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超级摩天大楼 第八章 核冬天

末世超级摩天大楼 毁梦凶灵 科幻网游 | 星际科幻 更新时间:2022-02-12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看着外面的天空,很蓝,没有一片云。

可惜我出不去。

外面的世界被辐射铺盖了大地。无人机依然在工作着,将海水一次又一次的浇在大厦周围的土地上?

我估计无人机也因为这样操作而被辐射沾染了。

我发布指令:“所有无人机,回收清洗。将清洗后的水废弃。”

小米语音:“好的。”

我一阵酥麻,这萌萌的声音还是暂时别用了,我马上拿到床头柜上的手柄,通过AR眼镜,操作起来修改小米语音模式为普通女声。

下午的阳光照进了,我的卧室,明媚的阳光让我有些热,就起身让阳光照到我的床,这样晚上睡着舒服。

我问:“今天气温。”

小米:“无法获取。”

之前网络没有链接,每天的天气预报,是由当地的气象站通过网络发布的。看来我得自己建立属于大厦的天气预测系统了。

我深吸了一口气,吐了出来,又深吸了一次,再吐出,做了三次深呼吸。去这样可以很好的放松,清理思维,马上我想到了一个词。

我走到电脑旁,开始查“核冬天”。虽然没有网络,但是缓存信息是有的,而且几个百科公司的服务器也在我这栋大厦内,可以说世界上能有的知识,我这里都有,只要服务器不坏掉。

百科里是这样写的“核冬天假说是一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理论,它预测了一场大规模核战争可能产生的气候灾难。核冬天理论认为:当使用大量的核武器,特别是对城市这样的易燃目标使用核武器,会让大量的烟和煤烟进入地球的大气层,这将可能导致非常寒冷的天气。当核爆炸时,巨大的能量将大量的烟尘注入大气,有的还高达12公里以上进入平流层。由于核爆炸所产生的烟尘微粒有相当大部分直径小于1微米,它们能在高空停留数天乃至一年以上,因为它们的平均直径小于红外波长(约10微米),它们对从太阳来的可见光辐射有较强吸收力,而对地面向外的红外光辐射的吸收力较弱,导致高层大气升温,地表温度下降,产生了与温室效应相反的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如严寒冬天般的景观,称为核冬天。必须指出的是,核冬天是基于数据化模型的假设,对于该假设的准确性并没有决定性的论证,在最新研究中(2006),科学家支持原版的核冬天理论的模型有误,而实际上的14-20度降温只会持续几小时,并在3-4个月内恢复正常”

假说?还不能称为理论,现实可是没有任何实测的。我接着看。大致就是核战争后会出现天气改变,不再适合人类生存,天气越来越冷。

又找了几篇关于核战争之后的气象变化的文章。发现还有不少人反对,甚至是觉得是无稽之谈的。

有查了下一些想关资料,发现全球大约有3万枚,或者说不到3万枚。但是后面的数据差点没吓死我。我国的核潜艇可以携带24枚核导弹,而且是分弹式,每枚分弹就是二战岛国那枚的10倍。陆基洲际核导弹最大可以百万吨?真的假的?

我无法分辨出炸我市的核弹是多少当量的,我能幸存下来完全是靠这种特殊材质。

我起身摸了摸这种特殊材料制造的墙壁,透明的材质,光滑的触感,我用大拇指骨敲了敲,居然没发出太大声音,只有轻轻的类似敲在了墙上。

刚才的资料中说,能防辐射需要铅材料,说明有可能这材质含铅吗?真应该去看看。

我记得这材质的研发公司是在地下城2B-5区,地下城一共10层,研究公司都在一个大的区域。

我一个激灵,又回到电脑,开始继续看文章,我有一个习惯,看书,看文章的时候会容易被一些思维打断而转到另一个思维,所以,我需要经常回想经历,才能保持专注。

我又发现了核冬天理论即有关核武器爆炸对人类生存环境及大气层生态造成严重影响的理论。

核武器对人类本身、对环境至少具有5大杀伤破坏效应:冲击波、热辐射、核辐射、放射性污染和电磁脉冲。这个和我知道的差不多。核攻击对大气层生态具有一种剧烈的破坏效应——“核冬天”效应。伴随着核爆炸,地面将会产生很大的弹坑,被炸翻的泥土大约有0.5%的细小尘埃,被吹入同温层中。这些尘埃,特别是烟尘,滞存空中可长达数年时间,如若在空中达到足够的浓度和密度,就会部分地阻碍和吸收来自太阳的辐射,从而导致地球处于漫漫长夜和寒冬之中。

