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红袂 第七十一章 求取国策

铁甲红袂 鹤鸣小白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2-12-04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卜逢时双手接过酒杯,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接着一饮而尽。

云乐公主和两位女官禁不住笑了起来。冯姬说:“大人是渴坏了吧?这一大杯酒,一下子就喝下。也不怕噎着!”

“卜某吃别的怕噎,唯有喝酒不怕!”卜逢时说。

“先生哪里是渴了?”公主笑着说:“你不知道吗?他一向贪杯。走了这几天路,正愁没酒喝呢!你偏给他送酒来了,这还能放过?也说呢,我也没吩咐你带酒哇,你怎么就带了呢?”

“殿下为先生饯行,怎能没有酒?”冯姬说:“赶了两天,追了几百里,总不能拿一杯白水给大人饯行吧?那样岂不显得头重脚轻了!”

“卜某最喜头重脚轻。”卜逢时说:“喝醉了酒,那种感觉——飘飘欲仙,就是头重脚轻的感觉。”

冯姬和少姬首先笑了起来。云乐公主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时候,那三个车夫已经将烧鹅烤好,转由一个捕快端着一只烧鹅来敬献大人。那老军站在两丈开外,躬着身子,轻声呼唤“大人!”

卜逢时正要起身去接,少姬走了过去两手接过托盘。一边转身一边张着鼻子闻。“嗯,好香!”

“就是,今天本宫也闻着这鹅味儿很香。”云乐公主说。

“那就请殿下尝一块。”少姬说:“隔门的饭香。只是这荒郊野外,也没个刀叉筷箸,怎么让殿下吃呢?”

“本宫在军旅中那么长时间,还在乎这个?拿来。让本宫扯下一条鹅腿,就这样大嚼大咽,有何不可?”云乐公主说:“是大英雄真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扭扭捏捏,做何儿女之态?”

“好!”卜逢时几杯下肚,趁着酒兴,喝彩一声。“殿下不愧是巾帼英雄,女中豪杰!来,卜某敬殿下一杯!”

“我也要吃,我也要喝。”冯姬说着,也撕下一块鹅肉,大嚼起来。

“那你就吃,你就喝。”少姬说:“自有少姬伺候你们。大家放心喝吧!”

于是,卜逢时陪着云乐公主和冯姬在这北国的星天之下,旷野之上,吃肉喝酒,共话家常。

不远处,隔着一顶帐篷和几辆大车,那五个男人也在那边吃着肉喝着酒。几匹马在看不见的树阴底下打着响鼻,“咯嘣,咯嘣”地嚼着豌豆。星天湛湛,银河耿耿。微风轻拂,万籁有声。

“先生去北境,这一去也不知得要多久。”云乐公主说:“临去之时,可有什么要交代云乐的?”

卜逢时沉吟了一会儿。说:“也没什么要交代的。只是殿下此后戒骄戒躁,改一改任性的脾气。”

冯姬听卜逢时这样说,下意识地看了公主一眼。暗暗点头表示赞许。

卜逢时继续说:“再不可这样轻装出行。殿下向来我行我素惯了,出门总是轻装简随。这很不安全。殿下一定要保重凤体。万金之躯,岂可轻易抛头露面?未来朝中还不知有多少国家大事等着殿下去完成。殿下千万不可妄自菲薄,轻视了自身。白龙化鱼游于海中一个老迈的渔夫就能将它捕获;凤凰落架栖于枳木一个普通的顽童就能将它伤害。殿下仗着自己年轻气盛,武功高强,有过一段军旅生涯,就这样无所顾忌地露形迹于市井之中荒野之上。一旦被无赖小人或者别有用心的人所窥视,所利用。将会对殿下不利,对朝廷不利,对国家更不利。唯殿下慎之,戒之!”

