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权臣 第六章 国仇家恨

大魏权臣 言轻侯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3-03-30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屋中对语立志先,孰是孰非未可言。

国仇家恨今犹在,尊严只在兵刃间!

“先生指的是太古时期一统九州的秦王政,统辖九州,打造的九州之鼎。”王诩略微思索。

传闻秦王政一统九州,征集各州物产,打造九鼎,九鼎吸收九州之气,最后秦王政利用这九州之鼎,证道成尊。只可惜大秦天朝因为秦王政的离开,虽后继者皆非庸才,但却无先帝雄姿,各州诸侯反叛,九州再次分裂。九鼎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传闻,人间统一,九鼎现世。若统一州,可见独鼎。”公孙起说道。

王诩不明白公孙起的意思,有些疑惑。

“得九鼎,证人间至尊位,单取一鼎,可证天乘道心。”公孙起摸着王诩眉间的伤疤,“小诩,世俗,不是你的终点。”

王诩瞬间明白公孙起的意思,那天乘道心,是传说中的存在,自太古三皇九帝三千圣贤之后,放眼整个六界三千景,身具天乘道心的修士,已是凤毛麟角。若是把道心比作载体,大道是水,那下四乘宇宙洪荒便是溪池井泉,而地玄黄则是江河湖泊,至于天乘道,可谓无边汪洋。

王诩之前拥有宙乘道心,在这坎北偏远地区,已属于天赋异禀。

七岁道心显现,经过锤炼,短则数日,长则数年。当道心稳固,成为大道载体,才算踏入修道的第一步,走上凡武之路。

不过,凡俗之人若没有修炼法门,到二十五岁,道心退化,便会变成凡心,终身止步五层。

地玄黄宇宙洪荒这七乘道心的锤炼是由难到易。一个天资聪颖,但身负荒乘道心的人,甚至可以做到一次运功便稳固道心,而天资一般,身负地乘道心,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这个就是大道至公。

但这一切不包括天乘道心,因为天乘道心本身就是大道。

“公孙先生,九鼎毕竟是传说。”王诩有自知之明。

如今,道心被挖,前路断绝,即便经过仙人调理,一生修为也就止步五层,谈什么夺九鼎,无疑是问乞丐,做不做皇帝般痴心妄想。

“争与不争,在你。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公孙起叹了口气。

王诩沉默不语。

“那日救你,确实出于私心。”公孙起走到窗边,坦言道。

王诩心知肚明,他不过一个家族弃子,没有未来的废人。二者无亲无故,即便是公孙起路见不平,那后续也没必要收留他。

要知道,公孙起修为高深莫测,却选择如此偏远的莫镇隐居,自然不希望被打扰。收留王诩,势必将面对王家,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小诩,你怎么看大魏的?”公孙起转身看向王诩。

“公孙先生,斗胆问一句,你眼中的大魏是什么样的?”

王诩拱手反问道。

“我曾为官,一次,奉命出使大唐天朝,虽与大魏同为坎州五霸。但大唐国富民强,兵强马壮,长安城的繁华,绝非三两句便能描绘。”公孙先生陷入回忆之中。

随即苦笑一声,“相比之下,大魏即便是王城许都,也如穷乡僻野,不毛之地。‘坎州五霸,极北最差’。你知道当我从唐人口中听到这句话的心情吗?”

王诩不由陷入沉思。

“遥想当年,开国武帝,人皇之姿。率百万将士开疆拓土,征战坎中。历时九十三载,举天朝之力覆灭当时坎中三王朝,十七皇朝,将强盛的大汉天朝驱逐到坎东之地,定都坎中六四城。当时的大魏坐拥坎中极北,实力已然是当时坎州第一天朝。”公孙起整理衣裳,语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完全无一丝老迈之气。“只恨不能生在当时,即便做个马前卒也好啊。”

武将生乱世,文臣盼盛朝。

“后世历代君主励精图治,征战四方。强盛之时,近乎统一坎州。”这些书籍都有记录,王诩很清楚。

“是啊。”公孙起眼中流露愤恨,“武帝十三代孙景帝当世雄主,有武帝之姿。东出伐汉,十年便近乎让大汉亡国。可惜,天妒英才,被奸人所害,龙眠坎东,举国哀悼。后继哀帝年幼,三岁登基,外戚辅政。乱臣李镇道,赵承亮举兵谋反,屠戮曹氏皇族。多亏忠勇之士殊死护卫,大魏最后一丝血脉得以保存。自此,大魏天朝因国力内耗,无力守土坎中,退回极北,也从天朝降到王朝序列。历代君主生平之愿便是恢复昔日荣光,再回坎中,统一坎州。”

