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千古一帝 第三十七章:梁王入京

大汉:千古一帝 阿龙的初八 军事历史 | 架空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22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对于臣子而言,是一个像刘荣这样的草包好还是像刘非这样一个雄主好呢,答案不言而喻,窦婴想起了他在荥阳时收到的军报以及这几次他偶遇到刘非的景象,心中简直不敢想象刘非继位的场景,像他这种大臣日后定然是活的胆战心惊小心谨慎,因此,他才极力反对立刘非为储君。

窦婴这时说道:栗妃娘娘已经托人给我传信了,她希望我做刘荣的太子太傅。

袁盎:如此看来,栗妃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嘛,她在陛下犹豫不决时给你带话,很明显是希望你能助他们一臂之力啊。

窦婴不置可否的问道:那依你之见,我是否该答应他们呢?

袁盎:这有什么犹豫的,有什么能比做皇帝的老师更光彩呢,晁错不就是因为是当今陛下的老师,所以才影响了陛下,如今削藩大功告成,晁错注定名留青史,难道你就不想像晁错一样培养一位明君吗?

窦婴听后若有所思的笑了笑随后说道:知我者,袁盎也。

两人相视对笑起来。

睢阳城梁国王宫内,刘武看着从长安归来的公孙诡高兴的说道:中尉此次长安之行颇有收获啊,尤其是济北王的事,陛下竟然恩准赦免了,真是难得。

公孙诡:大王此举赢得天下人一片赞誉,大家都说也只有您才有这个资格向天子、太后仗义执言,主持公道。

梁王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政治上,民心公论都很重要。

公孙诡:此次微臣在长安受到了极高的礼遇,这都是仰仗大王您的英明啊。在七国之乱中,您统帅梁国军队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立下了盖世功劳啊。

梁王显然对这些话很受用,但很快反应了过来,笑着说道:好了,还有其他消息吗?

公孙诡:大王,主要是储君人选,最近长安风起云涌,后宫诸位娘娘纷纷联络外臣寻求帮助,其实大王,您的呼声很高啊,只是其中有些微妙,臣不便多说。

刘武:算了,你不想说就别说了,其实寡人心中都明白。

公孙诡:大王,话虽如此,但您不能守株待兔啊,臣以为,您此刻不应该在梁国,而是应该去长安啊。

刘武显然有些心动,但仍说道:去京都,这好嘛,人家不会说寡人是去抢储君之位吗?

公孙诡:大王,您多虑了,七国之乱平息后,太后对大王十分想念,臣在觐见太后时,太后对大王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啊,而且太后还屏退左右单独让臣给大王带句话。

刘武:是嘛,太后怎么说的?

公孙诡:太后说,梁王难道忘了老身嘛,怎么还不来看我?而且臣还打听到,七国之乱时,太后对晁错很不满,若不是陛下极力坚持,只怕晁错就被斩首送给叛军了。

刘武拜了拜手说道:其实晁错还是有才干的,所以当年先帝才会命他担任陛下的太傅,这么多年来晁错一直对陛下忠心耿耿。

公孙诡:大王,那您想过没有,太后为何非要杀晁错?

刘武:你的想法呢?

公孙诡:臣窃以为,有晁错在,朝廷大事,陛下总是先和他商量,那太后的主张又被放到什么位置呢?

刘武笑了笑说道:所以啊,皇上才顶住压力没有杀晁错,但晁错还是告老还乡了啊。

公孙诡:不错,大王此时如果能入朝面见太后,那么储君之位,大王必定是手到擒来啊。

刘武听到后便想起了上次入朝的事,忍不住说道:本来上次入朝,此事就差一点儿被太后做成定局,结果那个该死的窦婴出来搅局,这才功亏一篑,真是岂有此理。

公孙诡:大王,上次入朝,您还没有立下如此大功,也没有如今这么高的声望啊。

刘武:是啊是啊,既然如此,本王马上向朝廷请求入朝觐见太后。

随后刘武就开始为争储君之位做准备工作了,半个月后,刘武带着侍卫向长安出发了。

长信宫内,侍女们正在到处抓逃跑的蟋蟀,这时刘彻走进宫来,一群侍女吓得赶忙跪下,窦太后见状说道:好了,你们下去吧。

侍女们赶忙离开殿内,刘启给窦太后施了一礼后说道:皇儿给母后请安了。

窦太后:启儿,今日政事处理完了。

刘启:母后,皇儿这段日子忙于国事,到您这次数少了些,您最近还好吧?

窦太后:有什么好不好的,不一直都是这样嘛。

刘启:母后,如今太常之位空悬,皇儿想让舅舅的长子窦彭祖做太常,您意下如何?

窦太后点了点头说道:好,你大舅走的早,彭祖他如今只有一个侯爵的空名,让他出来干点事儿也好。

刘启:好,那就这么定了。

窦太后:其实啊,窦家最能干的就是窦婴,这次平乱,他出任大将军,镇守后方,协调内外,功不可没啊。

刘启:母后,皇儿已经免去了他的大将军职位。

窦太后:啊!这是为何啊?即便要免去职务,也应该再等等啊,刚平叛不久,你就免去他的职务,人家会说你刻薄寡恩啊。

刘启:不不,母后误会了,皇儿虽然免去了他的大将军职位,但是另外委以重任了。

窦太后:是吗?什么职位啊?

刘启:太子太傅。

窦太后听完生气的说道:太子太傅?你什么意思?梁王刚准备入朝你就要立太子?

刘启:娘,您不要着急,听朕说啊,今天朕接到了大将军窦婴、丞相陶青等大臣的联名上奏,奏请早立太子,按古制立长,所以拟定栗妃的长子刘荣为太子。

窦太后:窦婴陶青,他们凭什么敢谈这个?

刘启:母后,窦婴是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而陶青是百官之首,更何况这也是绝大多数大臣们的意思。

窦太后此时哪里听得进去这个,生气的说道:哼,没有你点头,他们有这么大的胆子吗?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5/31 7:55:45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