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制过去,惹朱棣泪崩 第10章 迟来的回信

从本章开始听

李景隆一边给李文忠按肩膀,一边说道:“起初我也不明白,但是后来,听说陛下逼问郑士利幕后主使之人,就想通了。”

“空印案本身,其实不是什么大事,官员的苦楚,陛下心知肚明。”

“要解决空印问题,只需要下道旨意,言明不允许在空账册上盖章。”

“或者,取一个折中的方式,将送交户部的税册一式两份,州府衙门留存一份,提前审核,避免出错。”

“无论怎么做,都能避免空印案再次发生。”

李文忠点点头,说道:“你说的没错,继续。”

李景隆说道:“这么简单的事,陛下就是不肯下旨,就要杀人,又是为了什么呢?”

“在我看来,这件事的关键问题,不是空账册,而是态度问题。”

“陛下认为全天下的官员,包括户部,合起伙来糊弄他!”

李文忠再次点头,说道:“有道理,你确实长大了。”

得到李文忠的夸奖,李景隆很高兴,说道:“所以啊,这种时候,就不应该触陛下的霉头。”

“明哲保身,才能让家族长存。”

李文忠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但是没有发作,问道:“那你觉得,现在我应该怎么做?”

李景隆说道:“什么都不做,就在家好好养病。”

“爹您这几年太操劳了,幸好这次也不是什么大病,好好将养一段时间,身体就能好。”

李文忠露出一丝嘲讽的微笑,说道:“可是,为父的官职没了。”

李景隆说道:“那不是事,您是陛下的外甥、干儿子,哪有隔夜仇。”

“只要父亲安心在家静养,过不了一两年,陛下就会重新起复您。”

“到时候,咱们李家,依旧是大明最荣耀的家族!”

李文忠忽然握住李景隆的手,将他牵到自己面前,仔仔细细的端详着他,说道:“很好。”

“等你承袭爵位,确实有能力延续家族,保李家一脉,荣华富贵。”

李景隆得意说道:“谢父亲夸奖。”

李文忠变得一丝表情都欠奉,说道:“去把文天祥的正气歌,抄写一万遍,不抄完,不要出现在我面前。”

李景隆愣了,李文忠却已经眼神空洞的躺在床上,一言不发。

一万遍,足足抄了三个月,到了洪武十四年初,朱元璋突然来探访李文忠。

随后派淮安侯华中监督太医用药,负责给李文忠治病。

当时李景隆认为多此一举,因为李文忠已经快好了,却没想到,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李文忠去世,华中论罪被贬,朱元璋命令锦衣卫调查李文忠的死因。

最后得出结论,华中是胡惟庸一党,因为记恨李文忠,下毒毒死了他。

李文忠去世不久,李景隆收到朱棣的来信,劝他节哀,要他保护好母亲,保护好弟弟。

从这一刻起,五年时间,李景隆和朱棣没有再联络,直到洪武二十一年,蓝玉捕鱼儿海大胜,即将路过燕京。

突然有个人,拿着曹国公李景隆的信物,来到燕王府,求见朱棣。

朱棣觉得很奇怪,接见来人,问道:“你是曹国公府的人?”

这人摇摇头,说道:“卑职贵州平越指挥使司指挥使张信。”

一个五品官,还是贵州的,长途跋涉来到燕京,替应天府的李景隆送信?

朱棣更加奇怪,问道:“你来燕京,可是顺路公干?”

张信摇了摇头,说道:“卑职是擅离职守,走了五个月,才到燕京。”

武将擅离职守,杀头的大罪,朱棣皱眉不悦,问道:“你不怕死么?”

张信说道:“曹国公说了,只要我愿意铤而走险,把这封信送到,他就继续帮我升迁。”

朱棣心想,李景隆已经是左军都督府的同知,还是朱允炆的亲信,帮一个五品官升迁,小事一桩。

朱棣说道:“把信给孤。”

张信立刻送上信件,朱棣打开一看,开头第一句话,我爹是被陛下害死的!

朱棣大惊失色,立刻合上信纸,环顾客厅众人,说道:“你们都出去。”

许久之后,朱棣平复下心情,才敢继续看这封大逆不道的书信,一封迟来五年的回信。

信上详细记录了李文忠死亡的经过,以及李景隆用了五年时间,调查出来的结果。

原原本本的告知朱棣。

李文忠被圈禁在家后不久,太子朱标当庭劝谏,朱元璋当时没有斥责朱标。

第二天却找来一根荆条,告诉朱标,这个荆条你现在拿不起来,等我把刺都拔去,你就能了。

意思非常明确,大明开国功臣各个惊才绝艳,朱元璋能控制他们,却担心朱标和朱允炆不能。

于是,朱元璋决定杀死这些骄兵悍将,这一切,在洪武三年就已经开始了。

这才是洪武四大案的真实原因!

当时的李景隆,想的太简单。

朱元璋本以为朱标会感激他,却没想到朱标这个谦谦君子,居然愤怒的说道:“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

意思是,皇帝有尧舜的仁德,百姓才会衷心爱戴。

这是一句彻彻底底否定朱元璋的话,甚至把他比作了滥杀无辜的暴君!

当日朱标被打的抱头鼠窜,回到太子府便一病不起。

随后,朱元璋想起了整日和朱标在一起处理国政的李文忠,他认为朱标跟他不一心,就是李文忠造成的!

于是他给淮安侯华中下了一道秘旨,要华中毒死李文忠。

李文忠因此而死,为了毁灭证据,朱元璋杀了太医,并在胡惟庸死后多年,说华中是胡惟庸一党,将其诛杀。

为了查明真相,李景隆用了两年时间,给朱元璋的看门小太监黄俨送礼,帮他母亲发丧,帮他养侄儿。

还举荐他进了太子府,成为朱允炆的贴身内侍,这才得知当时朱元璋打朱标的事。

然后,李景隆又用了一年时间,找到华中和太医的后人,逼问事实真相。

再后来,李景隆利用管军之权,物色人选,挑中了功利心极强,又刚死了父亲,迫切想要承袭官职的张信。

李景隆先帮他承袭父亲的官职,再帮他从七品,升迁到五品,引为心腹。

这才有了五年后的这封信。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3 0:00:45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