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竟成了永乐帝 第90章天元帝纳谏

大明:我竟成了永乐帝 邵登峰我 军事历史 | 穿越时空 更新时间:2023-06-29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而像某这种庸碌之辈,那能见徐帅一面便此生无憾了,更何况某此次投降,通州器械粮秣堆积如山,既了某之夙愿,又解了徐帅的燃眉之急,何乐而不为呢?”

说话间,众人已经到了州衙前,徐达翻身下马,毕力格摆出东道主的模样来,笑道:“诸位先进屋中歇息一番,饮盏茶水,随后再去看粮秣器械不迟。”

“如此,客随主便,饮盏茶也耽误不了多少时辰,我等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徐帅说的哪里话,请!”

“请!”

老将军也是大胆,丝毫不怕这是请君入瓮,瓮中捉鳖。

“老夫又不是鳖兲!怕这作甚?”

至于其余那些官吏武将,他们则是被毕力格派去各司其职了。

众人进了衙门,衙役上了茶,毕力格正想顺着刚才的话把这天聊下去,却不想被徐达摆手打断了。

只见这位年近花甲的老将军端着茶盏,不紧不慢的用茶盖刮了刮浮沫,轻吹了口气,云淡风轻道:“扯了这么久,也该上戏肉了,说说吧,为何不战而降?”

毕力格面色一顿,接着抬手笑道:“徐帅说笑了,说笑了,末将之言,那是句句属实,为何……”

“本帅知道你说的句句属实!”

徐达慢条斯理的抿了口茶水,轻赞好茶。

这可让毕力格犯了难,急慌慌的就要再次解释,可徐达慢悠悠的话让他不得不将刚组织起来的语言憋了回去。

“仰慕之情不似作伪,雪中送炭投机无妨,但你没说全,这点东西无法让一个受到帝王重视的高级将领倒戈卸甲,大敌当前不战而降,本帅,要听实话。”

毕力格一阵苦笑,躬身赔罪后只得从实招来。

“……故而家中长辈欲效仿汉末诸葛家故事,某在军中位置不算低,还是庶出,故而家中原本定的不是某,但某瞅准此次机会降了徐帅……”

毕力格笑着,面上苦意渐去,反倒浮现了几分骄傲来。

“想必家中那个所谓的嫡子此刻要暴跳如雷了吧?哈哈哈哈哈!”

众人面面相觑,待其笑够了,徐达才不疾不徐的道:“如此,本帅便没有疑虑了,这茶也喝了,还请毕力格将军带我等去看一看这城中的器械粮秣吧。”

“末将领命!”

压下这于通州面带笑容查看军械粮秣的徐达暂且不表,大都城,皇宫内,王昕正在撺掇天元帝去屈尊降贵呢。

“……其时骆统上疏谏言,中有一段曰:‘夫国之有民,犹水之有舟,停则以安,扰则以危,愚而不可欺,弱而不可胜,是以圣王重焉,祸福由之,故与民消息,观时制政。’

臣窃以为,虽然吴大帝之气量格局偏小,但陛下亦应学其之纳谏如流,勤敏好学,更应采纳骆公绪之谏言:作君主者要沟通与百姓的情况,以便观察时事民情来制定合适政策。”

天元帝强顶着头疼听完,连忙摆手道:“王爱卿,王爱卿!政事改革还是以后再说,今日进宫,总不会只是为了劝诫朕吧?”

“当然。”

王昕笑道:“臣是想先让陛下知晓民之重,随后便方便做事了。”

“哦?”

天元帝诧异道:

“那朕倒是奇怪了,你王相公做事关朕是否通晓民生之重有甚么关系?”

王昕也不卖关子,直接打开天窗说亮话,躬身道:“《礼记》有云:‘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此诚国家危急存亡之时,我等臣子文者弃笔持戈,武者发奋忘死,而陛下身为君主,即便不效仿历代先贤之披甲持戟,帝王之慨然赴死,亦应当走出皇宫,与民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庄严肃穆的气氛渐渐浮现,天元帝眉头紧锁,思虑片刻,颔首道:“诚哉斯言!取先祖之甲胄来!”

“老奴遵旨!”

“慢!”

眼见刚才还在神游物外的大太监肃然领命就要去取甲胄,王昕连忙出言阻拦,大太监却充耳不闻。

“停了吧。”

大太监晃晃悠悠的回到陛阶之旁,又开始了神游物外,天元帝看向王昕,面带疑惑。

“陛下何须如此?”

王昕哭笑不得道:“难得陛下有中兴明君之象,效死疆场有臣等够了,臣只是请陛下前去给百姓施粥,再同甘共苦一番,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不到城池摇摇欲坠之时,陛下还是莫要只身犯险为好。”

“嗯,咳哼!”

天元帝清了清嗓子,若无其事的肃然道:“那朕…纳此谏言。”

“着令开仓放粮,百姓老弱妇孺在前,青壮在后,拥挤插队者不予米粮!”

天元帝说完瞥了王昕一眼,王昕心领神会道:“臣请再加一条,早晚米粥要插筷不倒,一顿必须要有肉味,官吏不得敷衍了事,不然,人头落地!”

“准了。”

天元帝叫人来为其更衣换服,王昕则是先一步告退,通知官吏去了。

“辟门十一,四达憧憧。盖体元而立象,允合乎五六天地之中。”

作为北元的国都,汗八里城无疑是繁华的,尤其是在积水潭至钟鼓楼一带,它们之间就是北元最华侈的地方——大市场。

大市场乃是便称,其本名叫做斜街市,也就是如今的鼓角楼西大街了。

至于积水潭,又名海子,数百年后,此处会被文人骚客们借佛教意象命名,是为,什刹海。

元朝的汗八里城营建之初,为姚少师所自比的奇僧刘秉忠奉元世祖忽必烈之敕令规划设计这座繁华至今的京城。

刘秉忠自是博学多才,二话没说便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理念游刃有余的开始规划都城。

而那本应横平竖直的街巷恰好在此遇到积水潭,刘秉忠略微思索,大手一挥,决定就势取斜,遂在积水潭至鼓楼之间规划了这条斜街。

大名鼎鼎的通惠河建成之后,积水潭成为了重要的漕运码头,米茶锦帛等商品从天南地北蜂拥而至,不少商贾瞅准机会,一座座商铺拔地而起,“斜街市”也便成了。

当年黄文仲见积水潭忙碌之盛景,心中不由得感叹,遂在《大都赋》中写下了这样的句子来赞美:“扬波之橹,多于东溟之鱼。驰风之樯,繁于南山之笋。”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0 22:07:59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