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过后 第2章

大考过后 聪闻 青春校园 | 菁菁校园 更新时间:2023-06-07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原本季晓冬料想的是,在看榜的时候,肯定会遇到班上的很多同学,甚至是其他文科班里熟悉的或者打过照面的同学,然后聊聊天什么的,自打考完试以来好多天没见了,毕竟今天来主要就是干这个的,至于看不看榜的,反正之前就打过热线电话早就知道了。可是,直到自己看完榜了,觉得气温升高的已经让人不得不离开的时候,都没见过几个同学。

难道是自己看榜的时候太专注了,根本就没怎么注意周围?难道是因为现在时间还算早,暑假里大家都习惯睡懒觉,都还没来;或者大家今天起的很早,早就来看过了,都已经回去了?季晓冬不由思索着。

哦~当季晓冬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之后,不由无奈的摇了摇头。其实,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问题。

他遥想起三年之前这个时候,确切而言要稍稍再晚一些的七月,那时候他正值经历完中考,当时也是去学校看榜。至于成绩,很不错,这没什么问题,没什么可说的。

值得说的是,他初中的时候,玩的要好的同学很多,朋友也很多,自己班里的,同级的,包括整个学校其他年级的,人脉很广,人缘很好。所以,当时,看榜的时候,可不就是吆吆喝喝,嘻嘻哈哈吗,招呼是一个接一个打,一人一句,光回话搭话的都忙不迭,几乎都挤不出时间来在榜上找自己成绩。回想那时候,多热闹呀。

而此时此景,却截然不同。自从升入高中,季晓冬玩的时间少了很多,不是不喜欢玩了,而是真的分不出精力来,光课业就压的喘不动气,觉都不够睡。玩的少,朋友就不会多,别说朋友了,就连平时说说话聊聊天、关系好一点的同学,都没几个。

季晓冬高一是在别的高中读的,高二才转到这个学校的,然后高三才转进直到毕业的这个班——读书经历有些辗转、有些复杂,以后细说。

自打高三转到这个班,基本就是闷头自己读书,跟同学们关系很平淡,交流多的也都是座位周围那几个同学,而且聊的也大都是学习上的话题,相当一大部分同学都没说过话。其实,相比而言,在这个学校,季晓冬关系稍好一点的,今天都集中在红榜的左边部分前,而自己压根都没过去过。

想必,自己肯定是一时间恍惚,联想到三年之前的情形了,才会有此疑惑。季晓冬一阵苦笑,无奈的摇了摇头,明明自己认识的人少,都没什么朋友,就算班里所有同学一时间都来了,能说上话的又有几个呢?所以,也难怪,尽管身处人群,却依然感到那么冷清。仅仅三年,却恍如隔世呀。

回吧!季晓冬决定去推车回家,毕竟这天儿太热了。这样的天气,在家里冲个澡,然后开着空调,吃个西瓜,看个电视,就问还有什么能比这样来的舒服?

季晓冬心里带着这点期许,夹杂些许莫名的失落——突然感觉自己今天就多余来,合着从郊外的家里一路骑车到市区学校,这个大热天,就为了在榜上瞧一眼自己的成绩?

季晓冬一边往停车的地方走着,一边不由愤愤的甩了甩手。他把自己突然油生的不痛快归罪与今天这个热天气,其实,则不然,真正原因并不因为如此。

如果说,意料之外的装比成功能让自己突然收获一份惊喜,心理获得极大满足感能趋近+1的话,那么,不说想方设法、处心积虑了,就说一直期待的装比最终却没有装成,那这种心理的失落真的直逼-1啊。只是季晓冬自己不愿意承认罢了,他骨子里就是一个,在某些特定方面很“虚伪”的人。

一路骑车回家,可谓大汗淋漓。回到家,冷水杯里水不多了,掺着热水喝了一大杯,然后又冲了个热水澡,季晓冬感到心情畅快了不少。

等从浴室里走出来,季晓冬突然发现屋里怎么变得这么暗了,不由看向窗外,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变阴了,已然飘起了雨。真可谓,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刚才还是晴天烈日,这才多大一会儿啊,就下雨了。

