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竟成了永乐帝 第11章 少师雕塑

大明:我竟成了永乐帝 邵登峰我 军事历史 | 穿越时空 更新时间:2023-06-17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要是按照他的想法,那就应该趁自己身体还硬朗,尽起六师,北伐灭元,攻下大都,携大胜之势以削藩。而不是跟小媳妇当家一样扣扣搜搜的一点点往外挪,满脸肉疼不说,钱还用错地方了。

“哎!”

徐达叹了口气,嘟囔着:“天下何时能一统,燕云何时能光复?”他真有点陆放翁写《示儿》时的感受了。

老将军想了一下,青州可一鼓而下,而骑兵速度快,还

一人双马,他决定自己带着骑兵先行,后面的步兵慢慢跟。以骑兵的速度和自己的作战能力,估计步兵还在半路上,齐王那就望风而降了。

这样的话,自己应该还有连破数城,跑到大都那浪一圈。一想到这,徐达老怀大慰的捋了捋胡须,拍板道:“留下两对斥候,其余马军随我先行,步兵于后跟上!”

徐达的副将疑惑道:“步兵不会离开大宋,应该用不到斥候吧?何况他们自己有侦查的队伍。”

真怪不得副将疑惑,主要是徐达骑兵先行的这操作摆明了是对自己有着极大的信心,不想耽误时间。那么步兵的速度,要不是急行,哪怕他们从元大都浪完了回来步兵也没机会越过国界的。

再说斥候说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他们是骑兵里的特种兵。而且没了骑兵的步骑去以骑兵为主的蒙元浪,很容易被风筝没了,所以副将十分困惑。

“人的耐力虽然比马强,短时间内也没马跑得快。”徐达说道:“我军要经过两淮和齐鲁,这里原来是蒙元的地方,虽然蒙元横行暴政,不得人心,但是毕竟刚收复没多久,山林中尚有匪盗,我率军先行,恐有反复。”

副将没话说了,这“匪盗”是委婉的说法,毕竟哪有匪盗几千上万人的,甚至可能更多,并且不止一处。不怕他们去拦截步兵,就怕他们偷袭粮道。

毕竟山林里哪有养活几

千上万张口的野味,树皮和草根倒是管够,但也不能天天吃这个啊!

这群惯匪万一劫粮,速度定然会很快,瞅准一个地方就是呼啦啦一片人,估计官军刚穿好甲胄开始反击,他们就已经能抗的都扛走,扛不走的点火开烧了。

而且你还追不得,你有甲胄他没有,你追不上,那脱了甲可以吧?不行!人家从这里待了不知道多久了,肯定比你熟悉地形,你要是不穿甲去追,分分钟被玩死……

这时候斥候的作用就出来了,一部分分散出去几个时辰集结一次,一部分在粮队附近转悠,那马肯定比人跑的快吧?要是发现敌情了可以快速预警,让押送粮草辎重的士兵有时间着甲备战。

半晌,在后方防备的;两旁拱卫的;前方探路的骑兵集结在了一起,唯一留下来的两队斥候还是押粮用的。徐达安排了欲哭无泪的副将统领步兵,自己率领着五万骑兵撒欢儿似的跑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不说如猛虎出闸,舔舐着爪子准备撒欢的徐达,正在泉城燕王府的朱隶也是兴高采烈、欣喜若狂。

今日的泉城满是春日气息城外的农人们弯腰施肥,不时直起身子来擦擦汗,看着新生的幼苗憨笑,城内人声鼎沸,小贩的叫卖声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路边也有百花齐放之景。

哪怕门可罗雀的燕王府内也是姹紫嫣红,奇花异草争相斗艳,真真

是令人目不暇接。不过王府的主人——朱隶却并没有时间去欣赏,他正忙着更重要的事。

脑海深处的奉天殿内,朱隶正襟危坐,喜气盈腮的看着眼前的那座醒目的雕像。

他吞了口唾液,有些紧张的走下御座,临近了去看,那是座栩栩欲活的中年僧人雕像。

僧人身着黑色僧衣,左手中的佛珠微捻,右手握着一本书籍,斑白的两鬓与胡须作随风飘扬状,没有五官的头颅微微低垂,似是阅读着什么。朱隶转到雕塑的后方,只见僧人脑后有一缕头发未剃,好像在彰显着他未净的六根。

“冷静,冷静!”僧人的身份已然呼之欲出,但朱隶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低头去看雕塑台上的能表明身份的文字。

“广孝德全始终行通神明,功存社稷,泽被后世,若斯人者,使其栖栖于草野不遇其时以辅佐兴王之运,则亦安得播声光于宇宙垂功名于竹帛哉。”

朱隶以有些发颤的嘴读完了这段话,这是原本历史上明成祖对姚广孝的评价。这位成祖爷跟他爹明太祖朱元璋一样,是十分不喜欢辞藻堆叠的,他在圣旨里甚至会自称“俺”,还会下一些大白话的圣旨。

“恁官员官民人等,好生遵守着我的言语,勤谨用工,不许怠惰。早完成了,回家休息。故谕。”这段圣旨是武当山宫观营建时明成祖颁布的,是纯粹的大白话,还十分和

蔼的表示早干完早回家吃饭。要是搁在后面的那些皇帝,还回家吃饭?能活下来就谢天谢地了。

因而可见成祖的这段对姚广孝的评价的含金量跟真实性。哪怕是吹,成祖也不会随便吹,只能说姚广孝是真的神。

朱隶深深吸了一口气,又呼了出来,他的眸子愈发冷冽,嘴角也逐渐上扬。

“哈哈哈哈!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但是姚少师一出,我无忧矣!”

真不怪朱隶那么兴奋,他是很“了解”原本历史上明成祖起兵难度的。历史上的靖难难度是唐太宗玄武门的几十倍,能成功就五大因素:侄子幺、大哥亡、建文昏、道衍神、老天眷顾。

而前面两个可以说是前置条件,朱允炆的狠戾削藩是导火索,而道衍和尚,也就是姚广孝的作用可就大了去了。

明太祖还没死呢,他就说要送当时还是燕王的成祖一顶白帽子,王加白是什么?当时在位的可是朱元璋啊!后来在北平的几年,一直明里暗里教唆成祖造反,朱允炆削藩是导火索,但真令成祖下决心的还是这个六根不净的老和尚。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 17:26:19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