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突破次元壁和作者整活的日常 第48章

主角突破次元壁和作者整活的日常 梁文凯 轻小 | 日常 更新时间:2022-02-26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什么是一真法界

佛学名词释义

(术语)华严宗所用极理之称。犹天台家用诸法实相之语也。唯识论九曰:‘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华严大疏曰:‘往复无际,动静一言,含众妙而有余,超言思而回出者,其唯法界欤。’大疏钞一曰:‘以一真法界,为玄妙体。’言事事物物。一微一尘尽足为一真法界也。其体绝待故曰一,真实故曰真,融摄一切万法。故曰法界。乃华严经一部之主意。三藏法数四曰:‘无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是名一真法界。’(《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一真法界,即众生本有心性

得意为言,即性具,是性体性量。性体离过绝非,即性具十界离过绝非。性体体性坚凝,清净无染,不生不灭,常住不坏,性具十界亦然,性量竖穷横遍,无尽无尽,无量无量,性具十界亦然。正报五阴,同性体性量,清净周遍,依报国土亦然。此之三法,亦名三谛,性体即中谛,性量即真谛,性具即俗谛。(出自《净土生无生论》)

出自净空法师《地藏经讲义》

佛给我们讲六道怎么来的?六道是执著才有六道,妄想、分别、执著三个都有变现六道;如果只有妄想、分别,没有执著,六道就没有了,有十法界,有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变现四圣法界;假如分别也没有了,那四圣法界也没有了,十法界都没有了,现出来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在《华严经》上说还有四十一个等级,菩萨有四十一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级从哪里来的?妄想没断,从妄想变出来的。妄想断掉之后,等级没有了,那就是究竟佛果,真平等;佛佛道同,真平等,没有阶级了。这是说明一真法界、十法界、三途六道怎么来的。只要起心动念有我,这是我所有的,你的妄想、分别、执著全了,你还能脱离六道轮回吗?诸位从这个地方真正契入体会,那你是真的觉悟了,你不是假觉悟。觉悟了就超凡入圣,圣就是觉,凡就是迷,凡夫就是有妄想、分别、执著。妄想不谈,分别执著是凡夫,舍掉分别执著就是圣人,就是佛菩萨;佛菩萨跟凡夫一念之差,你把念头换过来就超凡入圣。

一真法界:

是华严宗对佛性的用词,一般修净宗的老年信众从“我”要了生死求生净土的观点出发,对本具不生不灭的佛性,多数人没有认识。“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句。”所谓二种根本:“一、妄本,依识所修;二、真本,依菩提心修。”也就是修行必先明心见性成佛度众生。

佛在《圆觉经》中指示:“众生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认假为真,所以长处轮回,不能出离。学佛者必须对我们本具的不生不灭的佛性--真我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修则能顺利达到成佛的目的。凡是大乘佛法,不论何宗何派,都是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究竟。《无量寿经》曰:“谈众生……于自善根,不能生信,故于往是清净佛国,意志犹豫所专据。”这就是对佛性没有认识,对求生净土意志犹豫,障碍往生。所以明确认识佛性对学佛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对不同根机者说法,佛把佛性这个名词讲了不少的同义语。如《真心直说》中列举的异名有“心地”、“菩提”、“法界”、“如来”、“涅盘”、“法身”、“真如”、“佛性”、“总持”、“如来藏”、“圆觉”等。历代禅宗祖师更有发挥;将佛性唤作“主人翁”、“无底钵”、“没弦琴”、“无尽灯”等十几种名词,又说:“若达真心、诸名尽晓,昧此真心,诸名皆滞。故于真心,切宜仔细。”学佛者对自性本具的真心不理解,实在就是盲修瞎炼,净宗也不例外。

佛在《楞严经》中告诉阿难:“十方虚空,生汝心中,如片云点在太空里。”又说:“外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明示阿难要明确自己的本具佛性。

