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成跛脚太子 第5章 农者亦是商人

重生大唐成跛脚太子 飞翔萝卜君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2-02-06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大兴酒业没问题。李承乾就接着说第二策,大兴蒙学。

科举制的建立无疑是极大的进步,但依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并不是说大唐现在的读书人很多,而是科举取士的数量终归是有限的,抛开那些蒙荫入仕的功臣子弟,取士的数量连世家大族的需求都满足不了。

那些被淘汰的人可是非常庞大的资源,不能白白浪费了,再筛选一下派去各地教授蒙学完全没问题。

李承乾都想好了,按照大唐现在的人口基数和整体的国力来讲,在各地州府搞个两三年的义务教育制还是绰绰有余的。这若是实现了,不说推动出多少人才,至少整个大唐的文盲率将大大降低,这将会直接把大唐的社会总体发展推上一个台阶。这就叫投资公共事业。

造纸工艺不用担心,当下大唐的造纸术不仅成熟,而且五花八门的专用纸张都弄出来了,廉价的纸张就能满足蒙学的需要。李承乾再把活字印刷以及黑板粉笔弄出来也就差不多了。

在李承乾侃侃而谈给李世民画大饼的时候,长孙无忌的眉头越皱越紧。

倒不是长孙无忌觉得这件事情会动摇世家大族对官场对教育资源的垄断,作为李世民麾下第一智囊,他甚至都已经想好怎么忽悠那些世家大族入套。毕竟,世家大族非常需要声望,长孙无忌有办法让他们不仅不反对,还会举双手双脚赞成。

长孙无忌虽然也是出身士族,但他当初和妹妹长孙皇后还有两人的生母一起被逐出了长孙家,他和妹妹皆是被舅父高士廉抚养长大。他非常赞成此事,而且若是实行,必然要带上高家全力支持。

长孙无忌担忧的是,各地州府蒙学建立起来,百姓的利益难以保障。

李世民虽然沉浸于开蒙天下的伟大功绩之中,却还是注意到了长孙无忌的异样。

“辅机,太子所言可有何不妥?”

长孙无忌直言道:“陛下,臣担忧那些落榜的士子心高气傲,到各地州府后无心教授,若是无法保证百姓之利,恐失民心啊!”

李世民领会地点了点头。

那些士子一旦被任用,怎么也要给个官衔。这些人科举不上,好不容易占着一个官位,做出什么事都不足为奇。此乃人之性也。

虽然长孙无忌说得隐晦,李承乾也是听出了其中的意思,拱手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此事既是开未有之先河,也不妨特殊一些,让其与朝廷官府区别开来,自成一系。”

李承乾将职称还有教师专业考试的概念设想解释了一番,给那些专职教师一个晋升途径。而且各地官设蒙学由礼部直辖,有的大州府,比如长安所在的雍州府就可以不止开设蒙学,不过要收学费。成绩和能力突出的专职教师也有机会到礼部任职,专管教育这一块。

这是职业化专业化的一次试水,是一个大的方向和工程。可以说,李承乾不只是着眼目前粮食的问题,而是想要通过这些手段,一步一步瓦解士农工商这种简单的层级分化,这对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李承乾来自前世的二十一世纪,深知何谓不破不立,改革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这相比去完善现有的那些制度要重要得多,当然也只限于目前的国情。

专职教师的概念逐渐被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接受。

长孙无忌与李世民何许人也,细细想来越发觉得李承乾构思之精妙,完全不像是一个不到十六岁的少年能有的眼界与智慧。

李世民望着李承乾,眼中满是欣慰,越发肯定了心中所想。

“我朝有乾儿,何愁不兴!”

长孙无忌亦是由衷赞道:“太子当世才度!臣为陛下贺!为大唐贺!”

两位长辈喜逐颜开。

李承乾还是第一次被人这样夸,怪不好意思的,只好拱手陪笑。

说到这个份上,李世民也明白第三策兴矿业铸钱币的必要性了。

大兴酒业开官窖需要钱,开设蒙学需要钱,而如今国库之中除了堆积如山的粮食,黄白之物少得可怜。不论大兴酒业还是大兴蒙学,都不是划拨粮食就能够解决的。

善于纳谏的李世民还想听听李承乾的看法,问道:“太子,其策三朕已有所感悟,说说你的看法。”

李世民登基以来虽然不去大量开采那些金银铜矿来铸币,但他也不是傻子,这些东西向来都是牢牢把控在朝廷手中。想要挖矿,一句话的事。

李承乾拱手说道:“父皇,自古以来,百姓靠着相互易物来换取对自身有价值的商品。钱财出现之后,便成为了一种中介物,用来衡量流动商品的价值。如若将整个大唐比作一个市场,市场中流动的钱财少了,则会导致市场中的商品价格一跌再跌。这个时候,并不是说商品的价格低了百姓就能买得起。相反,这说明钱财的价值已经严重超脱了其本身应有的价值,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于钱财也是一样的。长久以往,整个市场将陷入凋敝乃至瘫痪。我朝便是如此般。”

长孙无忌在一旁听得频频点头,却又疑惑道:“太子,依照此论,我朝所有的商品货物的价格都应当如粮价一般才是,可丝绸等价格高昂之物的市价这些年来却只降了一成,这又何解?”

李承乾微微一笑,问道:“长孙大人,这些年丝绸的产量可有明显增长?或是丝绸的成本可有明显降低?”

古代丝绸的生产工艺基本是固定的,就是养蚕缫丝纺织这一套流程,成本下降的空间可以说非常有限。

而产量,据长孙无忌了解的情况,这些年不说增加,甚至是减少的。

这样一想,丝绸产量没增加,成本也没降低,价格为何还会降?明显不正常。

从长孙无忌的表情中得到答案,李承乾也不卖关子,将市场需求的概念解释了一番。

还是那句话,丝绸最大的消费人群依然是唐朝的有钱人,因为粮价对市场的冲击,有钱人对丝绸的需求量明显降低,丝绸在国内的生意难做,价格自然要降。

李承乾说得兴起,不由地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

“父皇,长孙大人,农者亦是商人啊,他们的商品就是粮食!谷贱伤农,这是我朝产业不平衡所导致的。故而才需要一个新的产业去消耗过剩的粮食,去刺激整个市场。”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25 17:53:35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