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红袂 第一百一十三章 圆通道长

铁甲红袂 鹤鸣小白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3-01-15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一群人一直乐到黄昏临近,方才散去。

这件事情过去半个来月,几乎没有人再提起。就在这个时候,州府的捕快来到了郭家,指名要见郭长风。说是府尉大人要见郭公子。郭家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心下疑惑:平时没有和这位府尉大人有什么交往,为什么指名道姓要带郭公子?其中必有缘故。于是,郭家人派几个家丁跟着一路前往州府衙门,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到了州府衙门,郭长风被戴上刑具,押往大堂受审。

“郭长风,你可知罪?”府尉大人拍着惊堂木问道。

“学生不知,”郭长风回答:“不知学生身犯何罪?还请老大人明示。”

府尉大人嘿嘿冷笑。说:“这首反诗可是你写的?”说着,扔下一张纸来。

郭长风捡起来一看,正是自己写的那首诗。只是,诗题已经被裁去,只剩下正文。

“老大人,学生冤枉。”郭长风替自己辩解:“这首诗是写捅马蜂窝的,并非什么反诗。诗的题目就叫‘捅马蜂窝’,请求老大人明鉴。”

“嘿嘿!什么捅马蜂窝?”府尉大人冷笑一声:“这回你可是真的捅了马蜂窝。有人举告你图谋造反。你可认罪?”

“老大人,学生实在是冤枉。”郭长风继续申辩:“这确实是一首写实写景的诗。那一日,学生和几个同游一块儿到郊外,偶遇马蜂蜇人。便和几个家丁将的马蜂窝捅了下来。学生酒后胡诌,写了这首歪诗。当时在场人很多,都可替学生证明。不知是何人别有用心?将这首诗呈现给老大人,还裁去了题目。分明是有意栽赃陷害。请老大人明察。”

这位湖州府的府尉大人,是从廷尉小吏升起来的,只知道审案不懂得人情。加上当地读书人一向自傲,看不起北方官员。尤其看不起军功起家的官员。将读书做官视为正途。所以,像府尉大人这样的官员一向不受读书人待见。他们自然也不会待见读书人。府尉大人见有人拿着反诗举告,不能不立案审查。于是,也不纠察实情,只凭诗中意思审理起案件来。

“栽赃陷害?分明是狡辩。我来问你,这‘乾坤颠倒’是什么用意?‘搅动黄龙夹尾飞’又是什么意思?”府尉大人喝问郭长风。

郭长风辩解:“乾坤颠倒是指蜂窝坠落,黄龙夹尾是指黄蜂逃走。并没有别的意思。老大人不可曲解。”

“哈哈哈!曲解?”府尉大人哈哈大笑起来。继续问:“这两句意思很明显,就是要颠覆朝廷,驱逐皇上。这样明显的意思,傻子也能看懂。你还要狡辩,还要糊弄本官吗?”

“老大人,学生实在不是这个意思。请老大人把那日同行的人叫来,一问便知。”郭长风喊道:“老大人不可望文生义。冤枉了学生。”

“若不是你那些同行者,这些实情从何得来?”府尉大人厉声喝道:“难道是本官故意罗织来的不成?还有,这前面两句分明就是有意造反。斩木为枪,揭竿为旗,还自称大将军。这不是图谋造反是什么?”

“冤枉啊大人!”郭长风直到此时方才害怕起来。悔恨不已。悔不该写出这样的狂悖句子,悔不该结交奸佞小人。都怪自己平时放荡不羁,得意忘形。乐极生悲。时至今日,大祸临头。自己纵有一百张嘴,也分辩不清楚。

