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带兵,你掀起工业革命 7、徐妙云:人各有志,经商有何不可

从本章开始听

朱柏看了身边小厮一眼。

小厮二话不说过去掌嘴。

黑衣男子还没来得及还手,门外冲进来一群卫兵,直接拔刀架在脖子上。

朱柏道:“把他绑在马上游街,别拖死,留一口气就行。”

黑衣男子道:“你敢!你问过我是谁了吗?”

然后他就被拖走了。

卫兵将绳子绑在马鞍上,拖着黑衣男子,在上海县的街道上来回摩擦。

路过纺织工坊还要刻意停一下,让人看清楚黑衣男子的下场。

凡是看到他这幅惨状的,无不拍手称快。

朱柏一直在酒楼喝茶,等到王文启赶到,朱柏已经喝了两壶。

“藩王经商传出去不好听,我本来想一家家承包到户,看来普及起来有点难度。

“王知县,自动纺纱机以后会源源不断的送往各家各户,你提前去跟各方势力打个招呼,最好不要再出现纺纱机被破坏的情况。

“以后谁再敢阻拦,先问问他比不比马跑得快。”

事情谈崩了,朱柏只好明牌。

藩王经商名声是不好,但也比看着大明一天比一天穷要好。

他立志要改变大明经济格局,早就想过亲自下场,不过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越王插手纺织业,在上海县引起不小轰动。

尤其那些见过自动纺纱机的,都说越王身边一定有个绝顶聪明的高级工匠,才能把纺纱机改成自动的。

当然说是自动,还得手摇,只不过它会自己处理纱锭和棉花的关系。

就凭这一点,一个人能顶八个人,而且纺出来的棉线比本地纺纱机强得多。

同行听了都倍感担忧,生怕越王凭着先进设备大量生产,然后压低价格,搞得同行都得破产。

不过好在越王没有这么做,那些棉线还是市价卖出去的。

而且只有区区几十台,始终没有增加,同行们也就放心了。

消息传到应天府,朱元璋的脸色有些复杂。

他让老十二去沿海带兵剿匪的,不是去做买卖的。

原本觉得,老十二还小,在应天府太闲,有了太过不切实际的幻想。

等到了封地,当了藩王,认清现实也就算了。

没想到他还真插手了。

堂堂一个藩王,鼓捣了一些纺纱机,交给当地百姓手里,卖了棉线以后还给她们结算工钱。

简直有辱斯文。

忙完了当务之急的大事之后。

朱元璋道:“越王在上海县贩卖棉线的事,诸位有什么看法?”

礼部右侍郎张智说道:“臣觉得不妥,应当立即勒令越王停止。安南附属国的使者还未离开,倘若听闻此事,传到安南国内,有损天朝颜面。”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解敏道:“臣附议。越王的任务是带兵剿匪,到了封地,非但没有行动,反而插手经商,本末倒置。”

工部右侍郎郑彦文道:“陛下,臣这里有一份自动纺纱机的拆分草图。听说是越王自己研制,在旧式纺纱机的基础上改进的自动纺纱机,工艺之精妙,令人叹服。”

户部右侍郎郁新道:“陛下,臣至今未收到越王关于兴建王府的手谕,越王似乎不打算兴建王府。一到封地便插手纺织业,说明越王确实诚心改革工业。”

这两个帮着朱柏说话的侍郎一开口,朱元璋的脸色才好看了一些。

老十二干的那些事虽说让他生气,但到底是一片好心。

他这半年来在朝堂上说的那些话,大家有目共睹,初心也是要改革工业,而不是中饱私囊。

所以朱元璋让大家发表意见,说到底还是想听点好的,然后再告诉老十二以后不可再经商。

他虽然待在应天府,外面的事情都一清二楚。

藩王经商的还少吗?

只不过他们都暗中活动,不像老十二这么堂而皇之。

说不好听是有损皇家颜面,说好听点是光明磊落。

这一点朱元璋有些欣慰,举凡藩王就藩,都是提前兴建王府,动辄几十万两银子就花了出去。

有些人还嫌王府不气派,到了属地以后再自行加盖。

甚至还斤斤计较,谁的王府大了,谁的王府小了,谁的王府里面有什么,我这里什么都没有。

而老十二却不这样,甚至都不在乎有没有王府,他是临时改藩江浙,自然谈不上提前兴建王府。

朱元璋这些天也没有通知户部拨款。

这是礼制,按说朱柏有权手谕给户部,拿出几十万两专门用于王府建造。

但他没有,而是不惜玷污自己藩王的名声,选择去经商,也是相当有魄力。

朱元璋希望有人能从这些方面来说说老十二的事。

那些指责老十二有损皇家颜面的人,把皇家颜面放在哪里?

还是工部侍郎和户部侍郎懂事,把皇家颜面拾了起来。

朱元璋道:“只要不劳民伤财,就让他折腾吧。传朕谕旨,倭寇扰民,属实可恶,越王镇守沿海,及时追剿倭寇海匪,让沿海百姓早日安居乐业。”

一千公里之外的北平府,燕王朱棣也听说了朱柏的事。

跟老七老八他们不一样,老十二朱柏是跟着朱棣长大的。

感情也比其他皇子深厚一点。

之前朱柏被封为湘王,就是朱棣向朱元璋建议的。

心里明白的人都知道那是个什么地方。

就藩湘地以后,只需父皇一道旨意,筹粮、拨款、点兵,攻下四川云南,建功立业指日可待。

朱棣希望朱柏能早点建功立业,这样父皇才能给他更大的权力,更多的卫兵。

一般的藩王也就五万左右卫兵,而他和宁王后期都坐拥十万以上的卫兵,靠的不就是战功赫赫。

父皇让藩王守国门,每人配备数万卫兵,已经明明白白告诉皇子们,大明以武立国,只有手里有兵才是王道。

其他一切皆是虚妄。

这倒好,老十二非要改藩,别说十万卫兵,连五万都没有,带着一万人就藩去了。

燕王妃徐妙云在一旁看书,看着朱棣眉头紧锁,道:“京城有事?”

朱棣道:“是老十二,这小子到了上海县,第一件事就是经商,父皇督促他好好带兵呢。”

徐妙云道:“人各有志,经商有何不可?”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7 11:58:44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