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之世界巅峰 第八章各自算计(上)

明帝国之世界巅峰 笑看风云客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2-07-17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郑贵妃抱着襁褓中的皇三子朱常洵,轻笑着看着自己的儿子,不由得有些出神。

郑皇贵妃身负盛宠,皇三子朱常洵出生之后,郑皇贵妃央求明神宗立常洵为储君。

紫禁城西北门有一大高元殿(明朝时叫大高玄殿,清朝时为了避免康熙的讳改的名字),供有真武香火,许愿颇为灵验。明神宗便特意偕郑皇贵妃前来进香,二人秘密盟誓,将来要立常洵为太子。明神宗御笔写下手书一张,放于玉盒之中,由郑皇贵妃代为保管。

后来众大臣频频催促明神宗立储,慈圣皇太后又坚持立皇长子为太子,明神宗最终还是忍痛割爱立了长子朱常洛为国本。国本立定之后,又把当初的玉盒找了出来,玉盒上的封印宛如当年,开盒之后却发现里面的手书已经被小虫吞噬殆尽。明神宗因为觉得自己有违誓言,对不住心爱之人,此后二十年间再也没有来过大高元殿。立太子是在万历二十九年,到万历四十八年明神宗驾崩,恰好将近二十年之久

??想到皇上前不久的暗示,皇后和太子这两个位置早晚至少会有一个给她和儿子,她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显得志得意满。

?郑贵妃并不属于那种倾国倾城的美女,认真算来,勉强也就算得上是那种一般标致的美人而已,在美女如云的皇宫,她容貌上并不占有任何优势。

但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女人,却深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的欢心,说朱翊钧独宠她一人也不为过,这让许多年轻漂亮的嫔妃非常纳闷。

?郑贵妃在年龄上与王恭妃同岁,都是二十二岁,也同样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与如今基本上身陷等同冷宫的王恭妃相比,她们的境遇可谓是天差地别。

不过,即便是在地位和待遇上有着巨大的优越感,也阻挡不了郑贵妃心底对王恭妃的羡慕和妒忌。不为别的,只因王恭妃初胎便生下了一个皇子,并且还是大皇子!而她郑贵妃的第一个孩子却是女儿,还比王恭妃晚了两年。

?看着怀中熟睡的儿子,郑贵妃心中稍微平衡了些。她如今也有儿子了,虽然比那个令她从心底里想处之而后快的大皇子小了四岁,却无疑会比大皇子更受皇帝的宠爱,这从兴奋的朱翊钧抱着儿子许下了明显违反祖制的承诺就能看得出来。

?此时,郑贵妃心中隐隐有了个冲动的念头,干掉大皇子,让自己的儿子直接成为最大的皇子!

在朱常洵幼嫩的小脸蛋上亲了一下,郑贵妃否认了干掉皇长子这个有些疯狂和颇具诱惑的想法。这是下策,最后的手段,她不想冒险,至少目前还没到那种时候。她如今被皇上宠爱有加,不能因此而冒险,到时万一事情败露,她没有把握皇上会原谅自己,儿子朱常洵也会成为众矢之的,后果难料。

?不过,郑贵妃却想到了另一种可能,如果自己能在册立太子之前坐上皇后的位置,自己的儿子不就是嫡子了吗?那么也就会毫无争议地被立为东宫,可谓一举两得,这是最理想的结果。

?想到这种可能,郑贵妃心中一阵火热。如果能顺利得到,为何还要破釜沉舟、兵行险招?