禅宗祖师告诉学者真心妙用:“在胎名神,处世名人,在眼观照,在耳听闻,在鼻嗅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奔运,遍现俱该法界,收摄在一微尘,知之者谓之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这是告诉我们一切活动都是佛性在起作用。

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中对佛性明确开示:“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这是佛性真空妙有的具体写照。

张拙秀才开悟之后道出:“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一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生死涅盘等空花。”明确告诉我们,佛性就是这么一个“空花”。

圆瑛大师悟后境界: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洞彻灵明尤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这也是佛性的写照。

惠能大师开悟后的境界,他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揭示了佛性的体、相、用。

禅宗的一些大德开悟后没有写出具体的悟境来,大概怕后学依他作解,塞自悟门。这是有道理的。太虚大师却与众不同,他把自己三次开悟的境界具体描述出启发后学。他在读《大般若经》后说:“看了个把月,身心渐渐的安定了……有一日,看到一切法不可得,乃至有一法超过涅盘者,亦不可得。身心世界忽然顿空,但并没有失去知觉,在这一刹那的空境中,没有我和万物的世界对待,一转瞬间,明见世界万物都在无边的大空觉中,而都是没有实体的影子一般。”这是第一次读经开悟。

第二次开悟后自述;“闭关二三个月后,有一次晚上静坐,在心渐静时,闻到寺前的打钟声,好像心念被打断了,冥然罔觉,没有知识,一直到第二天早钟时,才生起觉心,最初,只觉到光明声音遍满虚空,虚空、光明、声音浑然一片,没有物我内外,嗣后即起分别心,而渐次恢复了平凡心境。

第三次:“有一次又入了定心现观。这与前两次不同,见到因缘生法一一有很深的条理,秩序丝毫不乱。这一种心境以后每静坐观察,就能再现。”从太虚大师的三次开悟证明佛说的人人本具的佛性--“一真法界”真实不虚,可以开悟实证。

谛闲法师在《大乘止观述记》中说:“欲见如佛,须彻底放下,一念不生,当下即见。须知正当一念不生时,一如一切如,即如佛也。若欲见智慧佛,老僧亦可略为指点,须知此佛,在我六根门头,时时全体出现,可惜迷人不知求诸已耳,试思两眼生而能见,两耳生而能闻,此非无师智,自然智手?两眼见青黄等色而不碍见性,耳闻钟鼓等声而不碍闻性。即无碍智也。然则正当见闻时,即回光返照,如所谓反闻闻自性者,虽全分不能遽见,亦可见其少分。总之,既云自性,必须自悟,若向言语文字上寻求术,寻至驴年永不能见。”又在书未偈中说:“佛祖心要妙难知,我今随力明少分。”法师这段开示非常实际,我们对佛性不能全分速见,能见少分,对学佛者也有极大的作用。

上面列举古今大德开悟的境界,说明“一真法界”的实相,证明佛说的真实不虚。

再讲“十法界”是怎么从“一真法界”变现出来的。按照《起信论》的说法是:“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也就是从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的三细变现,再现六粗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一真法界本来是无念的,一念妄动,产生分别,执著,就变现出十法界来了。十法界也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包括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每个众生如果不按照佛说的方法去修行,将永远在六道轮回中生活,在三善道中生活还可以,如果堕落到三恶道中去生活,那是糟糕透顶、苦不能言,正所谓“时长而苦重”。

学佛要破我、法两执,所谓“破执为法、执破成佛”。菩萨破无明实际是破法执,正十二品无明破尽,登妙觉位而成佛。我们之所以不能成佛,因为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了。净空法师把这个变的过程讲得简单扼要,六个字,即妄想、分别、执著三种思想在作怪,就出现了十法界,凡夫则出现六道轮回的画面,长期生活在虚幻不实的境界中,不能解脱。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顺、逆、苦、乐境界都是“唯业所感。”懂得这些道理,如果能做到能、所双忘,对境界不起分别、执著,六道的画面就会消失。

