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是我师兄 第五十二章大牛烧炭

姜子牙是我师兄 重名太多 军事历史 | 穿越时空 更新时间:2023-09-13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他看着几人说;“你们哥几个,有谁能干这个活的?”大牛立刻就说;“我能干,已经和你烧了两次碳了。过程和方法,大概能掌握了。”

说完有些紧张的望着吉天,怕他不同意。其他几人也有想要烧的,但大牛先说也不争了。见几人的神态,吉天心中明了。

对他们说;“都不用急,烧炭是个很累的活,不仅要有把子力气,还要有耐心和恒心。如果大牛以后觉得太累了不想干了,你们有优先权。”接着慢条斯理,摇头晃脑微笑着对大牛说;“你以后就要做烧炭翁了!烧炭其实很辛苦的。前人曾做过一首有关烧炭的诗,我读给你听一听。你掂量一下自己能不能吃得了这个苦!”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几句诗读完,扭头看看大牛说;“你能吃得了苦吗?”大牛听了他读的的诗,有那么一下心悸。但想到这可能是王相有意吓唬他,再想到这两次烧炭就和玩一样,也没有觉得多累,就释然了。

笑着说;“我能干,大不了找家人帮一下忙。”吉天说;“咱们现在烧碳的方法是简单的,以后你要以此为营生,还要建一个永久性的炭窑,那样会节省一些力气和时间,烧出的碳也会更好。到时我帮你,好好规划一下炭窑如何修建。”

说完拿出一把手锯。;“这把锯借给你用,不白借给你,以后我家用碳你包了。行吗?”大牛高兴地接过锯说;“没问题,有它我就更有信心了。你家用碳我包了,我烧一次炭给你家一背篓行不?”吉天笑着说;“可以,如果用的多我会用东西和你换,不会让你吃亏的。”

几人看见他给大牛的锯,心里都火热。暗自怪自己没有抢先说烧炭,这把锯可是好东西。几人的神态吉天看在眼里,他说;“你们几个也别着急,营生有很多,但都是需要出力的,比如做杆秤。”大树说;“我能做,我爹是篾匠,对这些上手可能快一些。”

吉天对它说;“你做秤可以,但现在还不是时机,有些东西一时还凑不齐,另外这里面涉及一些知识,你还掌握不了。如果你愿意,包括你们所有人,我可以教你们一些简单的计算知识。当然也可以教你们一些文化,以后你们出去也不会让人蒙了。

但教你们文化,我以后就是你们老师了。知道老师是什么吗?”几人“切”了一声说;“就是师傅呗。”“也可以这么说,但我说的老师与师傅还是有区别的。师傅是教你手艺的,而老师则是给你答疑解惑的。

圣人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惑是什么?惑就是一切你不明白的事物,老师就是解答你不解事物的人。懂了吗?”

听他出口成章,一套一套的理论,几人全都不明觉厉。敬畏之感油然而升!大牛疑惑的问他;“相,你这些能耐是在哪学的?”

“哪学的,记不住了!老师教的,自己慢慢一点一点学的吧。”

看他们几个一眼说;“想学习吗?”“想,能像你一样吗?”

“我这点学问算什么,你们努力一定比我厉害,但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我现在有一套口诀,学会了以后,简单的计算应该没有问题了。”

大牛说;“计算是什么?”

“一加一等于几?”几人摇摇头一脸迷茫。

“你有一条鱼,我再给你一条鱼,你有几条鱼了?”

“两条”六娃自豪的回答。

“对,这就是一加一等于几的问题,现在你们谁知道一加一等于几了?”

“两条。”这回是大壮抢先回答。

“说的非常好,一条鱼加上一条鱼,等于两条鱼。但一加一并不一定局限一条鱼加一条的问题。也可能是一袋粮食加一袋粮食的问题,因此你们记住,一加一等于二,可以在任何问题上都这么计算。一只鸡加一只鸡,一条狗加一条狗,一头猪加一头猪等于两头猪都可以。不必限定在一件事上!”

