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传 第五章上谏

李如松传 我是红雨 军事历史 | 人文历史 更新时间:2021-09-06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北京城西苑左顺门外。白天。

二十个翰林,二十一给事中,二十三个九卿,三十余个御史,还有其他各部门,共计二百余大明官员,聚集起来,长跪殿外,集体进谏。

太监们排成一排,挡在大殿门口。

御史高呼:我们要见皇帝,我们要见皇帝。

太监黄锦:各位大人,肃静。你们要见皇上,到底因为何事啊?

御史:我们是大明臣子,食君之禄,必当忠君之事。可是皇上他深居简出,我们作为臣子的,十几年都看不到皇上。这也太不通情理了吧。

太监黄锦:各位大人,你们的忠君爱国之心,皇上他老人家都知道。你们呢,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好吗?小顺子,你立即去把内阁首辅徐阶徐大人请来。

太监小顺子:是。

御史:不行。我们就是要面见皇帝。皇帝十几年不上朝,身体是否安康,作为臣子的,我们一无所知。我们愧对皇上。

更有官员窃窃私语:皇帝一心修炼长生不老,服食丹药,听说已经形枯身缟,不复从前风光了。

一个给事中说的更是神奇:皇帝不吃不喝,身体衰弱,昏迷不醒。

黄锦:各位大人,听奴才一句话。皇帝他老人家安然无恙,健健康康。你们不要听信谣言,以讹传讹。

官员们高呼:我们要见皇帝,我们要见皇帝。

黄锦:肃静,肃静。皇帝他老人家现在正在清修。你等如此喧哗吵闹,皇上他老人家怪罪下来,大家都不好看吧。

御史:你个阉货,我们要见的是皇帝,要你在这里指手画脚。滚。

几个御史围上前去,七手八脚,打得黄锦鬼哭狼嚎,哭爹叫娘,抱头鼠窜。

殿内,黄锦头破脸肿,向皇帝哭着述说事情缘由:皇上,奴才再三劝说,他们就是不听啊,奴才说,你们还这样闹,会惹得皇上他老人家不高兴了他们不但不听劝说,还打了奴才,他们打奴才,就是打皇上您哪。

嘉靖皇帝勃然大怒:反了,反了。朕还没有死呢,就这么闹腾,这还得了。传旨锦衣卫刘守有,带兵弹压。

黄锦:是?,皇上。

。。。。。。

刘守有带领锦衣卫火速赶来。

刘守有:各位大人,肃静。本官奉劝各位大人,立即离开。否则,后果自负。

御史们吵吵嚷嚷,根本不把他刘守有当成一颗葱。

刘守有:既然各位大人不听劝告,那我也没有办法。转头对锦衣卫命令:各位锦衣卫成员,

锦衣卫士兵:在!

刘守有:奉大明皇帝命令,把各位大人请走,清场。

锦衣卫士兵:是!

刘守有大手一挥,几百个锦衣卫挥舞木棒,排成一排,以排山倒海姿势,一路打杀过来。有些官员认为,锦衣卫就是吓唬吓唬,根本不当一回事。

哪里想到,人家根本就是动真格的,官员们被打得鬼哭狼嚎。

刘守有命令: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关入锦衣卫大牢。

片刻工夫,左顺门外清理得干干净净。

。。。。

举国大哗。石破天惊。

晚上。

户部主事海瑞来到首辅徐阶府邸。

家人:大人,户部主事海瑞来访。

徐阶犹豫了一下,说:有请。

海瑞走进来,作揖行礼:户部主事海瑞拜见首辅大人。

徐阶点点头:汝贤兄,夤夜来访,可有要事?

海瑞:皇帝十年不朝,置天下黎民不顾。一心修炼成道,妄图长生不老。逆天而行。倒行逆施,匪夷所思,人神共愤。今日更是明目张胆,逮捕官员达二百人之巨。古往今来,首当其冲。下官恳请首辅大人,做百官楷模,立即上谏,要皇帝陛下,书罪己诏书,赦放所捕官员。

徐阶:他们这样闹,明显是给皇帝下马威。在左顺门外,还居然动手,殴打太监。皇帝他老人家能不生气吗?汝贤兄,你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如今,皇帝正在气头上。等过了几日,皇帝他老人家息了火,消了气,本官再上书,求情放入。那样,顺水推舟,一了百了。

海瑞:如今,朝廷官员,俱被关押。大明机构,基本停顿。首辅大人,也无动于衷吗?