有些人认为念佛求生净土是“迷信”。这是他不懂佛法的错误观点,净空法师说:“阿弥陀佛是宇宙间最高级的科学家,凭他老人家的无上智慧,建构起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西方极乐世界,理论根据何在?因为他掌握、了解物质互变的理论、方法和操作技术。彼国人民全是阿弥陀佛的学生。这套技能人人都会。要吃东西了,一想,吃的东西就现在面前,这是能量变的物质(空即是色),不要了,物质变能量,没有了(色即是空),多方便,多自在。衣、住、行也同样,不像娑婆世界人们一天到晚为衣,食、住、行奔波忙碌,苦啊!净土的美满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怎么能说是“迷信”呢?

从净土法门来说,念佛须达到一心不乱。我过去讲净土法也经常这样讲,在“一真法界”里,极乐和娑婆是不隔毫端的,因为远和近也是众生的分别妄执,原无实体的。佛的境界是“一尘不染、一法就立”的,根本没有这个概念。因此,我可以说,一句阿弥陀圣号是破除我执和法执最锐利的武器,只要我们依教修行、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佛,决定可以达到。我们修习净土宗就是要从“九法界”回归到“一真法界”,正像《弥陀疏钞》说的要“万法回归自性”,见性成佛。正是:“现在则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

十法界与一真法界是一不是二

摘自净空法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义》

虚空法界、国土众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佛在大乘经上讲得好,一语道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八个字就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是一个,一个真心,真心在哪里?只要我们自己去试验一下,把所有的念头统统止住,心里头没有一个念头起来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真心;念头才动,是妄心,就不是真心。华藏世界、极乐世界就是念头没有动所现的境界,叫一真法界,念头没动;念头才动,就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我们要晓得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是在一起的,没有分隔的,所以蕅益大师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丝毫差别都没有,完全一样的,但是众生在这里面感受不一样。佛与法身菩萨在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所以他感受是至真。

十法界里面的众生有十个阶层,十个阶层不一样,从上面往下面看,有佛、有菩萨、有缘觉、有声闻,再下面是有天、修罗、人,再底下是有畜生、饿鬼、地狱。怎么来的?唯识所变。所以我们起心动念,思想也是波动,佛法里头都说得很好:“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麤”,无明是波动的现象,思想波,思想波的波动非常快速,念头才起就遍虚空法界。我们今天知道物质上的波,电、光,大家晓得光跟电的波速度很快,一秒钟三十万公里,但是在无尽的虚空当中,三十万公里只是一点点,很短的距离。所以用光的速度来测量银河,我们今天讲银河系,银河系从这边到那边,测量它的直径,用光的速度要用多少时间才能达到?二十万年。但是你要晓得,我们思想的波,念头才一起,立刻就到了,不是一个银河系,无量无边银河系,尽虚空遍法界,一念就圆满了、就到了。这个道理谁能懂?佛纵然讲得明白,信的人很少,佛说了,谁能够相信?八地菩萨。为什么?八地菩萨见到这个事实真相,那个定功够深了,八地菩萨是不动地,跟佛的果位非常接近,他了解,佛所说的他会点头,佛说的是真的。

所以一定要晓得我们的思想,影响虚空法界的现象,影响空中无量无边星系的运作,我们的思想影响它,我们影响它多,它影响我们的少。凡夫不觉,不知道自己影响它,只知道受它的影响,《楞严经》上说得好:“若能转境,则同如来”,凡夫被境界所转,这就变成凡夫,他不能成如来。真正觉悟的人,知道自己起心动念影响自然现象,影响太阳的磁场。我们今天看到所有外国科学家研究的这些报告,出的这些书,没有一个人有这种认知,所以我看了他们这些书也很感慨,读到这部经,实在讲更难过。