几人恍然大悟,纷纷开始说出自己的理解。大壮说;“一个人加一个人,是两个人。一棵树加一棵树,是两棵树。对吗?”

“非常对,大壮这叫举一反三,真聪明。”听到夸奖自己,大壮挺起胸脯,傲视了一圈其他几人。

其他几人也不甘示弱,纷纷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答案。什么;一块石头加一块石头,等于两块石头。一个饼子加一个饼子,等于两个饼子。

一坨狗屎加一坨狗屎等于两坨狗屎。感觉话题要跑偏,吉天赶紧刹车,示意大家停一下。对几个人说;“你们比喻的非常好,就是这么个理。

我要教你们的口诀就是关于一加一等于几的问题。”

大牛抢着说;“我们会了!一加一等于二。”

“那一加二等于几?”

“你没教呀?”

吉天上去就一脚,说:“恭喜你,都会抢答了!我正要教你就说会了,你是猴子?”

“这跟猴子有什么关系?”大牛不解的问。

“猴子学习就像你这样,不等人把话说完就抢答,你当我这是跟你比赛那!”

大牛委屈的说;“你没说明白怨我!”

“你过来,我保证打死你,你给我机会说明白了吗?”

其他几人一人一脚踹大牛说;“你等相哥把话说完,再抢话不行吗!”大牛这会学乖了,不说话对吉天努嘴。

“干啥?”“你不不让我说话吗?我这是让你给我们讲。”

“孺子可教。”于是吉天开始说九九乘法口诀,他读的很慢,读一句讲一下,几人一边走一边跟着他读。到了上回砍竹子的地方,才堪堪把乘法口诀读完两遍。

大牛拿出手锯对几个人说;“你们该干啥就干啥去,我再砍一些竹子阴干,留以后烧炭用的。天也逐渐凉了。趁天还不太凉我多烧几窑碳,过冬能用上。”看他干劲十足,大树二壮和田哇,都有些寂寥。

吉天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们有决心和信心,我都会给你们找到用武之地的。”

其实他心想的是怎么想法烧砖,因为现在用黄土建房太别扭了,很多想法无法实现,室内规划也不好掌握。黄土建房最大的不足就是,太费劲,建一间房子,需要好多黄土好多人。近处取土会留下一个大坑,雨天过后就留下积水。孩子们经常会跑去水坑玩耍,一不小心就会溺水。

如果去远处取土,往回运输就是个大问题,现在既没牛车更没有马车,靠肩挑手抬那真不是人干的。如果有砖就好了,这些麻烦能解决一大半。关键是房子建起来好看好塑型,还快捷。想起烧砖,看看附近有没有石灰岩。也可以一起烧白灰或者水泥。

上学时学校附近有一个砖窑,学校也组织过学生去观摩学习实践。记得好像学生去干活,砖场还会给学校钱。当时老师就讲解过烧砖烧白灰和水泥的方法,以及配料比和温度。虽然不一定都能记住,但大致过程还是能记住一些,不行就慢慢实验几次。

想到这不由得又是一阵叹息,现在物质太困乏了。俗语说得好呀;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几人看大牛自己在那卖力地锯竹子,都看吉天,田娃说;“咱们干啥呀?”吉天一想也是,今天来主要是放鱼捂子,还有刚才净顾着说九九乘法口诀,忘了取昨天下的鱼捂子了。这竹山现在也没有多少竹笋,弄回去也不好腌制。

四面望了望,没看见那母豹子一家。想着它们即使就在附近,看见这么多人应该也不会出来。于是说;“咱们下去吧,看看大牛自己能行不。”

回到下面就见大牛还在卖力地锯竹子,已经锯倒四五棵了,听他锯竹子还背着口诀,速度还不减,大伙都有些佩服。见他们下来,放下锯子擦了一下汗说;“你们要回去?”大树说;“我们要去取鱼捂子,你自己干吧。看着点天,别贪黑了。”

听见大伙说要走,大牛有些寂寥地说;“不再陪我一会!”吉天过去拍拍他说;“如果你决定以后要烧炭,那就要习惯孤独,什么事都要学会自己解决,因为没有人会陪你一辈子的。我们以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事,也不会在一起。学会独立才是长大的开始!”

