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入狱后,朱棣怒夷孝儒十族 17、土木堡之变,朱棣懵了!(求数据)

从本章开始听

懵了。

完全懵逼了。

朱棣万万想不到。

这大明历史上行第一次叛逆之事的是自己,第二次就是自己的儿子孙子。

紧接着,这第三次竟然还是自己的曾孙?

接连三次,一代接一代,半刻都不消停?

那将来后世之人该如何评价他们这一脉?

叛逆之人,就只会生出叛逆之贼!

到那时候的天下,怕是就算连三五岁的孩童,都可能会把这些事情放在口中议论!

无论是自己创下怎样的惊天功绩,又要如何去弥补这连续四代人所犯下的过错?

即便是朱棣,在这一刻情绪也有点兜不住了。

他完全不敢相信,也不愿意去相信这一切。

他内心无比的沉重、痛心,甚至就连身体都开始隐隐颤抖了起来。

看着情绪逐渐失控的朱棣,姚广孝连忙安慰着说:“王爷先别着急,既然如今这本日记出现,那我们就还有去改变这一切的机会。”

“王爷能够提前知晓,至少好过不明不白的任其在日后发生。”

“短时间内确实不容易想到解决之法,但日后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去思索。”

听到这话,朱棣情绪也是稍稍缓和了下来。

姚广孝说的确实没错。

哪怕是日后事情还是会照样发生。

但如今自己已经知道了这些事,那就只能日后尽力去改变这一切。

就比如自己的儿子朱高煦,以后自然会就藩。

但只要自己在执政期间,改革好削弱藩王的政策,那就可以解决问题啊!

到那时候,藩王手中无权无势,哪怕是有叛逆之心,面对巩固的皇权也只能是无能为力。

想到这里,朱棣逐渐冷静了下来。

他整理好心绪,就继续往下看。

“先生说,在宣德二年十一月十一日,朱祁镇出生。”

“次年二月,朱祁镇被宣宗封为皇太子。”

“宣德十年,宣宗朱瞻基驾崩,遗诏皇太子朱祁镇即位,次年改元正统。”

看到这,朱棣微微皱眉。

他没想到,这朱瞻基竟然只在位十年就死了。

仅仅三十来岁的年纪,这真是天妒英才啊!

朱棣有些心疼,但也只好继续往下看。

“宣宗英年早逝,朱祁镇少年天子,太皇太后张氏便辅佐于他。”

“张氏地位尊崇,不允许外戚干预国事。”

“她重用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在三杨担任内阁辅臣期间,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

“使得大明朝国力稳步上升,延续了仁宣之治。”

看到这里,

朱棣虽然心中有些高兴,却仍旧笑不出来。

毕竟他刚才已经知晓,自己的这曾孙子可还有大事没干呢!

不过他心中却是对这个辅佐年幼朱祁镇的太皇太后起了点兴趣。

那时候的太皇太后,那也就是朱高炽的妻子。

“张氏?”

朱棣微微思索。

片刻之后,他当即眼神一亮。

那不就是自己的儿媳,燕军大将张麒之女么!

看来自己的眼光果然不错,这张氏确实是个好女孩儿。

想着,他就接着往下看。

“正统八年,太皇太后张氏去世。”

“咱对于这个张氏,也很满意,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

朱棣见此,也忍不住叹息道:“张氏之薨,真乃我大明之痛啊。”

同时他心中也开始忐忑了起来。

他心中猜想,或许随着张氏的去世,他那曾孙子朱祁镇就要开始玩花活了!

“先生对咱说,张氏死后,朱祁镇便开始重用宦官王振,并让其直接参与朝政。”

“哼,宦官参政,老四你这曾孙子可真厉害。”

从日记上的笔迹就可以看出,朱元璋那时候的心情万分不快。

而朱棣看到这里,也只能是苦着个脸。

父皇用宦官,那是只让他们有着监督之权,却绝对不能干政。

毕竟历朝历代,宦官干政的最后几乎都没有好结局啊!

这朱祁镇倒好,干了朱元璋都忌讳的事。

他心中一阵无语,继续往下看去。

“正统十四年,王振鼓动朱祁镇,建议他御驾亲征漠北。建功立业。”

“朝中诸位大臣劝阻,但朱祁镇独断专行,自作主张决定出征。”

“先生说跟咱说,那时候朝廷的军队主力都在外地,仓促之间难以集结,于是朱祁镇从京师附近临时拼凑二十万人,号称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漠北。”

“这小子从未打过仗,对于兵法也仅仅略知一二,如此胆魄真是让咱佩服!”

朱元璋言词中的讽刺之意,丝毫没有掩饰。

而朱棣看着日记,心中也是愈发的不安。

他朱棣能够打硬仗,那是自身军事素养过硬。

但自己这个曾孙子,从小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在张氏的庇护之下,怎么可能懂得战争的残酷!

真当打仗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么?

朱棣紧张得额头都渗出了微微一层汗,继续硬着头皮往下看。

“朱祁镇年轻气傲,建功心切,于是为了说服自己的母亲孙太后,还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并让弟弟朱祁钰监国。”

“他随即率军出征,却遇上大雨连绵。”

“大军到了大同附近,后方粮草供应不及,军心动摇,于是朱祁镇有心撤军。”

“但宦官王振为了顾及脸面,觉得这才出征没多久就悻悻然回师,有损颜面,于是他建议绕道蔚州,再班师回朝。”

“与此同时,瓦剌大军逼近大同。”

朱棣一看到这几句话,惊呼道:“完了,这是要出事!”

他作为大明而当马上皇帝,战略眼光极强,神色瞬间凝重了起来。

因为蔚州,距离大同非常近。

而那时候北边的瓦剌大军正在逼近大同,这时候明朝大军粮草不足、军心涣散,若是遇上敌军,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心中很是着急,而接下来的内容更是让他火冒三丈。

“王振的意见,随军的群臣皆是反对,这样做很耽误时间,容易发生危险。”

“但王振恃宠不听,朱祁镇被王振吹捧,渴望效仿你老四五征漠北,立下赫赫功绩,于是继续任用王振,大军继续开拨,前往蔚州!”

看到这里,朱棣心中已经忍不住想骂娘了。

朱祁镇这小子带着数十万大军,当是在玩过家家吗?

而接下来的一条推演信息,直接是让他忍不住破开大骂!

“而后,王振心血来潮,担心大军过处,踩踏自己家附近的庄稼,而建议按照原路撤军。”

“大军行至怀来附近,后勤的辎重部队却因为雨天而没有赶上。”

“于是,王振下令原地驻扎等候,就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军追上明军,将朱祁镇以及一众大臣皆困在土木堡。”

看到这里,朱棣再也无法保持冷静,直接破口大骂道:“妈的,选土木堡扎营,真是个不知死活的东西!”

土木堡,是大明军事重镇怀来的桥头堡。

它能够作为抵御北方的前哨,却万万不能作为几十万将士的大本营。

而原因就是这土木堡唯一的水源,是一条自西北向东南的小溪流。

要是被截断这条溪流,数十万明军就会断水,成为一块兵家死地。

果不其然,

接下来日记中的内容也是印证了朱棣脑海中的猜想。

“明朝大军的水源被掐断,陷于死地,军心动荡。”

“瓦剌大军也先趁明军军心涣散之际,直接发动总攻,一举将明军歼灭。”

“明军二十万大军悉数被灭,奸臣王振被气愤至极的樊忠将军杀死,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等数十位大臣悉数战死。”

“先生称此为,土木堡之变。”....

..........

Pa:跪求鲜花月票评价票打赏!跪求兄弟们多多支持!跪求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5 13:07:0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