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朕年号天启 第二十二章 这税少了

大明:朕年号天启 寒霜易冷 军事历史 | 穿越时空 更新时间:2021-12-01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次日一早,进行了日常锻炼和与士卒同吃后,朱由校正在接见诸多大臣。

“王爱卿是说,景泰帝的陵墓还能用?”

翻看着手中的一本奏本,朱由校连头都没抬,声音听不出喜怒。

“回皇上,大行皇帝驾崩仓促,工部来不及营造陵墓。嘉靖年间,庆陵上的绿瓦已经换了黄瓦,不算违制。”

伸手擦了下自己脸庞上的冷汗,王永光知道自己说的这事儿不好,不过也没办法,现在新的工部尚书王佐推辞不受,他这个左侍郎就是工部的话事人,这事只能他来说。

“大行皇帝必须尽快下葬,否走,恐。。。生不测。”

思索了一下用词,王永光道。

翻译一下就是,泰昌皇帝的遗体停在白虎殿,虽然有用冰镇着,但随着日子过去,难免会放臭。

“准了。”

半响,看完了手中的奏本后,在上面提笔写了个准字后,递给韩流云,朱由校道。

“用景泰帝的废陵藏父皇,本为不孝,然现在正处于国家危难之际,也顾不上许多了。朕再从内帑出银二十万两,为父皇修陵。此事尔等一定要用心去做。”

“工部如今要供应辽东军需,又要为神祖、大行皇帝准备下葬事宜,难免忙碌。王佐这沽名钓誉的匹夫,置国家大事于不顾,私心甚重,免其河道总督之职,交三司鞫问。”

“朕还要再考虑考虑工部尚书谁可为之,在此之前,就由王永光暂署工部印信吧。”

“臣谢陛下隆恩。”

闻言,王永光连忙伏身拜道,心里也算安稳下来。

他来给小皇帝提议,埋他爹用别人的废陵,已经做好被暴怒的小皇帝拖出去砍了的准备。

听到朱由校同意了用庆陵,一群大臣都是松了一口气,小皇帝时知轻重的,本来以为小皇帝不会同意,他们一群人已经做好规劝的准备了。

而对于泰昌皇帝任命的工部尚书王佐的处理,方从哲的眉头挑了挑,没说话。

王佐这人,是泰昌皇帝提拔的,东林党人。

这就让内阁辅臣韩爌不高兴了,只见他站出来到。

“皇上,王佐为大行皇帝所任,其推辞,是依三请三辞之礼,不该应此获罪。”

“三让三辞之礼?”

闻言,朱由校抬头看了一眼刘一燝,道。

“自从前任工部尚书离任起算,工部尚书缺印半年有余。神祖、大行皇帝先后驾崩,正值危急存亡之际。其不思效君报国,竟还在想着三让三辞,为其名誉而谋。可见其私心之重,耗无报国之念。此事不必在言。”

朱由校说完,就挥手让韩流云送诸臣工出去。

本来韩爌还心有不甘,但看到朱由校又拿起一本奏章在读,只能张了张嘴唇,无奈的退了出去。

三下五除二的看完了今天的奏本,朱由校的心暂时的放下来了,这换了个吏部尚书还是有用的嘛。

历史上天启年间的东林阉党之争,就是从泰昌皇帝的哪一个月开始的。天启上位后,身为吏部尚书的周嘉谟大肆提拔东林党人,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吏部侍郎、考功司主事赵南星,这厮日后在天启三年炮制了癸亥京察,将亓诗教、赵兴邦、官应震、吴亮嗣等齐楚浙党要员扫出了朝堂,直接促成了后来的阉党成势。

现在黄嘉善当了吏部尚书,赵南星是个啥东西?