“李镇道,五霸之一大唐天朝开国君主,赵承亮,五霸之一大宋天朝开国君主。”这些,王诩自然都知道。

大魏分裂了两个天朝出去,今日也能守土坎北,足见当时大魏有多么强大。

王诩感慨道,“自古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王朝更替,不外如是。”

“无国何以为家?”公孙先生反问。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公孙先生宛若一个斗士般,争锋相对。

“一言可定生死,一行可毁万户。王权至高无上,但掌权者何曾记得,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公孙先生默然坐到椅子上,反复品读着王诩的话,仔细打量眼前的少年,只有十五岁,出生在边陲小镇的少年。

“小诩,是否考虑入仕为官?”公孙起问道。

“入仕?”王诩瞬间沉默。

“二十五岁便可以参加大考,以你的心智谋略,有朝一日,必会封侯拜相。”公孙起眼中含光。

见王诩不为所动,公孙起略有些老迈身躯不知哪来的气力,立身书案前,颇有一股指点江山的气势。

“男儿自当立身庙堂,文者清心治本,直道身谋;武者不畏生死,保境安民。”

“那先生为什么辞官归隐?”王诩问出心中疑惑。

“唉。”听到这话,公孙起猛然坐下,“魏王昏聩,宠信奸党,文不思谏,武不思战。”

“这便是先生刚才问我怎么看待大魏的答案。”王诩看着公孙起。“为官者,不求青史留名,但求问心无愧。如今大魏一派亡国景象,既然做不到和光同尘,我便选择独善其身。”

公孙起很清楚,魏国虽属于王朝序列,但强敌环伺。极北这个地方,百姓是没有什么国家观念的,或者说,在这强者为尊的世界,世俗的王权本身是没有任何约束力的,单就修道成仙者不谈,就侠以武犯禁这句话就足以诠释了凡武境武者的态度。

“重振大魏荣光,我辈义不容辞!”公孙起喃喃道,声音不大,却仿佛使出了全身的力气。

王诩理解公孙起的心情。但这些,对他来说,实在是太远了,也太重了。

良久。

“仁帝七十二年,大汉犯境,屠边城百姓,共计五万七千八百五十一人。”

“贤帝三十一年,大宋借道,占南江郡三城,死伤百姓,近十万,大魏赔款万金。”

“文帝二十二年,大唐,大明联军,两个月连克十二城,近七十万百姓流离失所。”

“慜帝五十六年,坎北十一皇朝合谋,举兵犯境,历时十年,百姓死伤,难以计数...”

公孙起缓缓诉说着。

每一笔,都是血债。每一笔,都是国仇。

王诩眼中骇然,文献书籍虽有记载,却未必详尽。

历史,记录在冰冷的书页上。但国仇家恨,却永远刻在人心里。

“诸位先王秉承以民为本,以和为贵。希望百姓安居乐业,可结果...”公孙起轻叹,“树欲静,而风不止。总有人不允许大魏国泰民安,他们恐惧大魏会强盛起来。”

书上不会记录这些,可不代表不存在。王诩沉默了,不知道该说什么。

“大魏出过昏君,但依旧有不忘先辈,殚精竭虑,休养生息的贤主。”公孙起站直腰杆,宛如青松挺拔。“我很喜欢先贤说过的一句话,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王诩喃喃自语,若有所思。

“若有机会,将来你到许都,可以去望南山走走,那上面,曾自缢过大魏九位君王。至今尸骨依旧在那里,眼望南方,不得安息。”

王诩一愣,这些,书上也没有。

不由自嘲苦笑,“何有脸面去嘲笑颜陵循诵习传,不求甚解。可自己,又强到哪里去?”

“征战无关对错,弱国从无民乐。”公孙先生缓缓说道。“为逐鹿者方可国泰民安。”

“弱国无民乐?”

王诩心态逐渐发生变化,不由感同身受。

父亲算是王家最弱一支,因自己天资,甚至后来更开智宙乘道心,一时之间在王家水涨船高。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即便同宗同族,也没有温情可言。

因为势力弱,父亲是不是被冤枉的,根本不重要,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弱肉强食,强者为尊,规则是强者立下的,自古至理。

想至此处,王诩朝公孙先生躬身一拜。

“哈哈,好。”公孙先生拂须大笑,甚是欣慰。

书屋关门了。在小镇渐渐传开,但实话讲,除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或是逢年过节想贴红纸对子的时候,有些麻烦外,不曾影响过任何人。

生活,在这乱世中,活着,已实属不易。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3 20:44:4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