看到雨,季晓冬心里原本这莫可名状的复杂情绪,一如这越来越急的雨线,一下子得到了释怀,彻底的得到了宣泄。

下雨,真好。季晓冬突然发现,不知道从何时起,潜移默化之中,自己已经不再独钟晴日,而是开始喜欢雨天了。

赶在自己的十八岁之前的最后一个夏天,开始了。雨季来临,荡涤着十七岁的,这个雨季。

翌日,等季晓冬一觉醒来,睁开眼就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因为平时并没有定闹铃的习惯。看看窗外,雨已经停了,但是天还是阴着的。这场雨从昨天临近中午的时候开始,一直下到晚上临睡前还没停,虽然不算大,但真的是有够久的。

看来,下雨天真的是适合睡觉啊!季晓冬不由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真的,没有什么比下雨阴天睡个懒觉来的更惬意了。

这一天,季晓冬还是一个人在家,父母一早就出去了。起床后,吃个早饭,本来打算今天在家看看书,或者上上网,搜搜信息,查查资料,提前为即将到来的志愿填报做做准备。因为现在只当是,试是考完了,可是报哪个学校、什么专业,却是几乎两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毕竟这个时代嘛,信息和资料获取的途径当真是太匮乏了,极其有限的资源,无非就是互联网上零零散散的文字说明,以及从老师那里得来的志愿填报指南,再有就是往届师哥师姐以及家里已经有大学在读生的亲朋好友口中的道听途说。没办法,想必同时期,大家大都是这种情况。

然而,突入其来的一通电话,打乱了季晓冬今天的计划。

电话是同学打来的,于是季晓冬又去了趟学校。在校园里,季晓冬见到了之前高二在理科班以及高三文科班的同学,比如张三、李四、赵公子、高衙内、包子等,以及还见识到了本次考试文科成绩全校乃至全市第一名的那个傲娇小萝莉。

离开学校之后,季晓冬又突发奇想的想去转校之前、高一时候就读的位于郊区的那个老学校看看,一路上颇有见闻,很是感慨。在老学校里,见到了几位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以及听到了一些发生在这里却不为自己所知的故事,还有遇到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颇有感慨。【标注1】

【上述两段为概述,具体内容的有详细描写,因作者觉得这些篇幅对文章主线推动作用不大,故在校对时已做略化。不过,故事倒是蛮有意思的,作者把这些放到番外,不计入正文字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之后回过头来看一看。】

接下来的几天,季晓冬开始着手于对高校和专业的研究了。

几天之后,开始填报高考志愿。可以说,填报志愿这一步骤,相比考试而言,其重要性有过之而无不及。考的好只是第一步,报的好也是重中之重,也很关键。

参加今年高考的考生们以及家长们也都纷纷摩拳擦掌,使出浑解数,其余的事情都暂且一放,忙活起来。

对于填报志愿一事,学校有自己的安排,即通知考生回到自己班级教室,由班主任和各科老师进行指导,每人发一本当年印制的填报参考手册,根据往年的情况——各校的分数线和提档情况,通过参考分析以及跟家里讨论商议之后进行填报。作为家庭方面,学生和家长也是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上网查资料,从那些家里有在读大学生的亲戚朋友那里取经,或者打高校招生热线了解情况等等。

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什么关系有什么途径有什么资源,反正有招尽管使,只要不违反规则就行。

填报志愿这天,季晓冬也去了学校。当然得去,那时候提交志愿可不是单纯的只在网站上登陆然后填填选选那么简单便捷,是要跟考试一样涂写一份类似于答题卡式的卡纸来上交的。

对于志愿,季晓冬倘若放在一年前,还几乎啥都不知道,当时他只知道把书读好,把题做好,把试考好就行。而现在,他十分明确,志愿嘛,就是理想的一种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将来干什么,从事的领域,职业。当然也有大学学的专业跟以后的工作不想干的,可是,那不等于在某种意义上浪费了时间嘛,反正季晓冬觉得这样是挺可悲的,自己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说白了,志愿等同于理想,梦想。梦想这个词,很美好,有时也显得太大、太遥远。

季晓冬依稀记得,他自有记忆以来,人生的第一个职业理想是长大了之后开火车,那种老式的蒸汽机的那种,需要填炭烧水的。不知道小时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具体源由记不清了,可能是跟从小喜欢看火车有关系吧。

