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恩仇 第23章: 误走银屏山

乱世恩仇 益州书友 武侠仙侠 | 传统武侠 更新时间:2022-08-04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许建失望之余,又来到了前楼刘松的房间,几经搜寻后,发现在屏风后面有一个三尺多高的铁柜,上面用一把超大号的铜锁锁着,见状许建心头大喜,抽刀向铜锁斩去,随着声起锁落,大铁柜的门应手而开,许建注目向柜中观看,只见柜子里除了有七八根金条和一百多两银子之外别无他物,许建随手从床上扯过了一个被单,包好了金银背在身上,手举着火把犹豫起来,他有心一把大火把醉宾楼烧了,又怕大火秧及到周围的百姓,不烧又觉得不甘心,经过一番思索最后他选择了放弃,刚要翻墙而出,就听到街上传来了人喊马嘶的声音,由远而近正朝着酒楼的方向而来,许建知道一定是刚才的打斗声惊动了官府,他急忙翻墙而出,离开了醉宾楼。

出了酒楼之后,许建不敢在大街上行走怕与官差相遇,只好翻墙越脊钻胡同,不多时来到了东门的城墙下,看了看四下无人,他顺着马道上了城墙,飘身外落出了宣州城,跃过了两丈多宽的护城河,蹲在河边洗了一把脸,洗脸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衣服已经完全被血染成了红色,于是将衣服脱下扔到了护城河内,又从包袱里取出来一套干净的衣服换上,背好了所带之物,顺着官道向东走了下来。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来到了刘家油房,因为天时尚早,许建并没有进镇子,在路边林中的一棵巨松下坐了下来,由于一夜未合眼,此时觉得十分困倦,背靠大树不一会儿他就睡了过去,直到天光大亮,路上有行人经过,许建才从睡梦中醒来,睁开眼睛一看已经是红日东升,急忙起身朝镇子里走去。进镇后没走多远,就发现在街边一家客店的门前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近前一看正是老人刘成,刘成知道昨夜许建要去醉宾楼报仇,他担心少主人的安危因此一夜未睡,天刚放亮他就起来到店外等候,看见许建平安到来,老人非常高兴,许建压低了声音说道:

“赶快收拾东西离开这里。”

刘成点头答应,急忙回客店结账,不多时从店里出来,跟着许建两个人顺着大街朝前走去。许建回身看了一眼刘成问道:

“老人家,不知此地可有马市?”

刘成道:

“刚才出旅店时我曾问过店家,据店家所说这里还真有个马市,就在东街头不远。”

许建闻言高兴地说道:

“老人家真是个细心之人。”

刘成苦笑道:

“公子,似我这般腿脚,如若是步行何时才能离开这是非之地呀?”

许建点了点头说道:

“不用太担心,即使有官差追到,我也能护你周全。“

刘成闻言小声问道:

“公子,昨夜行事可还顺利?”

许建道:

“醉宾楼内除了那个管账的刘松脱逃之外,余者已尽皆被我劈于刀下。”

刘成闻言暗暗吃惊,他知道醉宾楼里人数众多,那些人虽然都是一些匪患出身,与许家有着血海深仇,但毕竟也是几十条人命,看着眼前的少主人,他的心理说不清是什么滋味。主仆言谈间来到了马市,马市上贩马的人并不是很多,几经挑选后,许建最终花了二十两银子买了两匹红鬃马,向贩马人问明了去寿州的方向,随后两个人翻身上马直奔寿州而来。路上刘成问许建道:

“公子,我们为何要赶往寿州?”

许建道:

“据我所知三星教的三个教主此时都在寿州,如果所料不差的话,那个跑掉的刘松也一定奔向了那里。”

刘成闻言点了点头,随着两个人离开宣州城越来越远,他们紧张的心情也都逐渐的放松了下来,一路上并马而行有说有笑。寿州在宣州的西北方向,两地相距将近七百里,由于许建和刘成两个人对路况不熟,走差了路口,在这一天的傍晚时分,错走到了巢县境内的银屏山下。银屏山位于巢湖南岸,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再加上当时巢湖周围匪患横生,路上常年少有行人。看着眼前幽深的山路,刘成不由得担心起来,他压低了声音对许建说道:

“公子,此地这般荒僻,会不会有强人拦路呀?”