一真法界和十法界

“一真法界”是华严宗对佛性的用词,一般修净宗的老年信众从“我”要了生死求生净土的观点出发,对本具不生不灭的佛性,多数人没有认识。“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句。”所谓二种根本:“一、妄本,依识所修;二、真本,依菩提心修。”也就是修行必先明心见性成佛度众生。对这个根本问题不认识,必然对修行成佛发生障碍。

佛在《圆觉经》中指示:“众生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认假为真,所以长处轮回,不能出离。学佛者必须对我们本具的不生不灭的佛性--真我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修则能顺利达到成佛的目的。凡是大乘佛法,不论何宗何派,都是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究竟。《无量寿经》曰:“谈众生……于自善根,不能生信,故于往是清净佛国,意志犹豫所专据。”这就是对佛性没有认识,对求生净土意志犹豫,障碍往生。所以明确认识佛性对学佛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对不同根机者说法,佛把佛性这个名词讲了不少的同义语。如《真心直说》中列举的异名有“心地”、“菩提”、“法界”、“如来”、“涅盘”、“法身”、“真如”、“佛性”、“总持”、“如来藏”、“圆觉”等。历代禅宗祖师更有发挥;将佛性唤作“主人翁”、“无底钵”、“没弦琴”、“无尽灯”等十几种名词,又说:“若达真心、诸名尽晓,昧此真心,诸名皆滞。故于真心,切宜仔细。”学佛者对自性本具的真心不理解,实在就是盲修瞎炼,净宗也不例外。

佛在《楞严经》中告诉阿难:“十方虚空,生汝心中,如片云点在太空里。”又说:“外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明示阿难要明确自己的本具佛性。

禅宗祖师告诉学者真心妙用:“在胎名神,处世名人,在眼观照,在耳听闻,在鼻嗅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奔运,遍现俱该法界,收摄在一微尘,知之者谓之佛性,不识者唤作精魂。”这是告诉我们一切活动都是佛性在起作用。

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中对佛性明确开示:“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这是佛性真空妙有的具体写照。

张拙秀才开悟之后道出:“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一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生死涅盘等空花。”明确告诉我们,佛性就是这么一个“空花”。

圆瑛大师悟后境界:狂心歇处幻身融,内外根尘色即空,洞彻灵明尤挂碍,千差万别一时通。这也是佛性的写照。

惠能大师开悟后的境界,他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揭示了佛性的体、相、用。

禅宗的一些大德开悟后没有写出具体的悟境来,大概怕后学依他作解,塞自悟门。这是有道理的。太虚大师却与众不同,他把自己三次开悟的境界具体描述出启发后学。他在读《大般若经》后说:“看了个把月,身心渐渐的安定了……有一日,看到一切法不可得,乃至有一法超过涅盘者,亦不可得。身心世界忽然顿空,但并没有失去知觉,在这一刹那的空境中,没有我和万物的世界对待,一转瞬间,明见世界万物都在无边的大空觉中,而都是没有实体的影子一般。”这是第一次读经开悟。

第二次开悟后自述;“闭关二三个月后,有一次晚上静坐,在心渐静时,闻到寺前的打钟声,好像心念被打断了,冥然罔觉,没有知识,一直到第二天早钟时,才生起觉心,最初,只觉到光明声音遍满虚空,虚空、光明、声音浑然一片,没有物我内外,嗣后即起分别心,而渐次恢复了平凡心境。

第三次:“有一次又入了定心现观。这与前两次不同,见到因缘生法一一有很深的条理,秩序丝毫不乱。这一种心境以后每静坐观察,就能再现。”从太虚大师的三次开悟证明佛说的人人本具的佛性--“一真法界”真实不虚,可以开悟实证。

