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炼成金 第114章 农场

百炼成金 买个皮卡去钓鱼 都市言情 | 都市生活 更新时间:2022-06-28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天未黑之前,母亲和表哥领张宁在农场转了一圈。

农场在张家庄的西南方向,离张家庄有七八里路。那里原是一片湿地,是长满荒草的湖坡。

湿地干涸后,乡里派人用拖拉机把地翻起来,就成了乡政府的机动地。地的深层是积攒了许多鱼的尸体和鸟粪的黑泥,的确很肥沃。

按照张宁的安排,农场里没有种庄稼。庄稼不管长得再好,收入总是有限。当地农民都种庄稼,如果他的农场也种大豆、玉米等庄稼,就显不出他的高明,也体现不出所谓农场的价值。

农场农场,虽然没摆脱一个农字,但重要的在于还有一个场字,一个场字就与农村拉开了距离,就意味着要有规模经营和多种经营。

农场里种的是药材、果树、蔬菜和瓜类。

表哥拄着一根竹竿,一歪一歪在前面走,让张宁先看的是药材。停下来时,表哥就拿竹竿指点着,说这是芍药,那是生地,中间那一片是薄荷等。

表哥说,春天时芍药的花子开得很大,有白的,有黄的,有浅红的,有深红的,好看得没法说。

表哥掐一片薄荷的叶子让张宁闻,说薄荷已经熟透了,马上就可以割下来,卖给别人熬薄荷油。

农场种的果树主要是葡萄树和梨树。

葡萄树是那种矮棵子短秧的新品种,去年刚栽上,今年就开始挂果。梨树挂果要晚一些。

农谚说,桃三杏四梨五年,杏树栽上就见钱。意思是说,梨树要长到第五个年头才会结梨。

母亲不同意种梨树,嫌梨树见效益太慢。张宁说还是种梨树吧,他喜欢看雪一样的梨花。

张宁心中有一个秘密。

小时侯有一次到姑姑家走亲戚,路过外村的一片果园时,见到树上的梨子很多,把枝子压得很低,看看周围无人,他就快速把梨子摘下一个,装进口袋里。

不料看梨园的人躲在暗处,人家发一声喊,朝他追去。他赶紧把梨子掏出来扔掉,并一口气跑了一里多地,总算没被人家捉住。

那次偷梨的遭遇对他刺激很大,以至后来多次做梦都梦见有人对他紧追不舍。

他要把梦中的梨园变成现实的梨园,自己的梨园。当梨树上挂满梨子,他想吃哪一个就摘哪一个,再也不必担心有人追他。

张宁把菜园和瓜园也看过了。

他穿一身白色的名牌休闲装,腰里扎着名牌皮带,手里拿一把黑面描金字的折扇,走一步把扇子摇一下,是城里人的穿戴和做派。

来到瓜园里,一位被雇来种瓜的老人从瓜园子里弯腰走出来,对张宁笑着,问张宁要不要吃一个瓜,是吃小瓜还是吃西瓜。

张宁已闻见扑鼻的瓜香,他把扇子哗地折起来,插在裤子后面的口袋里,要自己挑一个西瓜。他把一个又圆又大的花皮西瓜拍了拍,说就摘这个。

种瓜的老人用一根指头把瓜弹了弹,夸张宁很会挑,遂把西瓜摘了下来。

浑身晒得很黑的老人用长刀把西瓜杀开,张宁只吃了两块就不吃了,从手包里抽出带有暗花的白纸巾擦嘴擦手。

张宁看过一些老电影,在电影里,一些老人被叫做仆人,像他这样的被称为少爷。

在老人眼里,他是不是有点像旧时代的少爷呢!

