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荆轲不刺秦开始华夏诸天 第073章 主父偃

从本章开始听

汉皇刘彻道:

“这样说来云中城的经济一直要受制于燕国?”

主父偃道:

“情况就是这样的。云中城发展起来,多依靠了燕国向东,消灭了很多东胡人和山戎人,又和云中城多有经济往来。”

“这才有繁荣的景象。”

“反观陛下的其他地方,虽然也有燕国的产业进去,发展却不如云中城。”

汉皇刘彻道:

“这样说来,他们岂不是谁和燕国交好,和燕国的经济更紧密,就会发展越好!这样说来,我汉国以后岂不是越来越受制于燕国!”

主父偃道:

“我们汉国有桑业,是燕国比不了的。我汉国地大物博,只要发展好自己的产业,就能同燕国有竞争的地方。”

这快要进入汉皇刘彻的盲区了。

汉皇刘彻道:

“这样说来,我汉国以后岂不是要更加重视起桑业来?”

主父偃道:

“天下无农不稳,无桑不富裕啊!看这情形,将来就是如此。”

卫子夫道:

“什么桑业羊毛业臣妾不懂。不过想来能让地方富起来的产业,都是好产业。”

“妾身看据儿在云中城做得就挺好的。”

汉皇刘彻道:

“好好,朕的汉国以后要多重视起桑业发展起来。”

主父偃道:

“发展桑业,我们汉国恐怕将来的粮食很不够吃。”

“臣在云中城发现几种作物,却有很高的产量,若是在我汉国推广开来,我汉国将来将是没有人有饥荒之忧愁。”

主父偃从袖子里向汉皇献上两种作物,一种叫土豆,一种叫玉米。

都是非常适合在北方种植的作物。

主父偃向汉皇刘彻介绍这两种作物的生长情况,产量如何?

汉皇刘彻的两眼都放起光来。

汉皇刘彻道:

“这又是从燕国来的?”

主父偃点点头。

汉皇刘彻道:

“朕的太子居然不知道国事以农业为重,有这样好的作物,居然没有马上向朕报告,要在大汉国内推广开来。”

卫子夫在一旁道:

“许是据儿想在云中城做出成绩来,才向你这个父皇汇报!”

被说到太子刘据的事情,卫子夫才在一旁不由多了几句嘴。

不然卫子夫在汉皇刘彻和臣子议事的时候,是不会发言的。

汉皇刘彻喜欢卫子夫,也多是由于这一点。

汉皇刘彻是非常不喜欢他的妃子对他的国事上置加评论。

汉皇刘彻道:

“朕的儿子越长大,却是和朕越来越生分了起来。”

“今天要不是主父偃在这里说,朕还不知道云中城有多少我大汉需要的好东西,朕还不知道云中城发展怎么样!”

说到底,这还是汉皇刘彻的家事。

主父偃只是将云中城的一些情况道出来,其他就不置加评说了。

汉皇刘彻却是继续问起主父偃燕国情况,道:

“这样说来,土豆玉米这两样作物,在燕国也有种植。燕国人也没有粮食困扰啊!”

主父偃道:

“应当是这样的,所以燕国的强大,还应当在我们的想象之上。”

“我们汉国现在应当不以燕国为敌,而是先想办法,让我们的经济追上燕国。”

“我们后面才能在军事上和燕国较量。”

汉皇刘彻心里只想骂。

原本只是要想办法打战就能解决很多事情,现在变成了,要和燕国发展经济之争。

不跟着发展也不行,到时经济差距拉开。

就比如打战,别人是全部武装,你的士兵只拿着简单兵器。

这两种军队相对比,就是精锐和杂兵的区别。

汉皇刘彻也研究了草原上燕国对匈奴草原的战争。

燕国取胜在于有两位出色的将领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燕国装备和武器都在匈奴人之上。

对于没有多少防护能力的草原人,燕国人仅凭弓弩就可以造成致命打击。

仅凭弓弩,就可以横推草原骑兵。

可是弓弩,那可都是经济实力堆起来的。

草原人本身,也就只能玩玩简单的弓箭,威力和弓弩比较,根本就没有办法相比。

对于燕国这样简单粗暴地堆军队上装备技术,汉皇也不认为自己的汉国能够出来比起白起还要出色的将领。

原本汉国汉皇刘彻看好的苗子霍去病,却被燕国抢走了,还有一直有飞将军之称的李广,也被留在了燕国。

对比起将领,燕国已经有在对匈奴人打战出色的燕羽和燕信。

汉国的将领也不占多少优势。

汉国还能怎么办?

也只好发展,提起军队的装备上的技术。

汉皇刘彻问几个臣子道:

“我汉国还有什么可以发展我们汉国的经济,还请你们都道来。”

主父偃和桑弘羊都是面面相觑。

主父偃和桑弘羊都向汉皇刘彻跪下来请罪。道:

“臣等没有多少范蠡的能力。目前能做的事情,也只有加强贸易,地方上将地方上的经济上做上去,朝廷中央加以引导。”

主父偃心里已经给他们的做的事情都下了定论。

恐怕就是让地方上做好发展的事,都是很不容易。

不像太子刘据还有几个皇子那边的直辖特区。

那边有太子刘据还有皇子直接下去,直接管到了地方上,还有燕国人协助他们,发展地方上的工坊业和商业,才能造成汉国的特区高速发展。

汉国内地,以为皇权不下乡,只存在官员口中说说而已。

皇权从秦始皇开始,就想加强对地方上的统治,可是都只能做到一部分。

很大一方面还在于中央政府,对下面少人。

不少地方上,让地方的士绅兼任着地方上的官职。

那些人还不为他们自己的家里捞好处?

对中央朝廷来的政策,能够糊弄的,都在糊弄做事。

汉国要人才,也只能走地方上,让人推举人才上来。

在汉国,这种举荐人才的方式,又叫着“举孝廉”。

原本汉国认为推举上来的,都是一些学识渊博,品格高尚之辈。

可是真用起来那些人时,才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

很多人的名声都是他们或者他们的家族经营起来的。

汉国之内流传很多人的小故事。

比如什么为孝道的“卧冰求鲤”“卖身葬父”。

为求学的“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9 0:05:02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