郭家的下人得知这一情况,连忙跑回去报告。郭家人一听,吓坏了。举家大哭。

郭长风没有认罪。府尉大人只好动用大刑,逼他认罪。郭长风被打的皮开肉绽,昏死过去。府尉见状,一时也没有办法。只好将郭长风关进大牢,待后再审。

郭家的人四处托关系,找门路。银钱花的像泼水一样。终于将案情禀告到了刺史大人那里。刺史大人是文官出身,向来对民间诉讼较为谨慎。对读书人也颇为怜惜。对府尉说:“谋反这种案件,大人必须谨慎。仅凭一首诗定不了罪。还有其他的实在证据没有?大人有没有派人到郭家搜查过?可搜查到什么真凭实据?比如,兵器、文告之类的。”

“没有。”府尉老老实实回答:“下官一时大意,忘了派人到郭家搜查。若现在去搜查,只怕他们已经将罪证毁灭。什么也查不着。”

“那如何定案?”刺史大人说:“总不能报给刑部一个空头文件吧?一首没头没尾的歪诗怎能成为铁证?只怕到时候会被上面责怪。”

“······”

府尉一时语塞,想了半天说:“那也不能就这么算了。诗中的反意十分明显。不可不查。”

“把那天同去游玩的人全部叫来,挨个儿拷问。”刺史大人说:“若口供一致。即可定案。若口供不一致,即为悬案。不能潦草从事。”

于是,府尉让衙门里的捕快把那天与郭长风一同出游的人全部找来,包括两个妓女在内。一一进行了拷问。拷问的结果出乎意料。同行的十几个人,还有七八个郭家的家丁都说是写捅马蜂窝的。只有两个人一口咬定是反诗。那两个人狡辩说其他人被郭家买通,早就串供好了,硬把反诗说成是写马蜂窝的。两人表示要继续上告到大理寺或者廷尉府去。——小人的奸邪永远都是那么可怕!俗话说,贼咬一口,入骨三分。

鉴于这种情况,湖州府为难起来。定案吧怕证据不全会被上面责怪,不定案吧怕人家上告又会被上面追究。真是骑虎难下。郭长风也就这么一直被关在州府的大牢里。即不判也不放。

郭家世代是盐商,挣下万贯家产。到了郭长风这一辈儿,郭家希望出一个做官的人,因此,郭长风从小便被送进私塾里读书。郭长风本人聪明好学,力求上进。读书之余,经常练习骑马射箭。十五六岁,学有所成。取得乡试第一名的成绩。闻名遐迩。性格豪爽,挥金如土,又喜欢舞枪弄棒,抱打不平。加上生来相貌出众,面皮白皙,被同辈男女捧为男神。然而,仕途不顺,几次上京赶考,都落在孙山之外。这一回更是时运不济,沦为囚徒。即使将来出去了,也和功名无缘啦!

郭长风开始的时候是以谋反罪关入大牢的。谋反是大罪,自然是单独关押。到后来,连审案的官员心里也清楚,郭长风不过是交友不慎,被奸人所害。只不过没有实证证明无罪,因此不敢轻易放了。既然不能放了,那就先关着。既然不能证明谋反大罪,那就按普通犯人关押着得了。于是,郭长风被卸下刑具,送到普通牢房。

一进普通牢房的铁门,一屋子人高马大,凶神恶煞的囚徒站起来。纷纷朝着郭长风围了过来,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要活吃人肉似的。

······

郭长风被关进普通牢房。这里关押着三四十个蓬头垢面,破衣烂衫的囚徒。郭长风一进牢房,那些囚徒纷纷站了起来将他围住。两个又高又大,满脸横肉的胖子堵在他的面前,用凶狠的目光瞪着他。其中一个问道:“叫什么名字?犯了什么事儿进来的?”

郭长风回答:“名叫郭长风。什么事儿也没犯,是被人诬陷进来的。”

牢房里发出一阵哄笑。“呵呵哈哈哈!是啊,这里关着的都是清白之人,有罪的全在街上。”

“他们诬陷你什么罪名?”那个胖子继续问。

“谋反。”郭长风回答。

牢房里又是一阵哄笑。“哈哈哈哈!看样子,这回真的关进来一个有罪的。”

“你是怎么谋反的?”另一个胖子问:“你干了什么?”