徐阶:不妨,不妨。就是全部关押,日子也得一天天过呀。

海瑞愤怒异常,拂袖而去。

。。。。。。。

回到自己府邸,海瑞气愤难平。思潮起伏,伏案疾书。

第二天,嘉靖皇帝就收到了海瑞写的奏疏。。。

治安疏。全文如下: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臣工尽言,而君道斯称矣。昔之务为容悦,阿谀曲从,致使灾祸隔绝、主上不闻者,无足言矣。

过为计者则又曰:“君子危明主,忧治世。”夫世则治矣,以不治忧之;主则明矣,以不明危之:无乃使之反求眩瞀,莫知趋舍矣乎!非通论也。

臣受国厚恩矣,请执有犯无隐之义,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不为悦谀,不暇过计,谨披沥肝胆为陛下言之。

汉贾谊陈政事于文帝曰:“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夫文帝,汉贤君也,贾谊非苛责备也。文帝性颇仁柔,慈恕恭俭,虽有爱民之美,优游退逊、尚多怠废之政。不究其弊所不免,概以安且治当之,愚也。不究其才所不能,概以政之安且治颂之,谀

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反刚明而错用之,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驰矣。数行推广事例,名爵滥矣。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宫,人以为薄于夫妇。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这,而未甚也。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县罄,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迩者,严嵩罢相,世蕃极刑,差快人意一时称清时焉,。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之严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不及汉文帝远甚。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内外臣工之所知也。知之,不可谓愚。《诗》去:“衰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今日所赖以弼棐匡救,格非而归之正,诸臣责也。夫圣人岂绝无过举哉?古者设官,亮采惠畴足矣,不必责之以谏。保氏掌谏王恶,不必设也。木绳金砺,圣贤不必言之也,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天桃天药,相率表贺。建兴宫室,工部极力经营;取香觅宝,户部差求四出。陛下误举,诸臣误顺,无一人为陛下正言焉。都俞吁咈之风,陈善闭邪之义,邈无闻矣;谀之甚也。然愧心馁气,退有后言,以从陛下;昧没本心,以歌颂陛下,欺君之罪何如?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也,人未有不顾其家者。内外臣工有官守、有言责,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也。一意玄修,是陛下心之惑也。过于苛断,是陛下情之伪也。而谓陛下不顾其家,。。。。。

为身家心与惧心合,臣职不明,臣以一二事形迹既为诸臣解之矣。求长生心与惑心合,有辞于臣,君道不正,臣请再为陛下开之。

陛下之误多矣,大端在修醮。修醮所以求长生也。自古圣贤止说修身立命,止说顺受其正。盖天地赋予于人而为性命者,此尽之矣。尧、舜、禹、汤、文、武之君,圣之盛也,未能久世不终。下之,亦未见方外士自汉、唐、宋存至今日。使陛下得以访其术者陶仲文,陛下以师呼之

官有职掌,先年职守之正、职守之全而未行之。今日职守之废、职守之苟且因循,不认真、不尽法而自以为是。敦本行以端士习,止上纳以清仕途,久任吏将以责成功,练选军士以免召募,驱缁黄游食以归四民,责府州县兼举富教使成礼俗,复屯盐本色以裕边储,均田赋丁差以苏困敝,举天下官之侵渔,将之怯懦,吏之为奸,刑之无少姑息焉。必世之仁,博厚高明悠远之业,诸臣必有陛下言者。诸臣言之,陛下行之,此则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一振作而诸废具举,百弊铲绝,唐、虞三代之治粲然复兴矣,而陛下何不行之?

节省之,振作之,又非有所劳于陛下也。九卿总其纲,百职分其任,抚按科道纠举肃清之于其间,陛下持大纲、稽治要而责成焉。劳于求贤,逸于任用如天运于上,而四时六气各得其序,恭己无为之道也。天地万物为一体,固有之性也。

夫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于此不言,更复何言?大臣持禄而外为谀,小臣畏罪而面为顺,陛下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是以昧死竭忠,惓惓为陛下言之。一反情易向之间,而天下之治与不治,民物之安与不安决焉,伏惟陛下留神,宗社幸甚,天下幸甚。臣不胜战栗恐惧之至,为此具本亲赍,谨具奏闻。

