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狮子楼大战武松 第六十六章 李知县三年任期将满

水浒:开局狮子楼大战武松 夜衣风笛 同人小说 | 小说同人 更新时间:2021-09-10
瀑布阅读
瀑布
从本章开始听

杜迁、朱贵走了。

带着疑惑、怀疑走了。

至于他们是否回梁山泊,回去了如何向晁盖交代。

李庆统统不在乎,只要不来招惹他,一切都好说。

若是惹上他,别说晁盖,就是方腊来都没用。

...

年关将近,阳谷县处处充斥着喜庆的气息。

挨家挨户都在开始写对联,挂灯笼。

西门府也不列外。

李庆还是第一次在古代过年。

这个氛围,明显与后世有着很大的差别。

府中下人,整日里忙的不可开交。

也不知他们具体在忙些什么,李庆也并未多问。

写好一副对联,吹干笔墨,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对自己的书法还是挺满意的。

算算日子,来安应该要回来了。

此次来安汴京一行,已经二十多天了,若不出意外,大概就在这两天了。

今天过后,庆记商行年前就不准备开门了。

该回去过年的,就回去过年。

留在那儿,也挣不了几个钱。

李庆很是大方,吩咐给庆记商行众人发了一份年终奖。

每人足足五两银子,这个年他们也能过个富裕年了。

而另一边的狮子楼火锅,李庆打算也给关了。

现在可不比后世,动辄上酒店吃年夜饭。

这个年代,没那个说法。

都是自己在家做,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饭,守岁。

至于奖金什么的,那边有详细的奖金制度,杨掌柜会安排,用不着他操心。

二十九。

离过年还有最后一天,来安一行人从汴京城回来了。

对于西门府来讲,来安从汴京回来,并未引起多大的轰动。

因为,每年的冬天,来安都会去一趟汴京城。

而这次来安带回来的消息,却让李庆大吃一惊。

那日,来安在汴京城刚准备动身回阳谷县。

谁知相府来了人,将他给叫了去。

去了相府之后,来安才知晓李庆在阳谷县剿匪的事情。

而蔡京也没有多说,只说了一句,“李知县三年任期将满。”

便让来安离开了。

来安也不知蔡京是什么意思,只能急急忙忙的赶了回来。

途中又逢大雪,路上耽搁了些时日,这才回到阳谷县。

可,李庆听见这几个字,他就知道什么意思了。

这不就是让他做准备吗?

居然给他弄了一个知县,这可比理刑千户强多了。

...

这一次,李庆送的东西,可是花了血本的。

一副字,王羲之真迹。

一幅画,吴道子真迹。

至于系统为什么有这两位大家的真迹,他不知道。

不过仔细想想,就连【金刚不坏】、手枪、一些未来有的或者没有的东西都能买,能买到过去的东西,那也不稀奇。

这不是最重要的,最要的是,贵的离谱。

足足花了他2亿系统资金,都快赶上【金刚不坏】的一半了。

【金刚不坏】很贵,他能理解,毕竟那东西是可以保命的。

对于李庆来说,他买了也不会亏。

可是,王羲之真迹与吴道子真迹,对于毫无半点艺术细胞的他来说,根本没有一点吸引力。

可这玩意儿,宋徽宗、蔡京喜欢啊。

宋徽宗本就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后人常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皇帝,而是一个合格的书法家。

自创廋金体,流传千古。

可想而知,他的书法造诣有多高。

历史上能比过他的书法家,还真找不出几个,而宋徽宗能看上的,那就更少了。

然而,李庆送的又刚刚是书圣王羲之的真迹。

别的人,宋徽宗可能看不上,可王羲之那是公认的书圣,他的真迹,宋徽宗能不喜欢吗?

