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帝群:集体审判朱元璋 第六章 拎包小弟朱元璋

大明皇帝群:集体审判朱元璋 春雨夏松 军事历史 | 穿越时空 更新时间:2023-06-10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你说呢?”朱元璋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原则上御史台那帮家伙在一定程度上能约束他的部分行为。

李长卿道:“没有人有资格审问皇上,对吧。”

朱元璋道:“是啊。”

李长卿道:“我愿意跟皇上对薄公堂,前提是皇上他得愿意过来啊。但是,我告皇上是诚心的,皇上不来也是当然的,这一点也不矛盾啊。”

朱元璋道:“那你告皇上,府丞敢审这个案子吗?还不如直接告苏州知府或者陈三骑。”

李长卿道:“你要是不懂,就回去看看《大明律-堂律篇》,里面清楚写着,举凡状告,必当受理。这里面没有说不能状告皇上,府丞不敢接这案子,他就不配当府丞。我以告皇上的名义为她爹娘伸冤,等于间接表达了我对皇上的崇高敬意。

“皇上要是昏君,砍我的头,皇上要是明君,这事就水到渠成了,我就赌皇上是个明君,苏州知府、陈三骑,他们一个也跑不了。”

朱元璋不让他走,道:“问题是她爹娘的死跟皇上没关系啊。”

李长卿拍拍他肩膀:“我说大哥,人小姑娘说的明明白白,不光要给爹娘伸冤,还要让皇上知道苏州的水深火热。苏州富裕,薅羊毛也不能这样薅啊,皇上把税定的那么高,打击的是地主士大夫,但地主士大夫回头就剥削百姓,逼得百姓卖儿卖女,跟他没关系吗。所以我们不光要告皇上,还要高屋建瓴,给苏州减税。”

朱元璋惊了:“你要给苏州减税?”

李长卿一笑:“瞧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看不起我一个讼师凭什么给苏州减税?”

朱元璋道:“不是看不起你,江南八府重税这事,洪武四年诚意伯刘基就跟皇上谏言过,他都做不到,别人就更不行了。”

朱元璋说的是心里话,这么多年,满朝文武,他听刘伯温的劝谏次数是最多的,除了他,别人一概不好使,包括宰相李善长。

李长卿道:“不试试怎么知道。”

这种事就跟带兵攻城一样,得多线发展。

如果单单只是状告陈三骑逼死李千黛的爹,皇上是感受不到压力的。

给苏州减税只是个幌子,本意还是让秦王朱樉认罪,赢下这次诉讼。

朱元璋摇头一笑,有点荒唐,到底是年轻人,总是有过于自信的毛病:“咱倒要看看你怎么给苏州减税。”

李长卿不客气的再次拍拍他:“大哥,我看你也是个闲人,我那拎包小弟今日家中养病,你要没事帮我把纸砚笔墨收拾一下,跟我去衙门吧。”

朱元璋头一回被人当小弟使唤,大度一笑:“好,我正想去看个热闹呢。”

他掏出一面手绢,将半张脸蒙了起来。

李长卿笑道:“衙门那边有你老街坊?底儿潮不好见面?”

朱元璋道:“还真让你说对了,衙门里真有我一个熟人,不想让他认出来。”

李长卿无所谓的道:“行,你愿意戴就戴吧。”

他大概能猜到这大哥的想法,应该是怕得罪衙门里的人。

毕竟这次的事有点大,要告的人太多了,从苏州大牢里的牢卫、牢头,到苏州知府,再到应天府府丞,往上还有三品将军陈三骑,秦王朱樉,最后是朱元璋。

涉及苏州税赋,中间还牵扯户部、吏部、刑部。

上上下下把大明官场抖落一个遍。

这种情况下,他身为拎包小弟,把脸蒙起来是明智的,避免以后难做人。

“走吧姑娘,跟我去衙门击鼓鸣冤!”

洋洋洒洒八百字状书写好,李长卿签下自己的名字,盖上自己的印章。

“李讼师,这是酬劳。”

李千黛接过状书,郑重其事的掏出一张宝钞。

“日后再说。”

李长卿看也没看。

这一幕落在眼里,朱元璋神色有些复杂。

他一直在观察李长卿。

就凭他这句话,接手这个案子显然不是为了银钱。

这么为百姓伸冤,还分文不取,显然人格上是没问题的。

侠义心肠、视死如归,朝廷太缺这等气魄了。

临走时,朱元璋冲烤鸭店掌柜挥挥手。

白吃了一顿,心情还是不错的。

掌柜的一声苦笑。

今个算是看走眼了,没想到真有不要命的敢写状书。

这大兄弟吃这一顿不算少,他有点心疼。

但转念一想,他又觉得值,今天亲眼目睹,有人状告皇上,也算开眼界了。

从安平巷到应天府知府,这一路,他们数百人,像磁铁一样吸引着过路百姓。

只是谁也不敢声张。

有人看到这么大一群人,上来打听:“干嘛去?”

然后对方跟做贼一样趴在他耳边说:“去衙门告皇上。”

别人一听吓一跳。

“别扯了,谁这么大胆子?”

“泥菩萨巷的李长卿。”

“真的啊?那要是他可得去看看。”

……

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

最后到了承天大道的知府衙门,已经有数千人之多。

来到衙门口,李长卿让李千黛躲在人群中。

独自一人上前。

凭着自己讼师身份,抽出鼓槌,敲响了鸣冤鼓。

本来有两个侍卫守门,顿时从里面又走出来四个。

一旦有人击鼓,要出来维持现场秩序。

随后,通判先生来了。

刚一出门他就愣住了:“缘何如此之众!啸聚府衙,是何居心!”

李长卿缓缓上前:“当然是告状来了,府丞大人在吗?”

通判瞄他一眼,指着后面乌泱泱的人群:“李长卿,你一来我就知道没好事!带这么多人过来!”

通判大老远就认出了他,毕竟是常来衙门替人告状的。

李长卿淡淡的道:“人多不好吗?太平盛世养闲人,看热闹的人多说明应天府太平。”

通判欲言又止,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谁又敢说应天府不太平呢。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6 10:05:00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