许建朗声笑道:

“老人家放心赶路,有我在,定会保你平安无事。”

说完一抖丝缰当先引路,刘成在后面提马相随,两个人一前一后又走了能有二里来路,正走间突然听到前面一声锣响,从山道两旁的树林中窜出来二十多个身穿青衣的喽兵,这些人个个身材魁伟手执刀枪,横眉立目的把许建和刘成围在了当中,许建注目观看,只见为首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大汉,身高八尺挂零,头上青蓝色扎巾束发,一身青色衣裤,腰扎大带,脚蹬黑色薄底牛皮靴,微黑的脸上,生得剑眉虎目,鼻直口正,手里边拿着一把透水寒霜剑,对许建说道:

“朋友,识相的留下马匹钱物,本寨主绝不为难你,如敢反抗,此地就是你二人的葬身之所。”

许建冷笑了一声说道:

“想要银钱不难,不过要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看到了吗?”

说着许建一拍背上的包袱道:

“这包袱里面全是金银,你若能胜的了本公子,我当双手奉上,如果胜不了的话恐怕…”

许建本来想说你也自身难保,可是话未说完,那大汉朗声大笑道:

“我如果不是你的敌手,情愿给你牵马坠凳,送你二人过这银屏山。”

许建道:

“此话当真?”

那汉子道:

“绝无虚假。”

许建应声说了个‘好’字翻身下马,两个人刚要比武,许建忽然又站定身形,对那大汉言道:

“这位头领,既然我们是君子战,约好了以武论输赢,那么在比武期间我希望你能约束你的弟兄,不要为难这位老人家。"

说着话用手一指刘成,那头领闻言朗声答道:

“这是自然。”

接着他转身对娄兵说道:

“弟兄们,在本寨比武期间,任何人都不许为难那老者,否则的话绝不轻饶。”

众喽啰兵齐声答应,向两旁一闪,在山道中间闪出了一块空地来,这时许建扭脸对刘成说道:

“老人家你先歇息一会儿,不必担心。”

说完刀没出鞘,冲着那大汉抱拳说了个‘请’字,那大汉一摆手说道:

“且慢,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既然我敢占山为匪,就不怕别人知道我的名姓,实话对你讲,我就是这银屏山上的二寨主,姓陈,名‘浩’,字‘公然’,也请你报个名号。”

许建见这山大王性格豪爽,心中也对他产生了一丝好感,闻言哈哈一笑,也报出了自己的名姓,随后两个人各摆兵刃打在了一处。陈浩虽然是个拦路的山贼,但是许建并没有想伤他的性命,更没想靠着宝刀取胜,所以‘追魂刀’一直没出鞘。许建的想法陈浩自然不解,他看到对方刀不出鞘,以为是许建托大轻视自己,因而心生怒气,手中的宝剑舞动如飞,将许建罩在了当中。刚开始许建是想看看对方的武功究竟如何,平心而论,许建也真就没把陈浩放在心上,可是等交上手之后,许建才发现对手的武功非常厉害。

陈浩是巢县(巢湖市)本地人,他自幼在巢湖岸边长大,习得一身惊人的好水性,据说他能一口气在水下呆上三天三夜,水中的功夫无人能及,因此得了绰号“闹海金蛟”。他的武功源自家传,自七岁开始就随父亲习武,其父陈恒,字‘北斗’,曾是巢湖一带有名的侠士,陈浩并无兄弟姐妹,父母只有他一个孩子,自幼对他娇生惯养疼爱有加,本来一家三口生活得其乐融融,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陈浩十五岁的那年,他的父亲陈恒突然身染顽疾,虽然遍访名医,最终还是久治不愈撒手人寰。陈恒死后,年仅十五岁的陈浩就在巢湖边上的陈家寨与母亲相依为命,白天陈浩随乡亲们下湖捕鱼,晚上习学其父亲留下的迷虹剑谱,随着光阴荏苒,二十个春秋过去,陈浩练会一身的本领,由于家境贫寒,他一直未曾婚娶,其母李氏也在三年前因病故去,陈浩为母守孝三年,就在一个月前才守孝完毕。

孝期过后,陈浩将家里的东西都送给了街坊邻居,清贫之家也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件儿,之后出了陈家寨,打算就此浪迹江湖。本来想象的挺好,可是当他出了陈家寨之后,四顾茫然没有明确的去处,不免大感惆怅。这一天正漫无目的的朝前走着,便来在了银屏山下,正想要寻人问路,发现树林里有一大汉在教娄兵习武,看到练武。陈浩来了兴趣,他隐身树后注目观看,只见那大汉手持一把豹尾紫金鞭,舞动如飞呼呼作响,看到高兴处陈浩忍不住叫了一个‘好’字,叫好声出口,立即惊动了林子里的众人,顿时被喽啰兵团团围住,陈浩见状悔恨不迭,事到临头,他只能面对,好在那为首的大汉见他衣衫破旧,对他并没有为难之意。陈浩正思量如何应对时,那大汉来到了他的面前,问道:

“朋友,刚才可是你喝的‘好’吗?”