谛闲法师在《大乘止观述记》中说:“欲见如佛,须彻底放下,一念不生,当下即见。须知正当一念不生时,一如一切如,即如佛也。若欲见智慧佛,老僧亦可略为指点,须知此佛,在我六根门头,时时全体出现,可惜迷人不知求诸已耳,试思两眼生而能见,两耳生而能闻,此非无师智,自然智手?两眼见青黄等色而不碍见性,耳闻钟鼓等声而不碍闻性。即无碍智也。然则正当见闻时,即回光返照,如所谓反闻闻自性者,虽全分不能遽见,亦可见其少分。总之,既云自性,必须自悟,若向言语文字上寻求术,寻至驴年永不能见。”又在书未偈中说:“佛祖心要妙难知,我今随力明少分。”法师这段开示非常实际,我们对佛性不能全分速见,能见少分,对学佛者也有极大的作用。

上面列举古今大德开悟的境界,说明“一真法界”的实相,证明佛说的真实不虚。

再讲“十法界”是怎么从“一真法界”变现出来的。按照《起信论》的说法是:“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也就是从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的三细变现,再现六粗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一真法界本来是无念的,一念妄动,产生分别,执著,就变现出十法界来了。十法界也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包括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每个众生如果不按照佛说的方法去修行,将永远在六道轮回中生活,在三善道中生活还可以,如果堕落到三恶道中去生活,那是糟糕透顶、苦不能言,正所谓“时长而苦重”。

学佛要破我、法两执,所谓“破执为法、执破成佛”。菩萨破无明实际是破法执,正十二品无明破尽,登妙觉位而成佛。我们之所以不能成佛,因为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了。净空法师把这个变的过程讲得简单扼要,六个字,即妄想、分别、执著三种思想在作怪,就出现了十法界,凡夫则出现六道轮回的画面,长期生活在虚幻不实的境界中,不能解脱。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顺、逆、苦、乐境界都是“唯业所感。”懂得这些道理,如果能做到能、所双忘,对境界不起分别、执著,六道的画面就会消失。

有些人认为念佛求生净土是“迷信”。这是他不懂佛法的错误观点,净空法师说:“阿弥陀佛是宇宙间最高级的科学家,凭他老人家的无上智慧,建构起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西方极乐世界,理论根据何在?因为他掌握、了解物质互变的理论、方法和操作技术。彼国人民全是阿弥陀佛的学生。这套技能人人都会。要吃东西了,一想,吃的东西就现在面前,这是能量变的物质(空即是色),不要了,物质变能量,没有了(色即是空),多方便,多自在。衣、住、行也同样,不像娑婆世界人们一天到晚为衣,食、住、行奔波忙碌,苦啊!净土的美满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怎么能说是“迷信”呢?