?深思了片刻,郑贵妃却还有些患得患失,试探一下皇帝真实想法的念头怎么也控制不住。如果皇上真有封她为后或者立她的儿子为储君的想法,她只需要静静地等待时机便可;但如果皇上当时只是随口一说的话,那么她不介意为了自己的儿子冒一次险。

?有了决定,郑贵妃也想到了一个非常适合试探皇帝态度的主意,便轻声开口道:“舒荷,你去传高河进来。”

“是,娘娘。”在郑贵妃身后伺候的一个贴身宫女屈膝行了一礼,便疾步离开了这里。

??没得一刻,高河一路小跑地来到殿中,对着郑贵妃叩首行礼道:“参见娘娘。”

?“你们去门外守着,任何人不得靠近。”郑贵妃对自己身后的贴身宫女说完,便望着自己的心腹太监,郑重地说道:“高河,本宫要你即刻出宫一趟,去郑家给本宫的父亲传几句话。”

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郑氏(1567年-1630年),本名正式无记载,一说为郑梦境,??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区(今北平市)人,明神宗朱翊钧的皇贵妃,明恭宗(即福忠王)朱常洵之母,明安宗(即弘光帝)朱由崧祖母。

万历九年(1581年)朝廷备选九嫔。万历十年(1582年)三月,明神宗册封九嫔,郑氏被封为淑嫔,位居九嫔第二位,其在之后的四年内逐步晋封为德妃、贵妃、皇贵妃,宠冠后宫长达三十八年之久。因王皇后无宠亦无子,且明神宗不喜王恭妃所生的皇长子,却加倍宠爱郑皇贵妃,并且有意立其子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继而导致了国本之争、妖书案、梃击案的发生。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神宗命礼部置办册立郑皇贵妃为皇后的典礼仪仗,还未举行册立礼,神宗就驾崩了,太子继位,即明光宗。光宗命礼部继续置办,因受到内阁的反对而作罢。

崇祯三年(1630年),郑皇贵妃薨逝,谥号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崇祯十七年(1644年),郑皇贵妃的孙子朱由崧在南京践祚,追尊祖母为孝宁温穆庄惠慈懿宪天裕圣太皇太后。

朱由崧(1607年9月5日-1646年7月1日),汉族,小字福八,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区(今北平市东城区)人,明神宗朱翊钧之孙,福忠王(明恭宗)朱常洵长子,南明被拥立的首位皇帝(1644年6月19日-1645年6月15日)。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生于福王府(京邸),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封为福王世子。崇祯十六年(1643年),袭封福王。崇祯帝自杀殉国后,即位于南京,史称南明,年号弘光,在位八个月。沉湎酒色,内政不修,政治腐败。顺治二年(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攻入南京,朱由崧逃亡芜湖,押往北平处死,时年四十岁。

顺治十四年(永历十一年,1657年),朱由崧堂弟永历帝朱由榔为其上庙谥,庙号安宗,谥号奉天遵道宽和静穆修文布武温恭仁孝简皇帝。

郑皇贵妃的父亲郑承宪,在万历十年(1582年)郑皇贵妃初封为九嫔之一的淑嫔之时,只被授予正五品正千户锦衣卫带俸一职。仅仅一年之后,万历十一年(1583年)八月,郑皇贵妃从淑嫔进封德妃之时,明神宗立刻将郑承宪升为正三品锦衣卫指挥使带俸。

恰巧整一年之后,万历十二年(1584年)八月,郑皇贵妃再次从德妃晋升为贵妃,明神宗同时将郑承宪升为正二品都指挥使带俸。直到万历十七年(1589年)郑承宪病逝,郑皇贵妃之父已经官至从一品都督同知。

万历十七年(1589年)郑承宪病卒,郑皇贵妃之兄郑国泰向明神宗请求承袭父职,神宗本打算授予郑国泰都督同知一职,但因兵部反对,需减职相授,故明神宗授予郑国泰正二品都指挥使一职。数日后兵科都给事中张希皋上疏神宗:都指挥使只比都督同知低一等,系流官,按照会典,不应承袭。

郑承宪已官居极品,国泰如今又得高位,如此优待皇贵妃家,那又应当如何对待皇后之家?请求收回对郑家的恩授。此疏不报,明神宗并不理会。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月四日,明神宗上其母李太后徽号,加恩皇亲,郑皇贵妃之兄郑国泰连升四级,官至正一品左都督。有明一朝,皇贵妃及其以下,无论有多受宠,若无军功,外戚授职最高只有郑国泰一人,得到了一品武职左都督的职位。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6 5:51:58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