没听过,不认识,不了解。

放下奏本后,朱由校又拿起了前文中提到过的一本书看了起来。

《万历会计录》,张居正监督,户部尚书王国光与侍郎李幼滋负责编写,从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开始,一直到万历四年(1576年)修成,然后一直用到毕自严修成《度支奏议》。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为应付辽东战事需求,户部尚书李汝华议拿着《万历会计录》,每亩加征三厘五毫的赋,四十七年又加三厘五毫,四十八年(1620年)又议请再加二厘,

三年前后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銀九厘共计520万兩。

辽饷每亩加征九厘,这个征收力度,一直维持到崇祯皇帝上台后的崇祯四年,再次每亩加征三厘。

天启是个聪明人,明末大名鼎鼎的三饷,辽饷、剿饷、练饷,辽饷是他爷爷加征的,他只是接受,没再往上提。而剿饷、练饷则全都是崇祯加上去的。

哪天启征啥?杂项银,说白了就是直接抢劫大户。

天启元年,杂项银114万两。

天启二年,可能是被东林给糊弄了,只收到65万两。

这种上下波动,当然不够天启拿去到处挥霍,于是从天启三年直接加大额度,规定为229万两。

同时,天启四年之后,官府又下令把盐课银加到54万两,关税银增加到20万两。

这也就是天启皇帝历史上豪横的原因,林林总总从内帑中倒腾出了两千万两!就这还给崇祯留了不少。

所以,这也是很多人说崇祯不如天启的原因,就单从这弄钱的手段上来说,崇祯确实不如天启。

翻看着各省万历九年的赋税,朱由校忍不住砸了砸嘴,银子虽然好,但它不受控制啊。

这还是要将货币发行权收回来先。

明朝最后一个试图挽救大明腐烂不堪的经济体系和货币体系的皇帝,是嘉靖皇帝。

这位仁兄被海瑞海狗子骂作是“嘉靖嘉靖,家家干净”。

嘉靖刚被请进紫禁城当皇帝的时候,可不是后来那个二十年不视事,一心炼丹,只求长生的君王。

嘉靖六年,嘉靖皇帝下令,重新开始铸造铜钱,尽管努力的改造铸造工艺,增加每文钱的重量。

但最终,他新货币政策的尝试,还是失败了。

嘉靖打造的大钱很重,用料很足,曾经一度让铜钱的价值,再次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但是很快,他令人新铸造的大铜钱,还没出宝源局的大门,就被拖走,融了重铸,打造成薄钱。

这些钱被谁弄走了呢?

被权贵阶级。

这些权贵阶级的人,一个个闻风而动,立刻纠缠起了群小无赖、乞儿、盗寇,胁迫商户、百姓,必须按照嘉靖皇帝的新敕谕,按照每700文铜钱兑换1两白银的比率,迫使百姓交出银两,换取不值钱的薄钱。

这件事情最后直接闹大了,大到什么程度?

京师商户十门九闭,商贸不通,京师粮价一石从四钱银飙升到七两,路有饿殍,民不聊生。

眼见自己的新货币政策失败,嘉靖皇帝直接大怒。

嘉靖八年,逼的嘉靖颁布了《外戚世爵裁革令》言:戚畹周亲不得与汗马余勋为齿,开始大肆革罢外戚恩荫封爵。

这标志着他要开始对权贵阶级下手。

但这事很快就不了了之,嘉靖就顾不上他的货币政策了,直接陷入了大仪礼这个漩涡之中。

紧接着,隆庆皇帝上台后,面对日益严重的海寇问题,终于在谭纶的倡导下开始隆庆开关,放松了海贸政策。

从1567年到1644年之间,海外流入大明朝的白银总数,就算保守估计也有3亿3千万两,相当于这段时间内全球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而大明从中收到多少税收呢?

万历六年的关税是。。。六万五千余两!

将手中的册子扔下,朱由校一脸的黑气。

你搁这儿开玩笑呢?!

这一年不征他个几百万两,对得起辛辛苦苦从南美挖矿,就为了从大明买点儿奢侈品回去,改善一下生活的西班牙人吗?

ps:我病了,浑身酸痛无力,只有这一章。另外感谢小葱拌豆腐的打赏。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8 10:00:22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