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李代桃僵,扮演江东小霸王 第【23】章 吴大帝的正确使用方式(新书求花求收藏)

从本章开始听

官渡之战作为全天下瞩目的焦点,江东方面自然也派遣大量情报人员,去往前线侦查战况,然后第一时间告知后方。

王策前脚刚提出令人匪夷所思的预测,后脚情报人员就带来曹操获胜的消息,无疑为王策的言语增加注脚,一定程度上证实了王策的观点。

“真是没想到,曹操竟然能连赢两场,还杀了河北名将颜良、文丑。”周瑜不由感慨。

此前,哪怕是周瑜也不看好曹操。

但现在,对于王策的预判,周瑜也有些吃不准了。

“袁绍那边是什么反应?”张昭看向传令兵发问。

“袁绍方面不再派遣先锋,直接选择大军压境,全军出动,没有丝毫保留。”传令兵答道。

众人听完情报后,全都陷入沉思之中。

半晌后,张昭再次开口,“主公,虽说曹操连胜两场,但跟袁绍的差距依旧悬殊,看不到半分希望。”

“袁绍可以输两次、三次甚至更多,可曹操只要输一次就完了。”

“故而属下还是认为,此战袁绍必胜而曹操必败。”

并非张昭顽固,而是从正常的视角分析,事实也确实如此。

以强胜弱才是常态,以少胜多只是偶然。

就像后世的赌球,买球时人们都会去买强队赢,去买爆冷的人寥寥无几。

而袁绍就是强队,还是那种全方位碾压的那种,故而全天下人都不认为曹操能爆冷。

但这并不会动摇王策的想法,自己可是穿越者,早已知晓正确答案。

“此前,你们制定的方案,不管是落井下石曹操,还是顺水推舟袁绍,都是建立在袁绍获胜的情况下。”

“如今胜负未分,何不制定两套方案,也能做到两手准备。”

“届时,不管结果如何,咱们都有应对的办法。”

王策没有强行说服麾下,而是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

众人闻言陷入沉思中,虽然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没必要。

但既然主公说出来了,而且制定方案又不要钱,也没必要因为这点小事儿而驳了王策的面子。

“兄长思虑周全,反正也不费事。”周瑜从善如流,对于王策这种面面俱到的态度,显然非常赞同。

“若袁绍胜,定然会一举覆灭曹操。”孙权提出看法,“反之若曹操胜,却不见得能一举灭掉袁绍。”

“没错。”周瑜当即附和,“仲谋说得很对,曹操手下兵力不足,根本啃不下河北四州之地。”

“曹操取胜最多保全自身,很难做到继续进取河北。”

这是体量问题,以曹操的体量根本不足以吞下河北四州,若要强行如此行事,唯一的下场就是被撑死。

历史上,曹操从赢得官渡之战,到占据河北全境,中间有整整七年的跨度。

并非打赢官渡,河北四州就会易主,曹操毕竟弱势,最多也就保全自身。

“我有一个想法。”王策听完分析后,缓缓开口道:“若曹操取胜,定然会乘胜追击,尽可能去扩大战果,从而削弱袁绍的实力。”

“在巨大的胜利面前,曹操肯定会不管不顾冲锋,从而忽略背后,这正是咱们出兵的良机!”

“趁着曹操追击袁绍时,咱们出兵袭击许都,夺走天子!”

“如此不仅能得到天子,同样能够获得袁绍的人情,一举两得!”

“妙哉!”张昭抚须笑道:“咱们从后方出兵,也算变相帮了袁绍解围,帮他牵制曹操,这人情确实不小。”

“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曹操获胜的基础上。”张纮忍不住补充一句。

“还有!”孙权开口提醒道:“倘若真要去进攻许昌,不如顺道拿下合肥、寿春、广陵,夺取江表之地。”

“嘿!二哥还真记仇呢。”孙翊忍不住取笑。

众人闻言全都莞尔,孙权少见的有些不好意思。

此前,孙策两度攻打广陵,试图染指徐州,就是派孙权领兵进攻。

可惜孙权先后两次进攻,在占据兵力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两度被陈登击败。

孙家子弟都有军功在身,而孙权此前一直在读书。

本想打下广陵,建功立业,可惜孙权在这方面实在没天赋。

听得众人的笑声,虽说没有恶意,但也让孙权羞臊不已。

周瑜见状赶忙说道:“仲谋的建议很好,很有眼光。”

“江淮互为表里,守江必守淮,拿下合肥、寿春、广陵,咱们的战略纵深会得到增强。”

“而且拿下江表之地,咱们也算一统扬州全境。”周瑜从战略方面,高度认可孙权的建议。

扬州六个郡,长江北边是庐江、九江二郡,南边则是丹阳、吴郡、豫章、会稽四郡。

至于广陵郡,虽然紧邻长江北岸,但归属于徐州治下。

如今南边的四个郡,外加北边的庐江,扬州五郡都在王策手中,就差合肥、寿春所在的九江郡。

若再把广陵纳入版图,那么整个淮河以南地区,将会全落入王策手中。

这一步非常关键,想要进取中原就必须走这一步,江表乃北上之跳板。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的孙十万,总对合肥心心念念的原因。

得到周瑜的称赞,孙权脸上总算好了一些,没有刚才那么窘迫。

“兄长过誉,当不起如此夸奖。”孙权谦虚一句。

王策紧随其后发言,道:“仲谋莫要妄自菲薄。”

“咱们家不缺武夫,可要说识文断字之人,全家上下可就你一个有学问的。”

孙坚、孙策、孙翊、孙贲、孙静...孙家一大票宗室,都能胜任行军打仗之事,可能够治政的人才极少。

“打江山容易,治江山难。”王策继续道:“何必纠结于军功?发挥自己的强项,扬长避短才是正途。”

“日后可以跟着两位张公,好好学习治国之道,帮着为兄治理地方。”

“弟,谨受教。”孙权郑重一礼。

听完王策的一席话,孙权顿觉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王策之所以有这一席话,也是有自己的考量。

其一,王策并不会治理地方,自己就是个演员,有几斤几两很清楚,需要有合适且信得过之人,在这方面帮助自己。

其二,王策知道历史上的孙权当了皇帝。

故而对于这个便宜弟弟,也有几分提防之心,不想让孙权染指兵权。

有道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王策想将孙权培养成一个文官,好好辅佐自己治政,同时避免孙权手握兵权而产生危险,一举两得。

穿越也有一段时间了,王策已经为自己制定好大方向,向大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学习。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刘邦出谋划策不如张良,治理国家不如萧何,行军打仗不如韩信。

如此看来,刘邦好像啥本事也没有。

但!刘邦偏偏能当皇帝,并且坐得很稳健。

王策深知自己除了演戏外,也没啥过人之处或特殊技能。

那么学习刘邦就很有必要,只要能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王策就能成为第二个刘邦。

让谋士帮自己运筹帷幄,让文官帮自己治政治国,让麾下猛将们冲锋陷阵。

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这点听起来很简单,但实则很难。

不过对于王策这个穿越者而言,却又异常轻松。

因为对于麾下的历史名人们,王策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例如孙权,这哥们历史上当过皇帝,能不会治国么?

王策让他弃武从文,可谓恰到好处。

既能帮助王策治国,又能消弭潜在的威胁。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1 5:09:00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