“什么也没干。”郭长风回答:“只是写了一首诗。有人向衙门举告,说我那首诗是反诗。”

“反诗?”胖子问道:“你还会写诗?把你写的那首反诗念给大家听听吧。”

郭长风看了看左右,又环视了一下周围。看见一个道士模样的人坐在牢房墙根,屁股下面垫着很厚的草和衣物。他盘腿趺坐,闭目养神。显得十分独特。

郭长风早就听说这种地方靠拳头混日子,凭实力排座次。眼见的那位道士就是这个牢房里的老大。那道士身材并不高大,体格也很瘦弱。他既然能够做这里的老大,一定有些过人之处。

郭长风说自己“谋反”时,那道士微微睁了一下眼睛。郭长风看的十分清楚。

面前的胖子还在催促郭长风念他的反诗。郭长风很无奈。但是面对一个个凶神恶煞的家伙,想要什么也不做就过了这一关是不可能的。若拼拳脚,面前的胖子他有把握拿下。但是,双拳难敌四脚。想要打过这么多人,只怕自己浑身是铁也着不住。一人一拳就有他受的,即使医好了也是扁的。所以,好汉不吃眼前亏。既然让念诗,那就念好啦!

于是,郭长风把自己的那首歪诗老老实实,一字不落的念了一遍。刚念完,就见那个道士睁开眼睛,站了起来。

面前的两个胖子没听懂是什么意思,正要为难郭长风。只听那个道士惊讶地说道:“哎呀!原来是郭公子驾到!快快让开!”

两个胖子和一群囚徒听见道士这样说,连忙闪开。那个道士迎面走了过来,两只枯瘦的如同鹰爪似的小手紧紧抓住郭长风的双手。睁着一双狡黠的眼睛从上到下仔仔细细打量了郭长风一遍。然后故做惊喜的说:“贫道终于等到搁下啦!”

郭长风大惑不解,被弄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眼前的这个道士,自己从来没有见过。他说终于等到自己是什么意思?正要开口问个明白。那个道士连忙说:“郭公子不必疑惑。阁下就是贫道一直苦苦等待的人。”

“到底是怎么回事?真人爷爷快说给小的们听听。”一个胖子说出了郭长风的心里话。

那个道士扶住郭长风,把它搀到自己的坐垫上。“搁下请坐。坐下了贫道再慢慢解释给大家听。”

郭长风依着他的话坐了下来。那个道士正要落坐在郭长风对面。一个囚徒连忙把自己的棉衣塞在道士的屁股下面。道士稳稳的坐在上面。

郭长风和一群囚徒焦急的等待着道士说话。以便快些解开他们心里的疑惑。

“阁下的诗中,充满了王者之气。”道士说:“阁下也许并不自知,认为自己没有反意。但是天意如此,天命难违。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阁下要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颠覆乾坤,驱逐黄龙。这都是天意,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贫道知道阁下并非刻意做这首诗,这正是天命所在。贫道我在这里等的就是阁下。”

郭长风一听他说这话,吓得大汗淋漓。心里骂道:“这该死的妖道,满口胡说八道。我正愁无法洗脱罪名,他倒好,跑来给我坐实罪名来了。”

其他囚犯也张大嘴巴,惊讶地看着道士。道士见郭长风心下疑惑。缓缓说道:“五百年必有王者出。这是天意。从圣祖算起,到当今皇上,已经五百年过去了。黄龙也该让位啦!”

郭长风一听,越发吓得抖了起来。

道士继续说:“阁下没有听过民间流传的一首民谣吗?说是一首民谣,其实就是一句谶语。民谣中的预兆正和阁下的这首诗相吻合。”

“什么民谣?”有人问。

道士故作玄虚,缓缓念道:“长梯架上房,一子屋下藏。听得风声起,顺帆则为王。”

道士念完民谣,回头问在场的囚犯:“这首民谣在民间流传了那么久。你们没听过吗?”

在场的囚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异口同声的表示:“听过,听过。”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5 14:08:39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