。。。。。

海瑞洋洋洒洒,引经据典,借古讽今,写出了百姓心中的疑问,说出了官员心中的愤怒。

嘉靖皇帝看完以后,愤怒异常,把奏疏扔到地上,还跳上去,狠狠地踩上几脚。

嘉靖皇帝非常生气:无君无父,可恼可恨。来人哪,把这个十恶不赦的无赖,恶棍,海瑞,抓入大牢,严刑拷打,方解朕心头之恨。

太监黄锦:皇上,不可。奴才听说,海瑞就是个书呆子。他写这个奏疏的时候,他的老婆是坚决不让他写的。

嘉靖皇帝疑惑地:哦?

太监黄锦:听说,海瑞已经买好了两具棺材,就等着皇帝把他杀头。

嘉靖皇帝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倒是不怕死。

黄锦:还有哩,他家里的奴才,都被吓得一哄而散。这种人,就是想要搏个文死谏的清名。

嘉靖皇帝不怒反笑:哈哈,想得美。他想死,朕偏不让他死。

黄锦:皇上,那,还把他押入大牢吗?

嘉靖皇帝:沽名钓誉,不理也罢。把那奏疏呈上来,再给朕看看。

嘉靖皇帝把奏疏重新看了一遍:嗯,好文采。好文章。

。。。。。

夜晚,嘉靖皇帝又拿起奏疏,细细品味。

嘉靖:传锦衣卫刘守有。

太监:喳。

刘守有:臣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叩见皇上。

嘉靖皇帝:把海瑞抓起来,关入大牢。

刘守有:要严刑拷打吗?

嘉靖皇帝:朕说了吗?

皇帝挥挥手,刘守有立刻告退。

刘守有揣摩不透皇帝的心思,怎么办?对于这个海瑞,打,是打不得。骂,是骂不得。怎么办?先关起来再说。

。。。。。。。。

辽东,辽阳大营。中置辽东沙盘地图,旁悬挂辽东地形图。

总兵官王治道居中而坐。两侧分坐辽东副总兵毛成,参将等二十余人。

一兵进来:报。。。。。。辽东巡按御史,户部左侍郎李大人到。

一众人等,跟在王总兵后,出帐迎接,见面寒暄,互道仰慕,接入大帐。

李辅两手一摆:诸位,坐。卑职奉皇上之命,巡视辽东。盖因辽东乃我大明东北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兼之土地肥沃,粮草众多。这,也就成了海西女真,土蛮,鞑靼俺答的眼中肥肉,不断骚扰抢劫。诸位将军辛苦了。我代皇上,谢谢你们的英勇战斗!但是,近期,朝廷得到锦衣卫密报,辽东军备松弛,军心涣散,军纪不严,战斗力低下。本部本想拿一部分人正法,以树军威!考虑大家忠君报国,马革裹尸,勇战沙场,故,不予追究。责令:总兵官王治道,加强士兵的训练,加强士兵的纪律,违法乱纪,严惩不贷!

众将:是!

王治道:启禀巡按御史大人。我大明,北部九大军事重镇,辽东,蓟镇,山西,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固原。拱卫京都,以辽东任务最重。大人知道,辽东镇管辖的长城,最东边是丹东虎山南麓的鸭绿江,西边是山海关北边的锥子山。东西连绵一千八百余里。东部,海西女真叶赫部,建州女真王杲部鹰般窥伺。西部,插汉部酋长土蛮,泰宁部酋长速把核虎视眈眈。西北部,鞑靼俺答不断偷袭,烧杀抢劫。一年十二个月,倒是有十个月在打战。士兵们连睡觉都挣着眼。就这样,朝廷的饷银却不能按时到达,弟兄们都三月没领薪水了!我们想问巡按御史大人,这战,我们怎么打?但是,就这么个条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兄弟们叫苦叫屈了吗?

众将官:没有!

王治道:保卫辽东,份所当为!也请李大人据实禀报皇上,多多体谅将士们的难处!

李辅:困难,谁都有。就看如何克服。你如果打败了土蛮,插汉部的财产不就是你的吗?两军交锋勇者胜。打出气势,打出威风,打出辽东铮铮铁骨的旗号!

王治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粮食,没有银子,士兵们不买账啊!