这个想法好像是一直贯穿他整个幼儿园的学前时期。等他上了小学,理想变了,要励志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就算成不了这个家,也要成为科研人员。然后,期间也曾有过教师、医生、地理学家等短暂的改变,但最终还是回归到科学家、科研人员,直到高二上学期的时候父母问起过自己,自己也是这样确定的,在他看来,这个理想在当时,已经成为了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

但是,仅仅不到半年,季晓冬的思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高二的那个暑假里他痛定思痛、深思熟虑、彻底觉醒之后,他不由觉得自己一直是幼稚可笑的。一句话,人,有远大志向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还是要从实际出发,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因材施教。

填报志愿这一天,季晓冬来到学校,再费劲了一番算得上周折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后,填好了志愿卡。【标注2】

填完志愿卡之后,接下来的时间,虽然显得有些漫长,但季晓冬还是一天到晚很忙碌。

首先,就是市里区里各种表彰,这个奖学金那个奖金的,企业助学金,学校奖励,甚至还有教会的奖金——应该不叫奖金吧,反正就是那个意思。

然后,还有电视台采访哩,面对记者的镜头,季晓冬坏坏的推了推身边的那位傲娇小萝莉的背,心说你平时不是伶牙俐齿能说会道吧,而且你还是全市“状元”,这会儿你就代表了吧,一把就给推到媒体前面去了,小萝莉一个趔趄,脸都差点戳到记者手中的麦克风上。还有,每年这时候必不可少的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自不必说。

古代中了状元,场景也不过如此吧,真够夸张的。不过相比之下,少了游街,不对,那应该叫什么,带着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再街上溜一圈,应该叫游行吧,反正就那个意思,闹的满城风雨,咔咔装比。

真可谓光耀门楣,衣锦还乡啊。不过,季晓冬骨子不怎么喜欢这些出风头的事,总感觉虚头巴脑的,他更喜欢那种锦衣夜行,闷声装大比。不是说了嘛,十四个路易十四都不如他一个能震得住凡尔赛宫。

然后,不是说报完志愿就光在家等着录取通知书就可以了。虽然普通的专业大都如此,但是季晓冬选的这个专业,还需要加一道工序。

虽然,季晓冬在高二那个暑假,也是人生直到那时才有了理想和奋斗目标——算晚吗——但是他有的只是大方向,具体的倒还不是非常明确。

季晓冬的高考志愿填报的学校,是上海的F大,这应该是上海乃至整个南方最好的学校了吧,至于加不加“之一”,季晓冬觉得完全没必要,自己选的就是最合适的,适合自己的最好的。

至于选择的专业,季晓冬首先考虑的就是喜欢,再一个是要惬意,要轻松,哪怕是相对的轻松。我寒窗苦读十一载,没冻死已经够幸运的了——其实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情,没得选——那么,大学这四年,就不要再让自己这么受累了吧,现在有的选,完全可以选择。

其实,早在高二那会季晓冬还在理科班的时候,怀揣着将来成为科学家或者科研人员的那个梦,觉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可有意思了,觉得进入大学继续研究,然后再从研究生一直到博士,那得多有意思啊。

但是现在,自从自己转了文科班之后,突然觉得理科其实好无聊,自然学科其实就那么点事。对于自己而言,数、理、化、生四科已经学到头了:生物拿到过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金奖;物理拿过银奖——没办法天分不够;化学的话,高二的时候几乎次次满分应该说可以了吧;数学的话,高考成绩145,虽然是文科卷不过也还算说得过去吧。至于这些学科的后续,季晓冬已经不感兴趣了,与自己没什么关系。

然后,季晓冬高考是文科,那么数理化生等科目所对应衍射的理工农医类的就不用看了,而且这些都属于花精力时间搞研究的专业。至于,历史和地理的话,季晓冬是很感兴趣的,只不过觉得单纯学历史或许有些稍稍单调;而地理,季晓冬了解到,虽然在高中属于文科,但是到了大学是要结合很多理科知识的,季晓冬就感觉学理科就如同吃东西吃伤了一样,很避讳,但凡沾一点理工类的一律不想碰了。

至于当时的热门专业以及所谓的前景好、就业好的的那些专业,比如国贸、经济、金融、财会、商管、法学等等这些文理不受限制的专业。。。不是说了吗,但凡有一点跟数学相关的,季晓冬也不想选。况且,就业好又如何?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3 2:45:12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