从净土法门来说,念佛须达到一心不乱。我过去讲净土法也经常这样讲,在“一真法界”里,极乐和娑婆是不隔毫端的,因为远和近也是众生的分别妄执,原无实体的。佛的境界是“一尘不染、一法就立”的,根本没有这个概念。因此,我可以说,一句阿弥陀圣号是破除我执和法执最锐利的武器,只要我们依教修行、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佛,决定可以达到。我们修习净土宗就是要从“九法界”回归到“一真法界”,正像《弥陀疏钞》说的要“万法回归自性”,见性成佛。正是:“现在则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就是清净法身阿是无的意思,弥陀是量的意思,阿弥陀本来意思其实就是无量功德,但是释迦牟尼佛把他浓缩成二大功德:第一个是光明,第二个是寿命。到底这句佛号所代表的真实义是什么呢?光明就是空间的无量,寿命是时间的无量,当我们把无量的时间跟无量的空间合起来的时候,哦,阿弥陀佛功德的真相就出来了,就是一个清净法身的法界体。诸位想想看,你知道的事情有什么是时空无量的?你说须弥山很大,它再怎么大,它也有它的空间相;它再怎么久,它有它的时间相,过一段时间就会消失掉了。什么东西能够‘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呢?就是弥陀的清净法身。所以,以下这句话就很重要了:“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举此体作弥陀名号。”阿弥陀佛以他的清净法身,变现弥陀果地的功德,又把这个清净法身,变现一个清净因地的名号。所以我们这样子讲,极乐世界若因、若果,都是阿弥陀佛的清净法身(当然也是我们成佛后的法身,因为“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念阿弥陀佛就是恢复法身、回归实相、如来藏)。(“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我们的法身跟诸佛法身是一个。法身是什么?常寂光。我们回归常寂光,就像我们的心灯打亮了,光跟光融成一体了,一片大光明,大乘教上叫“大光明藏”,密宗称为“大日如来”,就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和所有的弟子们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乃至一些菩萨众,可以说没有一个不是从西方极乐世界再来的。这桩事实,诸位可以从《华严》、《无量寿经》里面体会到。西方极乐世界再来的,到此地来唱戏表演给我们看的,诱导我们发心求生净土,真是慈悲到了极处。所以净土法门是一切诸佛度生成佛的第一法门,你要不深入经藏就不能发现这个秘密,深入经藏你才晓得佛恩之伟大。--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大意》第二集)净界法师:念佛法门的殊胜,在于它能够“摄佛功德成己功德”阿弥陀佛所成就的不可思议功德,我们前面讲得很清楚了,就是因跟果--无上因,成就无上果。净土的因,在《阿弥陀经》来说,是信、愿、持名为因,往生不退为果(念佛为因,成佛为果)。为什么这净土的因果特别的殊胜呢?蕅益大师说:念佛法门的殊胜,在于它能够“摄佛功德成己功德”。也就是说,我们能够透过忆念弥陀的名号,能够摄受阿弥陀佛广大的功德,而转变成我们自己的功德--“摄佛功德成己功德”。印光大师就把这个道理,讲得更加详细了,他说:这个念佛的因果是怎么一回事呢?是“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是以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身为众生,我们哪有什么功德?!我们心中都是妄想(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但是我们妄想的心跟名号一接触的时候,投大觉海。这个名号能够引导我们,趋向弥陀广大的本愿功德海,这个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如一滴水投入到大海,便与大海同一深广)。我们可以这样讲:念佛者因小果大。因地只是一个名号的忆念,但是这个果地的功德是广大的依正庄严,这个的确是不可思议!不仅释迦牟尼佛在广泛的赞叹净土法门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因果,十方世界的诸佛,如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总而言之,在十方各有像恒河沙这么多的诸佛,他们各于其国,以广长舌相弘扬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功德。净界法师:极乐世界即一真法界,绝待圆融不可思议!极乐世界没有所谓的苦苦、坏苦、行苦这三种的对立,所以有资格称为极乐。我们在了解净土,请大家不要用一般业果的思想来思惟,因为它不是业报身。如果你能够思惟印光大师说的这句话──“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你顺着这句话去了解,你就会知道净土法门是怎么一回事──是我们凡夫直接去受用佛陀法身的功德。所以《智度论》上说:佛陀的法身,他的福报可以跟众生受用;智慧善根是不能共享的。所以,我们在娑婆世界是业报身,在极乐世界叫做意生身。业报身的特点在哪里?它的果报体是对立的,有得有失,所以我们娑婆世界一般性的思考是对立的。你看我们现在所谓的快乐:“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你看你追求一个目标,你压力很大,患得患失:得到以后,你心中也感到很怖畏,随时怕失掉;失掉的时候,忧愁苦恼。所以我们患得患失,顾此失彼,你得到也是忧愁恐怖、失掉也是痛苦。而极乐世界的果报体,身为佛的法身,他的相状叫做一真法界,如《华严经》所说,他是没有对立的。所以你到极乐世界,你看到黄金铺地、看到宫殿楼阁,你没有产生好坏的念头:哦,这宫殿很漂亮!你绝对没有这种想法,你的思考是离开对立的(绝诸对待,简称绝待),因为他那个果报体是法性功德,而非业力所感。我们凡夫一般是有所得的心,不是造善就是造恶,所以你得果报的时候也是对立的,所以我们娑婆世界是二分法。我们现在之所以苦恼,是因为我们很难跳脱二分法那个强大的业力,你因地的思维也是二分法--非此即彼,非善即恶,非有即无……我们凡夫很难安住在中道--无住生心、生心无住,很难有这种大乘的中道思想,去成就一个无漏国土,很难!因为我们的因地思考是二分法,得果报的时候也是对立法,你很难跳脱这二分法的业力,这就是为什么形成一个强大的苦恼忧愁的世界。娑婆世界是业感的果报,是二分法;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它是绝待圆融不可思议。一真法界哪有什么对立!所以,我们一定要信靠佛力,念佛求生净土!此最上第一圆顿之法门、迅速成佛之捷径也!【按】:极乐世界即一真法界。《三藏法数·一真法界》:“无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彻融摄,故曰法界。一真法界即是极乐世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是名一真法界。”[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大乘佛法处处彰显实相,谓之“一实相印”,即诸法实相,即对于三法印而谓诸法实相之一理也。《妙法莲华经·方便品》曰:“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嘉祥疏卷四曰:“为人说于实相,印定诸法。”《三藏法数》卷四曰:“一实相者,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也。印者信也,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则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则是魔说。”