生活就是这样,以为过去的一切都已经远去,谁知道呢,类似的生活说回来就回来了。

天黑下来后,星星出来了,星星越出越多,不一会儿就星光满天。

农场的小屋门前,一侧栽了一片竹子,另一侧栽了一棵石榴树,这也是按张宁的授意栽种的。

竹子长得很旺,已是黑苍苍一片。石榴树还在开花,在星光下,石榴树上的花朵不再是红的,而是有些发白,像落在树上的一些星星。

天气不是很热,小风阵阵吹来,捎来的都是瓜香、花香和草香,让人舒服得想唱。

蚊子也很少,倒是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在这边唱,在那边唱,似乎满地里都在唱。有一种小虫子,唱得幽幽的,像是一咏三叹。

听着这样的虫子唱,很容易让人想起遥远的过去,遥远得无边无际,没有尽头。张宁他们没到屋里去,就坐在门前的小凳子上在星光下聊天。

张宁说:“这里空气真好,真安静!要是不愁吃,不愁喝,也不缺钱花,其实在农村生活也很不错。”

母亲说:“我做梦也没想到会过到如今这一步。”

表哥不大同意张宁的看法,他说:“农村再好,也比不上城里好,不然的话,农村人不会争着到城里去做工。你是成了城里人了,回来住三天两天的,觉得农村还不错,要是在农村住得时间长了,你该受不了啦!”

张宁说:“也许吧。”

一阵摩托声由远而近传来,张长兴骑着摩托车到农场来了。

张长兴说过晚饭由他安排,他从镇上的饭店里买来了好几个菜,分别装在几个塑料袋里。

那些菜有酱牛肉、烧鸡、猪肝、豆腐丝、花生米等。张长兴还带来了一瓶酒和几个热烧饼。

在地上铺了一块塑料布,把食品在塑料布上摆开,他们就吃开了,喝开了。

张长兴烫了头发,他的头发卷曲着,显得头比较大。张长兴还戴了戒指,黄金戒指在他手指头上也很显眼。

在农村,女人烫头的都不多见,作为一个男人,张长兴却把头发烫得都是弯儿弯儿,可见当了支部书记的张长兴够时髦的。

张宁对堂弟烫头有些看不惯,或者说有些反感,认为堂弟把头烫得像个鸡窝,不够严肃,不像一个支部书记的样子。

因堂弟入党和当支书是他一手安排的,他对堂弟就很不客气,回来一见长兴,就对长兴皱眉头,说:“张支书,你怎么把头发弄得像个娘们儿似的,这不太严肃吧,跟党支书的身份有些不相称吧。”

张长兴嘻笑着,说他的头发并没有怎么烫,是自来卷儿,太阳一晒就成这样了。

张宁说:“胡扯,以前我又不是没见过你,你的头发以前是直的,难道一当上支书就变成自来卷儿了?我建议你今后不要烫头了,村里人都看着你的一举一动,做什么事都要注意影响。”

张长兴答应下次理发就不再烫了,剔个光葫芦。

张宁还听母亲说,长兴当上支书后,有些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表现得很不像样子。长兴三天两头到镇上跟人喝酒,把脸喝得像猴子屁股。一喝多了酒,就跟人吹嘘他哥张宁如何如何,说他哥随便拔一根汗毛,就比乡长的腰粗,再拔一根汗毛,就可以在乡里树一根旗杆。

既然他把牛吹得那么大,参加喝酒的人都不花钱,都是让他花钱。他没有那么多钱,就给饭店打欠条,以张家庄支部书记的名义,把欠款记在张家庄的帐上。据说,张长兴已欠镇上几家饭店好几千块钱。

更让村里人指脊梁骨的是,张长兴在男女方面很不检点。

村里有一户外姓人家,人家花钱从人贩子手里买回一个外地的女人,他见那个女人长得不错,动不动就往人家家里跑。

母亲对张长兴的评价是:“我看那孩子是死猫扶不上树。”

把酒喝了一会儿,张宁对长兴说:“一个村的党支部书记,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你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让人家揪住你的尾巴。你的尾巴在自己老婆跟前怎么翘都可以,不能到别人家里乱翘,翘多了就会出问题。我说的尾巴指的是什么你明白吧?”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3 15:42:35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