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朕年号天启 第五章 清扫

大明:朕年号天启 寒霜易冷 军事历史 | 穿越时空 更新时间:2021-11-20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说苑·说丛》

沉思了半响,朱由校突然出声到。

“箱子里的送去吧,剩下的留中不发。”

“皇爷,这。。。”

听到朱由校的话,王安抬头看着张宇,犹豫了一下还是出声到。

“惠大人等人都是正人君子,这奏章若是留中不发,恐会有失人心。”

“让你去,没听到?”

闻言,朱由校眼神一厉,看着王安问道。

“奴婢这就去。”

被张宇的狠厉的眼神看的一哆嗦,王安连忙抱着箱子离开。

抬眼看了一眼离开的王安,朱由校的眼中闪过一抹厉色。

明末三大案中,廷击案不好说,但红丸案和移宫案诡异的过分。

王安这孙子绝对不是什么好货,一样都参与了移宫案的崔文升是崇祯年间才被朱由检杀了,但王安这人天启年间就被魏忠贤收拾了。

史书上的对于移宫案的记载很多地方都可以说的上是不符合常理。亲身经历之后,他的出来一个结论,东林为了从龙功同王安联手,王安不知怎么说服了李选侍,让东林得到了从龙之功,然后转手就把李选侍卖了。

现在的司礼监太监就是王安,泰昌皇帝曾经的贴身太监,这孙子虽然不老实,但现在朱由校没什么太好的理由把这人给换了,所以权且忍着他。

昨日上午,他提前诏英国公张维贤入宫,又说服了李选侍,阻止了移宫案的发生。虽然当时他听到了李选侍让王安秘不发丧,但事后三个人都没有再提这一茬。

朱由校并不想将这事闹大,闹大后他没什么好处不说,掉的是皇室的威严。

看着王安离开,半躺在椅子上,双脚搭在龙书案上,看着离去的王安,朱由校陷入了一阵沉思。

天启年间的党争,往上追溯,能追述到嘉靖年间。

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这四人都是党争好手,手腕也够。但是自从张居正倒台,后面的人就没有那四人的手腕和魄力,干的事情也越来越过分了,京察(官员功绩核查,六年一次)成了党争的重要工具。

东林和齐楚浙三党真正结下梁子,要追溯到万历初年,当时手握隆庆遗旨,开始改革的张居正一脚将东林党初代CEO顾宪成踹会了老家,而回家的顾宪成创建了东林书院,正式拉开了党争的大幕。

万里二十一年,癸巳京察开始,东林率先开始利用京察清洗异己。时任吏部考功司郎中、东林元老赵南星竟然公开宣称:“内察之典,六年一举,君子疾邪,小人报怨,皆于此时。以言者之意,就当俎者之意,如诗之断章,各取所求。”,结果可想而见,扫了一大批齐楚浙三党成员。

万历四十五年,丁巳京察开始,齐楚浙三党结盟进入蜜月期,三方一拍即合,决定彻底清洗东林。郑继之(吏部尚书、楚党)、李志(刑部尚书兼署都察院事、浙党)、赵士谔(考功司郎中)、徐绍吉(吏科署科事左给事中)、韩浚(河南道御史,齐党)主持京察。