陈浩点头答道:

“不错,我是途经此地,无意间发现头领在林中练武,只因见头领鞭法出众,才一时失态喊出了声,惊扰之处还望头领多多海涵,”

那汉子闻言哈哈大笑道:

“朋友,看你的穿着打扮,也不是富贵人家,我等虽然在此占山为匪,但是我们从不欺压贫苦百姓,这一点请你大可放心,你既然身背宝剑一定也是懂武之人,如果肯赏脸的话,本寨主倒想领教一二,不知朋友可有此雅兴?”

陈浩听完微微一皱眉,他本想尽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可是见那寨主面带真诚并无恶意,又不好拒绝,正犹豫时只听那寨主又说道:

“朋友请放宽心,本寨主说话向来一言九鼎,不论你我比武胜负如何,到时本寨主都不会为难于你,如果你另有所需,本寨还可以为你略备川资不知你意下如何?”

陈浩见对方出言豪爽,抱拳说道:

“川资倒不必,能得寨主赐教,陈浩求之不得”。

那寨主闻言哈哈大笑,随后两个人互相道了个‘请’字,各摆兵刃打到了一处。刚开始交手时,两个人都想试探对方的功力,并没有尽全力相搏,随着五十几个招过后,二人才逐渐各自使出了真实的本领,一直打了二百多招,双方也没有分出高低上下,此时在两个人的心中,相互都产生了敬佩之意,都被对方的武功所折服,就这样又打斗了将近一个时辰,眼看红日西沉,那寨主一摆手中的金鞭止住身形,说了声“且慢”,陈浩收招定势,只听那寨主说道:

“朋友,对于你的武功本寨十分钦佩,你是我这些年来罕遇的敌手,如不介意请到寨中一叙,今晚我们一醉方休,明日接着比不知意下如何?”

陈浩何等精明,他深知在刚才的打斗中,对方没有用尽全力是对自己手下留情,基于这一点,陈浩十分感激,再说此时他的确也没有存身之地,想到这里陈浩欣然应允。与那寨主互相通了名姓,跟随着众人一同上了银屏山,据那寨主所讲他名叫柳汉,来自山西隆德府。

众人来到山寨之后,柳汉吩咐在聚义厅设宴,与陈浩把酒言欢,席间两个人都各自述说自己的身世,大有相见恨晚之感,随后那柳汉提出要与陈浩义结金兰,陈浩点头称善,接着喽啰兵在席前设摆香案,柳汉与陈浩向北磕头,结为了生死之交,柳汉年长为兄,陈浩年少为弟。结拜已毕,柳汉也没先争得陈浩的同意,就在席前当众宣布,陈浩是银屏山的二寨主。陈浩推辞不过只能接受,从第二天开始,他每天除了巡视山寨,就是与盟兄饮酒谈论武功,随着几十天过去,陈浩总觉得自己寸功未立,担心被手下的喽兵议论,于是他背着柳汉私下里点了三十名喽啰兵,偷偷地下山来到路上打劫,没想到初次‘干活’却碰到了许建和刘成。

两个人正在打斗的关键时刻,从银屏山上飞也似地奔下来一条身影,正是大寨主柳汉。众喽兵见柳汉到来,都躬身叫了一声“大寨主”之后往两旁一闪,将柳汉让进了场中,柳汉进入场中第一眼就看到了是许建,这令他很意外,也十分高兴,当即喊道:

“二弟,快些住手,这是自家兄弟。”

陈浩见义兄到场,精神为之一振,忽然听说对方是自家兄弟,他急忙把宝剑一摆止住了身形。许建收住招式抬头观看,只见来人年纪在五十岁左右,七尺多高的身材,生得是细腰扎背双肩抱拢,头戴雷巾,一身青缎子衣裤,脚蹬皂色薄底牛皮靴,手里边拿一条十三节豹尾紫金鞭,正是威震仙霞擂的‘金鞭赛尉迟’柳汉。看到是柳汉,许建也感到很惊讶,急忙抢前一步抱拳说道:

“原来是柳前辈在此,许建有礼。”

柳汉抱拳还礼哈哈大笑道:

“许少侠,果真是你,你怎么来到了银屏山?”

许建苦笑了一下道:

“回前辈,实不相瞒,我本来是赶往寿州的,只因道路不熟这才误走了此地”。

柳汉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许建道:

“柳前辈,当初你不是说回山西隆德府么,怎么来到了这里上当了寨主?”

柳汉苦笑道:

“许少侠,此事说来话长,这里不是讲话之所,请到寨中一叙。”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5 11:41:26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