李辅:本官此来,不是听你们诉苦叫难的。军中缺粮少饷,自可呈报户部调拨。听说,你们辽东,还有吃空饷的?

王治道:断无此事。

李辅:一经查实,军法从事。听到了没有?

王治道:那是,那是。众将军听令!

众将:是!

王治道:即日起,加强训练,如有偷懒脱逃者,斩!

众将:是!

王治道:王有才!

王有才:到!

王治道:即刻把军中账册,准备妥当,以备御史大人查阅。

王有才:是!

后账。

王治道陪着巡按御史一起吃饭。

李辅:王总兵官署理辽东,五年了吧!

王治道:是啊!辽东穷山恶水,物产稀疏。实在是拿不出什么象样的东西,给大人带回去。区区几两银子,就当大人茶资。

王治道掏出银票放在桌子上,推过去。

李辅:下面也有下面的苦处。东征西讨,也不容易。

李辅一拱手,银票纳入袖子当中。

王治道:多谢御史大人关爱,辽东两万兄弟感谢大人大恩大德。

李辅:辽东地处大明东北。东拒女真,西抗土蛮。北斗鞑靼。的是不易。王总兵官日理万机,本部也是懂得你们的难处。然我辈作为大明的臣子,理当抵御外诲,剿抚匪患,给百姓一个安详平和的生活。

王治道:大人说的是。夜色已深,请大人早点安歇吧!

李辅:总兵官大人也早点歇息吧。

王治道:某,还要巡视城墙九门,请大人安歇。

两人告别。

总兵官府邸,晚上。

李辅和王治道叙话。

王治道:大人昨夜睡得可好?

李辅:昨晚和王总兵官对酌,不胜酒力。加上旅途劳累,早早地就睡了。

王治道:那就好。本总兵官怕人打扰,以扰大人清梦,还特别派了人手,护卫在大人房外。

李辅:有这回事?该死,该死。讨扰总兵官大人了!还连累兄弟们护卫。想老夫两袖清风,就是有小偷小摸,来了也讨不了好处呢。

王治道附和道:那是,那是。巡按御史大人代皇上巡视辽东,如皇上亲临。兄弟们如临大敌。保卫大人安全,也是该当的。

李辅:皇上这次派我巡视辽东,一来呢,是因为上次俺答犯境辽东,你们上报的斩杀鞑靼的数目与锦衣卫上报的相差太大,大的离谱。至于被俺答抢去的财物,粮食,马匹,更是含糊其词,语焉不详。二来呢,锦衣卫线报,在铁岭李家堡,农民李成梁自发带领农民,打击鞑靼,据说杀死一千多人。比起你这辽东总兵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有这回事?

王治道:卑职忙于辽阳防务,无暇顾及。

李辅:皇上命我暗中查访,辽东守军官兵是否渎职,是否有杀良冒功,是否有里通外匪,这一条条,一件件,你都要经得起考量啊!

王治道:卑职但凡有一点私心,都不得好下场。

李辅:这我知道。王总兵官身先士卒,冲锋陷阵,马革裹尸。可是皇上他不相信啊!

王治道:请大人明察。请大人在皇上那里美言。

李辅:皇上知道,大明官兵在老百姓眼睛里,一向是作威作福惯了的。有些士兵,受不得苦,吃不了累。训练懒惰。也是有的。一旦真刀真枪的打起来,吃亏的还是咱们大明军队。

王治道:多谢大人体贴末将的苦衷。有些当兵的,确是达官贵人的子侄,花钱买个路子,塞到军中,打不能打。战不能战。逃最能逃。有的还蛊惑人心,乱七八糟。

李辅:他们这些人进来,难道少送你们银子?你们这些封疆大吏,一个个的,手伸得长长的,富可敌国。谁不知道啊!

王治道:这种人的银子,不要白不要。要了,也没有中饱私囊,大部都给官兵们添置冬衣了。

李辅:这你可讨着大便宜了。

李辅摸出圣旨晃了晃,小声说道:皇上叫我便宜行事,诛杀大将都不用请旨。

王治道诚惶诚恐:是。

李辅:好了,好了。你也不用害怕。你的官评是优等。

王治道:多谢大人洪恩,多谢大人栽培。

李辅:客套话不用说了。明儿个,我还要到铁岭公干,你和我一起去,轻车简从。

王治道:是,大人。

作家的话

端午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8日到6月10日)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7 0:39:24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