由于主察之人均有鲜明的党派背景,因此京察还未开始,京城中就充满了火药味。

结果不问自知,自兵部尚书王象乾以下众多官员或调查、或被贬,太常寺少卿丁启浚、礼部署部事右侍郎孙慎行等东林大将被处分或逼走。东林党几乎被从朝中一扫而空。

接下来就是经典曲目,外敌已除,就该解决内部问题了——三党内讧。

眼看着东林都弄走了,大家该排排坐,分果果了。

但在此期间,东林狗头军师汪文言设计离间三党,制造嫌隙,结果效果不是一般的好啊。

齐党之人邹之麟想调职吏部,结果人齐党不答应,邹之麟一怒之下转而投靠浙党党魁姚宗文、刘廷元。

再加上有汪文言从中出计,左光斗等东林要员与楚党结盟,反攻齐党,两方的互讦直接将齐党党魁亓诗教、韩浚二人弹劾罢官,导致齐党接近散伙

而在这过程中,内阁首辅方从哲一直居中调停,保证着朝堂的基本运转。

万历四十八年,万历皇帝驾崩,一个月后泰昌在启用了一堆东林后也跟着驾崩,留下了一堆的烂摊子。在移宫案中,东林得到天启信任,开始逐步掌控朝堂。

天启三年,赵南星主持癸亥京察,一举将三党逐出京城,还整出了个四凶骂人。

一时间,满朝堂基本都是东林,达成成就——众正盈朝。

但没过多久,魏忠贤得势,齐楚浙三党残余势力投靠魏忠贤,阉党形成。

自此,东林党与阉党的双方冲突最激烈的时刻到来。

再回头说说泰昌皇帝给他留的十三个顾命大臣,英国公张维贤是最忠诚的保皇党,但他的身份有时候也是个障碍。

内阁三个,方从哲是中间派,但门生亓诗教是齐党党魁,意见略微偏向齐党,而刘一燝、韩爌两人都是东林。

六部尚书中,新任的工部尚书王佐还没到京,所以工部尚书暂缺,现在的工部的事情是工部左侍郎王永光在处理,这是个放牛娃出生的寒门子弟,天启年间没被阉党端了,崇祯初年清算没被东林端了,这是个滑不留手的人物。

其他的五部中,吏部尚书周嘉谟,东林。

户部尚书李汝华,老头儿一个,办事能力让人怀疑,距离病逝不远了。

礼部尚书孙如游,不是中间派就是楚党。

兵部尚书黄嘉善,曾经戍边二十余年,威震宁夏。但其人早因年事已高而辞官,这次回来当兵部尚书,还是因为萨尔浒大败,前兵部尚书王象乾被人弹劾倒台,但本人已经老的干不动了。

刑部黄克缵,中立派,谁都不讨好,大名鼎鼎的刺头,历史上被阉党和东林两边儿轮着欺负,连历史上的天启皇帝都看丫的不顺眼。

顺便一说,黄克瓒这人也是个明末少有的务实派。

萨尔浒大败之后,黄克瓒这人想制造新的武器送到关外去,一想就想到了有海归经验的泉州同安老乡,于是在自己的老家调了十四个在马尼拉有过铸造经验的工匠。黄克缵派他的侄孙负责将这些人带到北京铸炮,其所铸的炮叫作“吕宋大铜炮”。

不过,这玩意儿完全属于摸索阶段,炮是铸造出来了。一个人负责两门,铸了二十八门。

八月份,泰昌皇帝当政期间,努尔哈赤正在围攻沈阳,在被围城之前,黄克缵就运了十几门“吕宋大铜炮”过去作为秘密武器。

这炮是有了,用起来的效果嘛,很是不行。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真和建奴干起来的时候,一开炮,炸膛了好几门,气的熊廷弼写奏章对黄克瓒是破口大骂,你让你侄子铸出来的这都什么破玩意儿。

这份骂人的奏章朱由校昨天还辽东一堆奏章里看到过。

左都御史张问达,不用问,东林,都察院就是东林党的老窝。

御史顾慥,在天启朝又陆续做过大理寺左寺丞,太常寺少卿,最后带病光荣退休回家。但弹劾熊廷弼的一群人中,这崽子也是很积极的一个。

范济世,大明工头,前宫三大殿就是他主持重修的,依附魏忠贤。

杨涟,这就不用说了,东林党悍将之一。

再加上泰昌重新启用的哪一大批言官。。。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现在朝堂距离失控已经不远了。

现在急需对朝臣进行一个平衡,真的希望手底下有个蔡京啊。

看着官员名册上那个名字——黄嘉善,这个刺头在天启年间可谓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吏部尚书的这个位置太重要了,就算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也要放在一个不受两边人待见的角色手上。

看着手中的名册,半响,朱由校的眼神一厉。

既然无法阻止,哪就想办法让这些人掐起来,掐的越狠越好。

突然,朱由校猛的出声到。

“魏进忠,拟旨。”

“内阁首辅方从哲,通达时务,加太子少保,赐银千两。”

“吏部尚书周嘉谟,恭谦有度,去吏部尚书之职,迁詹士府少詹士,加翰林学士。”

“刑部尚书黄克瓒,秉公持正,迁吏部尚书。”

“太常寺少卿官应震,忠正耿直,迁刑部尚书。”

“德谕孙承宗,迁兵部右侍郎。”

“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显纯,特旨擢升锦衣卫都指挥使,掌锦衣卫。”

“王末擢御马监掌印太监。”

“惜薪司掌印太监魏进忠,擢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

“奴婢谢皇爷。”

听到朱由校的话,魏进忠连忙跪下谢恩。

“去告诉许显纯,朕只给你们一日时间,要尽快掌握东厂、锦衣卫。”

“奴婢遵旨。”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8 9:24:02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