云乐公主表示接受先生的建言。

公主向卜逢时讯问国策:“云乐知道先生这一去不知几年?希望先生有以教我。——目前,南朝仍然是我朝大敌。强占我三州土地不说,还将我数百里大好河山蛮横地划为共管区。朝廷对南朝忍气吞声,束手无策。南朝把大盛当做待宰的羔羊,随时可以出手宰割。针对这种局面,先生可有良策?请对云乐畅言一说。”

卜逢时抿了一口酒,沉默了一会儿。若有所思地说:“殿下问的都是朝中大事,自有朝中大臣操心。卜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殿下——还是另请高明吧。”

冯姬喝了点酒,有些酒意。听卜逢时这样说,忍不住插话道:“大人也太小气啦!何必端着?殿下以公主之尊屈身俯就,一口气跑了两天,追了数百里地,甘冒风霜,置身旷野,来给先生饯行。就问这么一句话,大人也不肯赐教。是不是太不给面子,太不近人情啦?”

公主本欲制止,怎奈冯姬嘴快已经将话说出。也只好作罢。

卜逢时见冯姬这般快人快语,深深感佩。确实觉得自己这样做,对不起云乐公主的一番情义。于是,连忙起身,长跪而坐。对冯姬深深施了一礼,歉疚地说道:“贵人所言极是。都是卜某小心眼儿啦!其实,殿下方才所问之国策,卜某早已说过。只是——只是所有人都不在意罢了啊!”

“大人几时说过?说过什么?何妨再说一遍。”冯姬追问。

云乐公主立即拦住冯姬,不让她这般失礼。“先生勿怪。冯姬一向知礼,今天喝点儿酒,话多了。请先生见谅!”

“卜某怎么敢见贵人的怪!”卜逢时连忙解释:“贵人所言句句在理,真的让卜某汗颜。卜某堂堂男子,气量狭小,竟不如一个巾帼女流!——卜某所说国策,其实就是前段时间对南朝间谍散布的那番话。——那番话乍听起来荒唐,细究起来不是没有道理。不然的话,南朝怎么会真的对卜某动手呢?”

“就是要水淹殷都的那些话吗?”云乐公主问。

“正是。”卜逢时回答云乐公主:“水淹殷都当然不可能。但是,其他几项如果用心实施起来未必不可。就目前情势而言,联络辰国,助南月复国实施起来不太现实。但是,与墉国和亲,扶植西番完全可行。”

“和亲,本宫不同意。”云乐公主说:“历来和亲,都是战败国向战胜国求和的表现。如今,我朝与墉国虽有嫌隙却未至敌对翻脸。无缘无故的去找他们和亲,显得我们矮人半截。再说,朝中现在也没有适龄的公主。难道要本宫去——那可真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

卜逢时笑了笑说:“和亲未必就要嫁公主。历来和亲都是以宗室之女赐以尊号,然后下嫁。卜某怎敢暗讽殿下!不过,殿下所言极是。无缘无故的去求着人家和亲,是有些不妥。除此之外,那就剩下扶植西番了。只要将西番扶植起来,成为南朝腋肘之患,不断的骚扰南朝西境,使南朝有所顾忌,不能够全力对付盛朝。然后再徐徐图强。逐步地实现其它几项,最终对南朝形成四面包围的局面。只有这样,北朝危机的局面才能够得到彻底缓解。”

“其他几项现在先不说。”云乐公主问:“本宫现在就按先生的意思,扶植西番。先生可有具体良策?如何扶植西番?”

“具体办法嘛······”

卜逢时说:“卜某已经筹划良久,有了一些想法。只是需要一些合适的人才能实施。恕卜某言语得罪,殿下身为公主是个女流之辈,不可亲身前往西境与番蛮对话。若实施这项计划,殿下可以让段兴阳段大人出面,出一些力。卜某远在北境,实在是鞭长莫及,无能为力。不然的话——”

“这个,本宫自然知道。怎么可能劳烦先生从北境跑来呢?”云乐公主说:“只要先生献出治国良策即可。出力的事儿,本宫再想办法。就请先生将这一国策细细地说给本宫。”

卜逢时说:“首先,派人找到老西番王卡楞。据卜某所知,卡楞一直躲藏在漠南,暗暗聚集力量,希图卷土重来。他的一些老部族已经悄悄回归到他的麾下了。还有一些人,虽然身在西番,却与漠南的卡楞暗通款曲。新西番王安达不懂得笼络人心。仗着吕马童的势力,一味的骄奢淫逸,横征暴敛。渐失人心。殿下可以扶植老西番王卡楞,让他打回老家。成为南朝西边的一支劲敌。”

“据奴婢所知,卜大人一直身在京城,怎么知道西番和漠南的事儿呢?”冯姬插话说:“还知道的这么详细?难不成,卜大人真的能掐会算,未卜先知?”

