,弘农也未曾攻下,我看杨玄感的起义撑不了多久。”

李子雄一看斛斯政泄气,劝道:“兄台为何打起退堂鼓来,待我出战,必能斩获屈突通。”

斛斯政道:“咱们还是从长计议,想想退路吧。”

“哼!屈突通兄弟乃凡夫俗子,徒有威名,何足惧哉?待我取其首级,悬于东门,以谢天下!”李子雄瞪了斛斯政一眼,根本不作理会,气冲冲而去。

只闻潼关之上,三声号炮,城门大开,骑兵在前,步兵在后,一员大将立马阵前,正是大将李子雄。城头之上,斛斯政打眼一看,心中犯慌,深知屈突通的能耐。

李子雄在起义军中虽是大将,相比屈突通,还名声不够。只闻屈突通厉声喝道:“大胆反贼,今吾皇天兵已至,尔等还不快快受降,免得本帅再生杀戮。”

李子雄打量一番,言道:“大隋气数将尽,屈突将军何必为杨广这无道暴君卖命?”

“哼,无君无父之辈,我必诛汝!”屈突通问道:“谁可出战?”

屈突盖道:“小弟前去取他性命!”

“擂鼓助战!”一通战鼓声起,屈突盖催动五花追风马,挥动横水槊,与李子雄交战一处,二人大战二十回合,只见二马一挫蹬,屈突盖一把揪住李子雄腰间大带,大吼一声,响如洪钟一般,竟把李子雄揪下战马,生擒而回。

城头兵士一看主将被擒,惊慌失措,众人一看却不见了斛斯政。没想到斛斯政知道李子雄不是屈突通兄弟的对手,早已换了装束,循走而逃。

只见城下屈突通调来讨伐高句丽的攻城重器,云梯、楼车、冲车、撞车、抛石机,呼啸而至,带起滚滚尘埃,把守潼关的都是些起义百姓,哪里见过这般攻城兵器,吓得丢弃兵刃,四散而逃。

重器攻城,兵如蜂拥,未过多时,打垮了潼关守军,屈突通、屈突盖便收复潼关,直逼弘农。

……

杨玄感此时围困弘农,久攻不下,镇守弘农郡的正是殿前少监李渊,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唐高祖。

正在进退两难之时,得知潼关失守,李子雄被擒,斛斯政脱逃,杨玄感顿时惊骇。杨玄感立刻召集众人,齐聚中军大帐,杨玄感道:“潼关失守,已无后路,眼下之计,唯有决战。”

李密道:“十万将士,尚无立足之地,一旦溃败,将万劫不复。主公手握军粮,只要拖延数日,官军必然不战自溃。”杨玄感犹豫不语,究竟战或不战?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5/22 19:36:43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