这让我想起了,很多恐龙灭绝原因中,和陨石学说很相似。

“核冬天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最早是由联邦德国马克斯·普郎克化学研究所所长保罗·克鲁岑在一份题为《核战后的大气层:昏暗的中午》中提出的。他指出:核大战之后的地球,可能进入一个长达数月之久的寒冷期。随后,一批美国天文学家、环境学家又从各个方面论证了这个理论。1983年12月,美国《科学》杂志载文,对“核冬天”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文章指出,地球上如果爆发一场使用50亿吨当量的核弹的核大战的话,核攻击则会产生大约22500万吨的放射尘埃和烟云,这些烟雾大约可以遮挡掉太阳对北半球照射的90%,从而使地球气温骤降30℃左右。

1985年9月,3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科学家,在经过对“核冬天”进行为期3年多时间的研究之后,在美国发表了一份长篇研究报告。该报告称:如果美苏两个核大国,将其所拥有的核武器总数的一半用于一场超级核大战的话,那么,核攻击将会摧毁北半球20—30%的城市,大量燃烧烟尘进入平流层后,将会遮住90—99%的太阳光照射,从而使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下降19—39℃。核攻击引起地球气候的巨变,将使地球进入“核冬天”。届时,地球上烟云遮天蔽日、气温急剧下降、江河湖泊封冻、农作物植被枯萎、恶性肿瘤和皮肤癌等顽症大量增加、人类和动物大批死亡。凡此一切,有可能导致整个人类、至少是北半球人类文明的灭绝。”

下面这句话,让我觉得怀疑越来越大。

“当然,对于核冬天理论,科学界尚未能达成完全的认同,而且还存在着许多分歧和争论。一些科学家认为,尽管核爆炸必定会对全球气候、生态造成重大的影响,但如果因此认为,核战争将导致人类会像恐龙一样灭绝于宇宙,未免太言过其实。他们认为,核冬天理论本身掺杂了诸多推测的、不确定的成分,所以,核攻击给人类环境所带来的确切后果,目前尚难以精确估量。另一部分科学家,主要是一部分美国科学家则认定,所谓“核冬天”理论是危言耸听的奇谈怪论。他们的主要依据是:核攻击后所产生的尘埃、烟雾尽管会挡住来自太阳的红外辐射,但是,核爆炸本身也会向地球大量放热。同时,地球的温室效应也会很大程度地限制热量通过地表和对流层下部散失,所以核大战后不可能会出现核冬天理论所描绘的可怕后果。”

我打开电脑的计算器,就算每枚核弹都是100万吨当量乘以3万枚,也就30亿,而且100万吨级的肯定不多,能有大多都是需要轰炸机空投的万吨级。就我国的核打击潜艇全部出动,也只能摧毁整个欧洲,算来算去,是不能毁灭地球的,进入核冬天真的看来只是假想,我转头看看晴朗的天空,地面废墟能被少的都被烧完了。

以前,我烧过塑料,烧过煤炭,木头,聚乙烯类材料,还有油。都会产生黑烟,常识告诉我们那些都是污染物。

因为氢弹爆炸的整个过程我没有看到,我想没有人可以看到,那么这些物质在核爆,氢弹爆炸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我的猜测是碳化或者是等离子化。没有证据,没有记录,科学家也是靠计算。所以现在的废墟中虽然可以看到一些有浓烟的地方,但是越来越少。

燃烧需要氧气,难道外面的痒含量降低了?我马上指挥无人机检测,并没有变化,除了污染物比平时高,再就是辐射。并没有尘埃向天空弥漫,也没有浓烟一样的云层。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从刚才的计算,就算我国所有的非轰炸核弹全用上也不可能摧毁我国,更何况还有村庄,自治区中的山寨,旅游景区,山庄等。

或许会有政府的搜救队来吧,而且其他国家都不可能被毁,那些核战争的危言耸听,我不会信。

我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说是这么说,想是这么想,但是心理还是不确定。

不过人类就是从各种灾难中不断的求生,不断的从学习中进化,从人口稀少的原始形式逐渐发展成拥有60亿人口的现代社会,不是那么轻易就会被打败的。

不过,从资料上看,我想到了一种可怕的可能性。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3 8:35:51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