卜逢时呵呵一笑。说:“俗话说,智者不出门,遍知天下事。卜某虽然身在京城,可是有人经常去西番和漠南啊!卜某是通过他们了解到那里的情况的啊!哪里能够能掐会算,未卜先知啊?卜某只是善于观察,喜欢钻研了解一些事情。也好结交一些走南闯北的江湖人士。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片言只语。汇总起来就能知道事情的大概。我所掌握的这些江湖人士,其中有一类人俗称赊刀人。我就是通过他们了解到西番和漠南的事情的。殿下下一步,也还得要倚仗这些人,才能找到卡楞。”

“什么是赊刀人?”公主还没发话,冯姬急着问:“到哪里去找他们?”

“卜某这里有一份名册。上面有他们的姓名住址,以及联系方式。现在就交给殿下。”卜逢时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卷皱皱巴巴的羊皮纸。双手交给云乐公主。

公主接了过去,想要趁着星光看一看上面的字。卜逢时说:“这个,殿下回头再细心看。现在听卜某把话说完。——这些人是卜某平时用银子恩养出来的。从卜某在南朝时就开始了。不比寻常人。打探消息,寻找线索,传递情报,甚至让他们造谣惑众,故布疑云。十分可靠。殿下今后若用这些人,也还需一如既往多花些银钱。卜某知道,殿下慷慨大方,也不缺少这点钱。”

“这些人,是大人专门培养的?”冯姬说出了公主也有的疑问。

“哪里是卜某培养的?”卜逢时说:“他们是自古就有的。卜某只是费点儿银子,加以利用罢了。”

“他们到底是些什么人?卜大人赶紧说说吧。别卖关子了。让人听得心里着急。”冯姬问:“到底什么是赊刀人?”

“赊刀人嘛,是这样一些人。”卜逢时慢悠悠地说:“据传,从上古时期就有啦。这一点嘛,卜某倒是有些怀疑。毕竟,铁器的出现也就那么点儿历史。铁制菜刀的出现也不过千年左右。所以说,从上古就有,是他们故弄悬虚啦。这些人自称是鬼谷子的传人。这一点,也值得商榷。不过,他们出现在民间确实也有点儿年头了。好像在四百年前的前朝时期就有过他们的身影。这些人身背菜刀和剪子,穿梭在各个偏僻的村落之中。年景不好或者一般的年份,他们把菜刀和剪子赊给村民。告诉村民等到好年景,村民们的收成好的时候再来收取刀和剪子钱。”

“那要是一直没有好年景呢,他们岂不是收不到刀钱?”一直在旁边伺候三人的少姬突然开口问道:“那样他们岂不是连本儿也赔了。”

“怎么会没有好年景呢?”卜逢时说:“俗话说三年等个闰腊月。荒年不过三。过个三头五年总会碰上一个好年景的。再者说了,天下这么大,有那么多州府。今年这州年景不好那州年景好,明年那州年景不好别的州年景又好啦!总之,这些赊刀人年年都有事儿做。到了年景好的时候,他们专挑庄稼入屯时来。庄户人家,心肠和善,加上又是好年景。所以往往好几倍地给他们。”

“这样的人,在我们北朝也有吗?”冯姬问。

“在南朝北朝,甚至墉国都有。”

卜逢时说:“其实这些人的由来,并不是因为要做买卖。而是早期闹民变、暴动的时候,有人为了串联乡民搞的。到后来就一直延续下来。他们也用这种方式做起小买卖,勉强生存下来。现在,村民们购买菜刀和剪刀已经不是那么紧张啦,因而他们把主要生意放到了四境周边。南北两朝对边境铁器的控制一直很严。因此,向周边异族走私菜刀和剪子是一桩不错的买卖。这些赊刀人游走在西番和漠南大片土地上。甚至学会了那里的语言。是目前我所掌握的对西境情况最熟悉的人了。对那里的山川地形,风俗民情以及部落分布都比较了解。即使是一个西番人也未必有他们掌握的情况多。”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5 4:47:51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