大牛听了,重重的点了一下头说;“相说的对,今天就是我独立的开始。明天开始,我就和我家二牛一起来。你们该干啥就干啥,有好事想着我点就行。等这窑碳烧好,我给你们分好送去。”

五人与大牛分开顺着河往回走,到了昨天下鱼捂子的地方,吉天下去把鱼捂子拎上来,感觉比昨天沉。拿到昨天的地方,打开底部盖子,哗啦啦一堆鱼倾泻而出,本来鱼篓做得就大,像一口小水缸大小,这回里面装满了大大小小的鱼。其他四人看了都哇哇大叫,高兴上前帮着捡鱼,同时想到明天自己的鱼篓会有多少鱼。

“哥几个,帮我把鱼都收拾出来。”几人也不答话,便开始收拾鱼,吉天负责把鱼肚用刀划开,他们负责去水边清洗。喊了一声;“留着鱼下水,继续放在鱼捂子里,再有把鱼鳃扣下去。”

人多好干活,时间不大,一堆鱼就收拾好了。仔细数了数,三斤左右的有八条,一斤左右的有十一条,其它半斤左右也有十几条,剩下半斤以下的有三十几条。吉天感叹现在的鱼真多呀!也意识到现在是原生态。怪不得姜子牙搁这啥也不干,钓了半年鱼都没饿死。还直钩鱼!我呸,一定是有人时就装样子,没人时不一定钓多少鱼,回家眯西去了。老滑头不诚实!

拿出四条大的一人一条分了,几人都不要,吉天说;“这是你们帮我收拾鱼的酬劳,按劳分配,拿着吧。你们明天来收鱼,如果多了一顿吃不完,可以用盐腌制晾干冬天吃,用火烤一烤更香。”一句话说的几人口水直流,也不娇兴了,各自找了根草穿进鱼鳃,又帮吉天把鱼装进带来的背篓里。吉天则把一堆鱼下水放进鱼捂子里,下河重新找了一个水比较深的地方安放好,上来背着鱼和几人一起回庄。进了庄子又拿出一条大鱼,让六娃给大牛家送去。庄子里有人看见几人回来,一人手里拎一条大鱼,都羡慕地上前询问怎么弄到的。吉天也不藏着,直接告诉它们,是二叔给编的捂鱼篓捕的,反正河这么大,鱼也多,多吃点鱼还可以治疗夜盲症。二叔也不会给编小眼鱼捂子,不拍给弄绝户了。

各自回家,走很远了还听见几人背口诀的声音,以及庄子里其他人的询问声。今天回来的早,看了一下手表,才十一点半多一些,还没到正午,背着鱼往家走,心情大好。不由得想起唐朝常建的几句诗。

边走边轻吟出声;“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好句。”一旁突然传出一句叫好,吓得吉天一哆嗦。转头看见一个老人和一个中年人人,正在不远处看他。远处还有一人牵着三匹马,应该是个随从。中年人他认识,是那个叫鸡蛋【姬旦】的。应该不叫鸡蛋吧,姬旦,鸡蛋!吉天脑子轰的一下反应过来,这个鸡蛋不会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公旦吧!看史记周公旦的名字就叫姬旦。

只是自己一开始从未往这方面去考虑,所以才忽略这个名字的真正含义。现在反应过来,忍不住仔细看看,眼前这个相貌堂堂身体修长,一双卧蚕眉下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祥和温雅中透着刚毅。四五十岁左右的年纪。一袭青衣麻布长衫,精致的麻布染青长衫内,衬着白缎内衣。显着既低调又奢华,却又透着协调和儒雅,让人一看就心生好感。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3 16:09:35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