蔡京,那也是北宋的艺术家,擅长作画。

而他也正因为这点,深得宋徽宗宠信。

吴道子,那可是唐朝著名的画家,他的真迹,蔡京也肯定会喜欢。

李庆猜测。

他阳谷县剿匪事发之前,若是蔡京给李庆要一个知县,宋徽宗看在王羲之真迹的份儿,即便想给,也不会给。

宋朝的知县基本都是士子出身,李庆一介武夫,一无功名,二无功劳,凭什么给他?

宋朝买卖官职的事情,本就严重,宋徽宗绝不会自己干这个事情,身为皇帝,是一国之标榜,若是他都明目张胆的干这事儿,以后如何服众?

买卖官职之风岂不更加严重?

至于李庆的那个理刑千户,那就是个虚职,根本不需要经过宋徽宗,地方上就给办了。

可知县不一样,那可是手握实权的官职。

宋朝的知县,与其他朝代的知县有所不同。

由于老赵家是黄袍加身,老赵家上位后,怕后人学习他,不断的加强中央集权,地方行政的权利很小。

而知县又是一县的父母官,该县的所有事物都管。

所以,宋朝的知县都是由中央直接派遣,不经过地方州府。

所以,即便李庆给宋徽宗,蔡京分别送了一件他们很喜欢的东西,但也不会弄到一个知县的官职。

可剿匪事件发生了就被不一样了,这可不是个小小的剿匪功劳。

这年头,已经到了北宋末年,由于宋徽宗大兴花岗石,挥霍无度,苛捐杂税无数,民间老百姓的日子越发艰难。

全国各地都有老百姓落草为寇,占山为匪。

朝廷也一直在派兵剿匪。

可北宋末年的官府已经腐败到了极致,官匪相护,狼狈为奸比比皆是。

如宋江那样,作为一县的押司,却私通匪首晁盖,给晁盖通风报信。

所以,剿匪不但见效甚微,匪却越剿越多。

江南的方腊便是最著名的例子,剿着剿着,他就揭竿起义了,起义可不是简单的占山为王,那是要革他赵家的命,推翻宋朝,建立新的政权。

后来的梁山泊也是例子,剿匪剿匪,把自家的兵将全给剿了进去,然后他就揭竿起义了,要替天行道。

就在这样的剿匪大环境下,李庆率领一县的五十几位衙役,便将几十匪众斩尽杀绝,可能不止几十,说不定报上去的是几百都有可能,就李知县那人,至少上百。

这样的剿匪成效在全国来说,是显而易见,肯定也是当今剿匪政令下的榜样。

功劳不可谓不大,就这样的功劳,给个知县过分吗?

一点儿也不过分。

再加上那幅真迹,蔡京给他要个知县,几乎已成定局。

知县对于大宋的官职虽小,但是对于李庆来说,那就不一样了。

因为,做了知县,以后的阳谷县就是他说了算。

许多事情做起来都可以名正言顺,比如培养势力,规划阳谷县等等...

来安的这次汴京之城,虽花费巨大,可效果明显。

不错,不错。

飞卢小说网 b.faloo.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创新、原创、火热的连载作品尽在飞卢小说网!

按左右键翻页

最新读者(粉丝)打赏

全部

飞卢小说网声明

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飞卢坚决抵制淫秽色情,涉黑(暴力、血腥)等违反国家规定的小说在网站上传播,如发现违规作品,请向本站投诉。

本网站为网友写作提供上传空间存储平台,请上传有合法版权的作品,如发现本站有侵犯权利人版权内容的,请向本站投诉。

投诉邮箱:feiying@faloo.com 一经核实,本站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对上传人作封号处理。

关于我们| 小说帮助| 申请小说推荐| Vip签约| Vip充值| 申请作家| 作家福利| 撰写小说|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飞卢小说手机版| 广告招商

All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北京创阅科技有限公司 ICP证京B2-20194099 京ICP备18030338号-3 京公安网备11011202002397号 京网文〔2022〕3848-114号

飞卢小说网(b.faloo.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零通190302号)

RSS 热门小说榜
小说页面生成时间2024/6/1 5:34:33
章节标题
00:00
00:00
< 上一章
下一章 >