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相亲走错房被徐妙云绑架了 第十五章 你敢说我大明朝制度有问题?

从本章开始听

此时的大地,进入三月春的季节。

春风一吹雨一润,春阳一照地一下子就活了。

到处都充满着的活力,到处都弥漫着春天的气象。

微风春来,树叶随风摇曳。

林彦一行人一路走来,能看到小路两旁,农夫们弯着腰在田地里劳碌的样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林彦不由得有感而发。

只不过,这句诗一说出,朱元璋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他直接念出了诗的下半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小友,这诗不应景啊。”

“大明朝如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家都有饭吃,哪有饿死的人。”

这老头有点钻牛角尖啊,我这不是没念下半首么.......虽然这样想,林彦还是说道:

“此言差矣,若是没人饿死,刚才那张大爷一家,算怎么回事?”

“明明是农户,到头来却沦落到卖饼为生。”

“若不是今日找到了贼,那一家人,怕是真要饿死啊。”

话音落下,徐达心里一惊。

皇帝这些年来,日夜伏案处理政务。

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吃饱饭。

在他的励精图治下,把原本战争过后千疮百孔的华夏大地,恢复成如今的模样,已经当得上是一代明君了。

这一句话岂不是把皇帝的全盘政绩给打翻了?

徐达默默为林彦捏了把汗,心中暗暗祈祷这小子不要接着说下去了。

果不其然。

林彦说完这话,朱元璋的脸色就有些冷冽。

“今天这事那是特例,那张大爷也不走运遇到了恶奴,被侵占了田地才沦落到这般田地。”

“说到底,也只能怪那个张大爷有些懦弱无能,明明咱大明朝都实行了鱼鳞册,家家户户农田都登记在册,他自己被侵占田地,也不去官府告状,这是咎由自取!”

说完,朱元璋又转头看向林彦:“说到这我倒是想起来,你小子刚才还真打算把这件事情算了,岂不是为虎作伥?”

林彦无奈的摇了摇头,道:“话不是这样说。”

“老百姓愚昧,不懂得报官,遇到事都是自己解决。”

“在村里,儿子多就容易解决事,像张大爷这种孤寡之人,遇到这种倒霉事,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这一年来,林彦在黄沙村晃悠了整整一年。

别的不说,对大明朝底层,这种乡村倒是了解的透彻。

普通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没读过书,信息蔽塞。

可能一辈子都没出这个县,甚至没出村。

见得最大的官,也就是村里不是官的里长了。

都是嘴上说说。

真遇到事,老实巴交的农民,哪懂得报官啊?

先不说他们认不认得衙门的大门,就算认得,很多人也没那个胆量。

再退一步说,就算真报官。

知县大人这么忙,哪有这么多闲工夫,理你这个芝麻大的屁事?

一听这话。

朱元璋有些没好气的说道:“照你的意思,在村里就没有王法了?不受大明律管控了?儿子多就能当土霸王?”

林彦点点头:“虽然有些不妥,但的确是就是这么个情况。”

这下,朱元璋的脸更冷了,“哼”了一声。

见这情况,徐达心里又是一跳,赶忙出来打圆场,堆笑道:“小友,你说的有些过了,今天这事儿,是刚好给我们碰到了,哪有你说的这么夸张。”

就是有这么夸张,要不是我穿越到明朝的农村,我都不知道......林彦笑道:“信不信由你,我这一年处理这样的事情多了,还有比今天更恶劣的。”

林彦没有骇人听闻。

因为最底层,像这种偏僻地方,的确就是律法管辖不到的地方。

天高皇帝远,恶奴势欺人。

这些事情,在明朝屡见不鲜。

林彦心想,再过一年,估计当今的皇帝朱元璋,马上就能知道了。

因为再过一年,

督察院的督察御史刘伯温,就要奉旨查一件大案。

那件大案,涉及当朝驸马爷。

最终的结果是,驸马爷私贩铜盐等物,上下官员同流合污,沆瀣一气,过各地关卡视如无物。

同时,刘伯温在调查这件案子的期间。

他游历各地。

发现了恶奴欺男霸女,侵占农田的事情数不胜数!

这些恶奴,都是仗着当朝的大官,公侯的势,其中就包含胡惟庸,蓝玉、李文东等淮西勋贵.....

下面一片触目惊心!!

