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列强?我只是个寨主! T35 相关数据

从本章开始听

历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地面作战的利器-坦克诞生了。1916年秋,英国和德国作为交战双方在索玛河畔的战场上相峙数月陷入僵局。9月15日英军突然投入“铁盒子”-世界第一型坦克对德军攻击,并取得胜利。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坦克作为一种突击兵器得到了迅速发展。

20世纪20年代中期,为了增加坦克的战场突击能力和防护能力,坦克发源地英国开始研制多炮塔坦克。设计师们力求为坦克增设炮塔,以便装备更多的火炮和机枪,增加坦克的攻击火力。1926年11月,英国“独立”型多炮塔坦克投入试验[6]。

20世纪30年代,在多炮塔坦克的研制上苏联后来居上,先后研制出T-28、T-32、T-35、T-100和SMK等多种型号的多炮塔坦克,其中最著名的是T-35重型坦克[5]。

研制历程

1930年,苏联人同时研制了两种多炮塔重型坦克。其中伏罗希洛夫工厂设计的坦克代号为T-30,计划装2门76毫米火炮和5挺机枪;而来自德国的专家则在列宁格勒工厂设计了TG重型坦克,这种坦克装备1门37毫米炮、1门76毫米炮和5挺机枪,基本符合苏联红军的想法和要求。1931年,TG坦克接受了测试,虽然总体性能还不错,但造价太高。苏联特别委员会研究认为,TG坦克造价高达150万卢布,而同期的BT2坦克才6万卢布。与此同时,设计TG坦克的德国设计师也被德国政府要求回国,终止与苏联合作,TG坦克的后续研制被迫中止。

1932年,继任德国专家的苏联设计师N.V.巴雷科夫带领设计小组在TG坦克的基础上,推出了两种新型号的多炮塔坦克。其中一种是缩小版的T-28中型坦克,该坦克只有一个装45毫米加农炮的主炮塔和两个装7.62毫米DT机枪的小炮塔,重量仅有16吨。另一种型号就是T-35,则是比TG坦克进一步加强和放大的重型坦克,安装5个炮塔,其中一个主炮塔装76.2毫米火炮、两个小炮塔装45毫米加农炮、另外两个小炮塔装7.62毫米机枪。T-35坦克战斗全重达50吨[9][7]。

虽然巴雷科夫在设计T-35坦克时尽量采用成熟技术,减小研制难度,以尽量控制造价,避免重蹈TG坦克的覆辙。但这型坦克毕竟体量巨大,因此,最后的坦克单价仍然高达52.5万卢布[9][10]。

列装入役

1933年10月25日,苏联政府主管部门下达命令,要求伏罗希洛夫工厂在1934年1月1日之前必须完成5辆T-35A型坦克和一辆T-35B型坦克(B型换装M-34柴油发动机)。但后来,工厂只制造完成一辆T-35B型坦克样车,后续研制还没有开始,T-35B项目就被完全放弃了。

1934年5月1日,在原型车基础上改进的第一批产品T-35A重型坦克,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游行,首次公开亮相[11]。

1936年,T-35重型坦克开始在苏联红军中列装。

1938年底,T-35重型坦克再次进行大规模改造,所有炮塔从车身中部移至后部,悬挂装置也得到加固;坦克正面装甲厚度提高到70毫米,小炮塔装甲厚度为25毫米;坦克总重量达到54吨。此时,新的重型多炮塔坦克SMK和T-100也进入试验阶段,其性能均比T-35更加优越[12]。

1939年6月8日,苏联军事委员会下令T-35停产。T-35重型坦克共生产了61辆(含两辆原型车)[12][13]。

1940年6月,在莫斯科召开了一场军事会议讨论在红军部队中的装甲车辆运用问题。会中有关T-35坦克产生争议,一些人认为所有的T-35应该被改造为重型自行火炮(改型样车称为SU-14自行火炮[14]),其它人则想要把所有的T-35坦克转给军事学院。几乎没人提起将其作为第一线的作战坦克使用。然而,由于红军部队的坦克力量的迅速重组,并且新机械化军团的组建需要坦克装备,最终决定“这些T-35坦克应该被用在前线”。这个决定随后下达,所有的T-35重型坦克被编入第8方面军的第34坦克军下属的第67和第68坦克团。

1941年底,剩余的T-35重型坦克全部退出现役。幸存于世的T-35重型坦克只有一辆,陈列于俄罗斯库宾卡坦克博物馆[1]。

技术特点编辑播报

总体布局

T-35重型坦克A型的生产型,总体布置为典型的发动机后置,包括5个炮塔的庞大战斗室位于车体中部,驾驶员则位于前部。

该坦克车体内部被分成多个独立隔舱,乘员活动空间极为狭小。坦克车身主要采用焊接和铆接工艺组装。

该坦克车体全长9.72米,宽3.2米,高3.43米。坦克战斗全重50吨,最大公路速度每小时30千米的,越野最大速度则为每小时19千米。T-35重型坦克的最大行驶距离只有150千米[9]。

防护系统

T-35重型坦克战车总重达50吨,但由于炮塔占去了太多的重量,坦克的防护性能并不算突出。生产型T-35坦克车体装甲最厚部分只有30毫米,炮塔装甲厚度也只有20毫米,全车装甲最薄的地方更是只有10毫米。这个防护能力甚至还不如德军大量装备、重量只有20吨出头的Ⅲ号坦克。

1936年,苏军也意识到T-35坦克的装甲实在太薄弱,把车体前部的装甲厚度增加到了50毫米,侧裙板装甲厚度也增加了10毫米。

1938年,苏军再次加厚装甲,把T-35坦克车体前面的装甲厚度增加到70毫米,炮塔装甲也增加到25毫米。尽管这一变化仍然不足以抵挡德军的火力,但却使T-35的战斗全重增加到了54吨,与此同时带来的是机动性的恶化。T-35坦克的装甲此后没有再做进一步加强[9]。

武器系统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7 18:05:57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