净界法师:极乐世界即一真法界,绝待圆融不可思议!!!极乐世界没有所谓的苦苦、坏苦、行苦这三种的对立,所以有资格称为极乐。我们在了解净土,请大家不要用一般业果的思想来思惟,因为它不是业报身。如果你能够思惟印光大师说的这句话──“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你顺着这句话去了解,你就会知道净土法门是怎么一回事──是我们凡夫直接去受用佛陀法身的功德。所以《智度论》上说:佛陀的法身,他的福报可以跟众生受用;智慧善根是不能共享的。所以,我们在娑婆世界是业报身,在极乐世界叫做意生身。业报身的特点在哪里?它的果报体是对立的,有得有失,所以我们娑婆世界一般性的思考是对立的。你看我们现在所谓的快乐:“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你看你追求一个目标,你压力很大,患得患失:得到以后,你心中也感到很怖畏,随时怕失掉;失掉的时候,忧愁苦恼。所以我们患得患失,顾此失彼,你得到也是忧愁恐怖、失掉也是痛苦。而极乐世界的果报体,身为佛的法身,他的相状叫做一真法界,如《华严经》所说,他是没有对立的。所以你到极乐世界,你看到黄金铺地、看到宫殿楼阁,你没有产生好坏的念头:哦,这宫殿很漂亮!你绝对没有这种想法,你的思考是离开对立的(绝诸对待,简称绝待),因为他那个果报体是法性功德,而非业力所感。我们凡夫一般是有所得的心,不是造善就是造恶,所以你得果报的时候也是对立的,所以我们娑婆世界是二分法。我们现在之所以苦恼,是因为我们很难跳脱二分法那个强大的业力,你因地的思维也是二分法--非此即彼,非善即恶,非有即无……我们凡夫很难安住在中道--无住生心、生心无住,很难有这种大乘的中道思想,去成就一个无漏国土,很难!因为我们的因地思考是二分法,得果报的时候也是对立法,你很难跳脱这二分法的业力,这就是为什么形成一个强大的苦恼忧愁的世界。娑婆世界是业感的果报,是二分法;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它是绝待圆融不可思议。一真法界哪有什么对立!所以,我们一定要信靠佛力,念佛求生净土!此最上第一圆顿之法门、迅速成佛之捷径也!按:极乐世界即一真法界。《三藏法数·一真法界》:“无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彻融摄,故曰法界。一真法界即是极乐世界,即是诸佛平等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不可思议。是名一真法界。”[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大乘佛法处处彰显实相,谓之“一实相印”,即诸法实相,即对于三法印而谓诸法实相之一理也。《妙法莲华经·方便品》曰:“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嘉祥疏卷四曰:“为人说于实相,印定诸法。”《三藏法数》卷四曰:“一实相者,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也。印者信也,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则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则是魔说。”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5/30 19:44:27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