这也当时朱元璋震怒,爆发了胡惟庸案的引子之一。

林彦说完这句话。

场面一下陷入了沉默。

特别是朱元璋,整个人陷入了沉思。

他心想,难道每天百官上的奏折,都是欺瞒咱的?

为什么这些事情我一件都不知道?

良久,朱元璋吐了一口气,好奇问道:“你说这些事情,经常发生?”

林彦点头:“没错,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今天,尊重张大爷的意见,不送那贼去见官的原因。”

“送了官,吃亏的还是王大爷。”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啊,小小的一个黄沙村,像张大虎这样的村霸可不止一家。”

“衙门那边日理万机,哪里会管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

“我算是有功名在身,如果我出面,知县多少会给点面子处理一下。”

“可我今天能帮张大爷,明天出了个李大爷,后天出了个赵大爷,若我都去帮,那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了。”

“退一步说,就算我帮的了黄沙村,那我帮的了李家村,刘家村的事情么?”

听完这话。

朱元璋竟然发现,原来底层还有这么多不平之事。

他勃然大怒道:

“岂有此理,食君之禄奉君之事,这些事情不管,还管什么?”

“涉及人命,怎么会是屁大的小事?”

“今天要不是咱们出现,那张大爷一家岂不是真的饿死!”

林彦皱了皱眉,心想,这是哪来的老愤青啊…

还真可能是刚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将领,一身正气,根本不识人间疾苦。

林彦无奈解释道:“其实,也不怪知县,他是真的忙不过来。”

刚到这个世界,林彦就是有功名在身。

知县大人也清楚,未来这个年轻的秀才,考上举人,进士,前途无量。

有可能是自己的上司,对林彦也是毕恭毕敬。

因此,林彦跟知县大人倒是很熟络。

起初,林彦也有些看不惯这些人作威作福,都是出面让知县大人处理。

但渐渐的,林彦也不好意思找了,找了也不一定能办成事。

因为他发现,知县大人太忙了,堆积如山的公务,下面办事的人又特别少,真是力不从心!

有几次,林彦不信,特意在县衙里面跟这知县大人一起处理事情,是忙到天黑都忙不完。

怪不得管不了下面的事情,是真没法管!

这就是明朝制度有问题。

明朝的官职,到县级这,就截然而止。

整个县的人员分工,就是知县七品,县丞八品,主薄九品,教谕从九品,就这四个正式编制。

四个正式工,要管一个县!

一直到欧洲的某些小国家,也就一个县这么大,的确强人所难。

最重要的是,下面办事的典吏是不入流。

剩下的三班衙役等办事员,就不能称为官了,只能称之为吏,地位极低,工资不归国家发,而是县里自给自足。

穷一点的县,能请得起几个吏员?

可想而知,基层办事员少得可怜!

用现代的话来讲。

下面基层干事的人太少,千头万绪。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政策无法实施,只能敷衍。

只是。

这句话落在了朱元璋的眼里,就是帮不作为的官员说话了。

顷刻间。

朱元璋的脸布满寒霜,冷声道:“也对,你也是功名在身,那知县大人给了你什么好处,你帮他说话?”

“好处?”

这老头怎么动不动给人扣帽子啊......林彦摇摇头:“我可没收什么好处。”

“不瞒你说,看知县可怜,整天忙得焦头烂额的,我还去县衙给他免费义务劳动了几天呢。”

“说实话,县衙里是真的忙啊,我都看不下去了,所以有些事情也怪不得知县。”

“归根结底,是制度有问题。”

制度有问题?听了这话,徐达感觉自己有些麻了。

这小子倒是讨自己喜欢,可怎么喜欢乱说话啊,少说两句啊!还想不想娶我女儿了?

一路上,朱元璋负手走着,一直呈现出若有所思的样子。

他在思考林彦所说的话,有几分真,几分假。

走着走着,林彦的最后一句话,让朱元璋直接停下脚步。

他直勾勾的盯着林彦,皱着眉问道:

“你是说,咱大明朝的制度有问题?”

林彦点头道:“可不是嘛。”

“上面千头万绪,朝廷的各种政策,像一把把锤子一样,打在最底层的这颗钉上面。”

“就算这颗钉在坚韧,总有撑不住的这一天。”

“不是政策的问题,又是什么?”

林彦这一番话说完。

徐达彻底麻了,脸色苦涩无比。

好女婿啊,你可真敢说!

要是你知道眼前的人是谁,会不会把你吓死?

……

……

……

(ps:求鲜花,鲜花太少了)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3 14:34:50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